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培养皿接种后为什么要倒置培养
1、倒置培养可以防止污染:为了防止正置培养时培养皿盖上出现的蒸馏水流到培养皿上,导致菌落成片,不能计数或分离等。同时也减少染菌的可能。
2、方便观察计数:平板倒置进行微生物培养时,培养基表面生长的菌落相对不会太快扩散,观察时有利于辨别菌落特征。
3、利于菌落出现:倒置后,琼脂表面不会残留水份,否则有水的话,细菌在表面生长成菌膜,菌落难以出现。
(1)自动倒培养基装置扩展阅读
细胞培养的环境要求
1、无菌环境:无毒和无菌是体外培养细胞的首要条件。细胞在活体内,解毒系统和免疫系统可抵抗微生物或其他有害物质的入侵,但细胞在体外培养的过程中,缺乏机体免疫系统的保护而丧失对微生物的防御能力和对有害物质的解毒能力。
2、合适的温度:一般哺乳类与禽类细胞在体外培养的适宜温度是37~38℃,不适宜的环境温度会影响细胞的生长。
3、适宜的渗透压:高渗溶液或低渗溶液会引起细胞发生褶皱、肿胀、破裂。因此,渗透压是体外培养细胞的重要条件之一。
㈡ 培养基倒置后培养为什么会掉落培养基倒在培养皿上已经
这种情况可能与倒培养皿时的温度有关。估计是培养基温度较高,而培养皿的温度太低。
往培养皿中倒培养基时,要尽可能保证培养皿与培养基的温度一致。如果培养基温度较高,而培养皿的温度太低,当培养基接触到培养皿底部时,培养基接触培养皿的部分因接触低温而迅速冷却收缩,而培养基上层冷却较慢,形成上下不同的收缩应力,将已经凝固并收缩的接触面重新拉开,使培养基在凝固后与培养皿之间结合不牢。这样,当培养皿倒置时,培养基就容易从培养皿上脱落下来。
倒培养基时,如果培养基与培养皿温度相差较大,可先把培养皿在温度较高的环境下放置一段时间,让培养皿温度也升高一些,然后再倒入培养基,让培养基与培养皿一起冷却,培养基与培养皿就结合紧密了。
㈢ 做菌落总数时为什么先倒培养基和后倒培养基区别这么大
应该是先倒培养基的总数大,后倒培养基的总数小。
按国家标准方法规定,即在需氧情况下,37℃培养48h,能在普通营养琼脂平板上生长的细菌菌落总数,所以先倒培养基时,厌氧或微需氧菌、有特殊营养要求的以及非嗜中温的细菌,由于现有条件不能满足其生理需求,故难以繁殖生长。因此菌落总数并不表示实际中的所有细菌总数。且菌落总数不能区分其中细菌的种类。
㈣ 乳酸菌所用的倒平板的培养基 MRS,CHALMERS是什么东西,用汉语怎么说
两种培养基.MRS是发明这种培养基的人的名字的头字母.CHALMERS就是发明这种培养基的人名.
㈤ 全自动培养基制备分装系统是怎样工作的
你做的应该是液体培养基吧?一般的液体培养基装液量为50或者100ML,这样在你做下一步的接菌,然后摇床培养时就可以体现装液量的优点。一般的三角瓶的容量为250ML,装的过多则摇床培养时会液体培养基会飞溅到瓶口这样不好,过少的话,营养物质也会少,培养微生物的周期会很短,不利于你辨别生长周期,也不利于你的重复性试验。
㈥ 培养基为什么要倒置
上面说的是其一,补充一下~倒置可是培养基内生长的微生物代谢产生的水能流下来,不会常时间淤积 而影响其呼吸。 高中时我是生物课代表,仿佛又回到了两年前啊....呵呵
㈦ 平板培养基接种后为什么要倒置培养
培养的时候倒置的原因有:
1)防止培养基的水分蒸发,特别是培养基倒的时候如果倒的比较少的时候更容易干掉,影响微生物生长.
2)防止形成的冷凝水滴落在培养基上造成染菌.
3)倒放可以在某种程度上防止菌落蔓延,好形成单个菌落,利于计数
㈧ 培养基倒置培养需要注意什么,为什么我做的时候倒置会掉下来,求详细过程
可能配制处方不对,可能培养基失效,可能在灭菌的时候把培养基性质给破坏掉了,没有按要求灭菌?倒完培养基后,要待培养基冷却凝固之后再倒置。
㈨ 请问微生物培养基放置半个小时后倒置会掉下来
如果是固体培养基,倒置后有可能掉下来。
如果出现这种情况,一般是在向培养皿中倒培养基时,培养皿太凉,倒入热的液体培养基时,挨着培养皿的一层培养基受冷凝固收缩,与上层培养基收缩程度不同,造成培养基凝固后与培养皿分离所致。
在倒入热的液体培养基时,先把凉的培养皿稍稍加热,可能增强培养基与培养皿的接触性能,倒置时培养基就不会与培养皿分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