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装置知识 > 某同学做了以下三个实验装置

某同学做了以下三个实验装置

发布时间:2021-12-04 23:09:34

⑴ 下面是某兴趣小组同学做的3个小实验.根据实验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序号 实验装置 实验操作 实

(1)①关闭活塞K,给木炭加热,不燃烧现象说明不与氧气接触物质不燃烧;专熄灭酒精灯,属待木炭冷却后,打开活塞K,通入氧气不燃烧现象说明温度达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物质不燃烧;点燃酒精灯,给木炭加热,木炭燃烧现象说明了燃烧的条件;
(2)碳酸钠固体与稀硫酸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生成的碳酸使用紫色石蕊试液湿润的试纸变红;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密度,下面的试纸先变红;
(3)氢氧化钠溶于水时放热,使烧杯中的饱和石灰水温度升高,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增大而减小,所以饱和石灰水中有固体析出;硝酸铵固体溶于水时吸热,使硝酸钾溶液温度降低,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因此硝酸钾溶液中会有晶体析出.
故答案为:(1)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
(2)小试管中有大量气泡产生,试管外壁干燥的试纸无变化,润湿的试纸由紫色变为红色,且下层试纸先变红;
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且密度比空气大
(3)饱和石灰水和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均有固体析出;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熟石灰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硝酸铵溶于水吸热,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降低

⑵ 下面是某兴趣小组同学做的3个小实验.根据实验内容回答下列问题(仪器的固定装置已经省略). (1)若甲

(1)关闭K 1 ,打开 2 ;2H 2 O 2 2H 2 O+O 2 ↑(2)2NaOH+H 2 SO 4 =Na 2 SO 4 +2H 2 O
(3)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打开K 1 后,丁中液体倒吸入甲,产生无色气泡,浑浊减少(消失),甲中液体流入丁.

⑶ 某个同学在做“唾液淀粉酶的消化作用”的实验时,设计了以下两个实验装置: (1)你认为这一实验要检验

(来1)根自据实验控制的变量条件可知酶的催化效果与温度有关.
(2)唾液淀粉酶是人体内的生物催化剂,如其效果受温度影响,一定是在体温时催化效率最好.
(3)酶的活性受温度影响,在体温时催化效果最好,由于甲装置温度远低于37℃,唾液淀粉酶活性降低,淀粉糊中的淀粉未被分解,淀粉遇碘变蓝.
故答案为:(1)温度;
(2)甲;
(3)由于甲装置温度远低于37℃,唾液淀粉酶活性降低,淀粉糊中的淀粉未被分解,淀粉遇碘变蓝.

⑷ 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研究植物的生命活动,设计了以下实验装置,先将三个装置(连同瓶内植物一起)放在

(1)光是光合作抄用的条件,在黑暗中,绿色植物的叶片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也就不能制造淀粉;但呼吸作用仍能正常进行,这样叶片中原有的淀粉不断被呼吸作用所分解,还有一部分运输到其他器官中.
(2)A所处的环境条件无光,B处于光照条件下,二者其他的环境条件相同,说明A与B这组对照实验的变量就是光.
(3)B处于有光的条件下,叶片能吸收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淀粉等有机物;光照几小时后,将B的叶片取下,经脱色处理,滴加碘液后,会变蓝;C瓶内的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叶片吸收不到二氧化碳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光照几小时后,将C叶片取下,经脱色处理,滴加碘液后,不会变蓝;这一实验说明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4)A的呼吸作用不断产生二氧化碳,A瓶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逐渐增多;B瓶中的二氧化碳被叶片吸收,C瓶中的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因此,只有A瓶中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故答案为:
(1)让叶片内的淀粉运走、耗尽
(2)光
(3)B;二氧化碳
(4)A;呼吸

⑸ 请完成以下两小题(1)为了测定滑块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其中,a是

(1)设滑块滑到斜槽底端时速度大小为

v

⑹ 某同学做了一个趣味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整个实验过程如下:如右图所示装置,向试管里的水中加入某种

(1)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热量,使容器内温度升高,压强增大,右边液面上升,内左边液面下降容,故错误;氯化钠加入水中既不放热也不吸热,使容器内温度不变,压强不变,液面不发生变化,故错;硝酸铵溶于水吸热,使容器内温度降低,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右边液面降低,左边液面上升,故正确;
(2)硝酸铵溶于水吸热,使容器内温度降低,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右边液面降低,左边液面上升.
(3)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热量,使容器内温度升高,压强增大,右边液面上升,左边液面下降.
故填:(1)硝酸铵;(2)硝酸铵溶于水吸热,使容器内温度降低,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右边液面降低,左边液面上升;(3)

⑺ 某同学设计了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验证叶的蒸腾作用。取三支试管,各注入相同体积的清水,分别插入一颗大


⑻ 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时,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实验装置及相关数据如图),请你回答以下问题:(

(1)由图知:G=5N,F′=3.2N,所以F=G-F′=5N-3.2N=1.8N;
(2)分析图①、②、③实验可知,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液体的密度不同,受到的浮力不同,故可得出结论是: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有关;
(3)物体A完全浸没到盐水中后继续向下移动时,液体的密度和排开盐水的体积都不变,所以受到的浮力不变,即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
故答案为:(1)1.8;(2)液体密度;(3)不变;深度.

⑼ 对实验装置的改进与创新,能够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和能力.某兴趣小组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设计(注:图中部


(1)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氨水能使酚酞变红,此现象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分子在不回断运动.答
(2)①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碳酸,碳酸能使湿润的石蕊试纸变红,故可看到两条试纸出现的相同现象是 试纸变红,又因为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故看到不同现象是下面的先变红上面的后变红.
②将燃着的木条放在支管口处,可观察到的现象是木条熄灭,因为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
③综合分析①和②现象,能够总结出二氧化碳的性质有 二氧化碳不可燃、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能和水反应生成酸.
(3)从图示分析,锌能和酸反应生成气体,浓盐酸能挥发出氯化氢气体,氯化氢溶于水得到盐酸,故A溶液为浓盐酸,出现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浓盐酸有挥发性,会发出的氯化氢溶于大试管中的水又得到盐酸,进而与锌粒发生反应.
故答案为:(1)分子在不断运动.
(2)①试纸变红,下面的先变红上面的后变红.
②木条熄灭.
③二氧化碳不可燃、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能和水反应生成酸.
(3)浓盐酸,浓盐酸有挥发性,会发出的氯化氢溶于大试管中的水又得到盐酸,进而与锌粒发生反应

⑽ 某同学设计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探究“分子的性质实验”:图Ⅰ时按教材进行的一个化学实验:甲、乙、丙三个烧

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性氨气遇到的酚酞试液变红.图I是按课本进行的一个化版学实验,权大烧杯中的实验现象是甲烧杯中溶液由无色逐渐变红,丙、乙烧杯内无明显变化;
【分析讨论】
(1)通过E试管放有酚酞溶液没有变色进行对比说明酚酞试液变红的原因是氨分子运动的结果;
(2)通过实验现象说明了氨水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氨分子能到酚酞试液中说明了氨分子在不断的运动,运动到酚酞试液中的,还能说明温度高分子运动速度快,温度低运动速度慢;
(3)改进后的装置氨分子在密闭容器中运动不到空气中,不污染空气,在试管中进行的实验节约药品.现象明显.
故答案为:甲烧杯酚酞试液变红;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溶液无色;
(1)进行对比;
(2)①分子是客观存在,并总在不断运动的;②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
(3)能尽量防止氨气逸出污染空气,更能体验化学变化的过程;能够说明分子运动的快慢等.

与某同学做了以下三个实验装置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环卫设施生产需要哪些设备 浏览:234
机械结构设计时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浏览:613
潍坊思源环保设备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121
射精阀门是什么药 浏览:816
济南航空氢能源设备管哪里买 浏览:431
自动浇水装置节目 浏览:522
南昌市阀门厂金源社区 浏览:943
xrv仪表盘灯默认是什么颜色的 浏览:47
水泵带耦合装置作用 浏览:748
暖气关小阀门能减 浏览:771
废品机械师是什么平台的游戏 浏览:362
非自动衡器检定装置代码 浏览:433
机械表后面玻璃是什么意思 浏览:378
照明灯自动亮灭装置 浏览:137
废品机械师手机版要怎么造车 浏览:396
机械工程里学的是什么意思 浏览:159
东莞凯顺机械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331
什么设备需求发大 浏览:762
什么是液压机械挖机 浏览:74
开店卖消防器材的怎么样 浏览:577
© Arrange www.fbslhl.com 2009-2021
温馨提示:资料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