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装置知识 > 本实验采用的装置中a

本实验采用的装置中a

发布时间:2021-12-21 08:55:40

Ⅰ 下图是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图,请同答有关问题:(1)装置B中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2)实验室用锌粒和

(1)仪器a为发生装置中加入液体药品的长颈漏斗;
(2)锌与硫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专硫酸锌和氢气,反属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H2SO4═ZnSO4+H2↑,该反应为固体药品与液体药品在常温下的反应,因此发生装置应选用装置B,该装置还适用于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3)装置A可用于对固体药品加热制取氧气,因此此时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

.

Ⅱ 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A.本实

A、该实验是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三者关系,研究三者关系必须运用控制变量法.故A正确.
B、在探究加速度与外力的关系时,应该保持小车的质量不变,故B错误.
C、要直观的反映两个量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作图来解决.但是只有作出一条直线,才可以直观的反映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在探究加速度a与质量m的关系时,为了直观判断二者间的关系,应作出a-

1
m
图象,故C正确.
D、设小车的质量为M,砝码盘和砝码的质量为m,设绳子上拉力为F,
以整体为研究对象有mg=(m+M)a
解得a=
mg
m+M

以M为研究对象有绳子的拉力F=Ma=
M
m+M
mg
显然要有F=mg必有m+M=M,故有M>>m,即只有M>>m时才可以认为绳对小车的拉力大小等于盘和盘中砝码的重力.故D错误.
故选:AC
故答案为:AC.

Ⅲ 如图是用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装置图.(1)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A)理想实验法

(1)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采用了“等效替代”法,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2)本实验为了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采用的方法是作力的图示法,作出合力和理论值和实际值,然后进行比较,得出结果.所以,实验时,除记录弹簧秤的示数外,还要记下两条细绳的方向,以便确定两个拉力的方向,这样才能作出拉力的图示.步骤C中未记下两条细绳的方向;步骤E中未说明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位置O.
故答案是:(a)CE,(b)C中未记下两条细绳的方向;E中未说明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位置O.

Ⅳ 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1)本实验应用的实验方法是______;A

(1)该实验是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三者关系,研究三者关系必须运用控制变量法,故BC错误,A正确.
故选A.
(2)A、该实验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研究,即保持一个量不变,研究其他两个量之间的关系,在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时,应保持拉力的大小不变,故A错误;
B、在探究加速度与外力的关系时,应该保持小车的质量不变,故B错误;
C、要直观的反映两个量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作图来解决.但是只有作出一条直线,才可以直观的反映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在探究加速度a与质量m的关系时,为了直观判断二者间的关系,应作出a-
1
m
图象,故C正确;
D、设小车的质量为M,砝码盘和砝码的质量为m,设绳子上拉力为F,对小车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F=Ma ①
对砂桶和砂有:mg-F=ma ②
F=
mgM
M+m
=
mg
1+
m
M
,由此可知当M>>时,砂和砂桶的重力等于绳子的拉力,故D正确.
故选CD.

Ⅳ 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采用图1所示的装置.(1)本实验应用的实验方法是______A.

(1)该实验是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三者关系,研究三者关系必须运用控制变量法.故选A.
(2)A、该实验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研究,即保持一个量不变,研究其他两个量之间的关系.在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时,应保持拉力的大小不变.故A错误.
B、在探究加速度与外力的关系时,应该保持小车的质量不变.故B错误.
C、要直观的反映两个量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作图来解决.但是只有作出一条直线,才可以直观的反映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在探究加速度a与质量m的关系时,为了直观判断二者间的关系,应作出a-

1
m
图象.故C正确.
D、设小车的质量为M,砝码盘和砝码的质量为m,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对m:mg-F=ma
对M:F=Ma
解得:F=
mMg
m+M
=
mg
1+
m
M

当m<<M时,即当砝码盘和砝码的总重力要远小于小车的重力,绳子的拉力近似等于砝码盘和砝码的总重力.故D正确.
故选CD.
(3)如图:

从上图中发现直线没过原点,当F≠0时,a=0.也就是说当绳子上有拉力时小车的加速度还为0,说明小车的摩擦力与绳子的拉力抵消呢.该同学实验操作中遗漏了未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不够.
所以原因是实验前未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不够
故答案为:(1)A
(2)CD
(3)①见上图 ②未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不够

Ⅵ 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1)本实验应用的实验方法是______.A

(1)该实验是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三者关系,研究三者关系必须运用控制变量法,故BC错误,A正确.
故选:A.
(2)A、在该实验中,我们认为绳子的拉力就等于小车所受的合外力,故在平衡摩擦力时,细绳的另一端不能悬挂装砂的小桶,故A错误.
B、由于平衡摩擦力之后有Mgsinθ=μMgcosθ,故tanθ=μ.所以无论是否改变小车的质量,小车所受的滑动摩擦力都等于小车的重力沿斜面的分力,改变小车质量时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故B正确.
C、实验时应先接通电源然后再放开小车,故C错误.
D、小车的加速度应根据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求出,不能由牛顿第二定律求出,故D错误;
故选:B.
(3)由于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没有画出,所以相邻的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0.1s,
设第一个计数点到第二个计数点之间的距离为x1,以后各段分别为x2、x3、x4、x5、x6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x=aT2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
得:x4-x1=3a1T2
x5-x2=3a2T2
x6-x3=3a3T2
为了更加准确的求解加速度,我们对三个加速度取平均值
得:a=

1
3
(a1+a2+a3
即小车运动的加速度计算表达式为:a=
(0.0895+0.0961+0.1026)?(0.0705+0.0768+0.0833)
9×0.01
m/s2=0.64m/s2
(4)由图象可知,a-F图象在a轴上有截距,这是由于平衡摩擦力过度造成的
故答案为:(1)A
(2)B
(3)0.64
(4)平衡摩擦力过度造成的

Ⅶ 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采用下图所示的装置.(1)本实验应用的实验方法是:______A

(1)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研究一个物理量与另外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需先控制一个量不变,这种实验方法叫控制变量法.
故选:A.
(2)A、平衡摩擦力时纸带连接在小车上并穿过打点计时器,轻推小车,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摩擦力得到平衡,不能将重物用细线通过定滑轮系在小车上.故A错误,B正确.
C、每次改变小车的质量,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故C正确.
D、实验时,应先接通电源,在释放小车.故D错误.
故选:BC.
故答案为:(1)A;(2)BC.

Ⅷ 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采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1)本实验采用的实验方法是______A

(1)该实验是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三者关系,研究三者关系必须运用控制变版量法权,故BC错误,A正确.
故选A.
(2)A、该实验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研究,即保持一个量不变,研究其他两个量之间的关系,在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时,应保持拉力的大小不变,故A错误;
B、在探究加速度与外力的关系时,应该保持小车的质量不变,故B错误;
C、要直观的反映两个量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作图来解决.但是只有作出一条直线,才可以直观的反映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在探究加速度a与质量m的关系时,为了直观判断二者间的关系,应作出a-

1
m
图象,故C正确;
D、设小车的质量为M,砝码盘和砝码的质量为m,设绳子上拉力为F,
以整体为研究对象有mg=(m+M)a
解得a=
mg
m+M

以M为研究对象有绳子的拉力F=Ma=
M
m+M
mg
显然要有F=mg必有m+M=M,故有M>>m,即只有M>>m时才可以认为绳对小车的拉力大小等于盘和盘中砝码的重力.故D错误.
E、平衡摩擦力时不能将砝码盘及盘内砝码通过定滑轮系在小车上,故E错误.
故选C.

Ⅸ 下列是实验室常用的装置: 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2)A装置可用于实验室制取__

(1)图中仪器a在装置中用作反应的发生容器的锥形瓶;
(2)A装置适用于对固体加热制取气回体的反应,实答验室可加热分解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取氧气,故该装置可用于制取氧气;
(3)实验室使用块状固体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该反应为固体与液体反应且不需加热,因此应选择B或C装置作为反应的发生装置;
(4)①当把试管拿起或夹住导管时,试管内的酸液就会自动流出,脱离了与石灰石的接触,反应也就自动停止;②该装置使用破损的试管进行组装装置,所使用的实验用品可说是最少的,操作起来也很简单方便,通过试管的移动还可达到控制反应的目的;

故答案为:
(1)锥形瓶;
(2)氧气;
(3)B或C;
(4)①将试管提起,使之离开酸液即可(或夹紧胶管,使固体与酸液分离).
②该实验设计用到的实验用品最少(或操作方法最简便;或可随时停止反应,控制CO 2 的量).

Ⅹ 如图所示是探究焦耳定律的实验装置.(1)本实验采用的探究方法是______.(选填:“A”或“B”)A.与研


(1)由焦耳定律可知,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导体的电阻、通过导回体的电流和通电时间有答关,因此在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其中的一个因素的关系时,要采用控制变量法,与研究欧姆定律时运用的控制变量法相同;
(2)为了研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关系,应控制电阻和通电时间相同,改变电流的大小.
故答案为:(1)B;(2)电阻;通电时间.

与本实验采用的装置中a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南京氧气阀门脱脂处理 浏览:43
加热液体实验装置 浏览:880
超声波探伤仪补偿是什么意思 浏览:753
注册工程机械公司需要什么 浏览:233
温度仪表接线怎么接 浏览:547
两个圆盘套个绳子是什么机械 浏览:285
顺水阀门厂 浏览:714
测化学反应速率需要什么实验仪器 浏览:668
实验水浴加热装置 浏览:478
移动心电图仪器又叫什么 浏览:676
实验结束后拆卸装置顺序 浏览:869
张家港华医药设备有限公司招聘电话是多少钱 浏览:406
给水系统一般用什么阀门 浏览:329
血糖仪表温度不准怎么办 浏览:372
理正工具箱pkpm数据差异 浏览:523
汽车如何换轮轴承视频 浏览:367
仪器怎么连接阀门的两根杆 浏览:390
机械路霸怎么开副驾驶 浏览:141
水暖五金市场进货渠道 浏览:57
电动工具用什么快递好 浏览:707
© Arrange www.fbslhl.com 2009-2021
温馨提示:资料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