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火车临时停车和技术停车有什么区别
临时停车只是火车暂时的停靠。少部分没有具体的时间和地点限制,选择不是运行路线的正线就可以,通常以专门的交叉铁轨做临时停车。
很多情况都有可能导致临时停车的。比如说火车头故障了需要临时处理,火车超速了被安全系统自动停车,前方线路有危险,前方火车站没有空余站台接车,前方线路信号异常等等都会引起临时停车。
而技术停车大多数的原因是固定时间固定地点待避其他列车做让行使用的停车简称为技术停车。在运行图中,很多情况下都需要技术停车,比如普通客车跨局时候要换运转车长,也要技术停车等等。
(1)什么是列车自动停车装置的替代设备扩展阅读
我国铁路在机车信号的基础上加装列车自动停车装置(ZTL)。列车自动停车装置20世纪80年代在我国铁路获得了推广,并且从ZTL—1型发展到ZTL-3型。该装置与机车信号的显示发生联系,当列车运行前方地面信号显示红灯机车信号显示禁止信号时构成音响报警。
司机应在规定时间内通过按压警惕按钮做出反应。如果司机未按压警惕按钮和未采取有效制动措施,当报警时间超过规定时间后。自动停车装置将打开列车制动系统内的放风阀,强迫列车自动停车。
自动停车装置的使用有效地消除了因司机失去警惕而造成的列车冒进信号事故。但是由于自动停车装置存在警惕按钮,司机在不清醒状态下,若通过习惯性地按压警惕按钮,仍会使自动停车装置不起作用。另外,列车自动停车装置ZTI。
功能简单,使用中并未能与列车运行中的速度控制发生联系。为有效地控制列车运行速度,减少列车超速或冒进信号引起的事故,必须要研制列车超速防护系统(ATP)。
㈡ 牵引法代替试验坡道停车的设备是什么
按《技规》有关条款回答: 第九章编组列车一般要求第155条列车应按本规程、列车编组计划和列车运行图规定的编挂条件、车组、重量或长度编组。列车重量应根据机车牵引力、区段内线路状况及其设备条件确定。编组超重列车时,编组站、区段站应商得机务(折返)段值班员同意,在中间站应得到司机的同意,并均须经列车调度员准许。列车长度应根据运行区段内各站到发线的有效长,并须预留30米的附加制动距离确定。超长列车运行办法,由铁路局规定。旅客列车按旅客列车编组表编组。列车最后一辆的后端应有风表、紧急制动阀和运转车长乘务室。军用列车的编组,按有关规定办理。机械保温车组应尽量挂于列车中部或后部。第156条下列车辆禁止编入列车:1、插有扣修、倒装色票的及车体倾斜超过规定限度的;2、曾经脱轨或曾编入发生重大、大事故列车内,未经检查确认可以运行的;3、装载货物超出机车车辆限界,无挂运命令的;4、装载跨装货物的平车,无跨装特殊装置的;5、平车、砂石车及敞车装载货物违反装载和加固技术条件的;6、平车未关闭端、侧板的(有特殊规定者除外),未关闭侧开门、底开门的,以及底开门的扣铁未全部扣上的;7、由于装载的货物需停止自动制动机的作用,而未停止的;8、厂矿企业自备机车、轨道起重机、车辆过轨时,未经铁路机车车辆人员检查确认的;9、缺少车门的(检修回送车除外)。列车中车辆的编挂第157条装载危险、易燃等货物的车辆编入列车的隔离办法,由铁道部危险货物运输规章规定。编挂超限货物车辆或特种车辆时,按铁道部货物运输规章规定或临时指示办理。第158条旅客列车原则上不准编挂货车;在特殊情况下,局管内旅客列车经铁路局准许,跨局的旅客列车经铁道部准许,方可在列车后部加挂,但不得超过两辆。加挂货车的技术状态和构造速度,须符合该列车规定速度要求。市郊旅客列车加挂货车的办法,由铁路局规定。第159条下列车辆禁止编入旅客列车:1、超过定期检修期限的车辆(经车辆部门鉴定送厂、段施修的客车除外);2、不符合客车轮对规定标准的货车;3、装载危险、恶臭货物的车辆。第160条混合列车不得编入装载爆炸品、压缩气体、液化气体、剧毒气体的车辆。编挂整车装载其他危险货物的车辆,需经铁路局批准,并按规定隔离。编挂装载恶臭货物的车辆时,由列车调度员指定编挂位置。混合列车后部编挂货车时,列车尾部应挂守车。第161条客运列车中乘坐旅客的车辆,应以未搭乘旅客的车辆与牵引的机车隔离,如隔离车在途中发生故障摘下时,可无隔离车继续运行。局管内旅客列车经铁路局长批准,可不隔离。市郊旅客列车可不挂隔离车。按上述规定无隔离车时,与机车相连结的客车,前部端门须加锁。第162条货物列车尾部须挂守车。小运转列车是否挂守车,由铁路局根据运行距离长短及气候条件等确定。守车后部加挂到本区段中间站的车辆,不得超过十辆,重量不得超过600吨。不适于连挂在守车前部但走行部良好的车辆,经列车调度员准许,可挂于守车后部,以一辆为限,如该车辆的自动制动机不起作用时,须由车辆人员采取措施,保证不致脱钩。列车中机车的编挂第163条工作机车应挂于列车头部,正向运行(调车和牵引小运转、路用、市郊旅客列车的机车除外);无转向设备的,可逆向运行。机车逆向牵引货物列车时,牵引定数按正向减少15%。双机牵引时,本务机车的职务由第一位机车担当。补机原则上应挂于本务机车的前位或次位,在特殊区段或需途中返回时,经铁路局批准,可挂于列车后部,如后部补机不接风管时,由铁路局规定保证安全办法。第164条铁路局所属的蒸汽机车回送时,原则上应有火牵引货物列车。在所担当的区段外单机运行或牵引列车时,应派线路指导人员添乘。杂小型及状态不良的,可不牵引列车或无火随货物列车回送。旅客列车禁止附挂回送机车,但在内燃机车担任旅客列车,蒸汽机车担任货物列车的区段,内燃机车必须随旅客列车附挂回送时,按铁道部机车运用规章规定办理。回送机车,应挂于本务机车次位。附挂蒸汽机车每列不得超过两台;专列回送,每列不得超过五台;内燃、电力机车回送台数不限。20‰及其以上坡度的区段,禁止办理机车专列回送。受桥梁限制必须实行隔离回送的区段,其连挂台数、隔离限制,由铁路局规定。回送轨道起重机,一律挂于列车中部或守车前部。蒸汽机车无火回送限制速度及回送机车牵引重量的比值,如第7、8表(略)。轨道起重机的回送速度:45吨及其以上,不超过50公里/小时;44~16吨,不超过45公里/小时;15吨及其以下,可由铁路局规定。有技术文件时,可按文件要求速度回送。第165条单机挂车的辆数,线路坡度不超过12‰的区段,以十辆为限;超过12‰的区段,由铁路局规定。单机挂车时,应遵守下列规定:1、所挂车辆的自动制动机作用必须良好,发车前列检(无列检时由车站发车人员)按规定进行制动试验;2、连挂前由车站彻底检查货物装载状态,并将编组顺序表和货运单据交与司机;3、在区间被迫停车后的防护工作由机车乘务组负责,开车前应确认附挂辆数和通风状态是否良好;4、列车调度员应严格掌握,不得影响机车固定交路和乘务员劳动时间;5、不准挂装载爆炸品、超限货物和施封的车辆。单机挂车时,可不挂尾部标志。机车车辆重量及长度第166条机车、车辆编入列车时,重量及长度按第9、10表确定(表略)。自动制动机闸瓦压力计算及编入列车的要求第167条列车的闸瓦压力,按第11表规定计算(表略)。每百吨列车重量的自动制动机闸瓦压力,应符合该区段列车速度及限制下坡道的要求。货物列车及混合列车按第12表,旅客列车按第13表确定(表略)。第168条列车中的机车(蒸汽机车包括煤水车)和车辆的自动制动机,均应加入全列车的制动系统。货物列车中因装载的货物规定需停止制动作用的车辆,自动制动机临时发生故障的车辆,准许关闭截断塞门(简称关门车),但主要列检所所在站编组始发的列车中,不得有制动故障关门车。编入列车的关门车数不超过现车总辆数的6%(尾数不足一辆按四舍五入计算)时,可不计算每百吨列车重量的闸瓦压力,不填发制动效能证明书(但列车中编入装有K2型制动机的车辆超过40%时,应按第167条规定计算闸瓦压力,并填写制动效能证明书交与司机);超过6%时,按第167条规定计算闸瓦压力,并填发制动效能证明书交与司机。关门车不得挂于机车后部三辆车之内;在列车中连续连挂不得超过两辆;在列车最后一辆有自动制动作用的车辆之前不得超过一辆。旅客列车不准编挂关门车。在运行途中如遇自动制动机临时故障,在停车时间内不能修复时,准许关闭一辆,但列车最后一辆不得为关门车。第169条计算闸瓦压力时,各型机车(蒸汽机车包括煤水车)的重量,每台闸瓦压力按第14表计算(表略)。使用自动制动机的货物列车及混合列车闸瓦压力表(表12、13、14略)。第170条列车在任何线路坡道上的紧急制动距离,规定为800米。为了利用货物列车动能闯坡,在接近上坡道以前提高列车运行速度,铁路局可根据线路状况,在容许速度范围内,适当延长制动距离,但最大不得超过1100米,并应根据延长的制动距离,制定防护办法。列车中车辆的连挂第171条列车中相互连挂的车钩中心水平线的高度差,不得超过75毫米。第172条列车中车辆的连挂,由调车作业人员负责。连结风管,有列检作业的始发列车由列检人员负责;无列检作业的,由调车作业人员负责。第173条列车机车与第一辆车的连挂,由机车乘务组负责。连结风管由列检人员负责;无列检作业的列车,由机车乘务组负责。列车机车与第一辆车的车钩、风管摘解,由列检人员(不包括车辆乘务人员)负责;无列检作业的列车,由机车乘务组负责。无客列检作业的旅客列车机车与第一辆车的风管连结由检车乘务员负责。风管的摘解由机车乘务员负责。列车本务机车在车站调车作业时,无论单机或带有车辆,与本列的车辆摘挂和风管摘结,均由调车作业人员负责。列车中的车辆检查及修理第174条列检作业,应按规定范围和技术作业过程进行。主要列检所的车辆检查与修理应有分工,并进行平行作业。积极开展不摘车修,减少摘车临修,充分利用技术检查时间,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检修作业,保证发出的列车符合质量要求。第175条车辆编入列车应达到运用状态。下列主要部件,必须作用良好,并符合质量要求:1、转向架:(1)轮对、摇枕、弹簧箍、弹簧主片,货车的侧架、拱板、拱架柱,客车的均衡梁、摇枕吊、摇枕吊轴、圆弹簧,均无裂纹,轮毂无松弛;(2)同一转向架旁承游间左右之和,客车为2~6毫米,货车为2~20毫米;(3)车辆轮对的容许限度应符合第15表(略)的要求。2、自动制动机、手制动机和货车的自动制动机空、重车调整装置作用良好,制动梁及吊、各拉杆、杠杆无裂损。制动缸鞲鞴行程按第16表(略)规定。3、车钩、尾框无裂纹,从板座、缓冲簧及箱无裂损。车钩中心水平线至钢轨顶面高度按第17表(略)规定。4、车底架的中、侧、枕、端梁无裂纹,罐体卡带无裂损、无松动,罐体无漏泄,罐盖完好。车体的弯曲下垂、涨出、倾斜容许限度按第18表(略)规定。第176条旅客列车(包括混合列车中的客车)在有库列检的车站,货物列车(包括混合列车中的货车,在有主要列检所的车站,发现技术不良的车辆,因条件限制不能修理时,应由列车中摘下修理。列车在其他车站发现技术不良的车辆,因特殊情况不能摘下时,如能确保行车安全,经车辆调度员同意,可回送到指定地点进行处理。第177条编入列车的国际铁路联运车辆,应符合国际铁路联运有关规定的车辆交接技术条件。
㈢ 列车自动控制系统的原理和功能
ATP是整个ATC系统的基础。ATO和ATS子系统都依托于ATP子系统的工作。列车自动防护系统(ATP)亦称列车超速防护系统,其功能为列车超过规定速度时即自动制动,当车载设备接收地面限速信息,经信息处理后与实际速度比较,当列车实际速度超过限速后,由制动装置控制列车制动系统制动。
ATP自动检测列车实际运行位置,自动确定列车最大安全运行速度,连续不间断地实行速度监督,实现超速防护,自动监测列车运行间隔,以保证实现规定地行车间隔。 列车自动驾驶是一种完整的闭环自动控制系统,即列车一方面检测本列车的实际行车速度,另一方面连续获取地面给予的最大允许车速,经过计算机的解算,并依据其他与行车有关的因素如机车牵引特性、区间坡道、弯道等,求得最佳的行车速度,控制列车加速或减速,甚至制动。
在列车自动驾驶系统中,司机起监督作用,因此要求这种系统获得最大允许车速的信道和求解最佳速度的机车计算机等,要有更高的可靠性和实用性。目前列车自动操纵已应用在地下铁道和市郊或两市之间直达的客运干线上。随着微型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我国已经自主研发完成故障-安全型的列车自动操纵系统。
ATO辅助ATP工作,接受来自ATP的信息,其中有ATP速度指令、列车实际速度和列车走行距离。此外还从ATS子系统和地面标志线圈接受到列车运行等级等信息。根据以上信息,ATO通过牵引/制动线控制列车,使其维持在一个参考速度上运行;并在设有屏蔽门地站台准确停车。 列车自动监督主要是通过计算机来组织和控制行车的一套完整的行车指挥系统。ATS将现场的行车信息及时传输到行车指挥中心,中心将行车信息综合后,适时无误的向现场下达行车指令,以保证准确、快速、安全、可靠。
ATS功能:自动进行列车运行图管理,及时调整运行计划,监控列车进路,自动显示列车运行和设备状态,完成电气集中联锁和自动闭塞的要求,自动绘制列车实际运行图,车站旅客导向,车辆检修期的管理,列车的模拟仿真等。 计算机联锁(CI)利用计算机对车站作业人员的操作命令及现场表示的信息进行逻辑运算,从而实现对信号机及道岔等进行集中控制,使其达到相互制约的车站联锁设备,即微机集中联锁。它是一种由计算机及其他一些电子、电磁器件组成的具有故障― 安全性能的实时控制系统。
为了保证车站行车安全和调车作业安全,对信号机与道岔之间及信号机与信号机之间所应满足的联锁要求,参见“联锁”条目。
计算机联锁系统由硬件设备和软件设备构成。硬件设备包括联锁计算机(完成联锁功能和显示功)、安全检验计算机(用以检验联锁计算机的运行情况,发现故障可导向安全)、彩色监视器、微型集中操纵台、安全继电输入输出接口柜、计算机联锁专用电源屏以及现场信号机、转辙机、轨道电路等室外设备。软件设备是实现进路、信号机和道岔相互制约的核心部分,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参与联锁运算的车站数据库;二是进行联锁逻辑运算,完成联锁功能的应用程序。车站数据库包括车站赋值表、车站联锁表、按钮进路表、车站显示数据等。应用程序由多个程序模块组成,即系统管理程序模块、时钟中断管理程序模块、表示信息采集及信息处理程序模块、操作命令输入及分析程序模块、选路及转岔程序模块、信号开放程序模块、解锁程序模块和站场彩色监视器显示程序模块等。
㈣ 什么是列车自动停车装置的替代品
这个就是他们肯定来代替这个东西的替代品,所以说才会收这个停车公司的替代品。
㈤ 列车的闭塞装置
列车运行是以车站、线路所所划分的区间及自动闭塞区间的通过信号机所划分的闭塞分区作间隔。
区间及闭塞分区的界限,按下列各项规定划分:
1、站间区间——车站与车站间:
(1)在单线上,以进站信号机柱的中心线为车站与区间的分界线;
(2)在双线或多线区间的各线上,分别以各该线的进站信号机柱或站界标的中心线为车站与区间的分界线。
2、所间区间——两线路所间或线路所与车站间,以该线上的通过信号机柱的中心线为所间区间的分界线。设有进站信号机的线路所,所间区间的分界方法与站间区间相同。
3、闭塞分区——自动闭塞区间同方向相邻的两架色灯信号机间,以该线上的通过信号机柱的中心线为闭塞分区的分界线。
第208条各站均须装设基本闭塞设备。行车基本闭塞法采用下列三种:
1、自动闭塞;
2、半自动闭塞;
3、电气路签(牌)闭塞。
电话闭塞法,是当基本闭塞设备不能使用时,根据列车调度员的命令所采用的代用闭塞法。
原则上不使用隔时续行办法,如必须使用时,由铁路局规定。
第209条遇下列情况,应停止使用基本闭塞法,改用电话闭塞法行车:
1、基本闭塞设备发生故障(包括自动闭塞区间内两架及其以上通过信号机故障或灯光熄灭)时;
2、未设钥匙路签(牌)设备的车站,发出挂有由区间返回的后部补机的列车时,或自动闭塞区间发出由区间返回的列车时;
3、双线区间反方向发车或改按单线行车时;
4、半自动闭塞区间,发出须由区间返回的列车,由未设出站信号机的线路上发车,或超长列车头部越过出站信号机并压上出站方向轨道电路时;
5、自动闭塞、半自动闭塞区间,在夜间或遇降雾、暴风雨雪,为消除线路故障或执行特殊任务,开行轻型车辆时。
遇列车调度电话不通时,闭塞法的变更或恢复,应由该区间两端站的车站值班员确认区间空闲后,直接以电话记录办理。
第210条线路所和区间内设有辅助所的行车闭塞办法,由铁路局规定。
自动闭塞
第211条使用自动闭塞法行车时,列车进入闭塞分区的行车凭证,为出站或通过信号机的黄色灯光或绿色灯光,但客运列车及跟随客运列车后面通过的列车,为出站信号机的绿色灯光。
单线自动闭塞区段的车站,在办理闭塞手续前须得到列车调度员的同意。
第212条自动闭塞区段遇下列情况,发车的行车凭证规定如第19表(略)。
第213条自动闭塞区间通过信号机显示停车信号(包括显示不明或灯光熄灭)时,列车必须在该信号机前停车,并鸣笛一长声,通知运转车长。停车等候两分钟,该信号机仍未显示进行的信号时,即以遇到阻碍能随时停车的速度继续运行,最高不超过20公里/小时,运行到次一通过信号机,按其显示的要求运行;如确认前方闭塞分区内有列车时,不得进入。
装有容许信号的通过信号机,显示停车信号时,准许铁路局规定停车后起动困难的货物列车,在该信号机前不停车,按上述速度通过。当容许信号灯光熄灭或容许信号和通过信号机灯光都熄灭时,司机在确认信号机装有容许信号时,仍按上述速度通过该信号机。
装有连续式机车信号的列车,遇通过信号机灯光熄灭,而机车信号显示进行信号时,应按机车信号的显示运行。
司机发现通过信号机故障时,应将信号机的号码通知前方站。
第214条未装机车信号的自动闭塞区段,列车调度员接到车站或司机报告天气恶劣难以辩认信号时,应改按站间区间掌握行车;天气转好时,应及时报告列车调度员,恢复正常行车。
半自动闭塞
第215条使用半自动闭塞法行车时,列车凭出站信号机或线路所通过信号机显示的进行信号进入区间。
开放出站信号机或通过信号机前,双线区段必须得到前次列车到达前方站的到达信号;单线区段必须得到接车站的同意闭塞信号。
设有预办设备的车站,可预先与邻站办理闭塞手续,但已同意对方站跟踪出站调车,而未得到调车作业完毕的通知时,禁止使用预办设备。
发车站已办理闭塞手续,并开放出站信号机后,列车不能出发时,应将事由通知接车站,取消闭塞。
第216条半自动闭塞区段遇下列情况,发车的行车凭证规定如第20表(略)。
第217条接车站轨道电路发生故障时,车站值班员确认列车整列到达后,根据列车调度员命令,启开故障按钮铅封,办理人工复原,并在《行车设备检查登记簿》内登记。
第218条标准型以外的半自动闭塞设备使用办法,由铁路局规定。
电气路签(牌)闭塞
第219条使用电气路签(牌)闭塞法行车时,列车占用区间的行车凭证为该区间的路签(牌)。
设有钥匙路签(牌)的车站,发出挂有由区间返回后部补机的列车时,应发给补机司机区间返回用的钥匙路签(牌)。
第220条路签(牌)折返使用时,要事先取得接车站的同意,并记入《行车日志》内。
在跟踪出站调车未返回车站前,或使用钥匙路签(牌)时,不能办理原路签(牌)折返。
第221条路签(牌)遗失或损坏时,车站值班员应报告列车调度员改用电话闭塞并通知信号工区进行处理。
当遗失或损坏的路签(牌)找到、修好或补充时,应由信号工区人员会同车站值班员放入路签(牌)机内,并记入《行车设备检查登记簿》。
使用路签(牌)闭塞设备的区间,当一端站路签(牌)机内的路签(牌)少于总数的六分之一时,车站值班员经与列车调度员联系,根据列车运行情况,通知信号工区进行调整。信号维修人员调整路签(牌)时,应会同车站值班员同时进行,并将调整的路签(牌)号码、数量记在《行车设备检查登记簿》内。信号维修人员调整路签(牌)时,列车调度员应安排往返车次。收起
评论 |
㈥ 自动列车防护装置分为几大部分
自动列车防护装置(AutomatieTrainProtection),亦称“自动列车保障装置”,乃铁路的讯号系统的一种回,原理跟自动列车停答止装置P型(ATS-P)和自动列车制御装置(ATC)差不多。
ATP系统分为地上设备与车上设备两大部分:地上设备藉由地上感应器提供号志资讯及路线资讯(包括弯道、坡度、限速等)送至车上。车上设备接收来自地面之资讯,并由控制电脑整合车上资讯(包括载重、煞车能力、列车长度及列车种别等)形成ATP允许运转速度,显示于ATP司机员操作面盘,提供司机员运转列车操控之准则。
有别于旧有的自动列车警报装置(AWS)与自动列车停止装置(ATS)B型和S型之单点警告及控制,通过警告及控制点后,该ATW/ATS-B或S系统无法限制或监视行车速度,而新设之ATP系统具有全程速度监控的功能。
㈦ 阐明什么是列车运行自动控制系统
列车自动控制系统(ATC)是以技术手段对列车运行方向、运行间隔和运行速度进行控制,保证列车能够安全运行、提高运行效率的系统,简称列控系统。列控系统分为列控地面子系统和列控车载子系统。在不同的应用场合,列控系统的设备构成有所不同。
列车自动控制(ATC)系统分为列车自动防护(ATP)、列车自动驾驶系统(ATO)、列车自动监督系统(ATS)和计算机联锁系统(CI)。
(1)列车自动控制(ATC-Automatic Train Control)系统
该系统自动控制列车行驶、确保列车安全和指挥列车驾驶。ATC必须包括列车自动防护(ATP),可以包括列车自动监督(ATS)和列车自动驾驶(ATO)。
(2)列车自动防护(ATP-Automatic Train Protection)系统
作为列车自动控制系统ATC的子系统通过列车检测、列车间隔控制和联锁(联锁设备可以是独立的,有的系统也可以包含在ATP系统中)等实现对列车相撞、超速和其他危险的故障-安全防护列车自动控制系统。
(3)列车自动监督(ATS-Automatic Train Supervision)系统
作为列车自动控制系统ATC的子系统监督列车、自动调整列车运行以保证时刻表,提供调整服务的数据以尽可能减小列车未正点运行造成的不便。
(4)计算机联锁(CI-Computer Interlocking)系统
利用计算机对车站作业人员的操作命令及现场表示的信息进行逻辑运算,从而实现对信号机及道岔等进行集中控制,使其达到相互制约的车站联锁设备,即微机集中联锁。
㈧ 列车运行安全的设备叫什么名字
10,列车运行中遇到机车三项设备发生故障时,司机怎样处理?答:运行途中,如遇列尾装置、机车信号、列车运行监控记录装置发生故障时,司机应立即使用列车无线调度通信设备报告车站值班员、列车调度员,并根据实际情况掌握速度运行;在自动闭塞区间,遇机车信号、列车运行监控装置发生故障时,列车以不超过20 km/h的速度运行至前方站;遇列车无线调度通信设备发生故障时,列车应在前方站停车报告。
㈨ 列车上有那些应急设备什么情况下用如何用
乘客紧急报警器
用于乘客与司机对话
乘客按下后,车站将启动消防预警。这样的手动火灾报警按钮位于车站站台、站厅和通道的墙上。当车站发生火灾,乘客可按下报警按钮,车站将启动消防预警,请乘客按照车站人员指引有序撤离现场。
㈩ 火车为什么会有技术停车
列车自动停车 automatic train stop
在区间运行的列车,当司机未能确认并执行停车或减速信号显示时,能强迫列车实行紧急制动的一种技术设备。
沿革 1855年和1859年英国和美国先后提出在机车冒进禁止信号时,采取技术措施,迫使列车自动停车的设想。1878年法国研制成功第一套列车自动停车装置。1880年俄国铁路开始安装机械式列车自动停车装置。英国和美国于20世纪20年代,德国于30年代,日本于40年代,中国于50年代相继大量安装列车自动停车装置。80年代,自动停车装置在很多国家成为铁路行车系统中必不可少的保证行车安全的技术设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