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装置知识 > 火工品离心加速度实验装置设计

火工品离心加速度实验装置设计

发布时间:2021-12-19 01:17:01

㈠ 探究加速度与力 质量的关系的实验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研究,经历物理规律的探究过程。

2.体验用控制变量研究问题的物理方法。

3.体会用“图象法”发现物理规律的方法。

【设计思路】

这是一个很好的能体现科学探究所有要素的教学案例,要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认识物理实验和数学工具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本设计首先结合生活实践,让学生分析现象,提出问题,通过定性分析,对问题的解决进行合理猜测,然后引导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通过师生、生生的交流评估,优化实验方案,在学生的充分的实验活动的基础上,进行分析论证,共享探究的成果。

【课时】2节课

【教学过程】

一、研究问题的提出

1.提出问题:赛车起动时可以获得很大的加速度,为什么?

结合身边的实例说明:物体的加速度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师生总结出定性的结论:力越大,加速度越大,质量大,加速度小。

2.老师明确研究的问题: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定量关系

问题引导:加速度与力、质量都有关系,如何研究?

师生总结控制变量法:(1)质量一定,a与F的关系;(2)外力一定,a与M的关系。

老师引导:根据你的经验,你认为a与F的关系、a与M的关系可能存在怎样的定量关系?

学生猜想:(1)质量一定,a与F成正比;(2)力一定,a与M成反比。

老师引导:如何通过数据处理,验证猜想是否正确?

师生总结数据处理的方法:画a与F、a与1/M图像。

二、师生交流评估,设计、优化实验方案

1.老师引导,设计实验方案。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你要处理好下面两个问题:(1)怎样给物体提供一个可以测量的外力?(2)如何测量物体的加速度?(利用打点计时器或数字毫秒计测量)

请同学们认真思考,提出自己的方案。

2.自主设计。学生自主设计出下面两个典型的方案。从方案1到方案2可做适当引导。

方案1:F=mg-μMg

测出砝码与小车的质量、动摩擦系数,就可以得到小车受到的合力。

方案2:F=Mg(sinθ-μcosθ)=Mg(sinθ-tanβcosθ)

测出小车的质量、sinθ、cosθ、tanβ,就可以得到合力。β角为斜面上小车刚好匀速下滑的位置。

3.师生交流评估,优化实验方案。

老师引导:我们用方案2进行实验,为简化测量,取斜面长度为AB=1米,上述三角函数的测量就简单很多。斜面倾角为β角时,小车沿斜面匀速下滑,如图3有:

sinθ= AC/AB=AC cosθ=BC/AB=BC

μ=tanβ=DC/BC=DC/cosθ

也就是: DC=μcosθ (1)

sinθ-μcosθ= AC- DC=AD (2)

F合力= Mg×AD (3)

4.提出问题:用该实验装置,质量不变时候,怎样获得不同的外力?改变AD长度)

质量改变时,怎样保证小车的外力不变?(使Mg×AD不变)

如图4,老师介绍方案2的实验仪器的使用:中旋转基板定位于图3中BD位置。三角斜面插入轨道,将轨道相对中旋转基板转过一定的角度,由米尺1测量出AD(sinθ-μcosθ)的数值,得到F合力的绝对数值。也可以通过斜面上的刻度AE直接读出AD(sinθ-μcosθ)的数值。米尺就不需要了。AE对AD还起到放大作用。

图4

三、学生进行实验。要求首先设计实验步骤,然后进行实验。

(一)研究质量不变时,外力与加速度的关系的实验:

(1)如图4调整垫块的位置,通过数值毫秒计(或打点计时器)的监控,使小车恰沿着斜面匀速下滑。

(2)三角斜面插入轨道,改变三角斜面斜边的插入长度,使AD为0.5cm、1 cm、1.5 cm、2 cm、2.5 cm,AD就相应变成1倍、2倍、3倍、4倍、5倍,通过数字毫秒计(或打点计时器),测出对应的加速度。

(3)交流合作 共享成果:

次数
AD(F)
a(m/s2)

1
1F
0.496879464

2
2F
1.072624331

3
3F
1.59772887

4
4F
2.161010833

5
5F
2.572436751

(二)探究受力一定,a与M的关系的实验:

(1)调整可移动垫块的位置,通过数值毫秒计(或打点计时器)的监控,使小车恰沿着斜面匀速下滑。

(2)三角斜面插入轨道,改变小车的质量,并同时改变插入的三角斜面的斜边的长度,使Mg×AD持不变,则合力不变化,通过数字毫秒计(或打点计时器),测出不同的质量所对应的加速度。

(3)交流合作 共享成果:

测量表格2:Mg×AD 9.3,保持不变,合外力不变。

次数
M(Kg)
AD
1/M
a(m/s2)

1
0.31
3.0
3.23
3.105

2
0.41
2.27
2.44
2.361

3
0.51
1.82
1.96
1.924

4
0.61
1.52
1.64
1.483

5
0.71
1.31
1.41
1.281

四、得到结论

师生总结两堂课的实验结果,得到牛顿第二定律。

五、实验思考

如果采用方案1,应怎样简化数据的测量?(倾斜斜面,平衡摩擦力)

如果采用方案1,在加速度较大的时候,误差如何?应如何减少误差?

在方案2中已经包含了方案1中简化实验的思想方法,同学能够进行迁移,由于已经通过方案2得出了牛顿第二定律,方案1的系统误差分析可以在理论的指导下进行,降低了误差分析的难度。也可以让学生做一做,让学生看到方案1中的实验图像弯曲,然后用牛顿第二定律进行理论分析。该实验仪器也可以用在探索动能定理、动量定理的实验中。

㈡ 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加速度和力的关系. (1)在该实验中必须采用控制变量法,应保

(1)小车的总质量,小车所受拉力;(2)①;(3)C;(4)0.5,0.2

㈢ 实验装置的设计和组装是一个改进的过程,观察下列装置回答问题.(1)A 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

(1)大理石的主要成分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方程式是:内CaCO3+2HCl═CaCl2+H2O+CO2↑;容
(2)锥形瓶是实验室常用的仪器;
(3)氢气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因此可以用排水法和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因此可以用D或E;
(4)E装置可以代替C、D装置收集气体,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应该从a进入,短管便于排尽空气;
故答案为:(1)CaCO3+2HCl═CaCl2+H2O+CO2↑;
(2)锥形瓶;
(3)D(或E);
(4)a.

㈣ 为了使宇航员能适应太空中的失重状态,你能设计种用来培训实验装置吗

宇航员乘坐的飞机以重力加速度下降,在机舱内就是失重状态了

㈤ 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加速度和力的关系.(1)在该实验中必须采用控制变量法,应

(1)该实验中必须采用控制变量法,才能研究其他两个量的关系,因此当控制小车的专总质量不属变时,则根据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和所受拉力F的关系图象来确定两者的关系,因平衡摩擦力后,此处小车所受的拉力大小等于钩码所受的重力.
(2)由图象可知,当F=0时,a≠0.也就是说当绳子上没有拉力时小车就有加速度,该同学实验操作中平衡摩擦力过大,即倾角过大,平衡摩擦力时木板的右端垫得过高.所以图线①是在轨道右侧抬高成为斜面情况下得到的.
(3)随着钩码的数量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图(b)的图线明显偏离直线,造成此误差的主要原因是所挂钩码的总质量太大,不再满足小车质量远大于钩码质量,因此我们再把用钩码所受重力作为小车所受的拉力,会导致大的误差,因此C正确,ABD错误;
(4)根据F=ma得a-F图象的斜率k=

1
m

由a-F图象得图象斜率k=2,所以m=0.5kg.
由a-F图象②得,当F=1N时,物体即将要滑动,此时有F=f,因此滑动摩擦力等于1N,
所以滑块和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μ=
f
N
1
0.5×10
=0.2.
故答案为:(1)小车的总质量小车所受拉力(2)①(3)C(4)0.50.2

㈥ 离心加速度离心力,专家,进!!!非常急,在线等!!!

离心力?
物体做圆周运动时受向心力
若外力不足以提供向心力
则物体做近心运动
若外力大于所需向心力则物体做离心运动
如果是变速圆周运动则会有法向加速度
和切向加速度

㈦ 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加速度和力的关系。 (1)在该实验中必须采用控制变量法,应

小车质量;来 1.3 ;② ;C ;0.5

㈧ 18.学校课外兴趣小组想制作一个能产生持续喷泉的实验装置,他们设计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如图所示

答案:H>hp=ρgh或p>ρgh

解析:此题每年都给学生讲过。第一个空一般没有什么问题,一列出式子就能算出答案,第二个空,每年都要花时间去揣摩题意,只因此题的题意太坑爹了,造成多次推测,也得不到给出的答案。很怀疑,当时考试的学生有几人能理解这个题意。

(1)按题意可列出两个式子:

p0>p’+ρg(h+s)

p’+ρg(H+s) >p0

两式相加,就得出H>h。

(2)需要说明的是,上面式子中的p’指得是烧瓶内液面上方空气的压强,这里的压强可以等于0,也可以大于0。

本题第二空所求的并非是上面式子中的p’,而是求喷泉水柱在液面处的压强p。正因为此处题意表达不清,造成很大的误解。

由于喷泉喷出液面后,还可以上升h,我们可以把它看成一个管子内的水能上升h,则管子内的水柱在液面处的压强大小与液面上方的空气压强有关:如果烧瓶内液面上方空气的压强为0,则p=ρgh,如果烧瓶内液面上方空气的压强大于0,则p>ρgh。

㈨ 叶轮实验装置的设计如何

1878年,焦耳设计了构造精妙的叶轮实验装置,进行了400余次实验。焦耳测量了水、鲸油、水银的热功当量,所得到的热功当量值几乎皆为423.9千克米/千卡。这一数值仅比现今的公认值427千克米1千卡小0.7%,该数值保持30年而未作大的更正。

与火工品离心加速度实验装置设计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暖气片需要关闭进水阀门 浏览:1
阀门上的刻度是什么意思 浏览:723
上海大众仪表盘感叹号亮什么问题 浏览:659
管道上的阀门操作平台 浏览:610
氩气管道阀门要跨接吗 浏览:290
可以决定什么特种设备并及时 浏览:20
原装进口多功能电力仪表多少钱 浏览:61
数控车床自动入料装置 浏览:775
鼓泡塔气体吸收实验装置 浏览:610
特种设备网上如何办理告知 浏览:64
茂湛石化一体化装置设计 浏览:267
饮水机电机制冷怎么回事 浏览:492
供热管道控制阀门图片 浏览:104
南京氧气阀门脱脂处理 浏览:43
加热液体实验装置 浏览:880
超声波探伤仪补偿是什么意思 浏览:753
注册工程机械公司需要什么 浏览:233
温度仪表接线怎么接 浏览:547
两个圆盘套个绳子是什么机械 浏览:285
顺水阀门厂 浏览:714
© Arrange www.fbslhl.com 2009-2021
温馨提示:资料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