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化学问题,看下图,就是拉瓦锡做的那个实验
初三化学的测定氧气的空气中含量是吗?1、没有关闭弹簧夹。2、缓慢将燃烧匙伸进集气瓶中。
B. 关于做拉瓦锡的类似实验的问题
抱歉,第一问我们老师没讲过,所以不会,不过第二问我会,答案如下哦。
(2)体积少于五分之一的原因:
①红磷量不足
②装置漏气(装置气密性不足)
③未冷却到室温就打开止水夹
回一赠——!在赠你个体积大于五分之一的原因:
①塞子塞慢了
②止水夹未夹紧
C. 如图是依据历史上著名的化学家拉瓦锡关于空气的成分研究的实验原理而设计的研究空气的一套实验装置.在集
(1)由于红磷燃烧消耗了氧气,瓶内压强减小,所以,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专簧夹,观察属实验现象及水面的变化情况是: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水约占集气瓶剩余容积的
1 |
5 |
1 |
5 |
1 |
5 |
D. 关于拉瓦锡实验的问题。作业!!高手进!急!!!
1.体积小于五分之一的原因是:
①红磷量不足
②装置漏气
③未冷却到室温就打开止水夹
体积大于五分之一的原因是:
①塞子塞慢了
②止水夹未夹紧
2.防止溅落的融化物使瓶底炸裂,和在瓶底放沙效果差不多
3.都把氧气和氮气对比着问了,当然是一个助燃一个不住然啦~对吧~
E. 18世纪末,法国科学家拉瓦锡曾经做了这样-个实验:让水蒸气通过一根烧红的铁管,生成了一种气体.同学们
(1)因为是铁和水蒸气的反应,试管内有铁粉,所以湿棉花主要是提供水蒸气;
(2)用浓硫酸来干燥气体,气体必须从浓硫酸中通过,所以c进b出;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物中只含Fe、O、H三种元素,生成的气体也就只有两种可能:H2或O2;
(4)猜想二进行探究:氧气可以支持燃烧,鉴定氧气时常选用带火星的木条来进行鉴定,所以可以据此来解答该题;
(5)红热的铁遇到水蒸气,在生成气体的同时,还会生成一种黑色固体,因为生成的固体是黑色,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所以考虑Fe3O4.
故答案为:
(1)提供反应所需水蒸气;
(2)c;
(3)O2;
(4)
检验方法 | 现象 | 结论 |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b管口 |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 该猜想成立 |
F. 拉瓦锡实验问题
首先,对Hg和O2加热(不是加强热)是提高二者的能量,增加二者(分子间)的碰撞次数,从而使二者间的反应更容易发生。但若对生成的HgO再加强热,则会促使其分解为Hg,O2.由于上述二反应的条件(加热温度)不同,所以可以说这两个反应独立进行,也就是说生成HgO时,HgO不会分解。
第二个问题,在高温下化合物的稳定性不是绝对的,与化合物自身性质及除温度外其它的条件(如压强)有关。但若温度一定(未达分解温度),而且这个化合物很稳定,那么它就不会分解或分解很慢,比如水在1000度分解,若只加热到500度,则水几乎不分解。但若化合分解是个可逆反应,比如HBr的分解,在分解温度时就会像你说的合成分解是同时进行
G. 九年级化学拉瓦锡实验的问题
曲颈瓶是开口的
消耗的气体是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钟罩和曲颈瓶总体积的五分之一)
汞是少量的,在这个实验里,拉瓦锡显然故意忽略了汞的体积。
这个实验的钟罩,实际在现代就是起个玻璃针筒的作用。钟罩里的水位变化就显示了钟罩和曲颈瓶里所有气体体积的变化。这里显然也忽略了大气压力和室温的变化。
现在要想重复这个实验,只需要一个带有孔玻璃塞的100mL平底烧瓶、一截玻璃管、一截软管,连接到一个100mL的玻璃针筒上就可以了。最终结果应该看到,玻璃针筒的活塞指示从100mL变到了60mL左右。
H. 拉瓦锡精心设计的实验是一个怎样的过程
1766年3月,他又向科学院提交了第二篇关于石膏的研究论文。拉瓦锡选择的另一个研究课题是用科学的实验方法验证日常的水能否变成土。当时,许多化学家顽固地相信古老陈旧的“四元素说”中关于水土互变的说法,认为水能变成土。他们也确实发现,在容器中长时间煮沸水会有沉淀物生成。
但拉瓦锡对这一观点一直持怀疑态度,要正确回答这个问题,惟一可靠的办法就是实验。为此,他精心设计了一个验证实验,他采用一种欧洲炼金术中使用过的很特别的蒸馏瓶,它可以使水蒸气在上端全部凝结为液态水,仍旧流回到瓶中。他先将很纯的蒸馏水和蒸馏瓶分别准确称重,然后将蒸馏水注入蒸馏瓶中,加热保持微沸状态。两个星期过去了,水还是清的,未见有沉淀析出。他决心继续实验下去,一定要看个水落石出。到第八个星期,蒸馏瓶中有沉淀生成。实验一直进行了101天,蒸馏瓶中产生了明显的白色沉淀物。
I. 初三化学,拉瓦锡的实验实验装置看不懂,求教
曲颈甑是一种可以加热药品的仪器,里面装的是水银(或氧化汞),加热时间长是为了回让里面的物质充分答反应。氮气的性质不太活泼,一般不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不支持燃烧,本身也不燃烧,所以氮气的体积不会少。空气中只有氧气支持燃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