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关于冬奥会的知识问答
简介: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简称为冬季奥运会、冬奥会。主要由全世界地区举行,是世界规模最大的冬季综合性运动会,每四年举办一届,1994年起与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相间举行。参与国主要分布在世界各地,包括欧洲、非洲、美洲、亚洲、大洋洲。由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International Olympic Committee)主办。按实际举行次数计算届数。
1986年,国际奥委会全会决定将冬季奥运会和夏季奥运会从1994年起分开,每两年间隔举行,1992年冬季奥运会是最后一届与夏季奥运会同年举行的冬奥会。自1924年开始第1届,截至2018年共举办了23届,每四年一届。
第24届冬奥会将于2022年02月04日至2022年02月20日在中国北京和张家口举行。
发展历程:
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奥林匹克运动会前影慢慢形成。
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一些冰雪运动如滑雪、滑雪撬、滑冰、冰球等项目在欧美国家逐渐得到普及和发展。
1887年挪威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滑雪俱乐部
1890年加拿大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冰球协会。
1892年国际滑冰联盟在荷兰成立。
1893年,在阿姆斯特丹举行了首届男子速度滑冰锦标赛。
1908年,法国成立了世界范围的国际冰球联合会。
在冰雪运动日益普及的情况下,现代奥运会创始人顾拜旦建议单独举办冬季奥运会,但由于1901年北欧两项运动在欧洲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成功举行而被拖延。
1908年第4届夏季奥运会上增加了花样滑冰项目。
1920年举办第7届夏季奥运会。
国际奥委会拒绝接受北欧两项项目,而增加了冰球项目。花样滑冰和冰球加入奥运会后引起了观众的极大兴趣,但因天气条件给组织者带来诸多不便,尽管这两个项目都提前在4月份进行,但大多数比赛和奥运会的开幕式在8月中旬才举行。这使得一届奥运会要长达5个月的时间,在人力、物力上耗费太大。鉴于此,人们倾向于把冰雪项目从奥运会中分离出来,单独进行冰雪项目的奥运会。
1924年形成正式的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
当时,在法国的夏蒙尼市承办了当时被称为“冬季运动周”的运动会,两年后国际奥委会正式将其更名为第1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
冬季奥运会最初规定每4年举行一次,与夏季奥运会在同年和同一国家举行。从1928年的第2届冬奥会开始,冬季奥运会与夏季奥运会的举办地点改在不同的国家举行。1994年起,冬奥会与夏奥会以2年为间隔交叉举行。为将冬奥
㈡ 1912年,第五届奥运会,首次在田径赛场使用电子计时器和终点摄影装置,问计量时间精确到多少秒
时间精确到1/10秒。
㈢ 请问今年北京奥运会上选择了什么样的计时器
计时器不是本国制造的,都是外国提供的,著名的OMEGA公司提供.....计时器不可能有问题,这个公司几乎负责所有大赛的计时器设备的提供,奥运用的也和以前差不多...
波尔特跑出这个成绩是他自己发挥好,因为其他选手跑的都和往届差不多,波尔特一个人超了3个身位,如果是计时器问题应该所有人都明显提高成绩......而实际上,是波尔特一个人跑出了非常夸张的成绩,只能说这个人实力太强,往届100米跑,前3名都只有1点点差距的
㈣ 各界奥运会怎么计时
1896年希腊雅典奥运会:首届“现代”奥运会,出现了用于确定选手时间的计时表----浪琴表(Longines)制造的手动计时怀表,当时的精确度只有1/5秒。
1912年瑞典斯德哥尔摩夏季奥运会:首次使用电子计时和终点摄影。
20世纪20年代:比利时安特卫普夏季奥运会;法国巴黎夏季奥运会;荷兰阿姆斯特丹夏季奥运会:首次使用计时器,精确度达到百分之一秒。
1932年美国洛杉矶夏季奥运会:1932年之前,所有比赛都是人工计时,由每个计时员写下自己记录下的时间,但从本届奥运会开始,欧米茄(现为斯沃琪集团旗下子公司)被命名为奥运会第一个官方计时器提供商。68年后的悉尼奥运会上,欧米茄派出的技术人员与计时器的重量已经跃变为32名、3.50吨。
这家瑞士钟表公司的产品是詹姆斯·邦德的最爱,保持着22次作为奥运会官方计时器提供商的记录;引进“科比相机”(Kirby camera),可以同时对终点线拍照,以及每次拍摄都留有“时戳”(time-stamp)的精密时计。1932年洛杉矶奥运会后,机械表的计时精确度在钟表师的不断创新中逐渐提高,从1/5秒、1/10秒到1/100秒,为运动比赛的计时提供了越来越严密的保障。
1948年瑞士圣莫里茨冬季奥运会:首次使用光电管,用于终点摄影的狭缝摄影机(Slit camera),被人们俗称为“魔眼”。“魔眼”所拍摄的照片可以解决终点裁判肉眼无法判断的胜负之争,使得恼人的麦布里奇线从此逐渐退出了奥运赛场。以前这条线与机械秒表相连,只有被冲过终点的冠军运动员奋力撞断,秒表才会停止。“魔眼”的所有功能均为电子控制,可以达到精确度极高的1/1000秒,超越了此前所有的设备。
1952年芬兰赫尔辛基夏季奥运会:欧米茄计时器(OTR)首次采用石英钟并打印比赛成绩,一举为公司赢得国际奥委会颁发的“十字勋章”;时钟增加至狭缝摄影机上,用以自动时戳记录,精确度达到百分之一秒。
1964年日本东京夏季奥运会:欧米茄再次发力,“Omegascope”技术的研发成功给关注奥运会的电视观众带来了福音,因为这一装置可以将时钟叠放在电视屏幕上,选手比赛时间首次在电视上直播公布;首次成为奥运会官方计时器提供商的日本精工,将发令枪同石英钟和终点摄影摄像机联系在一起。
1968年墨西哥墨西哥城夏季奥运会:触摸板首次用于记录水上项目比赛时间。这个触摸板高90厘米,宽240厘米,三分之二都没在水中,它们可以对游泳选手最轻微的触摸作出反应,但是却不会受到池水运动的影响。因此,参赛选手不再需要像从前一样亲自去按停计时表。
1972年德国慕尼黑夏季奥运会:首次测算参赛选手反应时间,并在计时中加以考虑;选手成绩的官方时间精确至百分之一秒,而非之前的十分之一秒。
1976年加拿大蒙特利尔夏季奥运会:电子计分板首次用于实时显示比赛成绩,这种计分板可以显示除了时间以外的点数和分数等信息。
1988年韩国汉城夏季奥运会:赛事官员除了记录计时数据,还首次可以处理计时数据。首次使用了计算机计时来测量、分配以及打印时间,还可在其存储器中存储信息,用于分析体育运动的细节。数字化奥运会时代来临。
1992年法国阿尔贝维尔冬季奥运会:电子终点摄影技术首次实现同计时系统的完美结合。观众可以通过电子计分板观看终点现场的情况,实时播报进一步发展。
1996年美国亚特兰大夏季奥运会:自行车和马拉松比赛中首次采用无线应答器。
2002年美国盐湖城冬季奥运会:雪橇比赛中红外光束取代光电管;无线应答器首次用于远距离滑雪比赛。
2004年希腊雅典夏季奥运会:终点摄影机每秒可拍摄1000张照片;沙滩排球引入雷达测速仪(Radar gun)。
2008年北京奥运会:官方指定计时商欧米茄将创纪录地使用700名技术人员、400吨重的器材。除担任计时任务外,还会提供数据处理和场馆比赛结果服务。如今的奥运计时,已经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
2012年伦敦奥运会,伦敦奥运会的游泳项目首次使用全新的量子计时器和量子水上运动计时器。与之前的计时设备相比,量子计时器的特点在于误差精确到千万分之一秒。
㈤ 什么计时设备在现在奥运会中被使用
美国发射的“辛科姆”通讯卫星
第1届现代奥运会于1896年4月6日至15日在希腊首都雅典隆重举行。受当时条件的限制,游泳比赛还没有游泳池,比赛是在公海里举行的,起终点是浮艇拉着的缆绳,泳道是用水面上漂浮的南瓜作为标记,泳距未经过仔细测量,只是凭感觉进行估计。比赛的方法另人惊叹:先用小轮船把运动员载离海岸,发令员估计距离合适了,便发令让选手游回岸边,不求泳姿,自由发挥,以到达岸边的先后决定名次。
同样,第2届法国巴黎奥运会设施也很差,田径赛场就是一个明显的例证。这个场地十分狭小,林木横生,土质松软,跑道不平,场内设施几乎一无所有。跳远比赛需选手自己动手挖掘沙坑;跨栏比赛的个别栏架临时用树枝架起来凑合;参加投掷比赛的选手更是苦不堪言,器械经常碰撞到树木的枝权,有时掷出的链球缠绕在树权上。
所以,现代奥林匹克运动虽然兴起于技术逐渐占据统治地位的现代社会中,但是一开始却几乎看不到技术的影子,技术与奥林匹克运动的关系一直处于一种相对平淡的状态之中。在奥林匹克运动中表现出来的技术一般都是其他领域的一般性技术的借用,例如借用建筑技术修建体育场、修建游泳池等等。总体而言,技术在奥林匹克运动发展的初期所起的作用大多是辅助性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奥林匹克运动逐渐地引进了各种技术成果来促进自身的发展,突出表现在场地、设施和运动员装备等方面。
1912年第5届瑞典奥运会在科技应用方面有了重大的突破,就是在场内试验性地安装了电动计时器和终点摄影设备,使计量时间精确到1/10秒。
1920年在比利时安特卫普举行的第7届奥运会,在装备等方面比一战前的几届都有了很大突破。安特卫普市兴建了一个能容纳3万人左右的体育场和其他体育设施,体育场的煤渣跑道周长400米,这是奥运会第一次使用标准跑道。
1928年在荷兰阿姆斯特丹举办的第9届奥运会,东道主为了进一步扩大奥运会的影响,特意建造了一座高塔。在奥运会期间,高塔一直燃烧着熊熊焰火。火种取自奥林匹亚,用聚光镜聚集阳光点燃火炬,这也代表了当时的科技水平。
1936年,德国柏林奥运会,由于20年代初期电视机的发明,给奥运会带来了一次全新的革命。在本次的奥运会上,德国第一次通过电视播放了奥运会的比赛盛况,不仅在全世界范围内扩大了奥运会的影响,而且也为以后电视转播奥运会开创了先河。
1956年墨尔本奥运会在运用新科技发明方面又有了新的尝试。自从1903年第一架用发动机驱动的飞机成功试飞以来,飞机第一次被运用到奥运会中来,成为神圣的传递圣火的使者。火种仍然按照惯例从奥林匹亚采集,并用飞机传递到墨尔本,总行程共约2万多千米。
在20世纪50年代,新材料技术革命给奥林匹克运动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材料技术的应用,一方面使得运动员的服装开始脱离了普通服装系列,而逐步发展成了一个新的服装体系。运动服逐渐变得随意、舒服而利于运动。另一方面,在运动设备制造过程中显示出强大的威力,极大地推动了各个运动项目的发展。例如,巴克于1948年引进一种利用300片相互联接的战争剩余的正方形铝管来制成了新型的跳板----巴克跳板。但此后不久,这种跳板就让位于更结实更轻的铝合金设计制成的跳板。
1960年第17届罗马奥运会在科技应用的另外一个方面有了新的突破----兴奋剂的使用。古都罗马正值夏季,酷暑难当,奥运会的自行车比赛正紧张激烈地进行着。突然,丹麦选手马克.詹森摔下了飞驰的自行车当场倒毙。当时人们都以为他是中暑所致,后经尸体解剖,才发现这名运动员为了取得胜利,赛前服用了过量的苯丙胺兴奋剂,加上炎热和激烈的竞争,才导致了这场悲剧的发生。
1964年在日本东京举行的第18届奥运会又有了更加令人振奋的科技突破,美国发射的“辛科姆”通讯卫星,向世界各地转播了奥运会盛况,这在奥运会史上还是第一次
. 1968年的墨西哥奥运会,由于当时较为先进的电子计时设备的应用,使得田径比赛,尤其是短距离项目的竟争格外的精彩纷呈。美国的吉姆.海因斯在田径的男子100米跑决赛中首次突破10秒大关,以9秒9的成绩获胜。这项成绩电子计时为9秒95,直到1983年才被美国另一运动员卡尔文.史密斯以9秒93刷新。技术的精确性使得各路好手再也不用为哪怕只是一点点的成绩误差而与裁判发生不必要的争执,同时也使裁判员们的裁判工作变得更为公正和轻松。另外,还值得一提的是,本届奥运会首次正式进行了性别和兴奋剂检查,科学技术开始在消除自身所造成的不良后果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1972年第20届慕尼黑奥运会上,更是令人信服地看到了电子设备的优越性。本届奥运会上首次采用了光电测距仪和精度可达1/1000秒的电子计时器。自动测试和显示时间、速度和距离的电子装置,逐步代替了人的眼和手。高速摄影摄像设备、激光装置、计算机等,已经成为奥运赛场和裁判员们不可缺少的工具和伙伴。依靠它们的帮助,使计时更精确、计分更方便、判断更准确。如男子400米个人混合泳第一名瑞典的贡?拉尔松,仅比第二名美国的蒂?麦基快0.002秒。因此,本届奥运会也被称为“技术奥运会”。这可以被看作是“科技奥运”的开始,而“科技奥运”的观念也由此逐渐地走进人们的思维之中。 在1976年加拿大蒙特利尔举行的第21届奥运会上,主办方完成了卫星传递圣火的壮举。他们将在奥林匹亚点燃的圣火转化为电子包裹,通过卫星传播到加拿大,地面接收器把信号接收下来,转换器把它变为激光,再用激光枪将火炬点燃。
二战后,全球科学技术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技术也开始更多地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广泛地使用起来。借助于技术的力量而得到快速发展的奥林匹克运动开始全方位地引进现代技术成果,特别是一些尖端技术也开始被广泛的使用,例如利用飞机、卫星传递圣火、利用通讯卫星对比赛进行转播等等。现代技术也己经不再仅仅是一种有效的辅助手段,更主要的是成为人的“替代者”。具有突出特点的是电子测距技术和传媒技术的使用,例如田径运动中的计时测距技术,前者使运动比赛成绩的评定更加准确、客观,促进了公平竞争;后者的迅猛发展,在世界范围内有力地推动了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全球化发展。而在另外一个方面,凝聚着高新技术结晶的兴奋剂在提高人们运动成绩方面的巨大作用使之成为人们竞相追逐的东西。所以,技术不仅在场地、设施和运动员装备等领域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而且在运动训练和比赛等方面也开始显现威力。正是因为折服于技术所表现出来的巨大力量,人们开始更多地依赖技术手段来促进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和获得更加突出的运动成绩,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己经走上了无法脱离技术的道路。
第25届奥运会于1992年7月25日至8月9日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在这次奥运会上,原来分散在各个赛场的电子计时器、光电测距仪和自动计分装置等,己经发展成为由计算机网络联结在一起的“全能运动操作系统”,可满足一切项目的计时、测速和计分需要。随着信息技术的日渐发达及其他更多尖端科技的应用,使2000年悉尼奥运成为历年来最科技化的奥运会。悉尼奥运会的信息科技解决方案主要包括三套核心系统,分别为:奥运信息检索系统、奥运竞赛结果系统、奥运管理系统,再加上悉尼奥运官方网站。除了信息技术在悉尼奥运会上大显身手以外,其他诸如新材料技术等尖端科技也为改善运动员们的装备、提高运动成绩立下了汗马功劳,如游泳运动员的鲨鱼服等。 在这个阶段,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已经与技术整合成为一体。技术不再仅仅是奥林匹克运动发展的一种支持力量,而逐步地形成了自己的奥运科技体系,由辅助、支持转变为自主行动的力量,并依据自身的逻辑自主地发展着,从而最终成为一种统治。实际上,现在好的运动成绩的取得就完全依赖于技术的创新,因此没有人可以拒绝技术所带来的巨大效益。
㈥ 奥运会的百米赛跑中,怎样做到计时如此精确
枪声传播100米大约需要0.29秒,记录的比赛时间缩短。应该是看炮烟,开始计时。光速太快,传播时间可以忽略不计。我相信每一个中国人都不会忘记这一刻:2004年8月28日北京时间凌晨2点40分,在希腊雅典奥林匹克体育场,中国选手刘翔在第28届奥运会男子110米栏决赛中以12秒91的成绩夺得金牌,成为第一个在奥运会田径短跑项目上获得世界冠军的黄种人,创造了中国乃至亚洲的纪录!
发令员将短跑运动员保持在出发位置约2秒钟,然后按发令枪或吹哨。发令枪里有个传感器,通过电子自动触发计时。(1)现代计时小于0.1秒的反应时间算作运行。0.1秒的时间间隔是声音传到运动员耳朵所需的时间,是发令枪或哨子吹响后运动员的反应。(2)过去没有电子自动计时触发器,就是在终端听到枪声或看到旗子时按计时按钮,经过终端时按停止按钮。这个误差非常大。
㈦ 有关冬奥会的问题!
中国自行车队领队宋翔23日在冬训驻地龙岗体育中心告诉记者,以前的工作都是围绕女子500米进行,这个项目的取消是不小的打击,但他们北京奥运会仍要力争金牌。
宋翔说:“从另一方面说,这也让我们拓宽了思路,由过去的单点冲金变成了多点冲金。”
全运会后自行车国家队进行了重组,目前以年轻队员为主。在重新分析奥运冲金可能性的基础上,女子项目设立了短距离(争先赛)、计分赛、公路和山地车四个组,男子只有短距离项目组。宋翔认为,由女子争先赛和计分赛延续了以前开展的项目,一般认为这两个项目的形势更好。
女子争先赛是最接近女子500米计时的项目,目前涌现了郭爽、张磊、李娜等一批年轻的优秀队员。
从2002年开始,郭爽一直在瑞士的国际自联世界培训中心训练。即将满20岁的郭爽从去年参加成人赛以来进步很大,在今年已经进行的3站世界杯上,她的成绩都稳定在前4名。
女子500米计时赛自2000年悉尼奥运会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后,一直是中国队在奥运会的重点夺牌点。姜翠华和江永华分别在悉尼和雅典收获一铜一银。在国际自联去年进行的项目调整中,该项目被调整出北京奥运会,改设BMX小轮车项目。
㈧ 哪一届奥运会是开始用电子计数器来计数的
好像是1984年23届洛杉矶奥运会吧
㈨ .在第几届奥运会上,第一次使用了电动计时器和终点摄影设备,使计量时间精确到了1/10秒
1912年第5届瑞典奥运会在科技应用方面有了重大的突破,就是在场内试验性地安装了电动计时器和终点摄影设备,使计量时间精确到1/10秒。
㈩ 在哪届奥运会上首次使用了电子计时器
1912年瑞典斯德哥尔摩第5届现代奥运会上,首次使用了先进的电子计时器和终点摄影设备协助裁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