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装置知识 > 通用技术设计电线收纳装置

通用技术设计电线收纳装置

发布时间:2022-02-04 14:47:16

㈠ 有人知道一些电器中的电线自动卷线、收线、回卷装置的原理吗我想自己制作一个

这个我觉得自己制作一个比较麻烦,如果只要一个,直接在网上买比较方便,例如:东莞全伸的电线收线盘,不知道你说的是不是这种,可以用在家用电器、足浴盘等


㈡ 关于电脑后数据线如何收纳的问题

可以用“勒死狗”将数据线和电源线分类捆绑。

㈢ 通用技术的三个问题

助听器的发展过程助听器(Hearing Aid)是一种供聋人使用的、补偿听力损失的小型扩音设备,其发展历史可以分为以下七个时代:手掌集音时代、炭精时代、真空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微处理器和数字助听器时代。
人类最早、最实用的“助听器”可能是聋人自己的手掌。将手掌放在耳朵边形成半圆形喇叭状,可以很好地收集声音。虽然这种方法的增益效果仅为3dB左右,而且也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助听器,但是,这是最自然的助听方法。直到现在仍然可以看到一些老年人在倾听别人讲话时用手掌来集音的情况。许多哺乳动物都有硕大的耳朵,所以它们的听力比人要好得多。
受到手掌集音的启发,一些有心人先后发明了各种形状的、简单的机械装置,如象嗽叭或螺号一样的“耳喇叭”,木制的“听板”、“听管”,象帽子和瓶子一样的“听帽”、“听瓶”,象扇子和动物翅膀一样的“耳扇翼”,以及很长的象听诊器一样的“讲话管”,等等。由于人们认为听管越长集音效果越好,所以有的听管竟长达几十厘米,甚至一米多。听别人讲话时用手拿着听管伸到别人的嘴边,样子滑稽可笑,但却使聋人提高了听力。同时,也提醒讲话者尽量大声讲话。这种简单的机械助听装置一直使用了几百年,直到十九世纪,才逐渐被炭精电话式助听器取代。
1878年,美国科学家Bell发明了第一台炭精式助听器。这种助听器是由炭精传声器、耳机、电池、电线等部件组装而成。
1890年,奥地利科学家Ferdinant Alt制备出了第一代电子管助听器。
1904年,丹麦人Hans Demant与美国人Resse Hutchison共同投资批量生产助听器。到二十世纪40年代,已经有气导和骨导两种类型的助听器了。这个时期的助听器在技术上已经有了较大的发展和提高,虽然能够满足一些聋人的需要,但是,还有许多缺点,如噪声太大,体积笨重如17寸电视机,不易携带,等。
1920年,热离子真空管(热阴极电子管)问世不久,就出现了真空管助听器。随着真空管技术的不断发展,助听器体积逐渐变小,实现了主机和电池的分离。1921年,英国生产了第一台商业性电子管助听器。由于电子管需要两个电源供电(一是加热电子管中的灯丝,使之发放电子;二是驱动电子通过电栅到达阳极),因此这种助听器体积大而笨重,虽然增益和清晰度较好,但几乎无法携带。随着时间的推移,汞电池代替了锌电池,使电池的体积显著减小,电池与助听器终于可以合为一体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出现了如印刷电路和陶瓷电容等新技术材料,使得一体式助听器的体积显著缩小,这样,助听器就可以随身携带了。逐渐地,助听器也采用了削峰(peak clipping, PC)和压缩( automatic gain control, AGC)等技术。
1943年,开始研制集成式助听器,将电源、传声器和放大器装在一个小盒子内,为现代盒式助听器的雏形。同年,丹麦建立了两家工厂批量生产助听器,一家是Oticon,一家是Danavox。助听器的体积也越来越小,最后,竞能象香烟盒一样大,携带已非常方便。
1948年,半导体问世,电子工程师们立即将半导体技术应用于助听器,获得较好效果。采用一部分半导体元件,可以使助听器的体积进一步缩小,如果全部采用半导体元件,声反馈将不可避免。
1953年,晶体管助听器问世,使助听器向微型化发展提供了可能性。1954年,出现了眼镜式助听器。为了避免声反馈,设计者将接受器和麦克风分别装在两边的眼镜腿上,但未能实现双耳配戴。1955年,推出了整个机身都在单个镜腿上的眼镜式助听器,使双耳同时配戴助听器成为可能。
1956年,制成了耳背式助听器,不仅体积进一步减小,优越性也超过了眼镜式和盒式助听器,成为全球销售量最大的助听器。
1957年,耳内式助听器问世。新的陶瓷传声器频率响宽阔平坦,克服了以往压电晶体的不足。钽电容的出现,使电容体积进一步减小,晶体管电路向集成电路这一小型化方向快速发展。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出现,助听器的体积进一步减小,耳内式助听器出现以后不久,半耳甲腔式、耳道式、完全耳道式助听器相继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患者心理和美观上的需要。
1958年,我国开始生产盒式助听器,目前已能生产耳内式、耳背式助听器。
1988年出现的可编程助听器,利用遥控器变换多个聆听程序,以达到最舒适的听觉感受。可编程助听器采用广角麦克风和指向性麦克风助听器,可在日常生活中和嘈杂环境中运用不同的聆听模式,使听到的声音更为清晰。配带指向性助听器的人虽然目光未投向您,但是,他在专心收听您的讲话,故似乎有监听的特殊用途。据传,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就配戴这样的助听器。
近年来又推出了“数码”助听器,数字信号处理能力极强,为选配提供更大的灵活性。
经历了一百多年的风风雨雨,今天的助听器已经有了耳内式、耳背式、盒式、眼镜式、发卡式、钢笔式、无线式等多种形状,助听效果明显提高。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助听器的体积会越来越小,功能会越来越强大,并能造福所有的聋人。
编辑本段助听器的保养
助听器是一种现代社会中唯一的、必须在日常活动中任何时刻随身配戴的
助听器(Hearing Aid)是一种供聋人使用的、补偿听力损失的小型扩音设备,其发展历史可以分为以下七个时代:手掌集音时代、炭精时代、真空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微处理器和数字助听器时代。
人类最早、最实用的“助听器”可能是聋人自己的手掌。将手掌放在耳朵边形成半圆形喇叭状,可以很好地收集声音。虽然这种方法的增益效果仅为3dB左右,而且也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助听器,但是,这是最自然的助听方法。直到现在仍然可以看到一些老年人在倾听别人讲话时用手掌来集音的情况。许多哺乳动物都有硕大的耳朵,所以它们的听力比人要好得多。
受到手掌集音的启发,一些有心人先后发明了各种形状的、简单的机械装置,如象嗽叭或螺号一样的“耳喇叭”,木制的“听板”、“听管”,象帽子和瓶子一样的“听帽”、“听瓶”,象扇子和动物翅膀一样的“耳扇翼”,以及很长的象听诊器一样的“讲话管”,等等。由于人们认为听管越长集音效果越好,所以有的听管竟长达几十厘米,甚至一米多。听别人讲话时用手拿着听管伸到别人的嘴边,样子滑稽可笑,但却使聋人提高了听力。同时,也提醒讲话者尽量大声讲话。这种简单的机械助听装置一直使用了几百年,直到十九世纪,才逐渐被炭精电话式助听器取代。
1878年,美国科学家Bell发明了第一台炭精式助听器。这种助听器是由炭精传声器、耳机、电池、电线等部件组装而成。
1890年,奥地利科学家Ferdinant Alt制备出了第一代电子管助听器。
1904年,丹麦人Hans Demant与美国人Resse Hutchison共同投资批量生产助听器。到二十世纪40年代,已经有气导和骨导两种类型的助听器了。这个时期的助听器在技术上已经有了较大的发展和提高,虽然能够满足一些聋人的需要,但是,还有许多缺点,如噪声太大,体积笨重如17寸电视机,不易携带,等。
1920年,热离子真空管(热阴极电子管)问世不久,就出现了真空管助听器。随着真空管技术的不断发展,助听器体积逐渐变小,实现了主机和电池的分离。1921年,英国生产了第一台商业性电子管助听器。由于电子管需要两个电源供电(一是加热电子管中的灯丝,使之发放电子;二是驱动电子通过电栅到达阳极),因此这种助听器体积大而笨重,虽然增益和清晰度较好,但几乎无法携带。随着时间的推移,汞电池代替了锌电池,使电池的体积显著减小,电池与助听器终于可以合为一体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出现了如印刷电路和陶瓷电容等新技术材料,使得一体式助听器的体积显著缩小,这样,助听器就可以随身携带了。逐渐地,助听器也采用了削峰(peak clipping, PC)和压缩( automatic gain control, AGC)等技术。
1943年,开始研制集成式助听器,将电源、传声器和放大器装在一个小盒子内,为现代盒式助听器的雏形。同年,丹麦建立了两家工厂批量生产助听器,一家是Oticon,一家是Danavox。助听器的体积也越来越小,最后,竞能象香烟盒一样大,携带已非常方便。
1948年,半导体问世,电子工程师们立即将半导体技术应用于助听器,获得较好效果。采用一部分半导体元件,可以使助听器的体积进一步缩小,如果全部采用半导体元件,声反馈将不可避免。
1953年,晶体管助听器问世,使助听器向微型化发展提供了可能性。1954年,出现了眼镜式助听器。为了避免声反馈,设计者将接受器和麦克风分别装在两边的眼镜腿上,但未能实现双耳配戴。1955年,推出了整个机身都在单个镜腿上的眼镜式助听器,使双耳同时配戴助听器成为可能。
1956年,制成了耳背式助听器,不仅体积进一步减小,优越性也超过了眼镜式和盒式助听器,成为全球销售量最大的助听器。
1957年,耳内式助听器问世。新的陶瓷传声器频率响宽阔平坦,克服了以往压电晶体的不足。钽电容的出现,使电容体积进一步减小,晶体管电路向集成电路这一小型化方向快速发展。
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出现,助听器的体积进一步减小,耳内式助听器出现以后不久,半耳甲腔式、耳道式、完全耳道式助听器相继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患者心理和美观上的需要。
1958年,我国开始生产盒式助听器,目前已能生产耳内式、耳背式助听器。
1988年出现的可编程助听器,利用遥控器变换多个聆听程序,以达到最舒适的听觉感受。可编程助听器采用广角麦克风和指向性麦克风助听器,可在日常生活中和嘈杂环境中运用不同的聆听模式,使听到的声音更为清晰。配带指向性助听器的人虽然目光未投向您,但是,他在专心收听您的讲话,故似乎有监听的特殊用途。据传,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就配戴这样的助听器。
近年来又推出了“数码”助听器,数字信号处理能力极强,为选配提供更大的灵活性。
经历了一百多年的风风雨雨,今天的助听器已经有了耳内式、耳背式、盒式、眼镜式、发卡式、钢笔式、无线式等多种形状,助听效果明显提高。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助听器的体积会越来越小,功能会越来越强大,并能造福所有的聋人。

㈣ 通用技术问题,高一的,急啊!!!帮帮忙

1. 材料表明设计是产生解决技术问题方法的途径,技术问题是:如何让狗不敢擅离职守?通过设计出“隐形篱笆”解决该问题。
2.材料表明设计可以推动技术的发展与进步。材料提到:“采用激光束照射唱片上的音槽,不会发出摩擦声”、“唱片设计采用激光技术后,其录入的信息量大大增加。”。

㈤ 电缆跟着小车走弧长16米弧半径18米的轨道设计什么装置可以自动收放电缆线

可以用带离合器电动机,把离合器调整到半结合状态下,就可以放线和收线了,放线时内只要超容过收时的力,也就是说离合器半结合时的力,收线时只要拉力小于电机半结合时的圈力就可以了。这个办法确实用着不错,我厂用行吊就是用的这种收放线装置。仅供参考!

㈥ 京沪高铁上这种架设电线的装置叫什么

这叫接触网,是给列车供电的,单相交流电25kV(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接触网不是这个电压),所有电气化铁路上面都有这个。

㈦ 通用技术 小发明, 给点创意

网上都有,创新小发明制作方法1、自制羽毛球

准备材料:空饮料瓶一只,泡沫水果网套两只,橡皮筋一根,玻璃弹子一只。

制作过程:
1.取250毫升空饮料瓶一只,将瓶子的上半部分剪下;
2.将剪下的部分均分为8份,用剪刀剪至瓶颈处,然后,将每一份剪成大小一致的花瓣形状;
3.将泡沫水果网套套在瓶身外,用橡皮筋固定在瓶口处;
4.将另一只泡沫水果网套裹住一粒玻璃弹子,塞进瓶口,塞紧并露出1厘米左右;
5.剪下半只乒乓球,将半球底面覆在瓶口上,四边剪成须状,盖住瓶口后用橡皮筋固定住。
6.美化修饰后,一只自制羽毛球完成了。用羽毛球拍打一打,看看效果怎么样?

2、自制香皂纸

制作材料和工具:

吸湿性较好的白纸,小块香皂,一支毛笔和一次性饮料罐。

制作方法:

先把香皂切碎后放在罐里,盛上适量的水后把杯子放在炉上加热,等香皂融化,将白纸裁成火柴盒大小,一张张涂透皂液,再取出阴干就成了香皂纸。

3、自制热气球

1.首先我们用软纸裁出6~8个叶状的纸片。

2.将它们对折并用胶水将它们的边粘在一起作成一个气球。

3.用胶带将四根连线粘到气球底部。用橡皮泥将线的另外一端固定在桌子上。

4.尽量将电吹风的速度调的很慢。将吹风口向上对准底部的开口并且打开开关。气球会慢慢变大拉紧细线并且离开桌面。

4、自制手电筒

具体制作方法是:将一只废易拉罐(如露露饮料罐)起掉一头盖子,另一头用圆头榔头敲凹。用厚瓦楞纸板卷起两节一号电池,电池正极朝上、负极朝下装入罐中。找一个合适的塑料盖(如神奇大大卷的盒盖正好可以扣在露露饮料罐上),在盒盖中央挖一个圆形小洞,洞的大小以使灯泡插紧为宜。将灯泡底座插入小洞。取一段寻线两端剥去线皮,一端绕在灯座上,另一端从塑料盖侧面扎一个小孔穿出。将塑料盖盖在易拉罐上。检查一下,灯泡、电池是不是紧密接触。到这里一次性手电筒就做好了。使用时,用大拇指把从侧壁穿出的导线按在从拉罐无油漆的焊缝上,手电筒就会发光,大拇指离开导线跳起,手电筒就灭了,使用非常方便。

5、自制太阳灶

找一个大号手电筒上的凹面反光碗,用硬质泡沫塑料或木料削一根长约4厘米的圆柱体,直径以正好能紧紧塞进反光碗的圆孔为宜。在圆柱的一端横向钻一个细孔,穿入一根直径相当于孔径的铁丝,然后将露在圆柱外的铁丝两头扳折成90°,各留5厘米即可。把圆柱塞入反光碗的圆孔内,再将铁丝两端插在一块泡沫塑料或木质底板上。将一根细竹签的两头削尖,一头插在反光碗中央的圆柱上,另一头插上一小块土豆。把该装置放在太阳下,让反光碗朝着太阳方向,然后,耐心调节竹签长度,让插上去的土豆正好位于发光焦点上。要不了多久,土豆就会被太阳光烤熟,发出香味。

6、自制 彩色蜡烛

材料:彩色蜡笔、蜡

制作方法:
1.找一个废弃的罐装饮料桶(如1.25升的可乐瓶子),整齐地剪去盖子的部分,把蜡削入桶中。

2.把桶放人热水中,并搅拌里面的蜡,使之全部熔化。最好用开水。不过要请父母帮忙,或在父母的监护下进行这个步骤。

3.把熔化的液体倒人一个形状好看的容器(比如放小块儿巧克乃的心形框)中。不要倒得太多哟。至于原因嘛,往下看。当然了,你要先在容器中放入作蜡烛芯的线。

4.原来的蜡冷却悟,阿依照卜面的方法把熔化的彩色蜡笔液倒入其中(彩色蜡笔这个时候派上用场了)。这样把不同颜色的蜡一层层加上去,好看的蜡烛就做成了。

7、自制壁挂花篮

材料与工具:雪碧饮料瓶两个、胶水、刻刀、剪刀。

制作方法:
1. 将一只雪碧饮料瓶的绿色底套取下,剪成莲花状,翻转向下和瓶身粘成底座。

2. 在绿色底套上截取2厘米宽的绿色环,仍套在瓶身上。

3. 去掉瓶颈,在瓶上剪出13厘米长8厘宽的宽带一条,和3厘米宽的窄带若干条。

4. 用刻刀在3厘米窄条上刻出花纹?如图 3?,然后将这些窄条向外翻折,由下向上插入绿色环中。

5. 取另一只饮料瓶,利用瓶身,用剪刀剪出6片17厘米长的蒴叶。

6. 将花篮钉在墙上,插入叶子、鲜花,壁挂式花篮就做成了。

8、自制蟑螂捕捉盒

取一张220×150(mm)的硬纸板。

捕捉盒最重要的部分为捕捉面。取一张塑料膜,剪成与盒底相同大小,涂上粘合剂铺在盒底上。蟑螂能否被捉,关键在于粘合剂。粘合剂有两个作用:一是将蟑螂引入盒内,二是将其粘牢在捕捉面上。引诱剂的调制:将40%的肉粉、50%的面粉、10%的豆饼混合,总量在20克左右,拌好待用。粘合剂是20克松香与10克菜油混合,加热至胶状后,把引诱剂与粘合剂混合搅拌均匀,即制成了粘合剂。

把调好的上述糊状物均匀地涂在已衬上塑料膜的捕捉面上,再按原先画好的虚线向内折,最后把舌片b插在凹口a内。

由于松香与菜油混合物的不干性,可使诱饵的粘性长达一个星期。将捕捉盒置于蟑螂出没的地方,因为盒内较暗,兼有蟑螂喜欢的诱饵,所以蟑螂会爬进盒内争食诱饵,被粘其上。粘满后,既可将纸盒压扁弃之,又可揭去塑料膜,调换涂有诱饵的塑料膜,使盒子得以再次利用。

若将捕捉盒的尺寸扩大,并将粘合剂的成分稍作调整,加厚涂层便能制成纸制捕鼠器。

㈧ 通用技术的作品 需要做一个有科技含量的作品 速求!!!!!

高中通用术是指信息技术之外的,较为宽泛的、体现基础性和通用性并与专业技术相区别的技术,是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对广大同学的发展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技术。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高中通用技术设计方案。

制作携带方便的小凳的设计方案:

设计问题的构思:

为小朋友们设计一种适合他们在户外活动时使用并携带方便的小凳呢。便携式小凳的特点:结构简单、稳固,易于制作;自重轻,体积小,携带方便;成本不高于 5 元。

详细的设计方案与说明:

设计了符合要求的多种材料、结构及连接方式。

方案的比较与决策:

考虑到制作出来的小凳要适合批量生产,选择了以五夹板为制作材料的五个方案。又根据设计要求对这五个方案进行了再次筛选,最后选中了三个方案。

当多个设计方案产生以后,依据一定的原则,再对这些方案进行筛选。

测试、评估及优化:

主要考查设计方案是否可行,进行各种测试、评估,以及优化设计方案、完善产品原型。 综合考虑了各方面的因素,对三种设计方案和产品进行较为全面的评估。三个方案评估如下。

经过测试和评估,对照设计要求,在使用五夹板材料的方案中C3是较理想的设计方案。

C3的设计三视图。

根据绘制的加工图样进行了产品原型的制作。在经过锯、削、刨、磨和装配等几道工序之后,设计制作出生产C3方案的产品原型的过程图。

便携式小板凳使用说明书: 产品简介:本产品是一款专门为小朋友外出活动设计的便携式小凳。它自重轻,体积小,携带方便,拆卸、组装的方法简单。

产品构成: 中空式凳面,凳脚板 ( 两块 ) 。

技术指标:凳子高度:16.5cm。

凳子质量:350g。

凳面面积:432cm2。

使用方法:先将两块凳脚板从凳面中取出 ,然后对准插缝 , 将它们插接起来,再将插接好的凳脚板插入凳面的槽缝中,并用手或其他物体使凳脚板与凳面完全贴紧。

注意事项:(1) 使用完毕后 , 要及时拆卸,将凳脚板放回中空的盒式凳面内。(2) 勿将过重的物体 (大于42kg) 放置在小凳上,以免凳面弯曲变形。(3) 避免小凳长时间日晒雨淋 , 以防材料爆裂或受潮。? 适用范围:5~9 岁的儿童。

高中通用技术制作方法

一、制定设计方案:(提出设计要求)

1)先进行设计,方案具有创新性。

2)尽可能采用环保材料和废物回收利用。

3)要有设计图样。

4)作品构件之间的连接处紧密、牢固。

5)作品有一定强度和稳定性。

6)作品有一定创新性和实用性。

7)制作过程合理,分工明确,工具使用得当,安全。

8)是否美观、实用、新颖。

二、制作模型的一般步骤:

1)选择合适的材料。(要求尽可能采用环保和废物回收利用)

2)根据本地的条件,准备适当的工具和加工设备。

3)按设计图样划线。

4)对材料进行锯割、切削等加工。

5)装配。

6)对模型进行表面处理。

7)对外观造型和色彩进行评议;对产品的结构、功能进行检测和试验,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8)对设计方案进行修改,做成模型。

三、制作模型(操作要领)

强调制作模型过程中记住锯、锤、钳、钻等利器的安全, 要求同学能安全使用工具。

四、展示模型

将学生做好的模型进行比较、评价,学生之间进行交流,选好作品供学生学习和展示。

高中通用技术作品展示

㈨ 急求!!!!关于高二通用技术课的方案设计

1.将学抄生吃饭的时间稍微叉开袭一下,因为考虑到高三为冲刺阶段,所以会允许高三学生提前吃饭。当时我们学校的解决办法是,早自习前高三提前一段时间开始早自习,吃饭前提前五分钟下课。当然这样就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最后一节课的老师可能不乐意!
2高三学生学习压力最主要是来自高考压力,所以要让他们正确对待高考,认识高考的性质,而不是盲目的恐惧高考。不过我觉得高三学生的一部分压力还是来自家庭的压力。家里对他们每次的言行会他们感觉到很大的压力,所以建议家里要对学生表示理解,最好是可以多鼓励一下。另外就是老师要多注意与学生间的交流,因为有时候有些学生因为学习成绩不是很好,所以导致压力很大,从而产生一下不好的事。
3我觉得可以让学生们进行一个自主的实验设计,在有老师监督的情况下可以让他们自行做一些自己想做的实验(前提是给老师实验报告),或者在班级上举行一个就目前一些娱乐话题进行辩论!我们高中老师是带我们去他家摘橘子(羞一个,但是拿的最多的就是我)然后拿着橘子一起去学校的草地上和我们进行一些交流,不过这要求老师和学生的亲和力很强。
希望对你有帮助 ^-^

阅读全文

与通用技术设计电线收纳装置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mac一体机怎么连接机械硬盘 浏览:940
什么设备上都带仪表 浏览:819
练大肚子的器材有哪些 浏览:962
深圳精诚鑫五金制品 浏览:695
实验室常用的蒸馏装置图 浏览:870
机械设备日常检查记录表如何填写 浏览:581
家里自来水总阀门怎么加 浏览:187
常用仪表测什么 浏览:719
温州广纳五金装饰市场 浏览:77
宝安高级科技探究器材哪里有卖 浏览:478
大众朗逸仪表盘怎么成英文了 浏览:144
电动工具用什么手套 浏览:407
车辆机械故障是什么原因 浏览:515
暖气管道丝杠阀门图片 浏览:829
科学仪器属于什么 浏览:192
仪表盘上五角星是什么 浏览:972
煤矿井下自动灭火装置 浏览:224
江苏二类机械费多少钱 浏览:215
自动加药装置验收 浏览:116
暖气总阀门如何开关 浏览: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