㈠ 甘氨酸制备完成后应如何处理
甘氨酸(Glycine,缩写Gly)又名氨基乙酸,其化学式为C2H5NO2,常温常压下为白色固体,是氨基酸系列中结回构最为简单,人体非答必需的一种氨基酸,在分子中同时具有酸性和碱性官能团,在水中可电离,具有很强的亲水性,但属于非极性氨基酸,溶于极性溶剂,而难溶于非极性溶剂,而且具有较高的沸点和熔点,通过水溶液酸碱性的调节可以使甘氨酸呈现不同的分子形态。
㈡ 左旋苯甘氨酸如何制备 实验室方法
左旋苯甘氨酸的制备方法,用原料苯甲醛、氢氧化钠、氨合成消旋苯甘氨酸,再用右旋樟脑磺酸拆分消旋苯甘氨酸,其特征在于:以水作溶媒,用氯仿、固体铵盐在室温条件下合成消旋苯甘氨酸,再用左旋樟脑磺酸、浓酸及水与消旋苯甘氨酸混合,经拆分反应,得到左旋苯甘氨酸。
㈢ 如何保证氨气的蒸出效率和环境友好(实验,甘氨酸的制备)
通常提高温度、Ph值,降低压力都可以提高氨的蒸出效率。环境友好方便,尾气要加水吸收或酸吸收。
㈣ 实验:甘氨酸合铜的制备(急需英译汉)
实验目的
制备来甘氨酸源合铜
实验介绍
甘氨酸是生物界用来组建蛋白质的约20种天然氨基酸之一,它能够电离出一个质子得到甘氨酸根阴离子,该阴离子可以通过一个羧基氧原子和氨基氮原子起到二合配位体的作用。很多种蛋白质和酶(生物体内)结合着一至多个金属离子,这些金属离子对其功能有不可或缺的作用。理解金属蛋白质的作用。
实验仪器与药品
仪器:722UV型可视分光计 电子天平 烧杯 带布氏漏斗的抽滤器 锥形烧瓶 表面皿 烤箱 容量瓶 PH试纸 量筒 移液管 滴管
药品:甘氨酸 淀粉溶液 二乙醚 乙醇(AR)
注:AR代表分析纯
㈤ 高岭土-甘氨酸插层复合物的制备
一、实验用主要原料
高岭石:化学纯,上海五四化学试剂厂生产。使用时,在60℃下烘干48h。除此之外,未经过其他纯化处理。甘氨酸:分析纯,试验前未经过任何纯化处理;甲醇:分析纯。
二、高岭土-甘氨酸的制备
1)高岭土-二甲亚砜插层复合物(K-DMSO)的制备:称取12g高岭土悬浮于182ml的二甲亚砜(DMSO)和18ml水的混合溶液中,于室温下,搅拌48h,抽滤,将所得到的复合物在50℃的烘箱中烘干48h,得到粉末状样品。
2)高岭土-甲醇插层复合物(K-甲醇)的制备:将100gK-DMSO悬浮于120ml的甲醇溶液中,室温下连续搅拌3d,每24h更换1次甲醇溶液。反应完成后,高岭土-甲醇插层复合物的层间距为1.120nm(图5-15C)。
图5-15 高岭石、K-DMSO、K-甲醇、K-G的XRD对照图
A—高岭石;B—高岭土-二甲亚砜;C—高岭土-甲醇;D—高岭土-甘氨酸
3)高岭土-甘氨酸插层复合物(K-G)的制备:称取1gK-甲醇插层复合物,悬浮于10ml1mol/l的甘氨酸溶液中,在不同条件下搅拌24h,抽滤,得到高岭土-甘氨酸插层复合物。
三、结果与讨论[5]
1.高岭土-甘氨酸插层复合物的形成
图5-15A中高岭石的d001值为0.72nm,随着插层剂分子的进入,高岭石的d001峰强度减弱,并且出现新的峰,图5-15B中变为1.124nm,说明DMSO插入到了高岭石层间,撑大了高岭石的层间距。图5-15C中变为1.120nm,说明甲醇取代了DMSO分子,形成了K-甲醇插层复合物;随着甘氨酸分子的插入,图5-15D中的层间距增大为1.036nm,增加了0.315nm,表明甘氨酸分子已经进入高岭石片层间,这可以从红外光谱(IR)图谱分析中得到进一步证实。
2.红外光谱
IR分析发现:在高岭石中(图5-16B),3621cm-1的峰是高岭石晶层内羟基振动峰吸收的结果,而3695cm-1、3667cm-1和3654cm-1是内表面羟基的振动吸收的结果;如果插层剂分子进入高岭石层间,其内表面的羟基会受到扰动,但其内羟基则不受影响。在甘氨酸中(图5-16A),3166cm-1是-NH2的振动峰,2611cm-1是C-N振动峰,2126cm-1是羧基中OH的振动吸收峰的结果,1602cm-1是羰基的振动峰。本实验中,在高岭石与甘氨酸反应以后,高岭石的内表面羟基在3695cm-1处的振动吸收峰明显变弱,在3580cm-1、3402cm-1处形成2个新峰,而高岭石的内羟基特征振动吸收峰在3621cm-1揣没有变化(图5-16C)。3166cm-1、2611cm-1处的峰减弱,2126cm-1处的峰消失,而羰基的振动峰则迁移到了1626cm-1,显示甘氨酸分子中的N原子、羰基中的O原子参与了插层反应,其插层后所处的化学环境已经发生了变化。这些特征均说明甘氨酸分子已经插入到了高岭石的晶层间,其单体分子是通过O、N原子与高岭石层间的内表面羟基形成2个氢键而与高岭石键合的。
图5-16 高岭石、甘氨酸、K-G的IR图
A—甘氨酸;B—高岭石;C—高岭土-甘氨酸插层复合物
3.插层复合物的热稳定性
按制备方法制备样品,将样品置于101A-1型干燥箱中,分别于40℃、60℃、80℃烘干1h。结果表明:烘干温度在40℃、60℃出现双峰,强峰是甲醇的衍射峰,弱峰则对应的是甘氨酸,但其峰的强度越来越弱,说明K-G插层复合物的热稳定性不是很好,80℃时出现强度很弱的第三个峰(层间距为1.204nm),可能是甘氨酸分子在高岭石层间发生了少量的聚合,撑大了高岭石片层。
㈥ 有机化学实验甘氨酸的制备注意事项有哪些
化学实验中感恩上了制备注意事项就能防止高温什么的迸发,这是烫伤。
㈦ 甘氨酸硝酸盐燃烧法制备粉体需要用什么容器
硝酸盐和甘氨酸反应的现象是怎么样的
甘氨酸为氨基酸,含有氨基和羧基,与酸反应为氨基与酸的反应,与碱是羧基与其反应,都是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
㈧ 实验,CIS –二甘氨酸合铜水合物的制备,碰到了几个不会做的思考题!!求大神解答!!!
2.直接反应生成抄的是袭大团的絮状沉淀,容易将SO42-离子包裹在里面,无法除干净。检验使用BaCl2溶液,观察有无BaSO4沉淀生成。
3.热水浴:控制反应温度。温度过高(>70度)时会导致生成反式产物;温度过低时反应速度慢,配位不充分。冰水浴:使结晶完全。
4.混合液:除去未反应完的物质等杂质;丙酮:除去晶体中的残存水。
㈨ 制备顺式二甘氨酸合铜的过程中乙醇的作用是什么
将氢氧化钠直接加入硫酸铜溶液中会发生反应
4CuSO4+6NaOH=Cu4(OH)6SO4+3Na2SO4,生成的是碱式硫酸铜沉淀,而不是氢氧化铜沉淀。
制备顺式二甘氨酸合铜的过程中乙醇的作用是减小产物在水中溶解度使其能大量结晶析出。
㈩ 1mol/l甘氨酸的配制方法
1mol/l甘氨酸的配制方法
方法如下:
冰乙酸的浓度是17mol/L,假设要配置1000毫升1mol/L的醋酸,17*V=1*1000,V=58.8ml,将58.8毫升冰乙酸和941.2毫升水混匀即可。
乙酸钾又称醋酸钾,分子式是C2H3KO2,分子量为98.1423,该品用作脱水剂、纤维处理剂和分析试剂。无色结晶或白色结晶性粉末。易吸湿。易溶于水和乙醇(1g产品溶于0.5ml冷水、0.2ml沸水、2.9ml乙醇)。水溶液对石蕊呈碱性反应。0.1mol/L水溶液的pH为9.7。相对密度1.57。熔点292℃。低毒,半数致死量(大鼠,经口)3250mg/kg,加热分解时其中间产物为草酸钾,最终产物为碳酸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