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为什么加热氯化铵固体不能用于实验室制取氨气
氯化铵在120°时分解为氨气和氯化氢气体,在低温时又反应生产氯化铵,即便保持高温,他也是氨气和氯化氢的混合物,不是纯氨气。
要用氧化钙碱性固体物质吸收氯化氢才能得到氨气。
❷ 能否用加热试管中的氯化铵固体用来实验室制取氨
不行,因为氯化铵受热分解生成氯化氢和氨气,又会在试管上部重新结合生成氯化铵。
❸ 固态氯化铵加热分解适合实验室制备氨气吗,为什么
事实上氯化铵分解温度不高,且可以用浓NaOH吸收HCl来分离,但仍不推荐其作为实验室制法是因为被迫采用固体加热装置,氯化铵分解速度很快,产生大量气体,容易引起试管爆裂,而且会引起严重倒吸.
❹ 氯化铵加热分解成什么
氯化铵加热分解成氨气和氯化氢。
受热分解的方程式为:NH4Cl====NH3↑+HCl↑此反应为可逆反应,两种物质在反应同时又会再度结合为氯化铵。
氯化铵,简称氯铵。是指盐酸的铵盐,多为制碱工业的副产品。含氮24%〜26%,呈白色或略带黄色的方形或八面体小结晶,有粉状和粒状两种剂型,粒状氯化铵不易吸湿,易储存,而粉状氯化铵较多用作生产复肥的基础肥料。
氯化铵的用途:
1、可用作原料,制造干电池和蓄电池、其他铵盐、电镀添加剂、金属焊接助熔剂。
2、用作染色助剂,也用于镀锡和镀锌、鞣革、医药、制蜡烛、黏合剂、渗铬、精密铸造。
3、用于医药、干电池、织物印染、洗涤剂。
制法:
1、重结晶法:将粗品氯化铵加入溶解器,通人蒸汽溶解,经过滤,将滤液冷却结晶、离心分离、干燥,制得工业氯化铵成品。离心分离的母液返回溶解器使用。
2、气液相合成法将氯化氢气体从湍流吸收塔的底部通入,与塔顶喷淋的循环母液接触,生成饱和氯化氢的氯化铵母液流入反应器,与通入氨气进行中和反应,生成氯化铵饱和溶液。送至冷却结晶器,经冷却至30~45℃,析出过饱和的氯化铵晶体。
把结晶器上部氯化铵溶液送至风冷器冷却并循环至结晶器;下部晶浆经稠厚器增稠后再离心分离,制得氯化铵成品。经离心分离的母液送至湍流吸收塔循环使用。
❺ 氯化铵受热分解后遇冷又还原是什么原理
氯化铵受热分解之后,会生成氯化氢和氨两种气体,而氯化氢和氨可以很方便的分离开来,因此实验室中经常用加热氯化铵的方法制取少量氨气。氯化铵加热分解的方程式:NH4Cl=NH3+HCl得到两种气体,氨和氯化氢。氯化氢是酸性气体,因此可以让反应产
❻ 为什么加热氯化铵固体不能用于实验室制取氨气
氯化铵固体受热分解为氯化氢和氨气,理论上思可以的,但是这两种气体无法分离,因为它们都易溶于水,所以不能用排水法收集,更不可能用排空气法,两个的密度都比空气要大。额日期他们都具有毒性,所以不能
❼ “实验室用加热氯化铵固体使之分解的方法制取氨气” 这句话对吗 单这一句话
不对.
因为 产生的NH3、HCl无法分离.
并且它们容易再次化合,在用碱石灰除去HCl的时候,不等气体通入干燥器,NH3、HCl就又化合了
❽ 如图是实验室用氯化铵和熟石灰制取氨气的实验装置图.请回答以下各问题:(1)写出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_
(1)实验室制备氨气的方法是利用固体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加版热反应生成氨气,反应的化学权方程式为2NH 4 Cl+Ca(OH) 2
故答案为:2NH 4 Cl+Ca(OH) 2
(2)试管A的管口必须稍向下倾斜,其作用是防止反应过程中生成的水倒流回试管炸裂试管, 故答案为:防止反应过程中生成的水倒流回试管炸裂试管; (3)氨气是极易溶于水的气体,收集时试管必须干燥,否则收集不到氨气, 故答案为:氨气是极易溶于水的气体; (4)检验氨气已充满试管B的方法是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B试管口,试纸变蓝证明集满, 故答案为: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B试管口,试纸变蓝证明集满; (5)如制得标准状况下的氨气2.24L,物质的量为0.1mol,依据化学方程式定量关系得到需要氢氧化钙物质的量为0.05mol,质量=0.05mol×74g/mol=3.7g, 故答案为:3.7. |
❾ 氯化铵受热分解,制取氨气为什么用氯化铵
受热能分解,来能吸热而不使幕源布燃烧,生成氨气和氯化氢气体不可燃,不助燃。
氯化铵受热分解之后,会生成氯化氢和氨两种气体,而氯化氢和氨可以很方便的分离开来,因此实验室中经常用加热氯化铵的方法制取少量氨气。
氯化铵加热分解的方程式:NH4Cl=NH3+HCl
得到两种气体,氨和氯化氢。氯化氢是酸性气体,因此可以让反应产物通过装有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碱性固体的吸收管,这样就可以把氯化氢去除,得到氨气。
之所以不用硫酸铵或者硝酸铵,是因为受热之后不稳定容易发生其他反应,特别是硝酸铵,受热之后会发生爆炸。硫酸铵固体受热分解,也会产生二氧化硫、氮气,比较难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