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制冷设备 > 数控设备精度最高的是哪个国家的

数控设备精度最高的是哪个国家的

发布时间:2022-11-05 12:47:26

⑴ 世界上最先进的数控机床是哪个国家的什么型号

德玛吉 DMG CTX gamma 2000 TC GILDEMEISTER 这款机器是德国制造 已经非常先进了

⑵ 世界最先进的数控机床

世界上最先进的数控机床,应该是存在于军用领域的
以前看过一篇论文,探讨了一台数控磨床的技术,专门盖了一间屋子把整个设备全部围住,恒温。设备内部所有旋转及运动零件都带恒温装置。加工精度指标是<μm的。该设备是专用的。应该不流通于市场。
现在美国的军工最强大,因此我猜世界上最先进的数控机床应该在美国的某个研究室里面吧

⑶ 世界上最先进的数控机床是哪个国家的

我国数控技术的发展起步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通过“六五”期间引进数控技术,“七五”期间组织消化吸收“科技攻关”,我国数控技术和数控产业取得了相当大的成绩。非凡是最近几年,我国数控产业发展迅速,1998~2004年国产数控机床产量和消费量的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39.3%和34.9%。尽管如此,进口机床的发展势头依然强劲,从2002年开始,中国连续三年成为世界机床消费第一大国、机床进口第一大国,2004年中国机床主机消费高达94.6亿美元,国内数控机床制造企业在中高档与大型数控机床的研究开发方面与国外的差距更加明显,70%以上的此类设备和绝大多数的功能部件均依靠进口。
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国产数控机床非凡是中高档数控机床仍然缺乏市场竞争力,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国产数控机床的研究开发深度不够、制造水平依然落后、服务意识与能力欠缺、数控,系统生产应用推广不力及数控人才缺乏等。我们应看清形势,充分熟悉国产数控机床的不足,努力发展先进技术,加大技术创新与培训服务力度,以缩短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美、德、日三国是当今世上在数控机床科研、设计、制造和使用上,技术最先进、经验最丰富的国家。因其社会历史条件和政府发展策略不同,各有特点。
美国的数控机床发展
美国历届政府都十分重视机床工业,美国国防部等部门因其军事方面的需求而不断提出机床的发展方向、科研任务,并且提供充足的经费,同时网罗世界人才,在发展中尤其讲究“效率”和“创新”,注重基础科研。机床技术不断创新,如1952年研制出世界第一台数控机床、1958年创制出加工中心、70年代初研制成FMS、1987年首创开放式数控系统等。由於美国首先结合汽车、轴承生产需求,充分发展了大量大批生产自动化所需的自动线,而且电子、计算机技术在世界上领先,因此其数控机床的主机设计、制造及数控系统基础扎实,且一贯重视科研和创新,故其高性能数控机床技术在世界也一直领先。但是其缺点在于偏重基础科研而忽视应用技术,加上在上世纪80年代政府引导的放松,致使数控机床产量增长放缓,于1982年被后起之秀日本超过,并大量进口。从90年代起,政府纠正了过去偏向,数控机床从技术转向实用,产量又逐渐回升。
美国机床工业起步比英国要晚50年,但在制造技术方面很快就超过了英国,跃居世界首位。1896年福特制造出第一辆汽车,为配合汽车大量生产,格里森公司研制了一整套用于齿轮加工、测量的设备和刀具,其他公司也研制出许多新型高效的自动化机床。1934年研制出世界上第一条组合机床自动线。1948年建立了世界上第一条年产3000万套轴承的自动线,使汽车产量迅速提高,1950年汽车产量达到800万辆(相比2000年中国汽车产量为207万辆)。从此,美国机床工业迅猛发展,在机床技术先进性、产量、生产规模上,长期居世界首位。虽然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经济衰退,机床工业一度陷入颓势,被日本、德国先后赶超,但很快由政府采取措施扭转了局面。
目前,美国机床制造业在高效自动化机床、自动生产线、NC机床、FMS等机床技术及工业生产上仍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主要分布于中西部和东北部各州,主要消费用户是汽车制造业、航空工业、建筑业和医疗设备制造业等。
美国的机床技术之所以能够在世界上保持长期领先,政府在引导加强研发和不断创新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首先,对方向性重大科研课题定出计划、措施并提供充足经费。例如为NC机床的研究开发提供大量经费。为新一代NC系统的研发提供1亿美元经费。
其次,组织引导有关科研单位和企业间的科研合作。例如:新一代NC系统的研发,由全美制造科学中心与美国空军协作开发;CIM的研制,政府组织通用汽车公司、波音飞机公司以及有关机床工业公司共同研发。
再次,新产品开发出来后,组织订货推广使用,同时加速推进科研进一步深化。例如:1952年麻省理工学院研制出第一台NC铣床后,马上组织军工部门订货100台用于生产,并不断改进,从而加速NC机床技术不断提高。又如:1994年美国G&L公司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VARLA4并联机构机床后,及时组织有关大学研究分析并在企业中使用,以便在技术上进一步提高。
由于美国缺乏熟练工人以及工人工资相对较高,机床用户要求机床制造厂家的机床使用性能更具有灵活性并可反复编程,以减少对熟练工人的需求。由于汽车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汽车型号更新周期也越来越短,汽车行业要求机床的性能灵活、使用范围广、调试周期短,以适应汽车生产批量少、更新换代快的要求。美国航空业、汽车业和模具制造业对高速机床的需求在不断增加。由于环保的原因,许多客户要求机床减少冷却液的使用量。以上种种情况表明,科技进步是影响美国机床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比如目前电子化、高速化、精密化成为了美国机床业发展的主流:如美国企业通过网络企业对企业的服务,有效整合供给商与客户的采购和存货系统;大型汽车公司(通用、福特、戴姆勒/克莱斯勒)和航天航空公司(波音、洛克希德)都通过这种网络服务在全球范围内与相关体系同步设计开发;机床业的制造过程治理、远端监控、故障排除和售后服务日渐普及;铣床主轴采用液压轴承模具,运用非接触式取代滚珠轴承;线性马达摆脱应用限制,进入商品化。
着眼未来,美国机床制造有以下明显的发展趋势:
一、追求具有更高加工效率的机床。因为提高机床的效率就等于缩短零件的加工周期,缩短加工周期有两条途径,一条途径是提高切削速度,即提高主轴转速。目前车床和车削中心的主轴转速都在8000r/min以上,加工中心的主轴转速一般都在15000~20000r/min,还有40000r/min和60000r/min的。同样,送给速度也有大幅度提高,可达20m/min,甚至60m/min。随着切削速度的增加,机床的结构刚性和动态特性都有明显提高,高速主轴和刀具系统的动平衡设计也获得相应提高;另一条途径是减少非加工时间。因为在零件加工过程中有大量的无用时间消耗在工件搬运、上下料、安装调整、换刀和主轴的升、降速上,因此,复合机床的研发近期发展很快,其核心是在一台机床上要完成车、铣、钻、镗、攻丝、铰孔和扩孔等多种操作工序。车床技术发展的主要趋势是多功能机床,目前的多功能复合机床实际上就是一台具有车削功能的加工中心。在磨削方面,目前的技术重点是开发基于PC的磨削控制系统,一台磨床能进行内圆、外圆和台阶轴磨削,或给机床以不同的循环来加快生产进程,既磨得快又能保证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
二、追求更加安全可靠和符合环保要求的机床。由于机床的运行速度的提高,操作者的安全和健康也被提到优先考虑的位置。目前美国研制的高档机床在可能伤害人的地方几乎都加有安全警示装置。干切削和微量润滑剂切削方法因其可大大减少润滑剂的挥发而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并且,几乎整个机床都是被封闭起来的,有些机床甚至看不到切屑,这样,即使有过量的油雾和烟雾也轻易收集。同时,机床操作者在工作时的环境、位置会被考虑得非常舒适。此外,无污染的清洁加工技术也受到极大重视。
三、机床配套部件产业迅速发展。机床配套件发展很快,品种齐全。主要产品有滚珠丝杠副、精密轴承、各种转台、换刀装置、各种气动、液压装置、直线导轨及主轴部件等等。这些配套件产业的发展有力地推动了机床主机的发展,不但有助于提高机床的速度和性能,而且可以大大缩短主机的生产周期,降低生产成本。
四、追求更加完善的控制系统。更高速的处理器和更精确的控制设备使机床的功能和性能完善而强大。技术密集已进入超速发展阶段,而集成的要害是开放式结构。PCC技术的应用,开始改变了机床的工作方式,把CNC推向了控制中心而不局限于机床控制器的范围。控制软件发展更快,一年甚至改进几次。CNC制造商已提供一些开放式结构的CNC系统。目前机械制造厂里开放式结构的CNC控制器占到10%~20%。零件程序可以离线开发,然后传送到生产车间的编程系统,在CNC控制器上运行,操作者可以观察、检测刀具运行情况和加工过程,还可以对加工过程进行必要的修正。美国GEFANUC公司销售的控制器中,有30%是开放式的,实现了真正的CAM/CNC集成,并趋于智能化控制,还可上网。虚拟制造和无纸化生产的技术基础已经具备,借助信息技术,此类软件的应用将以更快速度发展。
五、追求更高的机床外观质量。目前,机床制造商更加注重机床造型的美观和色调的协调柔和,机床精品更向工艺品方向发展。
德国的数控机床发展
德国政府一贯重视机床工业的重要战略地位,在多方面大力扶植。尽管德国机床工业发展比美国晚,但由于善于学习美国、英国的先进技术,并加强科学实验和研究分析,非凡是先进工艺方面的研究,因此机床业发展十分迅速。首先,讲究“实际”与“实效”。德国非凡注重科学试验,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基础科研与应用技术科研并重。其次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提高人员素质。企业与大学科研部门紧密合作,对用户产品、加工工艺、机床布局研究和数控机床的共性和特性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在质量上精益求精。德国的数控机床质量及性能良好、先进实用,出口遍及世界。尤其是大型、重型、精密数控机床。最后,德国非凡重视数控机床主机及配套件之先进实用,其机、电、液、气、光、刀具、测量、数控系统、各种功能部件,在质量、性能上均居世界前列。如西门子公司的数控系统,为世界闻名,成为大部分用户配套的不二选择。
同样,德国机床协会(VDW)给德国企业提供一切可能的市场支持,从市场信息、统计资料到各类产品的报告和对要害领域如汽车工业的猜测。VDW借助中国机床工具协会,为有意在中国寻求合作伙伴的德国公司提供直接接触的机会;提供所有各类设备和服务的进口认证以及其他贸易信息;根据需要组织中方有关人员到德国进行技术培训活动;组织德国企业代表团参加在中国的大型金属加工展览会,以及联系德国政府提供官方支持。
日本的数控机床发展
日本政府对机床工业的发展异常重视,一方面通过规划和制定法规(如“机振法”、“机电法”、“机信法”等)引导产业发展,另一方面提供充足的研发经费鼓励科研机构和企业大力发展数控机床。在重视人才及机床元部件配套上学习德国,在质量治理及数控机床技术上学习美国,并将两国经验结合,形成了自己的发展特色而后来居上。
自1958年研制出第一台数控机床后,日本1978年产量(7,342台)就超过了美国(5,688台),并在很长一段时期产量、出口量均居世界首位(2001年产量46,604台,出口27,409台,占59%)。战略上先仿后创,先生产量大而广的中档数控机床,大量出口,占领大部分世界市场份额,并在上世纪80年代开始进一步加强科研,向高性能数控机床发展。日本FANUC公司正是采取这种战略,在日本政府的引导鼓励下,针对性地发展市场所需各种低中高档数控系统,在技术上领先,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机床数控系统供给商。该公司现有职工3,674人,科研人员超过600人,月产能力7,000套,销售额在世界市场上占50%,在日本国内约占80%,对加速日本和世界数控机床的发展起了重大促进作用。
与FANUC公司同时发展的还有其他众多机械加工配件公司,在政府的引导下这些日本公司都非凡重视发展要害技术和核心产品。这种分工合作关系提高了日本数控机床行业的效率,避免了美国数控机床行业由于各厂家都想成为行业标准而引发的内部争斗,从而保存了对外竞争力。此外,日本政府还鼓励一些规模不大但是拥有自己独特技术优势的数控机床和自动化设备生产厂家发展自己的专利技术。
中国台湾地区
现代数控机床企业的发展越来越依靠供给链,这一点已经被世界各国和地区机床工业发展经验所证实。比如中国台湾地区的机床产业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中国台湾地区的机床产业属于装配型。除了主轴等精密部件,机床生产厂家基本不进行其他的机械加工。铸造、钣金、热处理、喷漆等工艺都交由协作厂来完成,比如友嘉公司有约70家协作厂分布于台中地区。
可见台湾地区的机床产业发展优势在于已经形成配套完善、品种齐全的机床零部件(配套件)产业,这些零部件厂商都集中在机床厂四周不到百公里的范围内,部件供给准时、齐全。中国台湾地区机床产业90%以上的生产商都集中在台中地区,相互之间没有太长的距离,几乎是一家挨着一家,这样既可以做到准确供货,又可以减少库存,甚至在某些厂家或某些环节实现零库存。发达的机床零部件工业和便捷完善的供给链,是台湾地区机床产业的优势和骄傲,在获取零部件的便捷性上甚至优于日本和德国。
此外,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中国台湾地区机床企业普遍重视研发工作,每年的研发投入都在营业额的4%以上。基础好、资金实力强的公司年研发投入可以达到营业额的5%以上。

⑷ 有人说瑞士制造比德国制造还“精密”,这是真的吗

德国制造在“精密”这一方面来说确实不如瑞士,瑞士制造之所以如此精密是因为它的国家非常的小,没有办法走数量低价竞争的路线。只能是在质量和精度上做得更高一些才有竞争力。这就决定了瑞士制造出来的手表和军刀都是非常完美的东西。


瑞士的精密制造现在仍然是领先水平,德国除了制造数量上能压瑞士一头,在精度上是输给了瑞士。和瑞士不在一个层次上。当然,单靠“精密”这个优势瑞士的制造业是没有德国的收入高的,毕竟德国的实力是强于瑞士的。

⑸ 控制全球机床半壁江山,精度远超英美,后来怎样

因为日本是一个小小的岛国,但那"小"也只能代表它的国土面积,在机床产业日本可是业界翘楚。机床,作为制造机器的机器,它在工业制造方面的地位自然是不用多加赘述。机床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工业发展程度和加工技术水平。那物资贫乏、国土面积狭小、人口少的日本又是凭借何种本事成为机床强国的呢?

一.罗马非一日之功

我们现如今只看到了日本机床产业光鲜亮丽的一面,作为继美国、德国之后的世界上第三个建立起机床工业、制造业、工业的强国,但罗马的建成从不是一日之功。

在近代早期,日本也是一个饱受侵略的国家,但他们敢于除旧迎新。如日本的"明治维新",从政治、经济、文化方面都提出了有效可行的改革措施,其中的"殖产兴业"更是引起了早期的工业革命热浪。

无论身处最好的时代还是最坏的时代,我们都应积极顺应时代的潮流,多一些"恰逢其时",少一些"生不逢时"。所以记得在埋头赶路时也要抬头看路,慢慢地工多艺熟,日后自有长进。

⑹ 世界著名AAO技术在哪个国家

半导体加工设备

基本被日本、美国霸占。

目前蚀刻设备精度最高的是日立。比如东丽,帝人的炭纤维,超高精密仪器,数控机床,光栅刻画机(这个最牛的也是日立,刻画精度达到10000g/mm ),光刻机(ASML)等等,这些是美日严格限制出口的。

一个块CPU要制造出来,需要N多设备和材料。全球前十大半导体设备生产商中,有美国企业4家,日本企业5家。

半导体材料

生产半导体芯片需要19种必须的材料,缺一不可,且大多数材料具备极高的技术壁垒,因此半导体材料企业在半导体行业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

而日本企业在硅晶圆、合成半导体晶圆、光罩、光刻胶、药业、靶材料、保护涂膜、引线架、陶瓷板、塑料板、 TAB、 COF、焊线、封装材料等14中重要材料方面均占有50%及以上的份额,日本半导体材料行业在全球范围内长期保持着绝对优势。全球70%的半导体硅材料,都是由日本信越化学提供。

超高精度机床

超高精度机床和材料学并为工业之母:是日本、德国、瑞士的天下,其中日本更是领先世界一大截。

世界最高精度机床主轴来自日本精工。

美国F22猛禽战机就用日本机床:SNK(新日本工机)的5轴龙镗铣。

yamazaki mazak(日本山崎马扎克)被瑞典皇家科学院评出的世界最佳公司、英国本地最佳工厂兼出口成就奖、美国制造工程师学会惠特尼生产力奖获得者、美军US.ARMY岩岛兵工厂联合制造技术中心的机床供应商及机械师培训方、波音集团的最佳机床设备供应商等等。mazak最拿手的环节,当属machining center(加工中心)。

全球超精密加工领域中精度最高的母机,来自于日本捷太科特Jtket的AHN15-3D自由曲面金刚石加工机,此设备主要用来对各种光学镜头和蓝光镜片模具进行超精密车削及研磨。这台机子仅从加工精度上讲比三台军工神器(美国LLNL的LODTM和DTM-3, 英国CUPE的OAGM2500)还要高出近8倍。

全球70%的精密机床都搭载着由日本Metrol研制的世界最高精度的微米级全自动对刀仪。

全球唯一一台突破纳米级加工精度的慢走丝电火花加工机,来自日本sodick(沙迪克),sodick将电火花式加工与水刀式加工结合成功开发出世界首台混合动力线切割放电加工机。

在任何尖端工业机械上都不可缺的传动部件,日本HDS的高精密、大扭矩、轻量化、回力小的谐波减速机在全球拥有4成以上份额,NASA、空客、蔡司外科手术镜等都是靠它来传递反馈设备的停走、动力转向、精度定位。

双主轴双刀塔车床的代表者——okuma(大隈株式会社)。okuma最令人称赞的是这家公司是全球机床界中的“全能型制造商”,几十年来一直坚持从核心部件(驱动器、编码器、马达、主轴等)到数控操作系统到终端,全部自主设计开发完成,真正实现了软硬兼备。

日本松浦机械几乎霸占了欧洲高端发动机加工,历来都是超跑法拉利,布加迪威航的客户。

中国高精尖科研设备铜材主要提供商,国家重点扶持机构中铝洛铜向日本生田产机购买一整条伸铜双面铣面切削生产线;世界几乎所有汽车品牌上的铜材的加工过程都要利用生田产机的设备完成。

工业机器人

工业机器人是未来50年的全球大力发展的产业。目前工业机器人的技术基本掌握在日本手中。

机器人四大家族:日本发那科、安川电机、瑞典ABB、德国库卡。其中发那科是全球工业机器人销售记录保持者、利润保持者、技术领导者。德国库卡最弱,其核心技术基本外购,目前被美的收购。

工业机器人有三大核心技术其实也就是三大核心零部件的关键技术:控制器(控制技术),减速机,机器人专用伺服电机及其控制技术。

一线厂家包括:发那科(Fanuc 日本)、安川(Yaskawa 日本)、ABB(瑞士)、库卡(KUKA 德国)。二线厂商包括Comau(意大利)、OTC(Daihen旗下 日本)、川崎(Kawasaki 日本)、那智不二越(Nachi-Fujikoshi 日本)、松下(Panasonic 日本)等等。

顶尖精密仪器

美日德基本垄断,其中美国10家,日本6家,德国4家,英国2家 。

美日都是诺贝尔奖大国,日本从2000年开始基本每年一个诺贝尔奖,其中之一就是离不开其高端仪器的制造,使用。

举几个例子。日本SATAKE长期致力于发展人类三大粮食作物之一的稻米方面机械设备,旗下囊括的粮食食品设备、实验检测设备、关联环境机械设备等方面市占率均为第一位。全球主要稻米粮食国家政府与企业均与SATAKE有合作,包括中国、美国、东南亚、南美等地区。

由日立为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定制打造的世界最强大的科研显微镜已于去年正式投入使用。

目前全球高端电子显微镜主要有两大品牌:日本的JEOL和美国的FEI。全球唯一陶一台原子纳米级全息电镜也已经被日本开发成功——来自日立。

医疗硬件的最高峰之一,全球仅有的6台投入使用的重粒子癌放疗设备有5套在日本,1套在德国,目前选择不开刀而接受重粒子线放疗的患者中有80%是在日本进行的。

医疗科技硬件两大最高峰的另一个——质子束放疗加速器,由日立与北海道大学发明,整套设备售价2亿dollar+,全球装机量不超15台。

世界首台带立体定向功能的适形调强放疗设备并用于胰腺癌治疗——三菱重工。

世界首个不依靠科研反应堆,成功商业化为医院专用的硼中子捕捉疗法(BNCT)设备——住友重机械-京都大学。BNCT是不需上手术台的癌治疗手段之一,日本产学界合作。

世界最速兼唯一有能力探测外银河系高能量的全天候天文仪器——maxi(全天候X射线监视装置)。搭载了由jaxa和riken共同开发的世界最广视野狭缝监视摄像机(12固态+2气态),放置于国际空间站日本实验舱kibo号外平台。

世界首支行星观测用(极紫外分光)太空望远镜——日本Sprint-A Sprint-A。

jeol利用最新独自研发的12极子球面像差校正器,成功推出最高加速电压达300kv的新一代冷场发射球差校正透射电镜——jem-arm300f,巩固了自己在电子显微镜界的世界领先地位。

世界最高波束亮度、强度生成能力的能量回收光源光阴极直流电子枪——日本pearl。

日立的质子束癌症放疗设备已经在全世界医院癌症科NO.1的美国MD安德森进行了2400+实例,此外美总统御用医院梅奥诊所,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CI唯一指定的儿童综合癌症治疗兼研究机构St.Jude Children's Research Hospital,欧洲最大规模肿瘤科的德国海德堡大学医院都在利用日立的质子束放疗设备。

⑺ 什么数控机床精度最高

数控机床是数字控制机床的简称,是一种装有程序控制系统的自动化机床。该控制系统能够逻辑地处理具有控制编码或其他符号指令规定的程序,并将其译码,从而使机床动作并加工零件。

数控机床的控制单元

数控机床的操作和监控全部在这个数控单元中完成,它是数控机床的大脑。

与普通机床相比,数控机床有如下特点:

●加工精度高,具有稳定的加工质量;

●可进行多坐标的联动,能加工形状复杂的零件;

●加工零件改变时,一般只需要更改数控程序,可节省生产准备时间;

●机床本身的精度高、刚性大,可选择有利的加工用量,生产率高(一般为普通机床的3~5倍);

●机床自动化程度高,可以减轻劳动强度;

●对操作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对维修人员的技术要求更高。

数控机床一般由下列几个部分组成:

●主机,他是数控机床的主题,包括机床身、立柱、主轴、进给机构等机械部件。他是用于完成各种切削加工的机械部件。

●数控装置,是数控机床的核心,包括硬件(印刷电路板、CRT显示器、键盒、纸带阅读机等)以及相应的软件,用于输入数字化的零件程序,并完成输入信息的存储、数据的变换、插补运算以及实现各种控制功能。

●驱动装置,他是数控机床执行机构的驱动部件,包括主轴驱动单元、进给单元、主轴电机及进给电机等。他在数控装置的控制下通过电气或电液伺服系统实现主轴和进给驱动。当几个进给联动时,可以完成定位、直线、平面曲线和空间曲线的加工。

●辅助装置,指数控机床的一些必要的配套部件,用以保证数控机床的运行,如冷却、排屑、润滑、照明、监测等。它包括液压和气动装置、排屑装置、交换工作台、数控转台和数控分度头,还包括刀具及监控检测装置等。

●编程及其他附属设备,可用来在机外进行零件的程序编制、存储等。

自从1952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数控机床以来,数控机床在制造工业,特别是在汽车、航空航天、以及军事工业中被广泛地应用,数控技术无论在硬件和软件方面,都有飞速发展。

加工中心

加工中心是带有刀库和自动换刀装置的一种高度自动化的多功能数控机床。工件在加工中心上经一次装夹后,能对两个以上的表面完成多种工序的加工,并且有多种换刀或选刀功能,从而使生产效率大大提高。

加工中心按其加工工序分为镗铣和车削两大类,按控制轴数可分为三轴、四轴和五轴加工中心。

⑻ 控制全球机床半壁江山,精度远超英美,后来怎样

机床领域的领先者,让人望尘莫及

机床这个东西,在我们的实际生产活动中可谓是运用非常地广泛,能够给我们的生产带来巨大的帮助。而要说起谁是世界上机床行业最为领先的国家,那就得说起日本了。很多人并不知晓的是,日本的机床行业的实力可谓是非常的强劲,可以说是机床行业的翘楚。

更何况机床的先进程度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工业发展状况与制造水平。那么日本究竟是凭借着什么样的条件,让自己的机床行业成为了世界领先者的呢?

而且华为也开始了未来6G的技术研究,也是因为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速度惊人,对于像华为这样的企业来说,只有掌握着技术上的领先地位,才能有着绝对的话语权;只有着眼于未来的发展和对危机的应对,才能让企业更加悠久保持着生命力。

所以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来说,永远秉承着创新发展、开拓进取的理念,才能够有着更悠久的发展历史。否则的话,着眼于眼前的利益不思进取,也只不过是昙花一现、南柯一梦,等来的终究是大厦将倾的结局。

⑼ 世界数控机床发展史

世界数控机床发展史:

  1. 数控机床是由美国发明家约翰·帕森斯上个世纪发明的。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世界机床业已进入了以数字化制造技术为核心的机电一体化时代,其中数控机床就是代表产品之一。数控机床是制造业的加工母机和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它为国民经济各个部门提供装备和手段,具有无限放大的经济与社会效应。欧、美、日等工业化国家已先后完成了数控机床产业化进程,而中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起步,仍处于发展阶段。

  2. 美国发展:美国政府重视机床工业,美国国防部等部门因其军事方面的需求而不断提出机床的发展方向、科研任务,并且提供充足的经费,且网罗世界人才,特别讲究“效率”和“创新”,注重基础科研。因而在机床技术上不断创新,如1952年研制出世界第一台数控机床、1958年创制出加工中心、70年代初研制成FMS、1987年首创开放式数控系统等。由于美国首先结合汽车、轴承生产需求,充分发展了大量大批生产自动化所需的自动线,而且电子、计算机技术在世界上领先,因此其数控机床的主机设计、制造及数控系统基础扎实,且一贯重视科研和创新,故其高性能数控机床技术在世界也一直领先。当今美国生产宇航等使用的高性能数控机床,其存在的教训是,偏重于基础科研,忽视应用技术,且在上世纪80代政府一度放松了引导,致使数控机床产量增加缓慢,于1982年被后进的日本超过,并大量进口。从90年代起,纠正过去偏向,数控机床技术上转向实用,产量又逐渐上升。

  3. 德国发展:德国政府一贯重视机床工业的重要战略地位,在多方面大力扶植。于1956年研制出第一台数控机床后,德国特别注重科学试验,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基础科研与应用技术科研并重。企业与大学科研部门紧密合作,对数控机床的共性和特性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在质量上精益求精。德国的数控机床质量及性能良好、先进实用、货真价实,出口遍及世界。尤其是大型、重型、精密数控机床。德国特别重视数控机床主机及配套件之先进实用,其机、电、液、气、光、刀具、测量、数控系统、各种功能部件,在质量、性能上居世界前列。

  4. 中国发展:作为现代工业基石的机床产业,是工业经济发展过程中无论如何都不能绕过一个关键性问题,中国机床产业由于先天不足,一直在中高端机床项目发展上落于国外主流水准,正处于一个追赶的过程当中。中国数控机床仍然较为落后。中国数控机床市场巨大,与国外产品相比,中国的差距主要是机床的高速高效化和精密化上,中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即从解决短缺为主的开放逐步向建设经济强国转变,从脱贫向致富转变,煤炭、汽车、钢铁、房地产、建材、机械、电子、化工等一批以重工业为基础的高增长行业发展势头强劲,构成了对机床市场尤其是数控机床的巨大需求。

⑽ 数控机床哪个国家的最好

德国,设计的很严谨,并且皮实.就是贵,并且生产期长,要想买,可能排队

阅读全文

与数控设备精度最高的是哪个国家的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机械能除以位移等于什么 浏览:30
什么事制药设备的urs 浏览:892
带卡槽轴承作用是什么 浏览:169
啤机械手怎么调试视频 浏览:717
石墨电极自动接长装置 浏览:555
重结晶与过滤的实验装置图 浏览:897
阀门锈死断怎么办 浏览:366
高铁动车上能带电动工具吗 浏览:110
三地画怎么加工设备 浏览:659
电动工具店铺牌子图片 浏览:566
计算机常见的辅助设备有哪些 浏览:189
机械杂质的危害有哪些 浏览:913
东莞市五金制品加工 浏览:373
甩手工具箱裂变宝贝 浏览:943
变电站保护及自动装置 浏览:318
设计捕小鱼的捕鱼装置 浏览:296
啤酒灌装设备哪里有 浏览:532
常纺机械怎么样 浏览:269
轴承基本额定负荷怎么计算 浏览:901
回收轴承电话多少 浏览: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