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安装小型移动氟冷库需要什么工具
冷库安装http://www.gh53.com及维修过程中所要用到的工具如下:
一、常用工具
各种扳手:活动扳手、固定扳手、管子钳、梅花扳手、方榫扳手、套筒扳手
2.螺丝刀:一字螺丝刀、十字螺丝刀
3.各类钳子:钢丝钳、尖嘴钳、封口钳
4.锉刀:各种规格的锉刀和什锦锉
5.刮刀:各种规格的刮刀和什锦刮刀
6.电钻及各种规格钻头
7.锤子:铁锤、木锤、橡皮锤子
8.剪刀
9.钢锯
10.磅秤
11.尖冲
12.凿子
二、电工工具
1.各种电表:万用表、钳型电流表、绝缘电阻表
2.电笔
3.手电筒、应急灯
4.功率表
5.电烙铁
6.压线钳
三、常用制冷专用工具
1.温度计:玻璃棒温度计、压力表式温度计、数字式温度计
2.压力表:高压压力表、低压压力表、真空表
3.真空泵
4.充灌制冷剂管(氨用,氟用,米制,英制)
5.干燥箱
6.气瓶,氮气瓶,氧气瓶,氟利昂钢瓶,氨钢瓶
7.气焊设备、电焊设备
8.割刀
9.扩口工具
10.弯管工具
11.卤素喷灯
12.冲大小头工具
13.联接管
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贰』 瑞典阀片钢SS716或7C27Mo2对应国内牌号
瑞典阀片钢SS716或7C27Mo2,国内没有对应的。
上海艾荔艾金属材料,竭诚为您服务。
『叁』 我想做冷库的行当,但是对冷库不太了解,请高手解答到底冷库是用什么设备制冷,需要液氮吗
冷库知识 建议你多学学~
http://ke..com/view/149226.htm
当前常用制冷剂大约有30多种。常用的有氨(Ammonia)和氟里昂(Freone)。先说氨,它使用较早,广泛地用于冷藏、冷库等大型制冷设备中,其主要优点是单位容积产冷量大、成本便宜、不与金属及冷藏油反应,热稳定性好,但也有毒性大、腐蚀有机配件的明显缺点。其次是氟里昂,这是饱和碳氢化合物卤族衍生物的总称,其中氟代烷烃写作FC,含氯氟代烷烃写作CFC,含氢写作HFC,两者都有的写作 HCFC。商用氟里昂的编号按规则从左至右第一个是碳原子数减一;第二个是氢原子数加一;第三个是氟原子数,氯原子不编号,如果还含有溴原子,先按上述原则编号,再加上字母B和溴原子的数目。按照这种原则,CBrF3就写作FC-13B1。氟里昂的应用比氨晚60余年,但它一问世就以其无毒无臭、不燃不爆、稳定性好、对设备有良好的润滑作用而成为制冷工业的明星,CFC-12更是广泛用于冰箱生产中,其他如CFC-11、HCFC-22、HCFC- 113、HCFC-114也都有广泛应用。
但是,氟里昂有其致命的缺点,它是一种"温室效应气体",温室效应值比二氧化碳大1700 倍,更危险的是它会破坏大气层中的臭氧。80年代,美国加州两位学者率先指出,CFCs(氟氯烃)在紫外线的作用下放出氯原子,氯原子与臭氧发生自由基链反应,一个氯原子就可以消耗上万个臭氧分子,从而影响臭氧分子250-320纳米紫外线的吸收,使过量的紫外线到达地球表面,直接影响到人类和其他生物的生存。特别需要指出的是,CFCs的化学性质非常稳定,排放的CFCs可以稳定地到达平流层并在其中停留40-150年,对臭氧层造成长久的破坏。由于氟里昂对臭氧层的破坏,科学家甚至地球两极的上空发现臭氧空洞。所以,1990年蒙特利尔协议规定,到本世纪末世界各国要停止氟里昂的生产和排放。现在各国都在寻找氟里昂的替代产品,这些产品因符合环保要求而被称作"绿色制冷剂"。要找到既符合环保要求又具有实际使用性能的替代产品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目前可能的产品有CFC-22、HFC-134a、HFC-152a等。
此外,科研人员还发展了各种替代技术,包括磁致冷和吸附致冷。磁致冷又叫"顺磁盐绝热致冷"。顺磁盐中包含铁或稀土元素,其3d、4f层电子未充满,因此具有磁性,在励磁和退磁过程中会吸热或放热,利用这种性质发展的制冷技术具有制冷效率高、成本低、结构简单等优点,最诱人之处在于它不污染环境,因此很有发展前景。比如以硝酸镁铈为致冷剂的磁致冷机降温可接近OK。吸附致冷是利用吸附-脱附时吸热或放热的性质制冷,常用的制冷剂体系包括金属氢化物-氢、沸石分子筛-H2O、活性炭-氮气、氧化镨(氧化铈)-氧化体系等。新的制冷技术充分考虑到制冷剂和环境的可容性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被形象地称为"绿色制冷",是今后制冷技术发展的一大趋势,应该成为我为制冷工业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的主流。
液氮是一般用在超低温冷冻。
液氮的沸点是77°K(-196℃),在正常大气压下温度低于零下196摄氏度就会形成液氮,如果加压,可以在比较高的温度下得到液氮。
以下是液氮使用的一些知识:
1.物质的理化常数:
国标编号 22005
CAS号 7727-37-9
中文名称 氮
英文名称 netrogen
分子式 N2 外观与性状 无色无臭气体
分子量 28.01 蒸汽压 1026.42kPa(-173℃)
熔 点 -209.8℃ 沸点:-195.6℃ 溶解性 微溶于水、乙醇
密 度 相对密度(水=1)0.81(-196℃);相对密度(空气=1)0.97 稳定性 稳定
危险标记 5(不燃气体) 主要用途 用于合成氨,制硝酸,用作物质保护剂、冷冻剂
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
健康危害:空气中氮气含量过高,使吸入气氧分压下降,引起缺氧窒息。吸入氮气浓度不太高时,患者最初感胸闷、气短、疲软无力;继而有烦躁不安、极度兴奋、乱跑、叫喊、神情恍惚、步态不稳,称之为“氮酩酊”,可进入昏睡或昏迷状态。吸入高浓度,患者可迅速出现昏迷、呼吸心跳停止而致死亡
危险特性: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燃烧(分解)产物:氮气。
在使用时千万小心,不要让液氮流到皮肤上,会冻伤!
使用时一般放在保温容器中,密闭好,操作时一般带上手套。
『肆』 冷冻冷藏库中一般使用的制冷剂是什么型号的制冷剂
是氨(代号:R717)。
氨是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中压中温制冷剂。氨的凝固温度为-77.7℃,标准蒸发温度为-33.3℃,在常温下冷凝压力一般为1.1~1.3MPa,即使当夏季冷却水温高达30℃时也绝不可能超过1.5MPa。氨的单位标准容积制冷量大约为520kcal/m3。
氨在常温下不易燃烧,加热至350℃时,分解为氮和氢气,氢气与空气中的氧气混合后会发生爆炸。与空气混合的体积分数在11%-14%时即可燃烧。在16%-25%时遇明火可能爆炸。在0.5%-0.6%时,人在其中停留半小时就会中毒。
极溶于水,0℃时每升水能溶解130升氨气。一般规定液氨中含水量低于0.2%。氨的比重和粘度小,放热系数高,价格便宜,易于获得。但是,氨有较强的毒性和可燃性。
若以容积计,当空气中氨的含量达到0.5%~0.6%时,人在其中停留半个小时即可中毒,达到11%~13%时即可点燃,达到16%时遇明火就会爆炸。因此,氨制冷机房必须注意通风排气,并需经常排除系统中的空气及其它不凝性气体。
『伍』 空调的雪种有哪几样,他们各有什么作用
1、氨
氨是使用最为广泛的中压中温制冷剂。优点是易于获得、价格低廉、压力适中、单位制冷量大、放热系数高、几乎不溶解于油、流动阻力小,泄漏时易发现。缺点是有刺激性臭味、有毒、可以燃烧和爆炸,对铜及铜合金有腐蚀作用。
2、氟利昂-12
R12是我国中小型制冷装置中使用较为广泛的中压中温制冷剂。R12是一种无色、透明、没有气味,几乎无毒性、不燃烧、不爆炸,很安全的制冷剂。
3、氟利昂-22
R22化学稳定性不如R12,毒性也比R12稍大,但R22的单位容积制冷量比R12大,接近于氨。R22被广泛应用于-40~-60℃的双级压缩或空调制冷系统中。
雪种的物理特性
1、压力要高
蒸发温度越低,蒸发压力也越低,若冷媒的蒸发压力低于大气压力,则空气易侵入系统,系统处理困难。
2、潜热要大
冷媒的蒸发潜热大,使用较少的冷媒便可以吸收大量的热量。
4、温度要高
临界温度高,冷媒凝结温度高,则可以用常温的空气或水来冷却冷媒而达到凝结液化的作用。
5、压力要低
冷凝压力低,用较低压力即可将冷媒液化,压缩机的压缩比小,可节省压缩机的马力。
6、温度要低
冷媒的凝固点要低,否则冷媒在蒸发器内冻结而无法循环。
7、容积要小
气态冷媒的比容积越小越好,则压缩机的容积可缩小使成本降低,且吸气管及排气管可以用较小的冷媒配管。
8、密度要高
液态冷媒的密度越高,液管可用较小的配管。
『陆』 氟利昂冷冻机工作原理是什么
你好,很高兴能帮助你,凯德利冷水机为你介绍:氟利昂冷冻机组成:
1、制冷压缩机:一般的将其叫做制冷装置中的主机,在制冷的设备中它起着主导的作用,制冷剂蒸汽当从低压被升为高压和不断流动的气体都是依靠制冷压缩机的功能来实现的。
2、膨胀阀:膨胀阀的功能是节流降压,当高压制冷剂液体流通过节流阀的时候,压力不断向下降从而受到阻碍,使得一些制冷剂液体变为气化,然后对气化进行吸收储藏热量,自己本身的温度也下降,变为具有温度低以及低压性的湿蒸汽,最后再进入蒸发器中。
3、蒸发器
使具有温度低,低压性质的制冷剂液体在沸腾的情况中不断地吸收冷却介质的热量,以实现制冷的作用,以一种热交换器。
4、冷凝器
冷凝器的作用是将高温高压氟利昂气体转变为,液态,这一过程会放热,通过冷凝器排除到外界,所以会看到冷凝器上方有风机,或者通过冷却水到水塔。
整体工作原理就是,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蒸发器,这个过程通过外部电力驱动,促使内部制冷剂由气态到液态到气体的过程转化,从而产生制冷。希望凯德利冷水机的回答能帮到你。
『柒』 hecmac制冰机用什么型号氟利昂
制冰机在设计时一般根据不同型号的产冰量进行设计,hecmac制冰机由于功率大,因此一般使用R404A型的氟利昂。
hecmac制冰机是一种将水通过蒸发器由制冷系统制冷剂冷却后生成冰的制冷机械设备,采用制冷系统,以水载体,在通电状态下通过某一设备后制造出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