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数控机床的结构组成
数控机床通常由多种关键组件构成,包括输入输出装置、数控装置、可编程控制器、伺服系统、检测反馈装置以及机床主机。这些组件协同工作,确保数控机床能够高效且精确地完成各种加工任务。
输入输出装置是数控机床不可或缺的部分。它负责将不同的加工信息传递给计算机。早期,输入装置多为穿孔纸带,但如今已被键盘、磁盘等现代设备取代,使得信息输入工作更加便捷。输出装置则负责展示内部工作参数,包括机床的理想工作状态和故障诊断参数等。这些参数在机床启动时会进行输出,并记录保存,以便后续的维护和故障诊断。
数控装置是数控机床的中枢,处理所有加工数据,并指挥机床执行各种功能。它集成了微计算机的电路、各种接口电路、CRT显示器等硬件,以及相应的软件。通过这些组件,数控装置能够准确地完成加工任务。
可编程控制器(PLC)在数控机床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控制主轴单元的运作,处理程序中的转速指令,并据此控制主轴的转速。此外,PLC还负责管理刀库,实现自动刀具交换,记录刀具的使用次数及剩余寿命。同时,PLC还控制着主轴的正反转、停止、准停、切削液开关以及卡盘的夹紧和松开等动作。此外,PLC还对机床外部的各种开关(如行程开关、压力开关、温控开关等)进行控制,并管理输出信号,确保各个部件协调运作。
检测反馈装置是数控机床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检测元件和相应的电路组成。其主要功能是检测速度和位移,并将这些信息反馈给数控装置,实现闭环控制,以保证数控机床加工精度。通过这种方式,数控机床能够保持高度的加工精度和稳定性。
机床主机是数控机床的主体,包括床身、主轴、进给传动机构等机械部件。这些机械部件构成了机床的实体部分,为数控装置和各部件提供支撑和动力,确保整个系统的稳定运行。
综上所述,数控机床的各个组成部分相互配合,共同实现高精度的加工任务。通过先进的输入输出装置、数控装置、可编程控制器、检测反馈装置和机床主机等组件,数控机床能够灵活应对各种复杂的加工需求。
⑵ 数控程序中插补和纸带是什么意思
数控机床的刀具是不能严格地按照要求加工的曲线运动,只能用折线轨迹逼近所要加工的曲线。插补就是数控系统按照一定方法确定刀具运动轨迹的过程。也就是已知曲线上的某些数据,按照某种算法计算已知点之间的中间点的方法,也叫 数据点的密集化 。数控装置根据输入的零件程序的信息,将程序段所描述的曲线的起点、终点之间的空间进行数据密集化,从而形成所要求的轮廓轨迹,这种 数据密集化 功能就是所谓的 插补。插补的实质是在一个线段的起点和终点之间进行数据点的密集化。数控装置向各坐标提供相互协调的进给脉冲,伺服系统根据进给脉冲驱动机床各坐标轴运动。数控装置的关键问题是根据控制指令和数据进行脉冲数目分配的运算即插补计算,产生机床各坐标的进给脉冲。插补计算就是数控装置根据输入的基本数据,通过计算,把工件轮廓的形状描述出来,边计算边根据计算结果向各坐标发出进给脉冲,对应每个脉冲,机 床在响应的坐标方向上移动一个脉冲当量的距离,从而将工件加工出所需要轮廓的形状。数控里面所说的纸带是一种存储程序的媒介,把程序用穿孔机记录在纸带上,再把纸带上记录的程序输入到数控机床里面。随着存储技术的发展现在已经不再使用纸带来记录程序了,现在都是用快速闪存或磁盘来记录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