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制冷设备 > 机电设备都运用在哪里

机电设备都运用在哪里

发布时间:2022-06-18 11:06:59

A. 机电一体化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

机电一体化技术又称为机械电子技术,是机械设备自动化与智能化发展的产物,是传感器技术、通信技术、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

B. 机电产品包括哪些

机电一体化
是一个大方向<br伐福崔凰诏好措瞳胆困
/>机电系有这个方向
机械的机电一体化
电气系
也有这一方向!

C. 机电设备指的是那些产品

机电设备泛指那些能运用电能、机械能、动能、势能并由零部件组装的、能进行能量转换的(如电能转换为机械能)所有装备。家用电器、工控系统、建筑机械属机电设备范畴,但航空航天太笼统了,要细化。

D. 机电设备的功能和用途及特点

3.2
各类机电设备的功能和用途
金属切削机床的功能是加工零件,组成零件的各种典型表面,如外圆面、孔、平面、一般成形面、螺纹面、齿轮面等,用途就是加工单个的零件组合到其他设备上。
锻压设备主要作用
用途:锻压设备主要用于金属成形,所以又称为金属成形机床。锻压设备的用途是通过对金属施加压力使之成形的,力大是其基本特点,故多为重型设备,设备上多设有安全防护装置,以保障设备和人身安全。
仪器仪表的功能和用途
功能是测量数据,包括测流量,压力,温度,水平等等,其用途广泛,主要用于生活方面的计费个查询,建筑方面的测量和建造等。

E. 机电设备有哪些

在生产生活中,都离不开机电设备的作用。其中使用最广泛的机电设备就是金属切削机床、起重设备。机电设备种类很多,掌握一定的机电设备分类知识,有助于我们系统了解机电设备,或者再实际用途中,能够及时掌握。 一般按机电设备的用途可分为三大类:产业类机电设备、信息类机电设备、民生类机电设备。
1、产业类机电设备是指用于生产企业的机电设备。例如,普通车床、普通铣床、数控机床、线切割机、食品包装机械、塑料甘。械、纺织机械、自动化生产线、工业机器人、电机、窑炉等,都属于产业类机电设备。
2、信息类机电设备是指用于信息的采集、传输和存储处理的电子机械产品。例如,计算机终端、通讯设备、传真机、打印机、复印机及其他办公自动化设备等,都是信息类机电设备。
3、民生类机电设备是指用于人民生活领域的电子机械和机械电子产品。例如,VCD,DVD、空调、电冰箱、微波炉、全自动洗衣机、汽车电子化产品、9疗器械以及健身运动机械等等都是民生类机电设备。 另外,按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全国工农业产品分类与代码等国家标准的分类方法分类,将机电设备分为通用机械类,通用电工类,通用、专用仪器仪表类,专用设备类四大类。
1、通用机械类 机械制造设备(金属切削机床、锻压机械、铸造机械等);起重设备(电动葫芦、装卸机、各种起重机、电梯等);农、林、牧、渔机械设备(如拖拉机、收割机、各种农副产品加工机械等);泵、风机、通风采吸设备;环境保护设备;木工设备;交通运输设备(铁道车辆、汽车、康托车、船舶、飞行器等)等;
2、通用电工类
电站设备;工业锅炉;工业汽轮机;电机;电动工具;电气自动化控制装置;电炉;电焊机;电工专用设备;电工测试设备;日用电器(电冰箱、空调、微波炉、洗衣机等)等
3、通用、专用仪器仪表类
自动化仪表,电工仪表,专业仪器仪表(气象仪器仪表、地震仪器仪表、教学仪器、医疗仪器等);成分分析仪表;光学仪器;试验机;实验仪器及装T等;
4、专用设备类

F. 机电设备都用在什么场合

有机械的地方都用到!

G. 机电设备主要是应用在哪些行业

在本科院校中机电一体化专业叫机械工程自动化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应用领域广泛。毕业生主要可从事数控设备的维护、调试、操作、制造、安装和营销等技术与管理工作,就业岗位群大。本专业培养具有机械、电子、液(气)压一体化技术基本理论,掌握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操作、维护、调试和维修,掌握应用机电一体化设备加工的工艺设计和加工工艺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工程技术人才。还包括电、车、钳三种工人的职业。!

H. 机电一体化技术都有哪些应用

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
一、可编程控制器的一般原理及组成
(一)概述
可编程控制器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美国通用汽车(GM)公司为了适应汽车型号不断更新的需要,提出希望有这样一种控制设备:
(1)它的继电控制系统设计周期短,接线简单,成本低。
(2)它能把计算机的许多功能和继电控制系统结合起来,但编程又比计算机简单易学、操作方便。
(3)系统通用性强。
1969年美国DEC公司研制出第一台可编程控制器,用在GM公司生产线上获得成功。其后日本、德国等相继引入,可编程控制器迅速发展起来。但这一时期它主要用于顺序控制,虽然也采用了计算机的设计思想,但实际上只能进行逻辑运算,故称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简称PLC(ProgrammableLogicController)。
进入20世纪80年代,随着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才使得可编程控制器有突飞猛进的发展。其功能已远远超出逻辑控制、顺序控制的范围,故称可编程控制器简称PC(ProgratamableController)。但由于PC容易和个人计算机(PersonalComputer)混淆,故人们仍习惯地用PLC作为可编程控制器的缩写。
目前PLC功能日益增强,可进行模拟量控制、位置控制。特别是远程通信功能的实现,易于实现柔性加工和制造系统(FMS),使得PLC如虎添翼。无怪乎有人将PLC称为现代工业控制的三大支柱(即:PLC、机器人和CAD/CAM)之一。
目前PLC已广泛应用于冶金、矿业、机械、轻工等领域,为工业自动化提供了有力的工具,加速了极点一体化的实现。
二、PLC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
(一)PLC的基本结构
PLC生产厂家很多,产品结构也各不相同,但其基本组成部分大致相同。PLC采用了典型的计算机结构,主要包括CPU、RAM、ROM和输入、输出接口电路等。其内部采用总线结构,进行数据和指令的传输。如果把PLC看作一个系统,该系统由输入变量一PLC一输出变量组成,外部的各种开信号、模拟信号、传感器检测的各种信号据均作为PLC的输入变量,它们经PLC外部输入到内部寄存器中,经PLC内部逻辑运算或其他各种运算、处理后送到输出端子,它们是PLC的输出变量。由这些输出变量对外围设备进行各种控制。这里可以将PLC看作一个中间处理器或变换器,以将输入变量变换为输出变量。
下面具体介绍各部分作用。
1、CPU
CPU是中央处理器(CentreProcessingUnit)的英文缩写。它作为整个PLC的核心,起着总指挥的作用,它主要完成以下功能:
(1)将输入信号送入PLC中存储起来。
(2)按存放的先后顺序取出用户指令,进行编译。
(3)完成用户指令规定的各种操作。
(4)将结果送到输出端。
(5)响应各种外围设备(如编程器、打印机等)的请求。
目前PLC中所用的CPU多为单片机,在高档机中现已采用16位甚至32位CPU,功能极强。
2、存储器
PLC内部存储器有两类:一类是RAM(即随机存取存储器),可以随时由CPU对它进行读出、写入;另一类是ROM(即只读存储器),CPU只能从中读取而不能写入。RAM主要用来存放各种暂存的数据、中间结果及用户正在调试的程序,ROM主要存放监控程序及用户已经调试好的程序,这些程序都事先烧在ROM芯片中,开机后便可运行其中程序。
3、输入、输出接口电路
它起着PLC和外围设备之间传递信息作用。为了保证PLC可靠工作,设计者在PLC的接口电路上采取了不少措施。这些接口电路有以下特点:
(1)输入采用光电耦合电路,可大大减少电磁干扰。
(2)输出也采用光电隔离并有三种方式,即继电器、晶体管和晶闸管。这使得PLC可以适合各种用户的不同要求。如低速、大功率负载一般采用继电器输出;高速大功率则采用晶闸管输出;高速小功率可以用晶体管输出等等。而且有些输出电路做成模块式,可插拔,更换起来十分方便。
除了上面介绍的几个主要部分外,PLC上还配有和各种外围设备的接口,均采用插座引出到外壳上,可配接编程器、打印机、录音机以及A/D、D/A、串行通信模块,可以十分方便地用电缆进行连接。
(二)PLC的工作原理
PLC虽具有微机的许多特点,但它的工作方式却与微机有很大不同。微机一般采用等待命令的工作方式,如常见的键盘扫描方式或I/O扫描方式,有键按下或I/O动作,则转入相应的子程序,无键按下,则继续扫描。PLC则采用循环扫描工作方式。在PLC中,用户程序按先后顺序存放。
PLC从第一条指令开始执行程序,直至遇到结束符后又返回第一条。如此周而复始不断循环。每一个循环称为一个扫描周期。若输入变量在扫描刷新周期发生变化,则本次扫描周期中输出变量相对应的输入产生了响应。反之,若输入变量刷新之后,输入变量才发生变化,则本次周期的输出不变,即不响应,而要到下一次扫描期问输出才会产生响应。由于PLC采用循环扫描的工作方式,所以它的输出对于输入的响应速度要受到扫描周期的影响。扫描周期的长短主要取决于这几个因素:一是CPU执行指令的速度;二是每条指令占用的时间;三是指令条数的多少,即程序长短。
对于慢速控制系统,响应速度常常不是主要的,故这种工作方式不但没有坏处反而可以增强系统抗干扰能力。因为干扰常是脉冲式的,短时的,而由于系统响应较慢,常常要几个扫描周期才响应一次,而多次扫描后,瞬间干扰所引起的误动作将会大大减少,故增强了抗干扰能力。
但对于时间要求交严格、响应速度要求较快的系统,这一问题就须慎重考虑。应对响应时间作出精确的计算,精心编排程序,合理安排指令的顺序,以尽量减少扫描周期造成的响应延时等不良影响。
总之,采用循环扫描的工作方式,是PLC区别于微机和其他控制设备的最大特点。
(三)PLC的特点
PLC的特点可以大致归纳如下:
(1)抗干扰能力强和可靠性高。PLC的设计者采取了各种措施来提高可靠性,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
①输入、输出均采用光电隔离,提高了抗干扰能力。
②主机的输入电源和输出电源均可相互独立,减少了电源间干扰。
③采用循环扫描工作方式。提高抗干扰能力。
④内部采用“监视器”电路,以保证CPU可靠地工作。
⑤采用密封防尘抗振的外壳封装及内部结构,可适应恶劣环境。
由于采取了这些措施,使得PLC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实验证明一般可抗1kV、1μs的窄脉冲干扰。其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一般可达5~10万h。
(2)采用模块化组合式结构,使系统构成十分灵活,可根据需要任意组合,易于维修,易于实现分散式控制。
(3)编程语言简单易学,便于普及。PLC采用面向控制过程的编程语言,简单、直观,易学易记,没有微机基础的人也很容易学会,故适于在工矿企业中推广。
(4)可进行在线修改,柔性好。
(四)PLC的应用场合
PLC在国内外已广泛应用于钢铁、采矿、水泥、石油、化工、电力、机械制造、汽车装卸、造纸、纺织、环保及娱乐等各行各业。它的应用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采用开光逻辑控制。这是PLC最基本的应用范围。可用PLC取代传统继电控制,如机床电气、电机控制中心等,也可取代顺序控制,如高炉上料、电梯控制、货物存取、运输、检测等。总之,PLC可用于单机、多机群以及生产线的自动化控制。
(2)用于机械加工的数字控制。PLC和计算机数控(NCN)装置组合成一体,可以实现数值控制,组成数控机床。
(3)用于机器人控制,可用一台PLC实现3~6轴的机器人控制。
(4)用于闭环过程控制。现代大型PLC都配有PID字程序或PID模块,可实现单回路、多回路的调节控制。
(5)用于组成多极控制系统,实现工厂自动化网络。
(6)目前在我国铁路客车的自动控制和行车安全检测等得到广泛应用,是我国铁路客车装备和技术的发展方向。

I. 机电设备有哪些分类

按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全国工农业产品分类与代码等国家标准的分类方法分类,将机电设备分为通用机械类,通用电工类,通用、专用仪器仪表类,专用设备类四大类。

1、通用机械类

机械制造设备(金属切削机床、锻压机械、铸造机械等);起重设备(电动葫芦、装卸机、各种起重机、电梯等);农、林、牧、渔机械设备(如拖拉机、收割机、各种农副产品加工机械等);泵、风机、通风采吸设备;环境保护设备;木工设备;交通运输设备(铁道车辆、汽车、康托车、船舶、飞行器等)等;

2、通用电工类

电站设备;工业锅炉;工业汽轮机;电机;电动工具;电气自动化控制装置;电炉;电焊机;电工专用设备;电工测试设备;日用电器(电冰箱、空调、微波炉、洗衣机等)等

3、通用、专用仪器仪表类

自动化仪表,电工仪表,专业仪器仪表(气象仪器仪表、地震仪器仪表、教学仪器、医疗仪器等);成分分析仪表;光学仪器;实验仪器及装T等;

(9)机电设备都运用在哪里扩展阅读: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机电设备的需求越来越多,从交通工具到各种家用电器、计算机、打印机等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机电产品。

先进的机电设备不仅能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减轻劳动强度,改善生产环境,完成人力无法完成的工作,而且作为国家工业基础之一,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科技、国防实力的提高有着直接的、重要的影响,还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参考资料:网络—机电设备

J. 机电一体化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在哪些方面

机电一体化技术 即结合应用机械技术和电子技术于一体。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成为一门综合计算机与信息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传感检测技术、伺服传动技术和机械技术等交叉的系统技术,目前正向光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范围愈来愈广。

机电一体化技术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1) 机械技术 机械技术是机电一体化的基础,机械技术的着眼点在于如何与机电一体化技术相适应,利用其它高、新技术来更新概念,实现结构上、材料上、性能上的变更,满足减小重量、缩小体积、提高精度、提高刚度及改善性能的要求。在机电一体化系统制造过程中,经典的机械理论与工艺应借助于计算机辅助技术,同时采用人工智能与专家系统等,形成新一代的机械制造技术。

(2)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
其中信息交换、存取、运算、判断与决策、人工智能技术、专家系统技术、神经网络技术均属于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

(3) 系统技术
系统技术即以整体的概念组织应用各种相关技术,从全局角度和系统目标出发,将总体分解成相互关联的若干功能单元,接口技术是系统技术中一个重要方面,它是实现系统各部分有机连接的保证。

(4) 自动控制技术
其范围很广,在控制理论指导下,进行系统设计,设计后的系统仿真,现场调试,控制技术包括如高精度定位控制、速度控制、自适应控制、自诊断校正、补偿、再现、检索等。

(5) 传感检测技术
传感检测技术是系统的感受器官,是实现自动控制、自动调节的关键环节。其功能越强,系统的自动化程序就越高。现代工程要求传感器能快速、精确地获取信息并能经受严酷环境的考验,它是机电一体化系统达到高水平的保证。

(6) 伺服传动技术 包括电动、气动、液压等各种类型的传动装置,伺服系统是实现电信号到机械动作的转换装置与部件、对系统的动态性能、控制质量和功能有决定性的影响。

培养掌握机械自动化技术、设备维护和调试、具备专业继续提升能力,服务于生产第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机械制图与CAD、机械设计基础、液压与气动、机械制造技术、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电工与电子技术、可编程控制器、机床电气控制、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设备安装与维修

阅读全文

与机电设备都运用在哪里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测查婴儿感觉偏好的实验装置 浏览:463
机械硬盘影响什么吗 浏览:281
天王机械表怎么上发条 浏览:157
数控928机床m41是什么意思 浏览:533
母猪妊娠仪器检测什么是阴性 浏览:51
轮子轴承怎么保养 浏览:777
广州越秀五金市场 浏览:410
传动装置怎么保证直线运动 浏览:813
北京朝阳区五金机电 浏览:483
什么机器设备上使用超声波 浏览:688
义乌保安器材哪里买 浏览:258
布料机轴承不转怎么办 浏览:858
ca轴承什么环境用 浏览:733
触摸屏怎么给定阀门开度 浏览:456
人教版高中化学实验装置图 浏览:76
仪表有个水滴是什么灯 浏览:998
君诚包装机械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333
设备机房的排烟风机怎么安装 浏览:425
支付宝刷脸设备什么价格 浏览:323
画一张机械图纸多少钱 浏览: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