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实验室用H2O2 溶液和MnO2固体混合物制取O2,回答下列问题,(1)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制取装置,发生反应
(1)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氧气和水,用注射器代替长颈漏斗可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操作简便;
故答案为:2H2O2
MnO2 | .
Ⅱ 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制取氧气.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
(1)从长颈漏斗中加入的是过氧化氢溶液,锥形瓶中放入的物质是二氧化锰,故填: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 (2)装置漏气或长颈漏斗末端没浸到液面以下都会导致收集不到氧气,故填:装置漏气,长颈漏斗末端没浸到液面以下; (3)过氧化氢能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故填:过氧化氢 二氧化锰 |
Ⅲ 实验室用H 2 O 2 溶液和MnO 2 固体混合物制取O 2 ,回答下列问题:(1)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制取装置,
(1)制取装置适用于固体与液体发生反应且不需要加热,因此使用该装置制取氧气时,应选取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下分解的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 2 O 2 2H 2 O+O2↑;该装置把不能控制加入液体用量与速度的长颈漏斗改成注射器,使得液体药品的加入可以随意控制; 故答案为:2H 2 O 2 2H 2 O+O2↑;可控制反应速率; (2)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催化剂二氧化锰反应前后不变,因此反应后的混合物为二氧化锰和水形成,此时可通过过滤的方法分离出固体二氧化锰;进行过滤时需要使用的玻璃仪器有:漏斗、烧杯和玻璃棒; 故答案为:过滤;漏斗、烧杯和玻璃棒. |
Ⅳ 在学习了质量守恒定律后,小明和小华来到实验室,他们用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了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
(1)CuSO 4 +2NaOH==Cu(OH) 2 +Na 2 SO 4 (3)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人盐酸(或稀硫酸) ;有气泡产生 ;变质 ①NaCO 3 +CuSO 4 =CuCO 3 +NaSO 4 ②“变质”版的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权应。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质量均不变;碳酸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反应过程中没有气体逸出;碳酸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反应物均存在于烧杯中。 |
Ⅳ 实验室用足量的CO还原CuO的方法来测得Cu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小明设计了如图的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实验
(1)如选B组数据进行计算时,主要考虑两方面原因会导致测定Cu的相对原子质量偏大或偏小,①敞口盛放的澄清石灰水也可能吸收空气中的CO2,导致测定结果偏大;②澄清石灰水也可能未吸收完CO2导致测定结果偏小;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和题给氧化铜质量及A组所测数据,设Cu的相对原子质量为x,由反应前后氧元素的质量是不变的,得等式为:m =m1?m2 解得:x= ?16或x=16 (3)能导致测定Cu的相对原子质量的结果偏大的原因很多,如:①CuO未全部还原为Cu②CuO受潮③CuO中混有铜等,都会导致测定的数据出现误差. 故答案为:(1)澄清石灰水也可能吸收空气中的CO 2,导致测定结果偏大.或未吸收完CO 2,导致测定结果偏小; (2) ?16或16 (3)①②③
Ⅵ 18.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制取氧气。小明设计了如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可以通过
答案:(1)分液漏斗中应放入的物质是(过氧化氢) ,锥形瓶中应放入的物质是二氧化锰; (2)文字表达式:过氧化氢+二氧化锰(催化剂)——水+氧气; (3)这种方法与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相比,优点是(①②)
Ⅶ 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制取氧气.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可以通过分液漏斗的
(1)因为分液漏斗中装的是液体,加试剂应先加固体,故答案为: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 (2)反应物是过氧化氢,生成物是氧气和水,故答案为:过氧化氢 二氧化锰 |
Ⅷ 实验室用H 2 O 2 溶液和MnO 2 固体混合物制取O 2 ,回答下列问题: (1)小明设计了如图所
(1)2H 2 O 2 2H 2 O+O 2 ↑;可控制反应速率 (2)过滤;烧杯、漏斗、玻璃棒 |
Ⅸ 在学习了质量守恒定律后,小明和小华来到实验室,他们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了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
(1)该反应是碱和盐发生的复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NaOH+CuSO4=Na2SO4+Cu(OH)2↓. (3)[设计实验]Ⅰ不正确;氢氧化钠的变质是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产物中含有碳酸钠,加入盐酸后会生成二氧化碳,不能断定是碳酸钠一种物质还是混有碳酸钠的氢氧化钠. Ⅱ不正确,碳酸钠溶液也显碱性,能使无色的酚酞变红色; Ⅲ取少量样品溶液,滴加BaCl2试液,有白色沉淀产生.由此判断白色粉末中含有碳酸钠,为了验证猜想③,继续向溶液中滴加BaCl2试液至不再产生沉淀,然后过滤.接下来还应进行的实验是滴加无色的酚酞试液,若观察到溶液变红色现象,则猜想③正确. ②碳酸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过程中没有气体逸出(或碳酸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反应物与生成物均存在于烧杯中); 故答案为: (1)2NaOH+CuSO4=Na2SO4+Cu(OH)2↓. (3)Ⅰ不正确两者混合物也可Ⅱ不正确碳酸钠溶液也呈碱性ⅢNa2CO3向滤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变红; ②碳酸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过程中没有气体逸出(或碳酸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反应物与生成物均存在于烧杯中);
Ⅹ 小明在实验室设计如图所示的电路测量电阻R的阻值.已知R0=20Ω,S1、S2都闭合时,电压表示数为6V,只闭合
(1)S1、S2都闭合时,为R的基本电路,电压表示数等于电源电压6V;只闭合S1时,R0、R串联,电压表示数接近6V,说明电压表正负接线柱与电源两极相连,因此故障可能为R0短路或R断路; (2)R0两端电压:U0=6V-2V=4V, 电路中的电流:I= = =0.2A, R的阻值:R= = =10Ω. 故答案为:短路;断路;10Ω.
与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在实验室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常用仪表测什么
发布:2025-09-30 08:39:24
浏览:719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