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关于超声波的工作频率和脉冲重复频率
超声波的工作频率就是:你给换能器的频率,比如2.5MHz的探头,你就必须给它2.5MHz信号。脉冲重复频率是:做检测类的,大都是脉冲工作的。你发射一个脉冲,等待回波,接收回波,检测完成。也就是你1秒钟检测几次。比如2.5MHz的探头,你是用来做测厚,你可以100mS检测一次,1S钟检测10次,你的脉冲重复频率就是10次。
如果往2.5MHz的探头,加1Khz的脉冲。能发射出去微弱的信号,正常发射出去的信号也是1KHz的。
② 如何选择超声波检测的频率
超声波检测的频率一般是指超声波探头频率,选用原则是灵敏度要求越高频回率越高,普通金属工答件常用的探头频率是2.5MHz~5MHz,对于特殊工件如铸件晶粒比较粗大的材料则选择频率稍微低点如2MHz或更低,有些灵敏度要求要求高的可选择5MHz以上频率,但频率越高衰减越厉害。
有些仪器会有滤波频率档位,根据选择的探头频率适当调节一下即可(有些仪器根据输入的探头频率自动匹配滤波频率)。
(2)超声波频率怎么测定扩展阅读
重点:频率、距离和传输介质
因传感器类型不同产生的声压大小也不同。在声学中,声压单位是帕斯卡,但它们的动态范围很大。为了便于应用,人们便根据人耳对声音强弱变化响应的特性,引出一个对数量来表示声音的大小,这就是声压级,以符号SPL表示。
SPL(R0) = 20 log(p);SPL(R0):在距传感器R0处的声压级,单位:dB;p:在R0处的声压,单位:µPa。
当声波通过介质时, 由于吸收 (衰减) 和扩散损耗,声压的大小都会降低。与传感器距离R的SPL函数:SPL(R) = SPL(R0)- 20 log (R/R0) - α(f) R。
③ 如何利用李萨如图形法测定超声波波长
1、首先,按相位法测声速原理,正确连线。
2、其次,信号发生器调节,选择超声波频率,约35KHZ,选择合适的波幅,输入正弦波。
3、然后、调整信号发生器谐振频率,移动尺的游标使换能转换器S2和S1端面距离5cm左右,调节低频信号发生器输出的正弦幅度,同时调整接收端的示波器,使示波器屏幕上有适当的信号幅度,然后移动游标尺寻找信号幅度最强的位置,找到后,调节信号发生器的输出频率,使示波器上的信号幅度最大,微调输出频率,使示波器的信号幅度最大。
4、然后,调节示波器使屏上出现李萨如图形,缓慢调节移动尺,增加或减少移动尺间距(改变两输入波的相位差),屏幕反复出现李萨如图形,每移动半个波长就会出现直线图形。
5、最后,测量数据,从屏上直线出现为起点,缓慢增加移动磁鼓的位置,依次记录下屏上每次出现直线时所对应的数值;再缓慢地减少间距X,记录下次出现直线时所对应的数值,用逐差法处理数据,计算出波长。
④ 超声波频率的测量
一、将该超声波转换为电压(使用频率特性较好的话筒);
二、将这个信号电压接示波器Y输入端,再将信号发生器输出信号接示波器X输入端,适当调整两个通道的增益,再调整信号发生器的频率,当示波器屏幕上显示一个圆或隋圆或一条直线时,信号发生器的振荡频率就是Y端信号的频率。
原理:利用李沙育图形测频率。
⑤ 声光衍射与液体中声速的测定怎么测定超声波的频率
1.共振干涉法测波长
⑴ 接线与仪器的初步调节
1)按图6-1接好线路,打开电源开关预热15分钟,仪器自动工作在连续波方式。选择的介质为空气的初始状态。
2)根据测量要求初步调节好示波器(参照示波器的使用调节)。
⑵ 谐振频率的调节(超声波频率f的确定)
将信号源输出的正弦波信号频率调节到换能器的谐振频率,以使换能器发射出较强的超声波。方法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