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加速度a与合力f、质量m之间的关系”的实
“探究加速度a与合力F、质量m之间的关系”的实验结论是:保持物体的质量回m不变,加速度a跟作用在物体上答的合力F成正比;保持物体受到的合力F不变,加速度a跟物体的质量m成反比.故AD正确,BC错误. 故选:AD.
❷ 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 (1)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
(1)A(2)C(3)CD(6分)(4)1.09(4分)
❸ 某实验小组利用图1所示的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1)下列做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代号).
(1)来A、调节滑轮的高度,使牵源引木块的细绳与长木板保持平行,否则拉力不会等于合力,故A正确; B、在调节模板倾斜度平衡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时,不应悬挂“重物”,故B错误; C、打点计时器要“早来晚走”即实验开始时先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待其平稳工作后再释放木块,而当实验结束时应先控制木块停下再停止打点计时器,故C错误; D、平衡摩擦力后,有mgsinθ=μmgcosθ,即μ=tanθ,与质量无关,故通过增减木块上的砝码改变质量时,不需要重新调节木板倾斜度,故D正确;选择AD; (2)设砝码与砝码桶的质量为m,小车的质量为M,对砝码桶及砝码与小车组成的系统,由牛顿第二定律得:a= , 对木块,由牛顿第二定律得:T=Ma= = , 只有当a= < ,只有当砝码桶及桶的质量远小于小车质量时,即:m<<M时,小车受到的拉力近似等于砝码及砝码桶的重力; (3)当没有平衡摩擦力时有:T-f=ma,故a= T-μg,即图线斜率为 ,纵轴截距的大小为μg.观察图线可知m 甲小于m 乙,μ 甲大于μ 乙; 故答案为:(1)AD;(2)远小于;(3)小于,大于.
❹ 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1)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1)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时,要控制小车质量不变而改变拉力大版小; 探究加速度与质量关系权时,应控制拉力不变而改变小车质量; 这种实验方法是控制变量法.故选:A. (2)本实验要求钩码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因此要求实验中每次所用的钩码总质量范围要小,故AB错误,C正确. 故选:C. (3)A、应先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再释放小车.故A错误 B、电火花计时器的工作电源为交流220v,故B错误 C、若电源频率为50Hz,则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为0.02s,故C正确 D、平衡摩擦力时应使打点计时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故D正确 故选:CD. (4)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点未标出,所以相邻的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0.1s, 由△x=at2得 a= = =1.09m/s 2. 故答案为:(1)A(2)C(3)CD(4)1.09
❺ 某实验小组利用图示的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1)下列做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
(1)AD(2)远小于(3)小于大于
❻ 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1)下列做法正确的是______A.调节滑轮的
(1)A、调节滑轮的高度,使牵引小车的细绳与长木板保持平行.故A正确. B、在调节木板倾斜度平衡小车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时,不能将装有砝码的砝码桶通过定滑轮拴在小车上.故B错误. C、实验时,应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故C错误. D、通过增减小车上的砝码改变质量时,不需要重新调节木板倾斜度.故D错误. 故选:A. (2)对整体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a= ,则绳子的拉力F=Ma= = ,当m<<M,即砝码桶及桶内砝码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和小车上砝码的总质量时,砝码桶及桶内砝码的总重力在数值上近似等于小车运动时受到的拉力. (3)a-F图线的斜率表示质量的倒数,可知甲的质量小于乙的质量. (4)根据△x=aT 2,运用逐差法得,a= = [(66.77-36.70)-(36.70-15.50)]×10-2 | 9×0.01 |
≈0.986m/s 2. 故答案为:(1)A,(2)远小于 (3)小于 (4)0.986.
❼ 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①下列做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代号)A.
①A、调节滑轮的高度,使牵引木块的细绳与长木板保持平行,否则拉力不会等于合力,故A正确; B、实验时,先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再放开木块,故B选项错误; C、根据平衡条件可知,与质量大小无关,当通过增减木块上的砝码改变质量时,不需要重新调节木板倾斜度,故C选项正确; D、在调节木板倾斜度平衡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时,不能将装有砝码的砝码桶通过定滑轮拴木块上,故D错误; 选择:AC; ②按照教材上的理论若以砝码桶及砝码作为小木块的外力,则有a= ,而实际实验过程中砝码桶及砝码也与小木块一起做匀加速运动,即对砝码桶及砝码有mg-T=ma,对小木块有T=Ma.综上有:小物块的实际的加速度为a= < ,只有当m<<M时,才能有效的保证实验的准确性; ③当没有平衡摩擦力时有:T-f=ma,故a= T-μg,即图线斜率为 ,纵轴截距的大小为μg. 观察图线可知m 甲小于m 乙,μ 甲大于μ 乙; 故答案为:①AC; ②远小于;③小于,大于.
❽ 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加速度a与合力F、质量m之间的关系”的实验.下列说法中反应正
“探究加速度a与合力F、质量m之间的关系”的实验结论是:保持物体的质量m不变,加速度a跟作用在物体上的合力F成正比;保持物体受到的合力F不变,加速度a跟物体的质量m成反比.故AD正确,BC错误. 故选:AD. |
❾ 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1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1)下列做法正确的是______(填选项).A.调节
(1)A:根据实验复原理可制知,应使绳子拉力为小车受到的合力,绳子应与木板平行,所以A正确; B:平衡摩擦力时,滑轮的另一端不能挂砝码桶,所以B错误; C:实验时应先接通电源再释放木块,否木块再接通电源时,纸带上打的点太少,不便于测量,所以C错误; D:平衡摩擦力时,对木块应满足Mgsinθ=μMgcosθ,可见平衡摩擦力只需一次即可,所以D错误; 故选:A. (2)根据本实验的实验原理可知,只有满足木块和木块上砝码的总质量远大于砝码及桶内砝码的总质量时,砝码及桶内砝码的总重力在数值上等于木块受到的拉力; (3)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应有:F-μmg=Ma,解得:a= F-μg; 再根据F=0时,可解出a=-μg,即a-F图象中纵轴的截距绝对值表示μg,由于甲图象的截距较大,所以应满足 μ |
❿ 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示的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1)下列做法正确的是______ (填字母代号)A
①A、调节滑轮的高度,使牵引木块的细绳与长木板保持平行,否则拉力不会等于合力,故A正确; B、在调节模板倾斜度平衡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时,不应悬挂“重物”,故B选项错误; C、打点计时器要“早来晚走”即实验开始时先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待其平稳工作后再释放木块,而当实验结束时应先控制木块停下再停止打点计时器,故C选项错误; D平衡摩擦力后,有mgsinθ=μmgcosθ,即μ=tanθ,与质量无关,故通过增减木块上的砝码改变质量时,不需要重新调节木板倾斜度,故D正确; 选择AD; ②按照教材上的理论若以砝码桶及砝码作为小木块的外力,则有a= ,而实际实验过程中砝码桶及砝码也与小木块一起做匀加速运动,即对砝码桶及砝码有mg-T=ma,对小木块有T=Ma.综上有:小物块的实际的加速度为a= < ,只有当m<<M时,才能有效的保证实验的准确性; 故答案为:(1)AD(2)远小于
与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相关的资料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