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1)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来验证牛顿第二定律,该装置中的错误有: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
安装仪器时我们需要注意:①平衡摩擦力,将木板一端垫高;
②细线与木板平行,版保证拉力在小车前进的方向权上;
③打点计时器需要用交流电源;
④释放小车时应让小车从靠近计时器处释放,在纸带上打上尽量多的点;
故答案为:①长木板右端未垫高以平衡摩擦力;②电源应改用交流电源;③开始实验时,小车离滑轮太近.
(2)如果这位同学先如(1)中的操作,导致平衡摩擦力过度,因此当小车上还没有挂砂和砂桶时,小车应该就已经有加速度了,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3)根据△x=aT2,运用逐差法得,a=
(s3+s4)?(s1+s2) |
4T2 |
(0.0241+0.0303)?(0.0183+0.0121) |
4×0.12 |
(s3+s4)?(s1+s2) |
4T2 |
『贰』 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使用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并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乙所
(1)由图象知,该物质熔化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版所以该物质是晶体.权
(2)①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状态变化,质量不变,在加热条件相同的条件下,该物质熔化后升温比熔化前升温缓慢了,根据Q=cm△t,Q、m相同,液态时△t小,c越大,所以该物质液态时比热大于固态时比热.
②该物质固态时比热小,说明该物质固态时吸热本领弱.
故答案为:(1)晶体;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2)物质液态时比热大于固态时比热;弱.
『叁』 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甲图研究的是______现象;乙图研究的是______现象
(1)甲图:通电后,导体棒在磁场中发生运动,是研究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的作用; (2)乙图:导体棒在磁场中切割磁感线运动时,电流表中产生了感应电流,即用来研究电磁感应现象的. 故答案为: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电磁感应. |
『肆』 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1)实验前没有挂钩码时,发现杠杆左端下倾,应将杠杆右端螺母向______(选填“
(1)因为杠杆左端下倾,所以应将杠杆平衡螺母向右移动,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专平衡;
(2)根属据F1×L1=F2×L2,4×3=2×6,所以我们可以在杠杆右边离支点6格处挂了2个钩码;
(3)实验中多次测量设计为了寻找杠杆平衡的普遍规律.
故答案为:(1)右;(2)在杠杆右边离支点6格处挂了2个钩码;(3)为了寻找杠杆平衡的普遍规律.
『伍』 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活动中,两个实验小组分别选择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
(1)如果固体受热不均,会出现加热部分熔化,非加热部分温度还很低,所以一定要均匀受热.采用乙方案的水浴法,能使固体均匀受热.
(2)从图中可以看出,该物质在BC段温度保持不变,所以该物质为晶体.
t1~t5这段时间内该物质继续吸热,但温度不变,此时所对应的温度就是该物质的熔点0℃;
烧杯内物质在相同的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同,
在0~t1时间里升高的温度为△t 1=20℃,
在t5~t6时间里升高的温度为△t 2=10℃,故△T1>△T2.
由 Q=Cm△t可知:当吸收的热量和质量都相同时,△t越大比热容就越小,
故答案为:(1)乙好、乙装置中物质受热均匀;
(2)晶体、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
『陆』 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我们常用:(1)写出B装置中指定仪器名称①______②______(2)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
(1)指定仪器分别是长颈漏斗和锥形瓶;
(2)A装置适用于加热固体制取气体,试管口无内棉花,说明是容用加热氯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方程式是2KClO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