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装置知识 > 实验室制取no2的装置图

实验室制取no2的装置图

发布时间:2021-12-08 09:10:37

❶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氮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氮用铜和浓硝酸反应。

制取方法:

一.实验室里大部分情况下用不活泼金属与浓硝酸反应:

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收集二氧化氮的方式:

向上排空气法(因为二氧化氮易溶于水,所以不可以用排水法进行收集。)

尾气的处理:

二.通入氢氧化钠溶液快速吸收尾气。

2NO2+2NaOH=NaNO2+NaNO3+H2O

(1)实验室制取no2的装置图扩展阅读

二氧化氮(nitrogen dioxide),化学式NO2。高温下棕红色有毒气体。在常温下(0~21.5℃)二氧化氮与四氧化二氮混合而共存。有毒。有刺激性。溶于浓硝酸中而生成发烟硝酸。能叠合成四氧化二氮。与水作用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与碱作用生成硝酸盐。能与许多有机化合物起激烈反应。

二氧化氮在臭氧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人为产生的二氧化氮主要来自高温燃烧过程的释放,比如机动车尾气、锅炉废气的排放等。 二氧化氮还是酸雨的成因之一,所带来的环境效应多种多样,包括:对湿地和陆生植物物种之间竞争与组成变化的影响,大气能见度的降低,地表水的酸化、富营养化(由于水中富含氮、磷等营养物藻类大量繁殖而导致缺氧)以及增加水体中有害于鱼类和其它水生生物的毒素含量。

❷ 实验室制取NO NO2 O2 NH3 H2 N2的 装置 区别与联系,为什么,有图更好,详细点

实验室制法:

O2:KMnO4/KClO3(一般要+MnO2/KMnO4)加热。用固固加热,排水法收集。或常温下催化(一内般用MnO2)分解H2O2(质量分容数一般用10%)溶液,固液不加热,排水法收集。

H2:非氧化性酸加活动性H前Ca后的金属,如Zn+稀硫酸。固液不加热,排水法收集

CO2:CaCO3+稀盐酸。固液不加热,排水法收集。

N2:NaNO2+铵盐(NH4Cl或(NH4)2SO4,不能用NaNO3,易爆炸),加热。用固固加热,排水法收集。

NH3:碱石灰+铵盐固体(同上)加热,或加热分解浓氨水。用固固加热,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H2:锌颗粒+稀盐酸。固液不加热,排水法收集

NO:铜和稀硝酸,固液不加热,排水法收集

NO2:铜和浓硝酸,固液不加热,向上排空气法!

A:固固加热B固液不加热C排水法D向下排空气法E向上排空气法

❸ 实验室制氯气装置图

❹ 实验室是怎样制取NO2

实验室制取NO2 ,是用Cu和浓HNO3在加热条件下制取NO2 的..原理如下:

❺ NO和NO2的实验室制法和注意事项

气体名称:一氧化氮
化学式:NO
相对分子质量:28
反应方程式: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反应物状态:固液常温(可加热以加快反应速率)
水溶性:难溶
颜色:无色
气味:刺激性气味(有毒!)
收集方法:排水法
可选用的干燥剂:浓H2SO4,无水CuSO4,碱石灰,无水CaCl2,P2O5
其他制取方法:3NO2+H2O=2HNO3+NO
注意事项: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必须在通风橱中操作,尾气通入O2后用碱吸收,以免污染大气。

气体名称:二氧化氮
化学式:NO2
相对分子质量:46
反应方程式: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反应物状态:固液常温
水溶性:和水反应
颜色:红棕色
气味:刺激性气味(有毒!)
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
排空气验满方法:观察颜色;湿润的淀粉-KI试纸,试纸变蓝
可选用的干燥剂:无水CuSO4,碱石灰,无水CaCl2,P2O5
注意事项:必须在通风橱中操作,尾气用碱吸收,以免污染大气。

❻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氮有多少种方法

阅读全文

与实验室制取no2的装置图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数控机床怎么用砂纸磨卡盘 浏览:603
试验仪器生产需要什么资质 浏览:39
高压调节阀门600LB什么意思 浏览:903
球型阀门怎么修视频 浏览:568
常州小松有什么加工设备 浏览:768
云南小松工程机械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32
热回水管道上的阀门 浏览:392
有关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实验装置 浏览:515
摩托车封闭式仪表怎么拆开 浏览:49
图纸中阀门的方向怎么看 浏览:686
北京矿山工程专用模型实验装置生产公司 浏览:552
轴承后W26是什么意思 浏览:707
天然气阀门与橱柜 浏览:654
天燃气阀门打开就是没燃气 浏览:140
五金件加工订单受影响说明 浏览:816
qq3前轮轴承多少钱 浏览:840
使用闭环测量与反馈装置的作用是为了 浏览:752
自动养猪设备的多少钱 浏览:564
高中物理探究动能定理的实验装置 浏览:231
数控机床起什么作用 浏览:7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