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已知机组压缩机的制冷量,如何计算所需换热器的换热量
根据钎焊板式热交换器不同应用场合,换热机组 甚至超越您原有的需求,可用不同方法来清洗.制冷用换热机组冷却塔回路中的冷凝器,换热机组 对应您给定的工况要求,其水质较差,换热机组 由国内自行设计和制造的30万t/a合成氨的氮肥装置,可用化学清洗、反冲洗或两者组合除去污垢.
如果污浊主要由沉淀作用造成,定期的现场反冲洗是最简单的,换热机组是最有效的选择.
可是如果出现结水垢,则必须进行化学处理.可将中性或弱酸清洗剂用高粘度泵在大约两倍常规流量下反方向通过热交换器进行清洗.按与正常使用的相反方向在系统中循环(通常24小时).系统清洗完后,应该用清水冲洗至少30分钟.
防耐腐蚀板
无缝管钢对大多数的化学药品具有高的耐腐蚀能力,但对氯离子的浓度比较敏感.为此,必须限制其浓度在280ppm或更小(低于55℃).并且水换热机组PH值必须保持在~之间.此外钎焊工艺中用的铜对强酸和氨比较敏感.所以在实际应用中,例如清洗换热器换热机组时候就绝对不可以用盐酸作为清洗剂;例如换热器用于泳池水的换热,其泳池水换热机组氯离子浓度就不可以高出280ppm;又如换热器用于某些化工、制药等行业,其流体介质换热机组是不可以含盐酸、硝酸等强酸和氨水溶液.
4安装注意事项
换热器必须有专门支架固定而不能依靠连接管道做固定支架,清洗钎焊板式热交换器,以保证不会使连接管道受应力和引起振动.建议将钎焊板式热交换器放置于台架上,并用金属夹板将其拉紧固定.不推荐使用软管连接水路,这容易导致压力振荡.
钎焊板式热交换器必须直立放置,换热机组 所有人,以便使换热器内换热机组空气完全排出.如果换热器内存有空气,将使换热效果大大降低.
❷ 制冷机的节能方法
离心式制冷机节能方法1.制冷机节能原则:提高蒸发温度,降低冷凝温度。在满足设备安全和生产需求的前提下,尽量提高蒸发温度和降低冷凝温度。为此加大了冷却塔的改造,以保证冷却水效能。
2.防止和减少管道结垢以提高冷凝器和蒸发器的换热效率补充水如果水处理做的不好,碳酸氢钙和碳酸氢镁受热产生的碳酸钙和碳酸镁会沉积在管道上。使导热性能下降,影响冷凝器和蒸发器的换热效率,并使设备运行电费大幅度上升。此时除了采用水处理技术外,还可以利用管道定期自动清洗设备进行管道清洗。
3.调整制冷机设备合理的运行负载
在保证设备安全运行的情况下,制冷主机运行在70%-80%负载比运行在100%负载时,单位冷量的功耗更小。运用此方式开机要结合水泵、冷却塔的运行情况综合考虑。
4.采用制冷机变频装置,调节离心制冷机压缩机的转速低压的冷媒经过离心机后,压力升高。离心机的转速越大,压力升得越高。在实际运行中,设备大多是在非满负荷运行。固定转速的离心机在设备小负荷运行时,造成能源浪费。而变频离心制冷机可以依据负荷的变化,自动调节压缩机转速,节能空间比较大。
❸ 制冷系数与制冷效率有何区别
制冷系数(COP,CoefficientOfPerformance)也称制冷性能系数,是指单位功耗所能获得的冷量,是制冷系统(制冷机)的一项重要技术经济指标。制冷性能系数大,表示制冷系统(制冷机)能源利用效率高
制冷系数
制冷系数(COP,CoefficientOfPerformance)也称制冷性能系数,是指单位功耗所能获得的冷量,是制冷系统(制冷机)的一项重要技术经济指标。制冷性能系数大,表示制冷系统(制冷机)能源利用效率高。[1]
中文名
制冷系数
这是与制冷剂种类及运行工作条件有关的一个系数,理论上的制冷性能系数可达2.5~5。由于这一参数是用相同单位的输入和输出的比值表示,因此为一无量纲数。
在吸收式或蒸汽喷射式制冷机中采用热力系数(英文对照词为heat ratio)表示这一特性,与制冷性能系数涵义是一致的。
在美国还采用EER(energy efficiency ratio),国内技术界称为能效比或能源利用系数,定义为在规定条件下制冷量(单位用BTU/h表示)与总的输入电功率(单位用W表示)的比值,涵义上也是一致的。
这里要说明,由于计算时采用不同单位,因此所得数值也不相同。例如,当制冷量和输入功率一定的情况下,单位分别采用kcal/h和W表示时,COP=1;当采用法定计量单位(即均用W)表示时,COP=1.16;当分别采用英热单位(BTU/h)和W表示时,EER=3.97。
上述术语名称,在国内外制冷技术领域都使用,只是使用场合或不同国家习惯有所不同而已。这里要进一步说明的是,COP或EER是指在标准条件下运行的能源利用系数,实际上制冷机大都是在非标准条件下运行,因此美国还提出SEER(seasonal energy efficiency ratio)即季节性能效比等术语,涵义也没本质上的不同。
❹ 影响换热器换热效果的因素
1、环境温度:换热器外部的环境温度直接影响换热器的蒸发或冷凝温度,直接决定换热器管内外的温差,换热器温差越大,则换热能力越大。
2、环境湿度:制冷时室内湿球温度对冷量的影响很大,正常情况下,环境湿度越高,换热器换热效果越好。
3、通风量、风速:一般情况下风量越大、风速越高,换热能力越强,换热效率越高,但同时产生的噪音也越高,所以需要根据性能指标要求合理确定风量。室外风量选择同样存在换热能力与噪音的矛盾,一般情况下单排换热器迎风面积相对较大,风量较大。
4、压缩机能力:换热器的换热能力与压缩机能力成正比,压缩机排量大,制冷剂在系统中的循环量大,会加快换热器管内制冷剂的流速,提高管内侧换热效率。但如果用大马拉小车,则成本上升、EER下降,有点得不偿失,一般不提倡,仅适用换热器过小补偿。
(4)制冷主机怎么看换热效率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1、根据换热器的形式,应在管式板式换热器的两端留有足够的空间来满足条件(操作)清洗、维修的需要。浮头式换热器的固定头盖端应留有足够的空间以便能从壳体内抽出管束,外头盖端必须也留出一米以上的位置以便装拆外头盖和浮头盖。
2、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的两端应留出足够的空间以便能抽出和更换管子,并且用机械法清洗管内时。两端都可以对管子进行刷洗操作,U形管式换热器的固定头盖应留出足够的空间以便抽出管束,也可在其相对的一端留出足够的空间以便能拆卸壳体。
3、换热器不得在超过铭牌规定的条件下运行。应经常对管,壳程介质的温度及压降进行监督,分析换热管的泄漏和结垢情况。
❺ 影响制冷效率有哪些主要因素
首先明确制冷效率的定义:COP=得到的冷量/付出的功。
影响制冷效率的因素有很多的。1、冷凝温度。冷凝温度高,制冷效率会很低。 2、蒸发器、冷凝器的换热效率。比如说蒸发器是否结霜。在结霜初期,传热效率是上升的,所以制冷效率上升;如果结霜多了,严重影响换热,制冷效率急速下降。 3、蒸发温度。就是你想得到多低的温度。如果蒸发温度低,制冷效率就低。一般民用的制冷剂COP都是大于一的一般在3到4之间,但是工业用的低温制冷机很多设备的COP都是低于一的。 5、制冷剂的种类也会影响制冷效率。 6、压缩机的压比也会影响制冷效率。 7、节流装置也会影响制冷效率。节流装置引起的功的耗散越大,制冷效率就越低。 8、应该还可以想到很多,暂时想不到了。。。
不知道你是不是专业的。如果不是专业的回答如下:
1、环境温度。环境温度越高,效率越低。 2、制冷装置性能的好坏。 3、机器的用途。想要得到的温度越低,制冷效率越低。 4、想不到了。。。
❻ 求教!制冷机组设计的问题
兄弟,我也是名大学生,只是刚出来实习,大学学习很重要哦,努力啊。
前面的仁兄只给你机组型号,没告诉你选型号的方法,让我来告诉你。
一,你要确定冷热源方案。因为你已经有了该房间的冷负荷了,1000KW,接下来你就选机组咯。一般来讲,116KW 以下的适宜选用水冷的或风冷的小型活塞式或涡旋式机组;116-350KW之间的适宜选用中小型的螺杆机组;350-580KW 的选用螺杆式或溴化li式;580-1163KW 的选用较大型的螺杆式,离心式;制冷量在1163KW 以上的适宜选用大型的离心式制冷机组。(个人认为现在的热泵系统发展已成为一种趋势了,很多地方都用上该系统,多点关注有很大用处,感觉116KW 以下的都可以用的上热泵系统。因为热泵系统节能,还有其他很多优点,我郑重向你推介)
二,在选择冷水机组时,在相同的制冷量前提下,应尽量选用COP 值叫大的冷水机组。
三,接下来就是根据老师给的气象参数资料,或说是室内设计参数,室外计算干湿球温度来计算空调房间的送风量。空调设备就主要根据该房间的冷负荷和送风量以及空调方案来综合考虑选择的。根据初选的空调设备冷量或计算总冷负荷,冷冻水流量确定主机台数,型号,冷冻水量,冷却水量。
四,凡是采用水冷式冷水机组或冷热水机组都必须配置冷却水塔。
在选冷却塔时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首先考虑冷却塔的安装条件,圆形逆流式冷却塔换热效率高,但高度较高,方形横式冷却塔占地较少,高度也低,便于安装,但换热效率较小。2)考虑冷水机组的冷却水进出口水温的要求。3)考虑冷却塔是否有噪声要求。
确定冷却塔型号,规格:冷却塔的冷却水流量W是选择冷却塔的重要参数。
W=Qc/c(Tw1-Tw2)(kg/s)式中,Q--冷却塔排走的热量,可近似等于冷水机组Qc=Qo*1.3;Qo为制冷机的制冷量;c为水的比容,常温下C=4.1868kj/(kg.oC)
算完后与冷水机组样本对比,选大的。冷却塔台数应与主机数对应。
五)水泵选型根据:1,冷冻水系统形式;2,水泵的扬程(压头)P ,流量L
水泵流量L =(1.1或1.2)*Lmax(1.2或1.1为附加系数,单台泵取1.1,多台泵取1.2,Lmax为设计最大流量。Lmax的取枝应根据机房水系统的方按,冷却水泵,冷冻水泵流量与主机所需冷却水量应大致相同)
基本上就是这些,因为你这只是制冷机房,如果是大型一点的建筑物就不可能这么简单了,呵呵,我也要不断学习的,努力哦。。。。。
❼ 影响制冷机性能的因素
真空度,机组真空度下降会影响机组的制冷量和使用寿命及溶液的质量。如果机组的真空度下降,则传热管表面容易存在空气,会增加热阻力,使用传热系数降低,直接影响换热量,使用机组制冷量下降。
蒸汽压力。加热蒸汽压力下降,首先引起浓溶液温度与浓度降低,随之吸收器中吸收冷剂蒸汽的能力减弱,浓度差减小。因此,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溴化锂制冷机组的制冷量随加热蒸汽压力的升高而增大。
水质,水质不好将造成机组传热管内结垢、腐蚀或两者兼而有之,如不严加管理,生成的泥垢和水垢将影响传热管的传热。导致机组制冷量下降和效率下降,而腐蚀更可能使得机组因传热管发生点溃蚀而被迫停机。
影响制冷效率的因素有很多的。1、冷凝温度。冷凝温度高,制冷效率会很低。 2、蒸发器、冷凝器的换热效率。比如说蒸发器是否结霜。在结霜初期,传热效率是上升的,所以制冷效率上升;如果结霜多了,严重影响换热,制冷效率急速下降。 3、蒸发温度。就是你想得到多低的温度。如果蒸发温度低,制冷效率就低。一般民用的制冷剂COP都是大于一的一般在3到4之间,但是工业用的低温制冷机很多设备的COP都是低于一的。 5、制冷剂的种类也会影响制冷效率。 6、压缩机的压比也会影响制冷效率。 7、节流装置也会影响制冷效率。节流装置引起的功的耗散越大,制冷效率就越低。
❽ 简述压缩式制冷机的组成及其工作原理
经压缩机压缩的气体先在冷凝器中被冷却,向冷却水(或空气)放出热量,然后流经回热器被返流气体进一步冷却,并进入膨胀机绝热膨胀,压缩气体的压力和温度同时下降。气体在膨胀机中膨胀时对外作功,成为压缩机输入功的一部分。
同时膨胀后的气体进入冷箱,吸取被冷却物体的热量,即达到制冷的目的。此后,气体返流经过回热器,同压缩气体进行热交换后又进入压缩机中被压缩。
(8)制冷主机怎么看换热效率扩展阅读:
一、结构特点:
1、要求高,不允许向内和向外泄漏。因此大、中型制冷压缩机在主轴伸出机体处均设有轴封,小型制冷压缩机则做成半封闭式或全封闭式。
半封闭式压缩机通常是将机体与电动机的机壳做成一体,或将两者用法兰连接。全封闭式还只限于小型往复压缩机和滚动转子压缩机,用一个密封的钢罩壳把压缩机与电动机封闭起来,一般不进行拆修。
2、氟利昂能溶于润滑油中,故常在曲轴箱的油池中装有加热器。有些螺杆压缩机和滚动转子压缩机用喷油法来实现机内密封和冷却,除喷油装置外还设有高效率的油分离器。
3、压缩机吸入的是饱和蒸气。氨气容易带液,故往复氨压缩机设有防止液击的安全盖。
4、多级压缩时各级的流量不相同,故多级离心压缩机和螺杆压缩机大多设有中间补气系统,再配以省功器,借以提高制冷机的运转经济性。
二、制冷机节能方法:
1、制冷机节能原则
提高蒸发温度,降低冷凝温度。在满足设备安全和生产需求的前提下,尽量提高蒸发温度和降低冷凝温度。为此加大了冷却塔的改造,以保证冷却水效能。
2、防止和减少管道结垢
以提高冷凝器和蒸发器的换热效率补充水如果水处理做的不好,碳酸氢钙和碳酸氢镁受热产生的碳酸钙和碳酸镁会沉积在管道上。使导热性能下降,影响冷凝器和蒸发器的换热效率,并使设备运行电费大幅度上升。此时除了采用水处理技术外,还可以利用管道定期自动清洗设备进行管道清洗。
3、调整制冷机设备合理的运行负载
在保证设备安全运行的情况下,制冷主机运行在70%-80%负载比运行在100%负载时,单位冷量的功耗更小。运用此方式开机要结合水泵、冷却塔的运行情况综合考虑。
❾ 如何计算冷却塔的效率
冷却塔是水与空气进行热交换的一种设备,它主要由风机、电机、填料、播水系统、塔身、水盘等组成,而进行热交换主要由在风机作用下比较低温空气与填料中的水进行热交换而降低水温。水塔的构造及设计工况在说明书上有注明,而我们现在采用的水吨为单位是国际上比较常用的单位。在计算选型上比较方便,另冷却塔在选型上应留有20%左右的余量。以日立RCU120SY2为例:冷凝:37℃蒸发:7
℃蒸发器:Q
=
316000
Kcal/h
Q
=
63.2m3/h冷凝器:Q
=
393000
Kcal/h
Q
=
78.6m3/h这些在日立的说明书上可以查到;如选用马利冷却塔则:
78.6×1.2
=
94.32
m3/h(每小时的水流量)选用马利SR-100可以满足(或其它系列同规格的塔,如SC-100L)在选用水泵时要在SR-100的100吨水中留有10%的余量,在比较低的扬程时可选用管道泵,在扬程高时则宜选用IS泵。
100×1.1=110吨水/小时选用管道泵GD125-20可以满足;而在只知道蒸发器Q=316000Kcal/h时,则可以通过以下公式算出需要多大的冷却塔:316000×1.25(恒值)=
395000
Kcal/h,1.25——冷凝器负荷系数395000÷5
=
79000
KG/h
=
79
m3/h79×1.2(余量)
=
94.8m3/h(冷却塔水流量)(电制冷主机—通式:匹数×2700×1.2×1.25÷500...冷却塔是水与空气进行热交换的一种设备,它主要由风机、电机、填料、播水系统、塔身、水盘等组成,而进行热交换主要由在风机作用下比较低温空气与填料中的水进行热交换而降低水温。水塔的构造及设计工况在说明书上有注明,而我们现在采用的水吨为单位是国际上比较常用的单位。在计算选型上比较方便,另冷却塔在选型上应留有20%左右的余量。以日立RCU120SY2为例:冷凝:37℃蒸发:7
℃蒸发器:Q
=
316000
Kcal/h
Q
=
63.2m3/h冷凝器:Q
=
393000
Kcal/h
Q
=
78.6m3/h这些在日立的说明书上可以查到;如选用马利冷却塔则:
78.6×1.2
=
94.32
m3/h(每小时的水流量)选用马利SR-100可以满足(或其它系列同规格的塔,如SC-100L)在选用水泵时要在SR-100的100吨水中留有10%的余量,在比较低的扬程时可选用管道泵,在扬程高时则宜选用IS泵。
100×1.1=110吨水/小时选用管道泵GD125-20可以满足;而在只知道蒸发器Q=316000Kcal/h时,则可以通过以下公式算出需要多大的冷却塔:316000×1.25(恒值)=
395000
Kcal/h,1.25——冷凝器负荷系数395000÷5
=
79000
KG/h
=
79
m3/h79×1.2(余量)
=
94.8m3/h(冷却塔水流量)(电制冷主机—通式:匹数×2700×1.2×1.25÷5000
或
冷吨×3024×1.2×1.25÷5000
=
冷却塔水流量m3/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