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制冷什么意思
一、制冷的意思:又称冷冻,将物体温度降低到或维持在自然环境温度以下。
1、实现制冷的途径有两种,一是天然冷却,一是人工制冷。天然冷却利用天然冰或深井水冷却物体,但其制冷量(即从被冷却物体取走的热量)和可能达到的制冷温度往往不能满足生产需要。天然冷却是一传热过程。人工制冷是利用制冷设备加入能量,使热量从低温物体向高温物体转移的一种属于热力学过程的单元操作。
2、制冷原理:制冷原理是利用保险展示柜冷却水从主冷凝器顶部流入,混合蒸汽经冷却水淋洒后被冷凝,与冷却水一起由下部排入水池。积存在主冷凝器内的未凝结蒸汽和空气,由第一辅助喷射器抽出,经过 第一辅助冷换器的冷凝,再由第二辅助喷射器和第二辅助冷凝器抽吸冷凝后直接排入大气。
3、应用实例
二、制冷
【词语】:制冷
【拼音】:zhìlěng
【解释】:用人工方法取得低温。
【出处】:胡茵《制冷机的工作原理》:“制冷机主要是利用低沸点液体蒸发时吸收热量的原理达到制冷效果。”人工制造低温(低于环境温度)的技术。使用较广的制冷方法有压缩式和吸收式两种。
【例句】:想保住这些产品,需要精良的制冷设备。
【词性】:动词
B. 电子冰箱制冷是什么意思冷藏和冷冻有啥区别!
冷藏是指制冷温度在零度以上
冷冻一般是指制冷效果在零度以下
可以结冰
电子冰箱达不到冷冻的效果
C. 空调开始制冷时在什么温度
和室外温度不要相差超过5~8℃,设定太低费电,太高了效果不好!
D. 制冷是什么
制冷,是使某一空间或物体的温度降到低于周围环境温度,并保持在规定低温状态的一门科学技术,它随着人们对低温条件的要求和社会生产力的提高而不断发展。
制冷就是使某一空间或某物体达到低于其周围环境介质的温度,并维持这个低温的过程。(制冷技术与应用)
制冷系统
制冷系统由4个基本部分即压缩机、冷凝器、节流部件、蒸发器组成。由铜管将四大件按一定顺序连接成一个封闭系统,系统内充注一定量的制冷剂。一般的空调用制冷剂为氟里昂,以往通常采用的是R22,有些空调的氟里昂已经采用新型的环保型制冷剂R407。以上是蒸汽压缩式制冷系统。 以制冷为例,压缩机吸入来自蒸发器的低温低压的氟里昂气体压缩成高温高压的氟里昂气体,然后流经热力膨胀阀(毛细管),节流成低温低压的氟里昂汽液两相物体,然后低温低压的氟里昂液体在蒸发器中吸收来自室内空气的热量,成为低温低压的氟里昂气体,低温低压的氟里昂气体又被压缩机吸入。室内空气经过蒸发器后,释放了热量,空气温度下降。如此压缩-----冷凝----节流----蒸发反复循环,制冷剂不断带走室内空气的热量,从而降低了房间的温度。 制热时,通过四通阀的切换,改变了制冷剂的流动方向,使室外热交换器成为蒸发器,吸收了室外空气的热量,而室内的蒸发却成为冷凝器,将热量散发在室内,达到制热的目的。
E. 空调开到多少度最冷
最低温度16度。
空调设定温度范围一般在16~30度之间。
这个温度是跟据欧洲标准确定的,现行的家用空调温度通行的最低温度都是16度,中央空调室内标准温度为26度。空调不论是制冷还是制热,它可设定的温度最高为30℃、最低是16℃,这个温度极限值只适用于氟冷媒系统空调机;如果是其它冷媒系统,温度范围可以向两边延伸,比如最低可达5℃、最高可达60℃。
(5)制冷是什么温度扩展阅读:
国内现行家用空调温度通行的最低温度都是16℃,主要还是从节能和人体舒适度角度综合来进行考虑的。
其实,16度不是为制冷设计的,而是为制热准备的。就是说:制冷不能设置16度,因为有害于身体。制热可以设置16度,可以有益于健康。
中医讲究天人合一,夏天就得热,冬天就得冷。由此,空调温度的设置:制热20度。最好是16度。只要不僵手僵脚即可。
制冷26度。最好是设置的温度在26~29度,比室外温度相差3~6度,室外29度设置26度,室外35度设置29度。目的是缩小室内外温差,有益于健康
F. 什么是制冷
空调在作制冷运行时,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气体被压缩机吸入后加压变成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在室外换热器中放热(通过冷凝器冷凝)变成中温高压的液体(热量通过室外循环空气带走),中温高压的液体再经过节流部件节流降压后变为低温低压的液体,低温低压的液体制冷剂在室内换热器中吸热蒸发后变为低温低压的气体(室内空气经过换热器表面被冷却降温,达到使室内温度下降的目的),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气体再被压缩机吸入,如此循环。
一、采用两级压缩的原因
制冷系统的冷凝温度(或冷凝压力)决定于冷却剂(或环境)的温度,而蒸发温度(或蒸发压力)取决于制冷要求。由于生产的发展,对制冷温度的要求越来越低,因此,在很多制冷实际应用中,压缩机要在高压端压力(冷凝压力)对低压端压力(蒸发压力)的比值(即压缩比)很高的条件下进行工作。由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 Pv/T≡C可知,此时若采用单级压缩制冷循环,则压缩终了过热蒸气的温度必然会很高(V一定,P↑→T↑),于是就会产生以下许多问题。
1.压缩机的输气系数λ大大降低,且当压缩比≥20时,λ=0 。
2.压缩机的单位制冷量和单位容积制冷量都大为降低。
3.压缩机的功耗增加,制冷系数下降。
4.必须采用高着火点的润滑油,因为润滑油的粘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5.被高温过热蒸气带出的润滑油增多,增加了分油器的负荷,且降低了冷凝器的传热性能。
综上所述,当压缩比过高时,采用单级压缩循环,不仅是不经济的,而且甚至是不可能的。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满足生产要求,实际中常采用带有中间冷却器的双级压缩制冷循环。但是,双级压缩制冷循环所需的设备投资较单级压缩大的多,且操作也较复杂。因此,采用双级压缩制冷循环并非在任何情况下都是有利的,一般当压缩比≥8时,采用双级压缩较为经济合理。
二、双级压缩制冷循环的组成及常见形式
两级压缩制冷循环,是指来自蒸发器的制冷剂蒸气要经过低压与高压压缩机两次压缩后,才进入冷凝器。并在两次压缩中间设置中间冷却器。两级压缩制冷循环系统可以是由两台压缩机组成的双机(其中一台为低压级压缩机,另一台为高压级压缩机)两级系统,也可以是由一台压缩机组成的单机两级系统,其中一个或两个汽缸作为高压缸,其余几个汽缸作为低压缸,其高、低压汽缸数量比一般为1:3或1:2 。
两级压缩制冷循环由于节流方式和中间冷却程度不同而有不同的循环方式,通常分为:两次节流中间完全冷却、两次节流中间不完全冷却、一次节流中间完全冷却和一次节流中间不完全冷却四种两级压缩制冷循环方式。其中,两次节流是指制冷剂从冷凝器出来要先后经过两个膨胀阀再进入蒸发器,即先由冷凝压力节流到中间压力,再由中间压力节流到蒸发压力,而一次节流只经过一个膨胀阀,大部分制冷剂从冷凝压力直接节流到蒸发压力,相比之下,一次节流系统比较简单,且可以利用其较大的压力差实现远距离或高层冷库的供液。因此实践中采用的基本上都是一次节流两级压缩制冷循环系统。至于采用哪一种中间冷却方式,由选用制冷剂的种类来决定。通常两级压缩氨制冷系统采用中间完全冷却,而两级压缩氟利昂制冷系统,则常采用中间不完全冷却。
G. 制冷和冷却有什么区别
冷却的自然发生的,一般温度不会低于其所处的环境温度,制冷可以是天然的也可以是强制的。
制冷即致冷,又称冷冻,将物体温度降低到或维持在自然环境温度以下。实现制冷的途径有两种,一是天然冷却,一是人工制冷。
天然冷却利用天然冰或深井水冷却物体,但其制冷量(即从被冷却物体取走的热量)和可能达到的制冷温度往往不能满足生产需要。天然冷却是一传热过程。
人工制冷是利用制冷设备加入能量,使热量从低温物体向高温物体转移的一种属于热力学过程的单元操作。
制冷,是使某一空间或物体的温度降到低于周围环境温度,并保持在规定低温状态的一门科学技术,它随着人们对低温条件的要求和社会生产力的提高而不断发展。
制冷就是使某一空间或某物体达到低于其周围环境介质的温度,并维持这个低温的过程。(制冷技术与应用)。
冷却,指使热物体的温度降低而不发生相变化的过程。
将食品的温度逐步降低到接近食品的冰点,但食品内的水分尚未结冰的讨程.称为食品的冷却。处于冷却状态的食品称为冷却食品。
H. 冷却机的制冷温度范围是多少
用于食品冷却的制冷温度范围一般冷却10~15度,你说的冷却温度达到是用于食品冷却的工艺。这也要看你的设备是什么设备。工艺不同所需要的冷却水温度不同,没有统一的规定的。这个需要查看你设备的需求参数或者工艺生产中原材料所需要的参数。目前环速公司已有,可以满足食品温度10℃工艺上使用。
I. 什么叫制冷
制冷指的是:
冷冻,指降低温度,使物体凝固、冻结。也叫“制冷”,是应用热力学原理,用人工制造低温的方法,冰箱和空调都是采用制冷的原理。
从化工的角度,一般都是采用一种临界点高的气体,加压液化,然后再使它汽化吸热,反复进行这个过程,液化时在其他地方放热,汽化时对需要的范围吸热。
发展:
冷冻技术是一种古老的食品保存技术。早在公元前1000年,我国已经懂得利用冰窖冷冻储藏食品;而希腊人和罗马人则会在地窖中放入压碎的雪块用以食品的冷冻。
我国的冷冻食品商品化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起步;80年代,随着家用冰箱、冰柜和冷藏柜的普及,推动了冷冻食品的发展;90年代,我国冷链初步形成,品种不断增加,生产企业大幅度增多。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制冷
J. 空调“制冷”和“制热”标记的温度是什么比如,室温26℃,制冷26℃和制热26℃,结果分别是什么
制冷和制热,是空调的其中两个工作模式。
室温26度:这里的26是指空调回风温感探头探测到的房间内的实际温度。
制冷26度:这里的26是指你设置要求房间内需要达到冷的温度,如果房内温度高于这个数值,空调才会启动制冷模式,一直到达到26度,制冷暂停。
制热26度:这里的26指的是你设置房间内需要加热到26度。如果房间内温度低于26度,空调才会启动制热模式,一直加热到26度,制热模式暂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