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简述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的温度补偿原理
电阻应变片的温度补偿方法通常有应变片自补偿法和桥路补偿法两类。
应变片自补偿法师通过精心选配敏感栅材料与结构参数,使得当温度变化时,产生的附加应变为零或相互抵消。具体可包括单丝自补偿法和双丝组合式自补偿法。
桥路补偿法:如下图所示电桥,其中R1为工作应变片,R2为补偿应变片。工作应变片贴在被测试件表面上,R2粘贴在一块与试件材料完全相同的补偿块上,不承受应变,自由的放在试件上或附近。
当温度发生变化时,R1和R2的电阻都发生变化,由于温度变化相同,且R1、R2为相同应变片,所以R1、R2的电阻变化相同,这时电桥输出不受影响,即是说电桥的输出与温度变化无关,只与被测应变有关,从而起到温度补偿的作用。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由弹性敏感元件、电阻应变计、补偿电阻和外壳组成,可根据具体测量要求设计成多种结构形式。
弹性敏感元件受到所测量的力而产生变形,并使附着其上的电阻应变计一起变形。电阻应变计再将变形转换为电阻值的变化,从而可以测量力、压力、扭矩、位移、加速度和温度等多种物理量。
(1)应变片温度影响与补偿实验装置扩展阅读:
传感器中的电阻应变片具有金属的应变效应,即在外力作用下产生机械形变,从而使电阻值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电阻应变片主要有金属和半导体两类,金属应变片有金属丝式、箔式、薄膜式之分。半导体应变片具有灵敏度高(通常是丝式、箔式的几十倍)、横向效应小等优点。
测振时,把它固定在被测物上,使仪器的外壳与结构物仪器振动,直接测量的是质量块相对于外壳的振动。应变式加速度计是将电阻应变效应与系统惯性力原理良好的组合,在实际的测试工作中具有很好的应用性。
在一些电子产品中,会用到一些正温度系数和负温度系数的电子元件,以电阻为例正温度系数的随温度升高,电阻值升高,负温度系数的正好相反。
应用中,比如做一块传感器,如果单用一种温度系数的元件,误差相对会比较大,如果用正负温度系数的元件相结合,正好正负相平衡,误差相对会比较小。
㈡ 简述电阻式应变传感器产生温度误差的原因,并说明有几种补偿方法
产生温度误差的原因:1,敏感栅金属丝电阻本身随温度产生变化。2,试件材料于应变丝材料的线膨胀系数不一,使应变丝产生附加形变而造成的电阻变化。
温度补偿方法:1,电桥补偿法。这是一种常用和效果较好的补偿法。在被测试件上安装一工作应变计。2,应变计自补偿法。自补偿应变计是一种特殊的应变计,当温度变化时产生的附加应变为零或互相抵消。
㈢ 应变片测应变时温度补偿片可以消除温度影响,那温度补偿片的通道在应变仪上的读数含义是什么
对单纯的温度补偿片,是指应变片本身因温度变化而产生的应变。
㈣ 应变片产生温度误差的原因及减小或补偿温度误差的方法是什么
电阻应变片产生温度误差的原因:当测量现场环境温度变化时,由于敏感栅温度系数及栅丝与试件膨胀系数之差异性而给测量带来了附加误差.
电阻应变片的温度补偿方法:通常有线路补偿法和应变片自补偿两大类.
1)电桥补偿是最常用的且效果较好的线路补偿法.电桥补偿法简单易行,而且能在较大的温度范围内补偿,但上面的四个条件不一满足,尤其是两个应变片很难处于同一温度场.
2)应变片的自补偿法是利用自身具有温度补偿作用的应变片.
㈤ 使用 温度自补偿应变片 贴片, 需要用另一个试件做 温度补偿吗
为了减少温度对应变片阻值的影响!贴有应变片的构件总是处在某一温度场中.若敏感栅材料的线膨胀系数与构件材料的线膨胀系数不相等,则当温度发生变化时,由于敏感栅与构件的伸长(或缩短)量不相等,在敏感栅上就会受到附加的拉伸(或压缩),从而会引起敏感栅电阻值的变化,这种现象称为温度效应.敏感栅电阻值随温度的变化率可近似地看作与温度成正比.温度的变化对电桥的输出电压影响很大,严重时,每升温,电阻应变片中可产生几十微应变.显然,这是非被测(虚假)的应变,必须设法排除.排除温度效应的措施,称为温度补偿.根据电桥的性质,温度补偿并不困难.只要用一个应变片作为温度补偿片,将它粘贴在一块与被测构件材料相同但不受力的试件上.将此试件和被测构件放在一起,使它们处于同一温度场中.粘贴在被测构件上的应变片称为工作片.在连接电桥时,使工作片与温度补偿片处于相邻的桥臂,如图A-5所示.因为工作片和温度补偿片的温度始终相同,所以它们因温度变化所引起的电阻值的变化也相同,又因为它们处于电桥相邻的两臂,所以并不产生电桥的输出电压,从而使得温度效应的影响被消除.必须注意,工作片和温度补偿片的电阻值、灵敏系数以及电阻温度系数应相同,分别粘贴在构件上和不受力的试件上,以保证它们因温度变化所引起的应变片电阻值的变化相同.
温度自补偿应变片是针对具体材料而言的,估计你的应变片不是针对人骨的,所以不要盲目使用,建议还是用温度补偿的方法。当然如果测试时间很短,温度也稳定的话可以不补偿
㈥ 为什么要对应变片进行温度补偿
为了减少温度对应变片阻值的影响!贴有应变片的构件总是处在某一温度场中.若敏感栅材料的线膨胀系数与构件材料的线膨胀系数不相等,则当温度发生变化时,由于敏感栅与构件的伸长(或缩短)量不相等,在敏感栅上就会受到附加的拉伸(或压缩),从而会引起敏感栅电阻值的变化,这种现象称为温度效应.敏感栅电阻值随温度的变化率可近似地看作与温度成正比.温度的变化对电桥的输出电压影响很大,严重时,每升温,电阻应变片中可产生几十微应变.显然,这是非被测(虚假)的应变,必须设法排除.排除温度效应的措施,称为温度补偿.根据电桥的性质,温度补偿并不困难.只要用一个应变片作为温度补偿片,将它粘贴在一块与被测构件材料相同但不受力的试件上.将此试件和被测构件放在一起,使它们处于同一温度场中.粘贴在被测构件上的应变片称为工作片.在连接电桥时,使工作片与温度补偿片处于相邻的桥臂,如图A-5所示.因为工作片和温度补偿片的温度始终相同,所以它们因温度变化所引起的电阻值的变化也相同,又因为它们处于电桥相邻的两臂,所以并不产生电桥的输出电压,从而使得温度效应的影响被消除.必须注意,工作片和温度补偿片的电阻值、灵敏系数以及电阻温度系数应相同,分别粘贴在构件上和不受力的试件上,以保证它们因温度变化所引起的应变片电阻值的变化相同.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㈦ 由于温度的变化在试样和补偿块上产生的应变一样吗
㈧ 为什么要对应变式传感器进行温度补偿方法有哪些
电阻应变片对温度变化十分敏感。当环境温度变化时,因应变片的线膨胀系数与被测构件的线膨胀系数不同,且敏感栅的电阻值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所以测得应变将包含温度变化的影响,不能反映构件的实际应变,因此在测量中必须设法消除温度变化的影响。
消除温度影响的措施是温度补偿。在常温应变测量中温度补偿的方法是采用桥路补偿法。它是利用电桥特性进行温度补偿的。
1.补偿块补偿法 把粘贴在构件被测点处的应变片称为工作片,接入电桥的AB桥臂;另外以相同规格的应变片粘贴在与被测构件相同材料但不参与变形的一块材料上,并与被测构件处于相同温度条件下,称为温度补偿片,将它接入电桥与工作片组成测量电桥的半桥,电桥的另外两桥臂为应变仪内部固定无感标准电阻,组成等臂电桥。有电桥特性可知,只要将补偿片正确的接在桥路中即可消除温度变化所产生的影响。
2.工作片补偿法 这种方法不需要补偿片和补偿块,而是在同一被测构件上粘贴几个工作应变片,根据电桥的基本特性及构件的受力情况,将工作片正确地接入电桥中,即可消除温度变化所引起的应变,得到所需测量的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