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污水处理设备有机玻璃模型价格
※ 城市污水处理实验系列
型号 产品名称 单价 型号 产品名称 单价
WJK01 A2/O工艺城市污水处理模拟装置 (2~5L/h自动控制) 23800元 WJK02 MBR工艺市政污水处理模拟装置 (10~18L/h自动控制) 39000元
WJK03 接触氧化池 7400元 WJK04 竖流式沉淀池 5800元
WJK05 曝气充氧能力测定装置 2200元 WJK06 多斗形平流式沉淀池 7800元
WJK07 污泥浓缩池 5600元 WJK08 多轴式生物转盘(三轴三级) 16000元
WJK09 幅流式沉淀池 7800元 WJK10 虹吸式矩形生物滤池 5800元
WJK11 电动生物转盘 4700元 WJK12 流化床型接触氧化池 8900元
WJK13 厌氧消化池 7600元 WJK14 气动淹没式生物转盘 4500元
WJK15 推流式曝气池 7200元 WJK16 曝气沉砂池 4800元
WJK17 中心表面曝气型接触氧化池 9800元 WJK18 单侧鼓风曝气型接触氧化池 7200元
WJK19 旋流式沉砂池 8800元 WJK20 折点加氯消毒实验装置 6700元
WJK21 氧传递系数测定实验装置 13500元 WJK22 电絮凝反应实验 15200元
WJK23 混 凝 实 验 7600元 WJK24 膜分离实验装置 13500元
※ 排水工程实验系列
型号 产品名称 单价 型号 产品名称 单价
PJK01 SBR法间歇式设备(2~6L/h自动控制) 11500元 PJK02 污泥比阻的测定 4600元
PJK03 UASB厌氧发酵柱(2~5L/h自动控制) 14000元 PJK04 UASB厌氧发酵柱(无附件) 2000元
PJK05 计算机SBR法间歇式实验设备 37000元 PJK06 工业污水可生化实验6组实验 2500元
PJK07 平板式膜生物反应器(60L/h自动控制) 43000元 PJK08 膜生物反应器 8800元
PJK09 帘式膜生物反应器(60L/h自动控制) 38000元 PJK10 氧化沟(电动转刷冲氧) 6600元
PJK11 双向流斜板沉淀池 6600元 PJK12 卡鲁塞尔氧化沟(6~18L/h自动控制) 23000元
PJK13 生物塔式滤池 5600元 PJK14 混合液微生物耗氧速率测定实验 18000元
PJK15 活性炭吸附设备(双柱) 7800元 PJK16 三沟式氧化沟6~18L/h自动控制 23600元
PJK17 污泥沉降(4组实验) 5500元 PJK18 活性污泥法动力学系数的测定实验 23800元
PJK19 完全混合式曝气池 15600元 PJK20 圆型曝气池(表曝) 5600元
PJK21 活性炭吸附实验ф35×1000mm 6根 7200元 PJK22 曝气沉淀池 7500元
PJK23 射流充氧实验设备 5500元 PJK24 废水好氧可生物降解性实验 17200元
PJK25 SBR法五池连续式污水处理装置 19500元 PJK26 废水厌氧可生物降解性实验 16200元
PJK27 圆型生物滤池 5900元 PJK28 矩形表曝沉淀池(分格式) 6700元
PJK29 接触氧化(圆塔) 3500元 PJK30 浓缩池(中心传动耙子式) 5600元
PJK31 斜板隔油池 9900元 PJK32 厌氧折流板反应池(2~5L/h自动控制) 1500元
PJK33 幅流式斜板沉淀池 7500元 PJK34 好氧稳定塘实验 8500元
PJK35 机械搅拌混合池 6600元 PJK36 酸性废水中和塔 7900元
PJK37 机械搅拌絮凝池 6900元 PJK38 酸性废水中和实验4组实验 7600元
PJK39 厌氧接触消化池 8600元 PJK40 涡流式反应池 6500元
PJK41 连续进料生物反应器实验系统 25000元 PJK42 活性污泥性质的测定实验 16000元
PSJK01 UNITANK生物反应器 24600元 PSJK02 三相生物流化床实验装置 13500元
PSJK03 矩型气浮浓缩池 16500元 PSJK04 圆型气浮浓缩池 18600元
PSJK05 恒温恒流污泥消化实验装置 9800元 PSJK06 矩型合建式曝气沉淀池 15000元
PSJK07 ABF活性生物滤池(10~20L/h) 22500元 PSJK08 厌氧推流式电动生物转盘 20200元
PSJK09 EGSB厌氧反应器 15500元 PSJK10 UBF厌氧复合床反应器 17500元
PSJK11 一体化两相厌氧生物处理反应器 28600元 PSJK12 平流式隔油池 17000元
※ 给水工程实验系列
型号 产品名称 单价 型号 产品名称 单价
GJK01 竖流式圆形溶气加压气浮设备 16600元 GJK02 离子交换设备 6700元
GJK03 电渗析100L/H 12000元 GJK04 紫外线杀菌、消毒装置 4600元
GJK05 电解设备 9200元 GJK06 臭氧消毒脱色实验装置 9200元
GJK07 过滤反冲洗实验设备 6200元 GJK08 无阀滤池 7900元
GJK09 臭氧杀菌分点测定UV+O3系统 7500元 GJK10 平流式溶气加压气浮设备 15600元
GJK11 超滤设备100L/H 16800元 GJK12 水力循环澄清池 6600元
GJK13 微型板框式压滤机 9200元 GJK14 机械加速澄清池 5600元
GJK15 脉冲澄清池 8200元 GJK16 静置沉淀设备 3600元
GJK17 普通快滤池 8200元 GJK18 同向流斜板沉淀池 8500元
GJK19 移动罩滤池 26000元 GJK20 一体化净水器 20000元
GJK21 虹吸滤池 8200元 GJK22 双阀滤池 7600元
GJK23 平流式沉淀池(机械刮泥) 8600元 GJK24 自来水厂加药混合床 15800元
GJK25 机械反应同向流斜板斜管沉淀池 9300元 GJK26 机械反应斜板沉淀池 7000元
GJK27 自由沉降(4组) 5500元 GJK28 絮凝沉降设备(4组) 6600元
GJK29 自由沉降(6组) 7300元 GJK30 絮凝沉降设备(6组) 8200元
GJK31 高纯水反渗透实验设备50L/H 38000元 GJK32 给水厂处理工艺模拟实验装置 62000元
GJK33 离子交换软化与除盐实验设备 6800元 GJK34 V型滤池 11800元
GJK35 多层滤料滤池 16000元 GJK36 电凝聚气浮设备 15000元
❷ 发现电子的装置是什么
A、图是阴极射线抄偏转袭,从而确定阴极射线是电子流,该装置是发现电子的实验装置.故A正确.
B、电子束衍射的实验,说明粒子具有波动性.故B错误.
C、图α粒子的散射实验,得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故C错误.
D、图是光电效应现象的实验,该装置是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的实验装置.故D错误.
故选:A.
❸ 模拟实验
油源对比发现,东营凹陷沙三段砂岩透镜体内的原油并非完全来自沙三段的烃源岩,其油源主要为沙三段和其下部沙四段的混源油。那么在没有明显大断层沟通的情况下,沙四段的油是如何进入到沙三段的烃源岩中的呢?前文提出油气可以通过裂缝和薄层砂作为输导通道运移到砂岩透镜体中成藏,裂缝和薄层砂这两种输导要素在空间上的配置关系和组合样式对油气输导效率及输导过程究竟如何呢?本次实验的目的就是应用细棉线模拟裂缝,将棉线和砂体连接,模拟油气是否能够由细棉线导入砂岩体中并在砂体中聚集成藏的过程。
(一)模型的物理模拟实验
1.模型
图3-15即为油气有机网络简单物理模拟实验装置图。该模型的尺寸为长(50cm)×宽(30cm)×厚(2cm)。左上角和右下两角扇形体分别以粒径0.4~0.45mm的石英砂充填,左上角扇形体半径为11cm,右下角扇形体半径为10cm;模型中央为一近椭圆形体,以粒径0.4~0.45mm的石英砂充填,长宽分别为22.5cm、16cm;与左上及右下砂岩扇体的距离分别为9.5cm、8cm。模型内其余部分以泥岩充填。红色箭头A、B指示注油口,孔a为注水口,孔b为排气口。线1、2、3为细棉线。单股棉线的直径约0.2mm。在常温常压下进行实验。
图3-15 简单模拟实验装置示意图
2.实验结果
首先由示意图中的a孔注水,排出装置中央透镜体中的空气,当b孔有水流出时,排气结束。然后将a、b孔皆关闭。然后由A、B两个注油口开始注油,注油速度皆为0.5mL/min。经过1h后,下扇形体内的油经过棉线运移到透镜体内并在浮力作用下至顶部聚集;同时上扇体的油也开始经过棉线运移到透镜体内(图3-16左)。
距开始注油大约70min后,A口注油的速度减小到0.1mL/min,B注油口的速度维持0.5mL/min不变。约20min后,上扇体内的油继续缓慢通过棉线运移到透镜体内;下扇体内的油也继续通过棉线运移到透镜体内,透镜体上部聚集的油量明显增加(图3-16中)。此时再次改变注油速度,A口注油速度变为0.2mL/min;B口停止注油。3h40min后,上扇体的油进一步通过棉线运移到透镜体内,并上浮至顶部聚集(图3-16右)。A口停止注油,进入静观阶段。
图3-16 实验进行时的油气运移结果图
在经历了18h的静观阶段后,由两边扇体通过棉线进入透镜体内的油量明显增多。油在透镜体上部大量聚集,累积油柱高度为9cm(图3-17)。
图3-17 实验进行23h油气运移结果图
至此实验结束,本次实验共持续23h15min,累积注油量:由A口注油77.5mL,由B口注油43.5mL。
(二)较复杂模型的物理模拟实验
1.实验模型
图3-18即为较复杂物理模拟实验装置图。该模型的尺寸为长(50cm)×宽(30cm)×厚(2cm)。一共分为上下5层,其充填物依次为含油泥、细砂、含油泥、细砂、泥岩,有4个透镜体分别布置在最下层和最上层中,上面两个透镜体由单股棉线(模拟裂缝)与其下端的细砂岩相连。其中细砂岩粒径为0.15~0.2mm(模拟薄砂层),透镜体内的砂砾粒径为0.35~0.4mm,含油泥中油与泥的比例约为1:5.16,a口为注油口,本实验在常温常压下进行。
图3-18 油气有机网络运移复杂模拟实验装置示意图
2.实验过程
实验装置完毕即为开始实验,7h25min后,右下侧透镜体开始进油(图3-19左),无其他现象发生。
26h15min后,左下侧透镜体内的聚集的油进一步增加,从下往上数第二层细砂岩条带有油气渗入(图3-19右)。
到第9天,改变实验措施,由a口开始注油,注油速度为0.15mL/min,53min后(222h33min),下条带细砂层开始进油(图3-20左)。
6h55min后,下细砂条带聚油量增加,左下侧扇体聚油量增加,此时停止注油,进入静观阶段。1天后,下细砂条带内油从右向左运移,且下侧两个透镜体聚油量增加,聚油体积都约占整个透镜体的70%。再过l天(累计进行到约269h),左下侧透镜体聚油体积约占整个透镜体体积的90%,右下侧透镜体的聚油体积约占95%(图3-20右)。
此后再次由a口注油,随着注油量的增加,下面两个透镜体都逐渐完全被油充注,下细砂条带的聚油量也逐渐占满整个条带,随后上细砂条带也开始见油(图3-21左)。
图3-19 复杂模拟实验油气运移图
图3-20 复杂模拟实验油气运移图
随着实验的继续进行,上细砂岩条带的聚油量逐渐增加,最终充满整个条带,且该条带内的油通过棉线导入上面两个透镜体中(图3-21右),至此实验结束,累计进行时间约359h,本次实验累积注油量348.69mL。
图3-21 复杂模拟实验油气运移图
3.实验讨论
本次实验历时共约359h,由以上实验可以发现,常温常压下,由于烃浓度差引起的渗透压差和扩散压差,底层含油泥岩内的油具有运移到与其相邻的砂岩体中的趋势。在毛细管力差和烃浓度差的作用下,底层泥岩中的油首先进入被其包围的孔隙较大的砂岩透镜体中,而不太容易运移到其上部的细砂岩条带中。
随着底层油不断的注入,压力不断增大,最终能够克服底层泥岩与其上层细砂岩的毛细管力时,油就进入到其中,当其浓度足够大时,在烃浓度差的作用下,油运移到层3中。层3中的油在渗透压差的作用下,运移到层4中。联结顶层砂岩透镜体与层4的棉线能起到很好的输导油的作用,因此层4的油能沿着棉线模拟的裂缝运移到顶层的两个砂岩透镜体中。
通过本次实验,可以看出,仅靠底层泥岩中的油自然渗透和扩散,其运移能力有限。但是在油源充足的情况下,底层的油最终能够运移到与之相隔几层的砂岩透镜体中。
❹ 科学和技术的区别与联系
科学与技术的区别:
科学与技术在功能和作用上是有区别的,主要表现在:目的和任务不同、研究内容不同、研究成果的形式和评价标准不同、发展进程不同、生产力属性不同。
科学是创造知识的研究活动,它所解决的主要是认识世界的问题,要回答“是什么”和“为什么”;而技术则是发明和创造操作的办法、技巧以及相应的物质手段,回答的是“做什么”和“怎样做”;科学是进行发现,探索未知的活动,带有自由研究的性质;技术则是从事发明,综合利用各种知识进行创造和实践的活动;科学创造的主要是知识;技术则不同,除了以知识形态出现外,还同时具有一定的物质形态;科学对经济的作用是隐含的,不太确定,有时需较长时间才能发挥出来;技术对经济的作用则比较确定,关系更直接。
科学与技术的联系:科学和技术总是有着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它们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科学是技术发展的理论基础,技术是科学发展的手段。科学常常可以启发我们提出新的、以前没有想到过的事物特性,进而导致新技术的产生。新技术常常需要新见解,新研究也常常需要新技术,人们运用技术,发明了越来越多的新仪器和新技艺,进而推动了各方面的科学研究。技术不仅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工具,而且还可以激励理论研究动机并提供方向。
❺ 实验内容是什么
实验内容:动手制作LED灯演示法拉第圆环实验
实验装置或耗材:LED灯(×3),实验模块(外有硅钢材料的椭圆体绕组线圈即法拉第圆环×1),开关(×1),通电导线若干;9V电池(×1),橡胶头插线(×2); 烙铁(×1)。
实验目标:正确使用现代LED灯演示十九世纪法拉第圆环实验,判断并使用烙铁焊接最少焊点形成正确的通路演示电磁感应现象。
考察关键点:
1.LED灯极性判断;
2.使用LED进行正确连接;
3.焊接最少焊点;
4.正确通路的演示。
部分重要装置或耗材示意图:
装置盒 LED灯 烙铁
实验二
实验内容:使用万用表测量电阻和二极管
实验装置或耗材:万用表(BEST 9205M型),电阻与二极管黑箱(外部有1-4号4个接头,其中1、2号与3、4号接头分别连有未知电子元器件,器件可能为电阻或二极管),纸,笔。
实验目标:正确使用万用表测量黑箱中的电阻与二极管,并判断哪两个接口之间是电阻,哪两个接口之间是二极管。
部分重要装置或耗材示意图:
万用表(BEST 9205M型) 电阻与二极管黑箱
实验三
实验内容:碳酸钠溶液的配制及pH值测定
实验装置或耗材:无水Na2CO3纯样(分析纯),电子天平(0.0001g),称量纸,小药匙, 50mL烧杯,去离子水500 mL,20cm玻璃棒,容量瓶50mL,5mL一次性滴管*2,广泛pH试纸一包,表面皿一个。
实验目标:配制规定浓度Na2CO3溶液(浓度误差<5%)50ml并测其PH值
考察关键点:
1.浓度的计算;
2.电子天平的操作;
3.溶解步骤;
4.样品转移及定容步骤;
5.pH试纸的使用。
部分重要装置或耗材示意图:
实验四
实验内容:模拟心肺复苏
实验装置或耗材:心肺复苏模型人及一次性CPR训练屏障消毒面膜若干
实验目标:在心肺复苏模型上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的操作,实施对象为模拟成人,由单人完成。
部分重要装置或耗材示意图:
实验五
实验内容:钉子支撑实验
实验装置或耗材:散装长钉*13,10cm*10cm*3cm木块*1,锤子*1,纸,笔。
实验目标:将12根散装长钉在不接触任何其他材料、装置、外力的情况下支撑在1根长钉上。
部分重要装置或耗材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