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制备Fe(OH)2 ,设计实验,最好有装置图~!
1,取一烧杯装适量HCl,液体上加入少量汽油,放入适量Fe,Fe+2HCl=FeCl2+H2O
2,往反应后液体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FeCl2+2NaOH=Fe(OH)2沉淀+H2O
Fe2+容易被氧化,故在反应时加入少量汽油,汽油在反应的热量下挥发,阻止O2将Fe2+氧化。图自己画,设计简单。只要一只铁架台和烧杯
2. 实验室制取氢气装置图
Zn + H2SO4 → ZnSO4 + H2
锌 + 硫酸 → 硫酸锌 + 氢气
实验室制氢气只能用稀硫酸来制,其他的方法都是不标准的版,盐酸会挥发,权会导致氢气不纯
实验室制取氢气不可能使用电解水的方法,因为这样反应速度慢,产气量少,在实验室中我们一般情况下是利用金属与酸的反应来制取氢气的
3. 黄连中黄连素的提取与纯化实验设计 很急······ 高分答谢···
黄连素(小聚碱)是抗菌消炎药,它能溶于水,(每20毫升水溶解1克),难溶于有机溶剂,但黄连素的盐酸盐都难溶于水而易溶于有机溶剂,利用这个特性可以对它进行提取。
一、原料
原料为刺黄连,黄柏的叶、皮、根,硫酸、生石灰、食盐和浓度为95%的酒精。
二、提取方法
(一)硫酸浸取法
1.浸取:取刺黄连、黄柏破碎成粉,用0.5%硫酸水溶液浸泡24小时,经常予以搅拌。将浸泡液进行过滤,滤液为黄连素的硫酸盐,加石灰乳,调节滤液pH值至8~9,使硫酸根与石灰中和生成硫酸钙沉淀,药材中其他杂质也随之沉淀:吸取上层清液以供盐析。
2.盐析:在清液中加入清液量5~6%的食盐,使黄连素在浓食盐水溶液中沉淀析出,待沉淀完全后予以过滤,滤饼即为黄连素的粗制品。将粗制品放进5倍的沸水中溶解,趁热过滤以除杂质。往滤液中加盐酸,调pH值为2,待冷却后即析出较纯的黄连素结晶,过滤,在80℃恒温下烘于即得成品盐酸黄逢素。
(二)石灰法
将黄柏或小檗破碎成粉,加入1/10量的生石灰细粉,再加50倍的冷水浸泡,并经常搅拌, 24小时后过滤,得棕红色滤液(滤饼还可再次浸取),加入滤液量5%的食盐,搅拌使之溶解,黄连素便在盐水溶液中沉淀析出。待沉淀完全后予以过滤,滤饼即为黄连素粗制品。将粗制品加入20倍沸水中溶解,后加盐酸调节pH值为2,待冷却后析出较纯的黄连素结晶,滤出,在80℃恒温下烘干即得成品盐酸黄连素。
4. 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制取装置图和步骤
一、制取乙酸乙酯的装置图:
三、装置中通蒸汽的导管不能插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之中目的:
防止由于加热不均匀,造成Na2CO3溶液倒吸入加热反应物的试管中。
5. 在进行中草药等天然产物提取时,通常使用什么仪器装置,写出其名称画出其装置图,并简述他提取的实验过程
索氏吧。中草药没啥用,没有能过FDA3期的何必浪费功夫。写个啥实验过程。。
6. 实验室制取溴苯的实验装置图
实验室制取溴苯的方法是:把苯和液溴放入烧瓶中,再加入少量铁粉,经振荡后按下列装置组合,不久,反应物在蒸瓶中沸腾起来,圆底烧瓶里有溴苯生成。
7. 实验室制备硫酸的装置图及其试剂
实验室制硫酸的方法:
1.是FeSO4·7H2O加强热用冰水混合物+U型管冷凝即可,用NaOH吸收SO2,理论可得29.5%的H2SO4。关键在于尾气吸收。
2.将二氧化硫通入双氧水中,方程式为:SO2+H2O2=H2SO4(此法实验制备硫酸,工业上不采用。因为过氧化氢比硫酸更贵) 只适合少量制取。
8. 黄连盐酸小檗碱的提取实验
黄连素,学名“盐酸小檗碱”,是从黄连、黄檗中提练出来的一种生物碱,对多种细菌,特别对痢疾杆菌作用最强,通常用于治疗细菌性胃肠炎、痢疾等消化疾病。
长期大量服用黄连素的副作用:
首先是导致肠道PH值(酸碱度)的改变,影响肠道消化酶的活性;
其次渗透压高,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将刺激肠道蠕动速度加快,食物靡团和肠道接触的有效时间减少,减短了吸收营养物质的时间;
第三是药物对肠道益生菌(正常菌群)的活性,有抑制作用,长期服用某些药物,会破坏人对维生素族及脂肪酸的吸收,而导致各种系统出现疾病。
9. 乙酰水杨酸的制备实验装置图
乙酰水杨酸的制备实验装置图如下:
(9)制备黄连提取实验的装置图扩展阅读
使用禁忌
12岁以下儿童可能引起瑞夷综合症(Reye's syndrome)高尿酸血症,长期使用可引起肝损害。妊娠期妇女避免使用。饮酒者服用治疗量阿司匹林,会引起自发性前房出血,所以创伤性前房出血患者不宜用阿司匹林。
剖腹产或流产患者禁用阿司匹林;阿司匹林使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缺陷的溶血性贫血患者的溶血恶化;新生儿、幼儿和老年人似对阿司匹林影响出血特别敏感。治疗剂量能使2岁以下儿童发生代谢性酸中毒、发热、过度换气及大脑症状。
肠胃出血或脑出血的危险可能会抵消少量服用阿司匹林所带来的益处。
研究人员分析了居住在澳大利亚维多利亚的2万名年龄为70岁到74岁之间的老年男性和妇女的健康数据库,通过电脑运行该数据库,然后把每天服用阿司匹林的利与弊的临床试验结果输入到电脑中。
通过计算机模拟研究发现,服用少量阿司匹林可预防710名老年人患心脏病,54名老年人避免了中风,但却有1071名老年人出现肠胃出血,129名老年人出现脑出血。不过,是否服用阿司匹林对他们的寿命则没有影响。
已经有多项研究证实,阿司匹林有助于预防可导致梗死或中风的血栓的形成,但阿司匹林的副作用之一则是,长期服用会导致出血,出血部位因个人情况而有所不同。
美国健康指南推荐:心血管和冠心病高危人群每天要服用小剂量的阿司匹林75至150毫克。而该项研究则认为,迄今为止对老年人来说,“应该抵抗这种盲目服用阿司匹林的诱惑。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乙酰水杨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