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夏天除了空调和电风扇 还有什么电器可以散冷,让人凉快一点啊
夏天除了空调和电风扇,还有空调扇可以制冷,起到降温的作用。
空调扇是一种电扇加空调模式的家用电器,兼具送风、制冷、加湿等多功能于一身,以水为介质,可送出低于室温的冷风,也可送出温暖湿润的风。
大部分空调扇都有除尘网可以过滤空气,若除尘网上再有一层光触媒还可以起到杀菌的效果。空调扇在启动制冷时只有60-80W和冰箱一样,所以不费电。
使用方法:
水平放置,空调扇应放置水平,注意使用时不得倾斜,使用前检查插座电源是否与风扇铭牌上的参数一致。
常常加水,新机或长时间停用后的空调扇,必须在使用前灌注清水,可通过水标观察水位情况,控制加水量,加水前应拔下电源插头,以防止电器元件受损,待灌的水位上升到接近“最高”位置即可,不要过满;灌好水后,把扇门关上,在作制冷使用时,要注意观察水标的情况,当水位下降到接近“最低”位置时,即应补充加水,否则将会失去制冷效果。
适当加湿,若要用制冷加湿送风作用,首先必须在水箱中加注清水,开机工作约1-3分钟后轻按制冷加湿,指示灯亮,启动制冷和加湿功能,如取消加湿功能再轻按此键,指示灯灭,加湿功能停止。
❷ 电极制冷的原理是什么
电极制冷也叫半导体电子制冷又称热电制冷,或者温差电制冷,它是利用"帕尔帖效应"的一种制冷方法,与压缩式制冷和吸收式制冷并称为世界三大制冷方式。
1843年,法国物理学家帕尔帖在铜丝的两头各接一根铋丝,再将两根铋丝分别接到直流电源的正负极上,通电后,他惊奇的发现一个接头变热,另一个接头变冷;这个现象后来就被称为"帕尔帖效应"。
"帕尔帖效应"的物理原理为:电荷载体在导体中运动形成电流,由于电荷载体在不同的材料中处于不同的能级,当它从高能级想低能级运动时,就会释放出多余的热量。反之,就需要从外界吸收热量(即表现为制冷)
所以,"半导体电子制冷"的效果就主要取决于电荷载体运动的两种材料的能级差,即热电势差。纯金属的导电导热性能好,但制冷效率极低(不到1%)。半导体材料具有极高的热电势,可以成功的用来做小型的热电制冷器。
经过多次实验,科学家发现:P型半导体(Bi2Te3-Sb2Te3)和N型半导体 (Bi2Te3-Bi2Se3)的热电势差最大,应用中能够在冷接点处表现出明显制冷效果。
电子冰箱简单结构为:将P型半导体,N型半导体,以及铜板,铜导线连成一个回路,铜板和导线只起导电作用,回路由 12V直流电供电,接通电流后,一个接点变冷(冰箱内部),另一个接头散热(冰箱后面散热器)。
半导体电子制冷的优点为:
1.结构简单,部件少,维修方便
2.无机械传动部件,无磨损,无噪音,寿命长
3.无需制冷剂制冷(压缩式和吸收式都需要),绝对环保
4, 效率高,耗电量低(在100W以下,耗电量只有压缩式和吸收式的一半)
半导体电子制冷的缺点为:
1.制冷温度与环境温度有关(一般低于环境温度20度),不能制冰
2.冰箱容积不能超过100升(高于100升,其制冷效果下降,耗电量增加
❸ 什么叫做电制冷.
电制冷就是电能转换为冷能的简称。
按制冷方式分类可分为电子制冷型和压缩机制冷型两类,而每一类又分为台式和立式饮水机。电子制冷饮水机采用半导体元件制冷,又称半体制冷饮水机,具有功耗小、运行噪声低、无污染、自动控制和售价低等特点。不足之处是制冷速度慢,供应冷水量较少,适合饮水人数少的家庭、单位使用。压缩机制冷饮水机的制冷原理与冰箱相同,不同的是蒸发器绕在不锈钢水箱壁外,吸收热量使水降温,其制冷容量在3L左右,制冷功率在75-110W之间,具有整机可靠性高、制冷效率高、制冷速度快、冷水供应量大等特点,其制冷性能明显优于电子制冷饮水机,但售价较贵,适合饮水人数较多的家庭、单位使用。 当按下压缩式制冷饮水机制冷开关,制冷绿色指示灯亮,压缩机启动运行,将蒸发器中已吸热气化的制冷剂蒸汽吸回,并随之压缩成高温、高压气体,送至冷凝器,经冷凝器向外界空气中散热冷凝成高压液体,再经毛细管节流降压流入蒸发器内,吸收冷胆热量而使水温下降,然后被压缩机吸回。如此循环,达到降温的目的。当水温随时间降到设定温度时,制冷温控器触点断开,制冷绿色指示灯熄灭,压缩机停转,转入保温工况。断电后水温逐渐回升,当升到设定温度时,制冷温控器触点动作闭合,接通电源绿色指示灯亮,压缩机运行。如此循环,将水温控制在4-12℃之间。
至于象这么小的制冷电器我还真不知道了。
❹ 空调采用空气能制冷与普通电制冷空调的区别制冷原理是什么
空气能制冷与普通电制冷空调,都一样是要使用【电】才能制冷。
之所以称为空气能,只要是指以空调制冷的原理;利用【电】带动压缩机从空气中获得【热能】的过程中,会有【冷】的产生,将【冷】拿来应用,所以被称为空气能制冷。
空调制冷原理解说如下:
1、离开室内侧蒸发器盘管的低压低温气体冷媒(最佳温度约在5~10度;或0度以上),进入压缩机的回气管,压缩机受到引擎带动,对冷媒作功,冷媒受到挤压发生物理变化,使冷媒变成高压高温的冷媒气体(R410a冷媒约在70几度左右)。
2、接着此高压高温的冷媒气体进入室外侧的冷凝器盘管,由风扇所带动的室外温度(35度左右)的气流进行冷却,使冷媒从高压高温的气态冷媒(就像水蒸气冷却下来后,变成水一样的道理),变成高压常温的液体冷媒(压力不变;温度改变),此时冷凝管出口温度约在35~45度之间,最佳的温度在40度以下。
3、接着冷媒进入膨胀阀或毛细管,进行节流(或说限流),此处又用到了一个物理现象就是,气体通过限流后,忽然到了一个相对较大的空间时(例如到了蒸发器内,相对毛细管的小管路小空间,蒸发器空间大多了),会产生降压及瞬间降温的特性,所以通过节流装置的高压常温的液态冷媒变成低压低温的液态冷媒(约在10度以下)。(此时冷媒来到此处是冷的,会产生凝结水滴,不冷的话,制冷效果一定会差)。
4、接着此低压低温的液态冷媒进入蒸发器内,与风扇带动的室内环境温度(约28度以下)的气流进行热交换,10度以下的液态冷媒在蒸发器内吸取28度室内环境的空气热变成低压低温的气体冷媒(此处靠的就是液体变气体的潜热作用,冷媒温度基本上改变不大,温度改变而没改变状态的的叫做显热,例如30度的水加热变成50度的水,就是加了显热进水里),所以离开蒸发器的0~10度的低压低温的气体冷媒,再次回到压缩机回气口,再次被压缩机挤压排出成高压高温的气体冷媒。
如此循环,这就是冷媒的循环原理,也称为冷冻系统原理或空调制冷原理。
❺ 有哪些可以代替空调制冷的家用电器
代替空调制冷的家用电器的话,我觉得冰箱就可以呀,冰箱冷冻室就是可以制冷的,其次的话,最常见的是电风扇,夏天很多人还得用电风扇。
❻ 有没有什么电子元件,一通电就能制冷
半导体制冷器就是这种元件。
用导体连接两块不同的金属,接通直流电,则一个接点处温度降低,另一个接点处温度升高。若将电源反接,则接点处的温度相反变化。这一现象称为珀耳帖效应,又称热-电效应。纯金属的热-电效应很小,若用一个N型半导体和一个P型半导体代替金属,效应就大得多。接通电源后,上接点附近产生电子-空穴对,内能减小,温度降低,向外界吸热,称为冷端。另一端因电子-空穴对复合,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并向环境放热,称为热端。一对半导体热电元件所产生的温差和冷量都很小,实用的半导体制冷器是由很多对热电元件经并联、串联组合而成,也称热电堆。单级热电堆可得到大约60℃的温差,即冷端温度可达-10~-20℃。增加热电堆级数即可使两端的温差加大。但级数不宜过多,一般为2~3级。
❼ 空调和冰箱的制冷原理是什么
空调和冰箱的制冷原理:
空调和冰箱的制冷基本原理是一样的,空调室内机(蒸发器)和室外机(冷凝器)是用风扇强制换热,冰箱的蒸发器和冷凝器是通过自然对流和辐射换热。
冰箱和空调的温度不同,制冷剂也不同,冰箱要0度以巧毕渣下,而空调只要制冷到5至7度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