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地下室(车库)内一氧化碳(CO)检测报警器如何设计、选择
这个你可以参考《石油化工企业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GB50493-2009)、一般来说CO的检测范围在1m左右,详细的设计要看空间。主要的是要能够超标报警,能联动排风设备就好了。
2. 车库地下空间停车场的一氧化碳co浓度检测报警装置如何设置
车库地下空间停车场的一氧化碳co浓度检测报警装置
1、环境条件
1.1 环境温度:10一30℃
1.2 相对湿度:<80]
1.3 大气压力:86一106 kpao
1.4 周围应无干扰检定的因素。
2、电源电压应符合产品使用说明书上的要求。
3、检定用设备
3.1 气体标准物质 采 用 由 国家计量行政部门批准、颁布并具有相应标准物质“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的单位提供的co气体标准物质。对等级为3级和5级的仪器,气体标准物质的总不确定度应分别不大于1.0]和不大于1.5]。
3.2零点气零点 气 可 采用高纯氮气或清洁空气。清洁空气中的co含量应不大于1u mol/mol(x了0一6)。
3.3 减压阀、流量计和管路 使 用 与 气体标准物质钢瓶配套的减压阀,准确度不低于2.5级的流量计及使用不影响测定气体浓度的管路。
3.4 秒表分辨率为0.1s,准确度为士0.25s /h的电子秒表或机械秒表。
4、检定前应将被测仪器
检定用设备置于检定环境条件下12 ho。
(2)co检测装置规范扩展阅读:
检测气体:一氧化碳
一氧化碳(carbon monoxide, CO)纯品为无色、无臭、无刺激性的气体。分子量28.01,密度1.250g/l,冰点为-207℃,沸点-190℃。
在水中的溶解度甚低,但易溶于氨水。
空气混合爆炸极限为12.5%~74%。一氧化碳进入人体之后会和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进而使血红蛋白不能与氧气结合,从而引起机体组织出现缺氧,导致人体窒息死亡。
因此一氧化碳具有毒性。一氧化碳是无色、无臭、无味的气体,故易于忽略而致中毒。
气体危害:
一氧化碳会危害我们人体的健康,如果一氧化碳中毒厉害的话会导致人死亡,所以提醒大家要安全用煤气,在工厂上班的同志也要注意一氧化碳的浓度!
泵吸式一氧化碳检测仪是一种可以灵活配置的单种气体或多种气体检测报警仪,它可以配备氧气传感器、可燃气体传感器和有毒气体传感器或任选四种气体传感器或任选单种气体传感器。
泵吸式一氧化碳检测仪具有非常清晰的大液晶显示屏,声光报警提示,带内置泵,保证在非常不利的工作环境下也可以检测危险气体并及时提示操作人员预防。
泵吸式一氧化碳检测仪特点:
1.自带吸气泵,可将数十米距离外气体吸入仪器进行测定
2.声、光报警
3.大屏幕数字、字符显示、瞬时值、峰值显示
4.开机或需要时对显示、电池、传感器、声光报警功能自检
5.安全提示:定期闪灯、声音提示
6.出众的音频声音报警
7.配有充电器,携带方便、使用灵活
8.维护费用很低
9.可以支持1、2、3或4种的气体检测工作
资料来源;网络-一氧化碳检测仪
3. 便携试多气体检测报警器co的规定限值是多少
按照国家标准的话,对于工业用一氧化碳的检测,报警设定值一般有两个,一个是一级报警,一个是二级报警,一般情况下,一级报警值设定为30-50ppm,二级报警设定为150-300ppm。
4. 固定式co检测仪安装标准
一氧化碳相对分子质量是28,而空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29,所以一氧化碳较轻,但由于二者分子质量相差不大,所以不会分开,而是混合起来,所以安装的检测位置在有电位泄漏位置就可。
5. 危化企业co检测标准值范围是多少PPM国标是规定范围是多少
国外CO标准及车库通风量要求
一、《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规定:车间内允许最高CO浓度为30mg/m3,当作业时间一次不超过30min时,CO允许浓度可放宽到100 mg/m3,当作业时间为10~20min内最大允许浓度为200 mg/m3。
二、《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002
一氧 化碳 非高原 -- 20 30 高原 2000-3000m 20--高原>3000m 30--时间加权容许浓度:要求采集有代表性的样品,按8小时工作日内各个接触持续时间与其相应浓度的乘积之和除以8,得出8小时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
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一般采集接触15分钟的空气样品;接触时间短于15分钟时,以15分钟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计算。
三、《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1996
本标准规定了各项污染物不允许超过的浓度限值 污染物名称 取值时间 浓度限值(mg/m3) 一级标准 二级标准 三级标准
一氧化碳CO 日平均 4.00 4.00 6.00 1小时平均 10.00 10.00 20.00 一类区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它需要特殊保护的地区。
二类区为城镇规划中确定的居住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一般工业区和农村地区。三类区为特定工业区。 一类区执行一级标准,二类区执行二级标准,三类区执行三级标准。
四、《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GB/T 18883-2002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序号 名称 单位 标准值 备 注 一氧化碳CO >mg/m3 10 1h均值
五、欧洲Ⅱ号排放标准
以设计乘员数不超过6人(包括司机),且最大总质量不超过2.5t的轿车为例。2004年1月1日以后我国将要实行的欧洲Ⅱ号排放标准:
汽油车一氧化碳不超过2.2g/km,碳氢化合物不超过0.5g/km;柴油车一氧化碳不超过1.0g/km,碳氢化合物不超过0.7g/km,颗粒物不超过0.08g/km。
六、《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地下停车库的通风系统,宜根据使用情况对通风机设置定时启停(台数)控制或根据车库内的CO浓度进行自动运行控制。停车库中CO容许浓度规定为(3~5)×10-6 m3/ m3。
七、国外法规车库中CO浓度限制
1. WHO(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1987:推荐CO暴露水平:1小时CO暴露水平—— 轻度劳动者不超过75ppm,重度劳动者50ppm;8小时CO暴露水平——低于25ppm。(世界卫生组织总则)
2. ANSI/ASHRAE 62-1989:即使不是连续占用的空间(如停车库)也要求通风,CO暴露 限制——1小时35ppm,8小时9ppm。(美国)
3. EC(Environment Canada):停车库最大可接受CO水平——1小时30ppm,8小时 13ppm。(加拿大)
4. Finnish Regulations:停车库卫生规章限制CO暴露水平—8小时平均30ppm,15分钟 平均75ppm。(芬兰)
5. French standards:停车库CO浓度20分钟100ppm,8小时50ppm。(法国)
6. German standards:对封闭停车设施,CO浓度的平均值——在半小时的期间不超过 100ppm(在离地面1.5m处测量)(德国各国的法规要求不同,但长期CO暴露水平限制在25ppm可以满足以上所有法律。
八、各国车库通风要求
Japanese and South Korean:通风量——6.9~8.3 L/(s·m2),根据车库大小和车辆类型 变化。(日本和韩国)
Finnish:办公大楼的停车场通风量——2.7 L/(s·m2)。(芬兰)
3. Swedish :建筑法律要求大型独立车库的通风量——至少0.9 L/(s·m2)。(瑞典)
4. French :对地板面积大于20000 m2的封闭车库,通风量——167 L/(s·车)。(法国)
5. ANSI:封闭的停车库要求7.5L/(s·m2)。(美国)
6. German :封闭停车设施通风量:小车库1.67 L/(s·m2),大车库3.35 L/(s·m2)(德国)
7. 我国要求每小时换气6次,与法国规定十分接近。
九、结论 就以上数据结合烟羽理论智能型诱导风机的CO启动浓度应设为:30~40ppm。
(5)co检测装置规范扩展阅读
电子全站仪
PPM包括 气象改正、投影改正、和折光改正等下选项。 全站仪或者测距仪说明书中提供的测距精度如(A+Bppm×?D)mm反映的是全站仪或者测距仪的标称测距精度。
其中:
A,代表仪器的固定误差,主要是由仪器加常数的测定误差、对中误差、测相误差造成的,固定误差与测量的距离没有关系。即不管测量的实际距离多远,全站仪都将存在不大于该值的固定误差。
Bppm×?D公里代表比例误差,其中的B是比例误差系数,它主要由仪器频率误差、大气折射率误差引起。
ppm是百万分之一的意思(parts per million),是针对1km即1000000mm距离的误差单位是mm。
D是全站仪或者测距仪实际测量的距离值,单位是km。
随着实际测量距的变化,仪器的这比例误差部分也就按比例的变化。例如,当距离为1km的时候,比例误差为Bmm。
对于一台测距精度为(1+2ppm×?D)mm的全站仪或者测距仪,当被测量距离为1公里时,仪器的测距精度为1mm+2ppm×?1(km)=3mm,也就是说,全站仪测距1km,最大测距误差不大于3mm。
特别指出的是,标称测距精度是一种误差极限的概念,也就是说,每台全站仪或者测距仪测距误差不得超过生产厂家提供的标称测距精度。 对于具体某一台仪器来说,通常使用加常数和乘常数。
6. 检测CO的原理
电化学一氧化碳气体传感器采用密闭结构设计,其结构是由电极、过滤器、透气膜、电解液、电极引出线(管脚)、壳体等部分组成。
一氧化碳气体传感器与报警器配套使用,是报警器中的核心检测元件,它是以定电位电解为基本原理。当一氧化碳扩散到气体传感器时,其输出端产生电流输出,提供给报警器中的采样电路,起着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作用。当气体浓度发生变化时,气体传感器的输出电流也随之成正比变化,经报警器的中间电路转换放大输出,以驱动不同的执行装置,完成声、光和电等检测与报警功能,与相应的控制装置一同构成了环境检测或监测报警系统。
当一氧化碳气体通过外壳上的气孔经透气膜扩散到工作电极表面上时,在工作电极的催化作用下,一氧化碳气体在工作电极上发生氧化。其化学反应式为:
CO+H2O→CO2+2H++2e-
在工作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产生的H+离子和电子,通过电解液转移到与工作电极保持一定间隔的对电极上,与水中的氧发生还原反应。其化学反应式为:
1/2O2+2H++2e-→H2O
因此,传感器内部就发生了氧化-还原的可逆反应。其化学反应式为:
2CO+2O2 →2CO2
这个氧化-还原的可逆反应在工作电极与对电极之间始终发生着,并在电极间产生电位差。
但是由于在两个电极上发生的反应都会使电极极化,这使得极间电位难以维持恒定,因而也限制了对一氧化碳浓度可检测的范围。
为了维持极间电位的恒定,我们加入了一个参比电极。在三电极电化学气体传感器中,其输出端所反应出的是参比电极和工作电极之间的电位变化,由于参比电极不参与氧化或还原反应,因此它可以使极间的电位维持恒定(即恒电位),此时电位的变化就同一氧化碳浓度的变化直接有关。当气体传感器产生输出电流时,其大小与气体的浓度成正比。通过电极引出线用外部电路测量传感器输出电流的大小,便可检测出一氧化碳的浓度,并且有很宽的线性测量范围。这样,在气体传感器上外接信号采集电路和相应的转换和输出电路,就能够对一氧化碳气体实现检测和监控。
7. 对于CO检测方法的国家标准
便携式的仪器不如气相色谱准,对于CO来说一台很简单的色谱直接搞定。
8. 便携式的可燃气体 (CO,CH4,H2S ,)J检测仪,对应的国家检测标准是什么
一般情况下是检测仪表的精确度,误差率好像是在正负5%左右。比如用100PPM的一氧化碳检验仪器如果仪器读数在95~105ppm都算合格!
9. 一氧化碳的国家标准是什么
1、职业接触限值(GBZ230-2010)
(条件:点燃)
燃烧时发出蓝色的火焰,放出大量的热。因此一氧化碳可以作为气体燃料。
碳氢燃料和空气的预混燃烧火焰中,由于CO的生成速率很快,在火焰区CO浓度迅速上升到最大值,该最大值通常比反应混合物在绝热燃烧时的平衡值要高,随后CO浓度缓慢地下降到平衡值。
因此,从燃烧设备的排气中检测的CO含量要比在燃烧室中最大值低,但明显地大于排气状态下平衡值。这表明化学反应动力学控制着CO的生成和破坏。
10. 一氧化碳的国家标准
我国规定车间空气中一氧化碳最高容许浓度为30mg/m^3。
BH-4S四合一一氧化碳气体检测仪
1.2.4英寸高清大彩屏,菜单功能强大,检测数据、温度、日期、时间、电量同屏显示,一目了然
2.声音、灯光、震动、屏幕闪烁变色等四重报警,全方位预警保护
3.中英文语言切换、气体单位切换,满足不同地区人群使用
4.高强度ABS工程材质,抗压不变形
5.同时检测四种气体,检测数值同屏显示
6.浓度数值曲线显示,变化过程一目了然
7.一键开机即用,操作方便简单
8.本安型防爆认证,可燃气、毒气环境均无障碍使用
9.IP65防护级别,优良的防水、防尘性能
10.可设置密码,防止误操作或恶意更改设置
11.配备上位机软件,可连接电脑查看或导出数据
可测气体类型 一氧化碳、可燃气、有毒有害气体、氧气
检测精度 1%LEL,1ppm,0.1ppm/vol%
检测原理 催化燃烧式、电化学式
报警方式 声音、灯光、震动
响应时间 T90<60s
工作温度 -10℃~50℃
工作湿度 <95%RH无结露
工作电压 DC3.7V,1800mAh
工作时间 连续工作8小时以上
防爆等级 Exib IIB T3 Gb
防护等级 IP65
整机重量 23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