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检查以下装置气密性,至少三种,1.用注射器如何检查 2……
一.将实验仪器组装好后,将导管的一端放入水中,加热试管,若过一会儿,导管口有连续的气泡冒出时,说明装置的气密性好。若没有上述现象,则气密性不好,这时要一段一段的仔细用上述方法检验。
二.将导管的一端放入水中,用手捂住试管一会儿,若导管口有连续的气泡冒出时,则气密性好.
三.将导管的一端放入水中,若导管的另一端插在组装仪器上,连成的仪器中最前面的是有插孔的空反应瓶时,先用分液漏斗向瓶中滴加半瓶水,将分液漏斗的下端插入液面以下,再滴加水.若瓶中液面上升,则气密性不好.
总结:前两种方法是利用了热胀冷缩的特性,而第三种方法是利用了压强的缘故,一般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就从这两方面因素考虑.
要用注射器 那先要在试管内装水 液面超过导管口 然后将注射器 与皮管处连接 推拉活塞 都可以 推 导管内有水柱 拉 有气泡冒出
2. 检验装置气密性的方法和原理
总体来讲,原理是:使装置一端关闭,一段与水接触,处于密闭状态,然后利用观察液面差内不变容来证明密闭性良好。
具体的,装置大约有几种,我总结了三种,因为级别不够,不能插入图片,很抱歉。但是图片您可以自己查到。这里,我用装置名称来代替图片:
1,实验室制氨气装置:把导管的一头放入水中,加热试管,有气泡冒出,停止加热,有一段水柱上升,一段时间后,液面不变,证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2.实验室制氯气装置:即插有分液漏斗和导管的双孔塞的装置,将分液漏斗活塞关闭,把导管的一头放入水中,加热烧瓶,有气泡冒出,停止加热,有一段水柱上升,一段时间后,液面不变,证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3.启普发生器的简易装置:即插有长颈漏斗和导管的双孔塞的装置,将导管夹子关闭,从长颈漏斗注水,形成一段悬空水柱,一段时间后,水柱不变,证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关于加热方法,可以有多种,建议的有手捂、热毛巾敷,最好直接用酒精灯加热。
终于回答完了呵呵。
3. 检查装置气密性--压差法的原理。
1、压差法原理:
升高气体发生装置体系内气体的温度,可以临时增大其压强,从而使这个整体部分空气外逸(在液体处可观察到有气泡放出),当温度恢复到初始温度时,这个整体压强减小,导致浸没在水中的导气管内倒吸有一段水柱。
2、原因:启普发生器原理,气密性好的情况下,启普发生器内部密闭气体的压强跟外部的大气压强不相等,压差不一样,因而出现液面差。气密性不好的情况下,启普发生器内部气体的压强跟外部的大气压差别会缩小直至相等,两边压差改变,液面差也会逐渐改变。
(3)气密性检测稳压装置扩展阅读
气密性检测方法的选择:
1、稳定性 泄漏检测是一种计量和测试的综合技术。如果测试得到的数据不稳定,就毫无意义。
2、经济性 经济性是选择检漏方法的关键之一。单考虑检漏方法本身的经济性比较容易,但要从所需的检漏设备、对人员的技术要求、检漏结果的可靠性等方面综合评价检漏方法的经济性则较困难。
3、一致性 对有些检漏方法来说,不管检测人员是否熟练,所得到的检测结果都基本相同;有些方法则是内行和外行使用,其结果全然不同。可能的情况下,应采用不需要熟练的专门技术就能正确检测的方法。
4、可靠性 未检测出泄漏并不等于就是没有泄漏,对此应进行判断。采用某种方法进行检漏时,应该了解该方法是否可靠。
4. 气密性的检测装置中真空和正压的检漏方式有哪些不同
你好不知道你测得是什么试样的气密性,一般检漏方式有抽真空和正压两种简版单常用的方式,抽真空一权般是负压,是吧测试的环境内部抽出气体,使里面环境换位真空,常见参照MFY-05密封性测试仪具体操作。正压是从外部往操作环境内打压,一般常见参照MFY-06智能密封仪具体简介,两种方式在国家标准中都有具体指出要求。
5. 气密性检测装置有什么作用
气密性检测设备也是气密性检测机 主要用途: 气密性检测设备,能够满足钻井防喷器、采油(气)树和专井属口装置、 节流和压井管汇等产品的出厂检验,并同时能够满足上述产品的功能试验。 检测原理: 气密性检测仪是一种通用型空气泄漏测试仪。本产品适用于大多数有气密要求的产品。
6.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有几种方法它们是那些
一、空气
法 这是教材上介绍的常用的一种方法,操作简便行,但有四个缺点:①如果仪器玻璃较厚、装置较大,或者手掌温度与空气温度相差不大时,都不会产生气泡,更不能形成水柱;②每检查一次用时间偏长;③
的尾端被水浸湿,不适宜做避免水参与的实验(如制
、制
等);④若装置内已经装入了试剂就不能再行检查。
二、注
适用于检查
或类似于
的装置。首先关闭排气导管,从顶部
口注水,当
下端被
闭后再注水,水面不下降,表明装置
好;如果水面下降,表明装置
差。此法有两个缺点:①装置内部被水浸湿;②如果已装入了固体试剂则不能再行检查。 为了消除上述两种方法中的缺点,现设计了以下三种
检查方法。 三、外接导管浸
在装置的尾端
上外接一段橡皮管和20~30cm长的玻璃导管,导管浸入试管内的水中,水进入导管一段高度后不再进入,内外液面高度差较大,把试管上下移动几次,仍然如此,表明装置气密性好;如果水进入导管很多,液面高度差很小,表明装置气密性差。
四、
压气法 取一支25mL
,下端与橡皮管连接,橡皮管变曲成U形与装置的尾端导管连接,
内装满水。打开滴定管开关,水面下降一段距离后就停止不动,表明装置气密性好;如果水面一直下降不停,表明装置气密性差。 使用此法要注意:滴定管里水面不能超过装置尾端导管30cm高度,否则,压强太大,空气有可压缩性,水有可能流入装置里。
五、滴定管抽气法 取装水的一支25mL滴定管,其上端通过单孔
和橡皮管与装置尾端导管连接。打开滴定管的开关,如果水面下降一段后就停止不动,表明装置气密性好;如果水面一直下降,表明装置气密性差。
7. 压力管道气密性试验怎么做
严密性试验介质宜采用空气,试验压力应满足下列要求:
1、设计压力小于5 kPa 时,试验压力应为 20 kPa 。
2、设计压力大于或等于 5 kPa 时,试验压力应为设计压力的1.15倍,且不得小于 0.1 MPa 。
12.4.4 试验时的升压速度不宜过快。对设计压力大于0.8Mpa的管道试压,压力缓慢上升至30%和60%试验压力时,应分别停止升压,稳压30min,并检查系统有无异常情况,如无异常情况继续升压。管内压力升至严密性试验压力后,待温度、压力稳定后开始记录。
12.4.5 严密性试验稳压的持续时间应为 24 h ,每小时记录不应少于1次,当修正压力降小于133 Pa 为合格。修正压力降应按下式确定:
⊿P’=(H1+B1)-(H2+B2)(273+ t1)/(273+ t2) (12.4.5)
式中:——修正压力降(Pa);
H1、H2 —— 试验开始和结束时的压力计读数( Pa );
B1、B2 —— 试验开始和结束时的气压计读数( Pa );
t1、t2 —— 试验开始和结束时的管内介质温度( ℃ )。
12.4.6 所有未参加严密性试验的设备、仪表、管件,应在严密性试验合格后进行复位,然后按设计压力对系统升压,应采用发泡剂检查设备、仪表、管件及其与管道的连接处,不漏为合格。
(7)气密性检测稳压装置扩展阅读:
提高气密性措施
为了保证室内空气质量,建筑通风从机理上可分为两种: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自然通风是指利用自然的手段(热压、风压等)来促使空气流动而进行的通风换气方式。通过围护结构的渗风是自然通风的一部分,气密性差的建筑,渗风量大,其自然通风条件相对较好。
机械通风是指利用机械手段(风机、风扇等)产生压力差来实现空气流动的方式。与自然通风相比,可控制性强,可以通过调整风口大小、风量等因素来调节室内的气流分布,从而达到比较满意的效果。
高气密性建筑在采用机械通风的同时,可以采用热回收装置,对新风进行预冷或预热,但机械通风需要耗费风机能耗。
从前面的示例看,气密性差的建筑,通过围护结构的渗风基本可以满足人们对新风的需求,一般无需采用机械通风,不需要消耗动力。而建筑为了保持其高气密性,围护结构特别是外窗往往采用很好的密封材料,甚至限制其开启,难以实现自然通风。
8. 如何检验这种装置的气密性
这是一个典型的收集气体的装置,检验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如下:
内1、关闭如图容所示的弹簧夹a;
2、向图中所示的分液漏斗注入清水(此时分液漏斗的活塞应处于开启状态);
3、观察:如果分液漏斗在注入足量水之后水无法继续通入,说明该收集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如果无法观察到上述现象,说明该装置气密性存在缺陷,需要重新安装仪器;
4、倒出仪器中的清水.
简练的概括为:闭活塞、注清水、观现象.
原理是:当水加到一定程度时,就会迫使圆底烧瓶中的空气被压缩,就像是吹气球,使得其中的气压变大,当内部气压注意足以抗衡大气压与水柱所共同施加的压力时,就会出现之前所说的现象。
其本质是物理学中的气压平衡。 顺便说一句:个人认为:abababca的回答有些不妥。
这里特别指的是整个装置内部的气压,有一个泛指的概念,而不是特别指一个被人为分割的部分。
并且刚刚提到的不妥强调的是一个气压变化量的问题,即水柱可能在烧瓶还未被装满的情况下就形成一个平衡状态。最后补充一点:您刚刚说的也有点缺陷。应该是烧瓶内部的气压略大于外界气压,而不是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