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为何欧洲经济发达,却很少用空调
根据联合国给声明称,发达国家说的是已经开发的国家还有先进的国家,特指那些经济还有社会发展水准比较高,人民生活水准比较高的国家,目前,世界上主要的发达国家有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还有日本等等,不难看出的是世界上大部分的发达国家其实都集中在欧洲。
欧洲作为目前最多发达的国家的大洲,的确是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你觉得除了环保之外,我们还需要学习哪些呢?
Ⅱ 各国家庭用什么供暖呢
日本:暖暖的被炉
经常看日剧的人可能会知道这样场景:在冬天的时候一家人坐在桌子一边取暖、一边看电视或聊天。日本的被炉,又被称为暖桌,现代的暖桌是一张正方形矮桌,上面铺上一张棉被子,桌下有电动发热器,通常连着桌子结构装嵌。暖桌放在薄垫子之上,坐在垫子上把腿和脚、甚至整个身体伸进暖桌下取暖。天气回暖后可以拿开被子,暖桌变成一张普通的矮桌使用。随着经济开始发达,使用红外线发热的电动暖桌开始普及成为主流。
那么,为什么是被炉呢?由于日本地震多发,房屋不得不建造得较为轻便,但这样的结构不利于暖气工程,也不利于保暖;外加日本资源贫乏,供暖能源消耗太大,并不适合集中供暖。
日本的集中供暖(冷)系统就普及率而言只占6%,在发达国家里算比较低的。以东京为中心的关东地区。到2018年为止只有83个集中供暖企业,多数运营的是电热联产的热电站,为本区域的很多办公楼提供蒸气和热水。日本的集中供暖都局限在办公楼一类的建筑,住宅占比相对比较低。
在俄罗斯,81%的住户使用集中供暖设施,参与相关系统建设、维护、管理的从业者约200万。供暖系统每年消耗的煤约255亿吨,占该能源消费总量33%;天然气消耗为1900亿立方米,占该能源消耗总量的41%。
每年10月1日左右,当气温连续5天低于8摄氏度,相关机构就开始启动供暖系统。幼儿园和中小学、医疗单位是首批供暖对象,然后是学生宿舍,在半个月时间里,陆陆续续实现全部供暖。
美国:多样化分户式供暖
美国地广人稀,是世界上分户供暖率最高的国家,除了学校、医院等公共场所采用中央空调设施以外,美国家庭没有集中供暖。但对一些用于出租的房子,联邦和地方的法律要求房东按时,按温度供暖,以保证房客的利益。
美国采用多种能源来源用于冬天供暖。目前全美约有1.17亿户家庭,根据人口普查局的统计,使用天然气、电力供暖的占美国家庭的接近九成。其中近50%的家庭使用天然气供暖,因为价格最便宜。使用电力供暖的家庭约占39%,电力供暖虽然价格比天然气高不少,但在各种供暖方式中,还算是比较便宜的。其余6%的家庭使用取暖油供暖,5%的家庭使用丙烷供暖,此外还有约250万户的家庭用木头和取暖。
Ⅲ 发达国家空调变频技术在
在发达国家空调变频技术已相当成熟,如果仅从技术角度来说,“交流”才可以“变频”,“直流”只可以“调速”,但无论是直流调速技术还是交流变频技术最终都可以达到“根据用户负载调节制冷量”的功能,因此两者均具备同样的功能,差异表现在调节的实现手段及节能效果上。很明显,严格意义上讲“直流变频”的提法是不科学的,只是在我国以讹传讹“直流变频空调”的叫法也就盛行,所谓直流变频技术只在小功率空调中使用,它是受永久磁钢限制的,在大型电力拖动系统中先进的调速还是用交流变频。
Ⅳ 欧洲和美国居民冬季是如何取暖的
美国
供暖方式多样,暖气费很高
在美国,没有明确的供暖季,只要感到寒冷,随时可以打开暖气。美国供暖有天然气、电力、石油等多种方式,然而随着油价上涨,美国人多年前就开始为交供暖费犯愁。
我有个朋友,在新泽西州买下了一幢将近300平方米的房屋,交房时房屋内已装有供暖和制冷设备。这套温度调控设备有“开关”、“供暖”、“制冷”3个选项,可以自行调节温度,还有定时功能,但冬季每月的供暖费达到了约500美元(约合人民币3000多元)。
早在2007年,一项美国公众对2008年能源价格走势看法的调查结果显示,约有21%的美国人打算靠借贷支付供暖费。近两年,随着油价持续上涨,高昂的供暖费让他们忧心忡忡,很多人甚至开始考虑使用柴炉取暖。
韩国
广泛应用地暖系统
如果你喜欢看韩剧,你一定惊讶于韩国的美眉真抗冻,大冬天都露着大长腿。其实,你可能不知道,她们的家里暖和着呢。
大部分韩国人家里装有地暖,地暖具有四季分明的特点,每年进入11月份,韩国各地就普遍进入供暖期,各种供暖设施全面进入运营状态。
韩国的供暖方式主要有单独供暖和集中供暖两种,不同种类的住宅采取不同的供暖方式,但供暖末端多采用地面辐射供暖系统。经过上百年的发展,韩国的家庭采暖技术目前已经很纯熟,蜚声海内外,其地暖系统已经被广泛应用到全世界。
德国
选用壁挂炉的家庭很多
在德国没有固定的供暖期。对于德国居民来说,他们基本上不知道什么是集中供暖。因为,德国90%以上的家庭采用独立供暖,这其中又有70%以上的用户选用壁挂炉。
德国能源机构从舒适和节能的角度出发,向公众建议的室温为:卧室16℃,起居室20℃,书房22℃,浴室24℃。德国能源匮乏,所以格外注重供暖节能。为此,德国政府颁布了相关法律,旨在规范锅炉等供暖设备的节能技术指标和建筑材料的保暖性能等。
供暖设备在德国是一个非常成熟、发达的产业。作为世界供暖王国,德国通过不断创新的技术优势、现代化的工业设计以及高品质的服务,始终占据着家庭供暖领域的领先地位,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德国威能是百年以来世界公认的采暖高端精品,也正是源于德国的家庭供暖顶级品牌,秉持着德国人特有的专业精神,威能才将采暖产品一丝不苟地做到了极致。
意大利
家庭自备取暖占很大比例
意大利的家庭供暖分为集中式和家庭自备式,其中后者占了很大比例。在意大利首都罗马新建的住宅中,大部分家庭安装了单户供暖供热设备,住户可以根据需要控制温度和供暖时间。
意大利家庭自备取暖方式由来已久。上世纪60年代以前,意大利许多住宅采取集中供暖与供热水,上世纪70年代欧洲爆发了能源危机,为了节省能源,意大利政府出台政策让每个家庭共同担起节约能源的责任。住宅楼不再设集中供暖设备,促使各住户自行解决采暖与用热水的问题。
实践证明,家庭自备式取暖与供热水,不仅为国家节约了大量能源,也减少了环境污染,方便了居民生活。
瑞典
生物燃料、天然气、垃圾供暖
近些年流行暖井
瑞典的冬季漫长又寒冷,为了让人们舒适地生活,瑞典政府千方百计地在减少能源消耗的前提下,保证供暖,使“有屋檐的地方都温暖如春”。
以前瑞典冬季供暖靠煤、炭、石油及电力,每年用于供暖的能源消耗占整个能源供应的四分之一。现在大多改为生物燃料、天然气、垃圾供暖。
近年来,一种新式供暖方式——暖井在瑞典流行开来。这种方式是用专门的公司在用户住宅旁打一口通向地下热水的井,用地下热泉为用户取暖,虽然开始花钱比较多,但以后就省钱了,又干净又环保。
英国
电费便宜时,给储热器充电
英国大部分地区采用独立供暖,目前供暖方式有天然气和电力两种。现在,一种被称为经济型储热器的设备在英国家庭生活中越来越普遍,这是一种充电七小时就可以持续放热一整天的节能装置,居民们通常在电费便宜的时候充电,用以维持平日的供暖。
Ⅳ 目前制冷剂的发展状况。各国采用什么样的替代方案
四代HFOs制冷剂已被欧美市场大力推广
当前制冷剂已发展有四代产品。发达国家已经全面淘汰二代制冷剂,2019年进入三代淘汰初期。我国第二代制冷剂已走向淘汰末期,2019年二代核心制冷剂产品R22产能配额再次削减,供需情况愈发紧张。依照《蒙特利尔议定书》,发展中国家已于2015年启动相关淘汰进程,预计2030年完成淘汰过程。四代HFOs制冷剂兼具性能与环保的优势广受关注,其中HFO-1234yf已被欧美市场大力推广,主要集中在汽车和冰箱领域的应用。
第三、四代产品优势显著
制冷剂,又称雪种、制冷工质、冷媒,相当于空调和冰箱的血液,是一种在制冷系统中不断循环并通过其本身的状态变化以实现制冷的工作物质。至今制冷剂已发展有四代产品。
第一代制冷剂对臭氧层的破坏最大,全球已经淘汰使用;第二代制冷剂对臭氧层破坏较小,在欧美国家已淘汰,在我国应用广泛,目前也处在淘汰期间;第三代产品对臭氧层无破坏,但是对气候的制暖效应较强,在国外应用广泛,处于淘汰初期;第四代制冷剂主要指HFOs制冷剂,代表产品包括R1234ze和R1234yf,两类制冷剂兼备卓越的性能与环保性受到广泛关注并被成功应用,但是制作成本较高,目前尚未进入规模化应用。
四代制冷剂产品基本情况分析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更多数据及分析请参考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制冷压缩机行业发展前景与转型升级分析报告》。
Ⅵ 低温热泵是用在什么场合,冷藏还是制热水
一 中央空调系统形式介绍:
1、传统的中央空调有空气源热泵(风冷机组)+辅助电加热和水冷冷水机组+锅炉两种形式。空气源热泵(风冷机组)和水冷冷水机组在制冷时都是把房间的热量向室外空气排放,受室外气温因素影响太大,其制冷量随室外空气温度升高而降低,尤其在高温高湿地区,机组制冷性能极不稳定,效率低下,有时甚至不能工作。在制热时,空气源热泵当室外温度降到零度以下时需加辅助电加热装置,耗电量大,效率很低;而水冷冷水机组+锅炉这种空调形式,在供热时需用电锅炉或燃煤、燃油锅炉,污染严重,运行费用昂贵。
2、地源热泵中央空调:地源热泵中央空调分为水源热泵和土壤热交换器地源热泵两种形式
2.1 水源热泵中央空调
水源热泵概念、原理及归类
2.1.1、水源热泵概念
水源热泵技术是一种利用地球表面或浅层水源(如地下水、河流和湖泊),或者是人工再生水源(工业废水、地热尾水等)的低温低位热能资源,采用热泵原理,通过少量的高位电能输入,实现低位热能向高位热能转移,既可供热又可制冷的高效、环保、节能的空调系统。
2.1.2、水源热泵原理
地球表面浅层水源(一般在 1000 米以内),像地下水、地表的河流、湖泊和海洋中,吸收了太阳进入地球的相当的辐射能量,并且水源的温度一般都十分稳定。水源热泵技术的工作原理就是:在夏季将建筑物中的热量“取”出来,释放到水体中去,由于水源温度低,所以可以高效地带走热量,以达到夏季给建筑物室内制冷的目的;而冬季,则是通过水源热泵机组,从水源中“提取”热能,送到建筑物中采暖。
通常水源热泵消耗 1kW 的能量,用户可以得到 4kW 以上的热量或冷量。
2.1.3、水源热泵的分类
当利用的对象都是水体和地层(含水地层)的蓄能,而且都是以水作为热泵机组的冷热源,都可以将之归类为水源热泵系统。水源热泵可以分为地下水源热泵以及地表水源热泵。
地下水热泵系统,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深井回灌式水源热泵系统。 通过建造抽水井群将地下水抽出,通过二次换热或直接送至水源热泵机组,经提取热量或释放热量后,由回灌井群灌回地下。
地表水热泵系统。 通过直接抽取或者间接换热的方式,利用包括江水、河水、湖水、水库水以及海水作为热泵的冷热源。
2.2 土壤热交换器地源空调系统。
这种空调系统是把热交换器埋于地下,通过水在由高强度塑料管组成的封闭环路中循环流动,从而实现与大地土壤进行冷热交换的目的。夏季通过机组将房间内的热量转移到地下,对房间进行降温。同时储存热量,以备冬用。冬季通过热泵将土壤中的热量转移到房间,对房间进行供暖,同时储存冷量,以备夏用,大地土壤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免费能量存贮源泉,这样就实现了能量的季节转换。
垂直埋管地源热泵系统
水平埋管地源热泵系统
〈1〉工作原理:地源热泵空调的心脏是一个“热泵”(制冷、供热)。供暖时,它吸取地热向用户排放,此过程只消耗少量电能,如图1所示。制冷时,它吸取用户室内的热量向地下排放,同样也消耗少量热能,如图2所示
〈2〉 机组运行过程:冬天热泵中制冷剂正向流动,压缩机排出的高温高压R22气体进入冷凝器向集水器中的水放出热量,相变为高温高压的液体,再经热力膨胀阀节流降压变为低温低压的液体进入蒸发器,从地下循环液中吸取低温热后相变为低温低压的饱和蒸汽后进入压缩机吸气端,由压缩机压缩排出高温高压气体完成一个循环。如此循环往复将地下低温热能“搬运”到集水器,从而不断的向用户提供45℃-50℃的热水。如图3所示。
夏天热泵中制冷剂逆向流动,与用户换热的冷凝器变为蒸发器从集水器中的低温水(7-12℃)提取热能,与地下循环液换热的蒸发器变为冷凝器向地下循环液排放热量,循环液中热量再向地下低温区排放,如此循环往复连续地向用户提供7-12℃的冷水。
〈3〉土壤热交换器埋管形式:地下埋管换热器主要有两种形式,即水平埋管和垂直埋管。选择哪种形式取决于现场可用地表面积、当地岩土类型以及钻孔费用。尽管水平埋管通常是浅层埋管,可采用人工开挖,初投资比垂直埋管小些,但它的换热性能比竖埋管小很多,并且往往受可利用土地面积的限制,所以在实际工程应用中,一般都采用垂直埋管。(见图4)
2.3 地源热泵发展概况
地源热泵的概念最早出现在1912年瑞士的一份专利文现中。20世纪50年代,欧洲和美国开始了研究地源热泵的第一次高潮。但在当时能源价格低,这种系统并不经济,因而未得到推广。直到上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和日益恶化的环境把人们的注意力集中到节能、高效益用能和环境保护上时,使地源热泵的研究进入了又一次高潮,最近20年在欧美等工业发达国家取得了迅速的发展,已成为一项成熟的应用技术。在美国地源热泵空调系统占整个空调系统的40%,是美国政府极力推广的节能、环保技术。为了表示支持这种技术,美国总统布什在他的得克萨斯州的别墅中也安装了这种地源热泵空调系统(见2001年5月28日参考消息)。到目前为止美国已安装了600,000台,而且计划每年安装40万台的目标,能降低温室气体排放一百万吨,相当于减少50万辆汽车的污染排放或种植树一百万英亩,年节约能源费用4、2亿美元。瑞典、瑞士、奥地利、德国等国家主要利用地源热泵,用于供暖及提供生活热水。据1999年的统计,为家用的供热装置中,地源热泵所占比例:瑞士为96%,奥地利为38%,丹麦为27%。
在我国由于能源价格的特殊性以及人们节能、环保的认识程度等原因以及其它一些因素的影响,地源热泵空调技术应用和发展比较缓慢,人们对之尚不十分了解,推广较困难,然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能耗的增长,一次性矿物能源的日益衰竭以及环境的日趋恶化,地源热泵技术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在目前节能和环保的潮流下,该技术以其特有的节能性和稳定性受到行业的瞩目,国内许多院校、科研所作了大量的应用研究。国家建设部在《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中专门作了推荐。据统计,仅在北京2004年施工并投入运行的地源热泵系统的空调工程占全年空调工程总量的2/3以上。可以预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节能、环保意识的日益提高,地(水)源热泵作为一种节能、环保的绿色空调设备适应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在中国必将有广阔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2.4 地源空调系统的特点
地(水)源热泵与常规空调技术相比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
(1) 利用可再生能源:属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
地源热泵从常温土壤或地表水(地下水)中吸热或向其排热,利用的是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可持续使用。
(2) 高效节能,运行费用低:属经济有效的节能技术
地源热泵的冷热源温度一年四季相对稳定,冬季比环境空气温度高,夏季比环境空气温度低,这种温度特性使得地源热泵比传统空调系统运行效率要高40%,因此要节能和节省运行费用40%左右。另外,地能温度较恒定的特性,使得热泵机组运行更可靠、稳定,也保证了系统的高效性和经济性。在制热制冷时,输入1KW的电量可以得到5KW以上的制冷制热量。运行费用每年每平方米仅为15——18元,比常规中央空调系统低40%左右。
(3) 节水省地:1)以土壤(水)为冷热源,向其放出热量或吸收热量,不消耗水资源,不会对其造成污染。2)省去了锅炉房及附属煤场、储油房、冷却塔等设施,机房面积大大小于常规空调系统,节省建筑空间,也有利于建筑的美观
(4) 环境效益显著
该装置的运行没有任何污染,可以建造在居民区内,在供热时,没有燃烧,没有排烟,也没有废弃物,不需要堆放燃料废物的场地,不会产生城市热岛效应,对环境非常友好,是理想的绿色环保产品。
(5) 运行安全稳定,可靠性高:地源热泵系统在运行中无燃烧设备,因此不可能产生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之类的废气,也不存在丙烷气体,因而也不会有发生爆炸的危险,使用安全。燃油、燃气锅炉供暖,其燃烧产物对居住环境污染极重,影响人们的生命健康。由于土壤深处温度非常恒定,主机吸热或放热不受外界气候影响,运行工况非常稳定,优于其它空调设备。不存在空气源热泵供热不足,甚至不能制热的问题。整个系统的维护费用也较锅炉-制冷机系统大大减少,保证了系统的高效性和经济性。维修量极少,折旧费和维修费也都大大地低于传统空调。
(6) 一机两用,应用范围广
地源热泵系统可供暖、制冷,一套系统可以代替原来的锅炉加制冷机的两套装置或系统。
可应用于宾馆、商场、办公楼、学校等建筑,更适合于住宅的采暖、供冷。
(7) 自动运行
地源热泵机组由于工况稳定,所以可以设计简单系统,部件较少,机组运行简单可靠,维护费用低;自动控制程度高,可无人值守;此外,机组使用寿命长,均在20年以上。
2.5 地源空调系统的社会效益
在我国的一些发达城市,夏季制冷、冬季采暖与供热所消耗的能量已占建筑物总能耗的40-50%。特别是冬季采暖用的燃煤锅炉、燃油锅炉的大量使用,给大气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污染,对人们的健康形成了威胁。因此,建筑物污染控制和节能已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传统的采暖空调模式因其产生的环境污染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对于夏季制冷的建筑来说,随着空气热泵空调的普及,空调的实际使用效果正在逐年下降,这是因为空调装机容量的增加,空调局部热岛效应交叉干扰的结果。天气越炎热,室外的温度越高,空调负荷也越大,而此时空调机向室外散热时,传热温差越小,空调机的运转效率就越低,设备也越费电。也就是说,除了燃煤供暖给环境造成污染之外,空调机同样会造成大气污染。
另一方面,我国大部分地区冬冷夏热,夏天大量地使用风冷空调,造成某些大城市供电紧张,形成电荒,为了确保不会造成断电等问题出现,有些城市夏天限制用电量。另外,因为部分地区没有暖气供应,冬天使用电炉取暖,造成电力供应紧张。
地源热泵机组制冷、供暖所需能量3/4左右来自地能,另外1/4左右来自电力输入,从而减少一次性的矿物能源消耗;不向室外排冷、热风,减少城市热岛效应。对环境非常友好。
地源热泵空调是一种使用可再生能源的高效节能、环保型的工程系统。冬季向建筑物供热,夏季又可供冷。可广泛应用于各类建筑中,如商业楼宇、公共建筑、住宅公寓、学校、医院等。随着21现在,我国对建筑节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减少我国冬季采暖和夏季供冷所造成的大气污染,降低供暖空调系统的能耗、节约能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特别是近几年来,大中城市为改善大气环境,大力推广使用包括可再生能源的清洁能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物不仅要满足冬季采暖的要求,而且需要夏季空调降温,地源热泵技术提供了这一问题的有效解决方案。
地源热泵系统可实现对建筑物的供热和制冷,还可供生活热水,一机多用。一套系统可以代替原来的锅炉加制冷机的两套装置或系统。系统紧凑,省去了锅炉房和冷却塔,节省建筑空间,也有利于建筑的美观。地源热泵系统的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大大提高了一次能源的利用率,因此具有高效节能的优点。地源热泵比传统空调系统运行效率要高约40~60%,节能50%左右。另外,地源温度恒定的特性,使得热泵机组运行更可靠、稳定,整个系统的维护费用也较锅炉-制冷机系统大大减少,保证了系统的高效性和经济性。
Ⅶ 现在有没有可以代替空调的东西,发达国家都是用什么解决降温
我国好像还没有类似产品替代空调的制冷效果出来,在电视上科技博览里看到美国有。不过是通过房子的整体吸收太阳能的设计,储存的太阳能转化成电能实现室内电器化应用。造价非常高。
Ⅷ 高能量采暖的原理
暖气原理
暖气一般分为水暖和气暖,它们各自的原理并不相同,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两种暖气的原理吧。
1. 水暖气原理
水暖气原理就是利用加热水,并且冷水与热水是循环的,热水上升,通过管道将热量输送到暖气片,再由暖气片将热量散发出去,达到提升环境温度。热水的温度降低,又形成冷水与热水的循环,冷水又被加热成热水,再散发出热量,如此循环往复,让环境始终保持温暖。
2. 气暖气的原理
气暖气的原理是加热空气,冷空气从暖气片进来,被加热成热空气,热空气上升,再通过暖气片将热量散发出去,达到提升环境温度,因为热空气会与冷空气形成对流,所以冷空气又会被加热,如此循环往复,环境的温度就能保持在一个稳定的范围内了。
2/7
电暖气的供热原理
电暖气的发热体种类比较多,有电热丝发热体、卤素管发热体、石英管发热体、导热油发热体、电热膜发热体等,下面就主要介绍这几种发热体的供热原理。
3/7
电热丝电暖气供热原理
电热丝电暖气的供热原理是将电热丝缠绕在陶瓷绝缘座上,电热丝不断被电能加热,达到一定的温度后,利用反射面将热量散发出去,从而提升环境温度。市场上还有一种利用电热丝发热体的暖风机,是利用风扇将电热丝产生的热量吹出去。
4/7
卤素管电暖气供热原理
卤素管电暖气供热原理是将电暖气内部的一个密封管内充满卤族元素惰性气体,管内还有钨丝,钨丝被加热后,卤素管就发光发热,从而将热量散发出去,达到提升环境温度。
5/7
石英管电暖气供热原理
石英管电暖气供热原理是加热密闭的石英辐射管,利用远红外辐射元件辐射出远红外线,当远红外线被环境的物体吸收后,就会转变为热能,从而产生热量。
6/7
电热膜电暖气供热原理
电热膜电暖气供热原理是通过加热铺设在室内的电热膜,再将热量以远红外的形式辐射出去和直接通过电热膜将热量传导出去,采用这两种方式达到提升室内温度的效果。
7/7
导热油电暖气供热原理
导热油电暖气就是我们常见的油汀式电暖气,其供热原理,将注有导热油的密闭电热管安装在散热片腔体下面,当导热管内的导热油被加热后,导热油会上升到腔体上部,利用散热片的腔体表面将热量散发出去,从而提升环境温度,冷却的导热油又会下降到电热管被加热。如此循环
Ⅸ 太阳能空调是怎样实现制冷的
楼上说的是真正的太阳能空调,它的成本太高,以我们现在的消费水平是买不起的。
至于铺天盖地的太阳能空调广告,都是骗人的;
他们都是拉人加盟销售或生产。
千万不要听信那些加盟商的煽动,
你看见市场上有卖的吗?
如果产品可行为什么没有人卖?
那么多空调大厂怎么生产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