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超声波的功率怎么测试
超声波的功率可以用超声波功率测试仪测试,有日本和美国的测试仪,我说的是测试超声波声功率,将超声波发生器电源开启,测试介质为水,将测试探头放入水中,读数就是被测试超声波的功率值。
② 怎样检测超声波
是清洗用吗?如果是可以采用日本本多的超声波感测器,不过价格有点高,据说要2万左右
还有就是锡箔纸来测,方法是把锡箔纸放入超声波清洗槽,在十秒内如果能击穿锡箔纸,且均匀的话,效果不错了。
③ 家中如何测试超声波
超声波清洗机作为工业重要清洗设备,其清洗效率和清洗效果成为人们重点关注之事。如果工件清洗效果不佳,将影响工件的二次加工,因此,人们需研究出可监控超声波清洗机清洗效果的方法,确保工件清洗效果良好。根据我国专家的研究,可采用毛玻璃片法、铝箔测试法和超声能量瓶检测法检测工件的清洗效果。
在运用铝箔测试法监测超声波清洗机清洗效果时发现,10μm的铝箔纸在测试时受损较为严重,无法判断清洗效果,而其他厚度的铝箔测试的合格率差距相对较小。通过监测试验发现,厚度超过20μm的铝箔纸作为检测工具时,清洗效果更加明显,监测起来也更加方便。运用毛玻璃片或超声能量瓶监测超声波清洗机清洗效果时发现,监测物品大小并不影响监测效果,但放置的位置会有一定影响。为了确保监测的准确性,需要分别根据清洗时间、清洗温度和清洗频率设计不同的试验组,且每组的试验数量都达到相关要求。
人们同时使用三种方法监测超声波清洗机清洗效果时发现,铝箔测试法和超声能量瓶检测法的监测合格率明显低于毛玻璃片法,监测的结果更为准确。由此可见,铝箔测试法和超声能量瓶检测法更加适合于监测超声波清洗机的清洗效果,如果条件不允许,人们再退而求其次地选择毛玻璃片法,并且将毛玻璃片竖放于清洗机的四角位置,提高监测的难度。
④ 超声波能量如何计算有没有具体的计算公式
超声波能量无法计算,但可以使用超声波热量表进行测量。
超声波热量表通过超声波的方法测量流量及显示水流经热交换系统所释放或吸收热能量的仪表。它通过两种传感器测得的物理量——热载体的流量和进出口的温度,再经过密度和热焓值的补偿及积分计算,才能得到热量值。它是一种以微处理器和高精度传感器为基础的机电一体化产品。
1、超声波速差法(时差法)原理:是依靠超声波信号在流体中传播的时间差,来测量流体流量。
2、当超声波速在流体中传播时,流体的流动将使超声波信号的传播速度发生传播的时间差。时间差的大小与流体的流速成正比关系。由此,便可测量流体流量。
(4)超声波峰值怎么测扩展阅读:
超声波的两个主要参数:
1、频率:F≥20KHz(在实际应用中因为效果相似,通常把F≥15KHz的声波也称为超声波);
2、功率密度:p=发射功率(W)/发射面积(cm2),通常p≥0.3w/cm2。
在液体中传播的超声波能对物体表面的污物进行清洗,其原理可用“空化”现象来解释:超声波振动在液体中传播的音波压强达到一个大气压时;
其功率密度为0.35w/cm2,这时超声波的音波压强峰值就可达到真空或负压,但实际上无负压存在,因此在液体中产生一个很大的压力,将液体分子拉裂成空洞一空化核。
此空洞非常接近真空,它在超声波压强反向达到最大时破裂,由于破裂而产生的强烈冲击将物体表面的污垢撞击下来。这种由无数细小的空化气泡破裂而产生的冲击波现象称为“空化”现象。太小的声强无法产生空化效应。
⑤ 超声波如何测量
发射时单片机定时器工作,接收到定时器停止工作,计算时间差乘以传输速度再除以2就是测量距离了。
⑥ 超声波的强度怎么检测
你这个强度概念很模糊,应该是声强的意思。
声传播时也伴随着能量的传播.用单位时间内通过垂直于声波传播方向的单位面积的能量(声波的能量流密度)表示.声强的单位是瓦/平方米.声强的大小与声速成正比,与声波的频率的平方、振幅的平方成正比.超声波的声强大是因为其频率很高,炸弹爆炸的声强大是因为振幅大. 声音强度由振动幅度的大小决定,以能量来计算称声强,以压力计算表示时称声压。声强(I)与声压(P)的关系为: I=(P^2)/(ρv) 其中ρ-介质密度,v-声速。
⑦ 怎样测量超声波频率可提建议也可提供具体电路测量方法。
直接用换能器接收,用示波器看接收的信号,基本差不多
⑧ 大学物理实验 超声波传播速度的测量
相位法。因为36Khz的频率,一个波长应该就是9mm左右。一个驻波是1/2波长,所以应该是相位法。
应该是相位法。因为可以一次读一个波长的数据,这样可以减少读书误差。
⑨ 老师,我想问一下怎么能确定超声波测距的最大测距范围
你好!
铭扬超声波小编为您解答:超声波发射器向某一方向发射超声波,在发射时刻的同时开始计时,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途中碰到障碍物就立即返回来,超声波接收器收到反射波就立即停止计时。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根据计时器记录的时间t,就可以计算出发射点距障碍物的距离(s),即:s=340t/2 。这就是所谓的时间差测距法。
超声波测距的原理是利用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已知,测量声波在发射后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的时间,根据发射和接收的时间差计算出发射点到障碍物的实际距离。由此可见,超声波测距原理与雷达原理是一样的。
测距的公式表示为:L=C×T
式中L为测量的距离长度;C为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T为测量距离传播的时间差(T为发射到接收时间数值的一半)。
超声波测距主要应用于倒车提醒、建筑工地、工业现场等的距离测量,虽然目前的测距量程上能达到百米,但测量的精度往往只能达到厘米数量级。
由于超声波易于定向发射、方向性好、强度易控制、与被测量物体不需要直接接触的优点,是作为液体高度测量的理想手段。在精密的液位测量中需要达到毫米级的测量精度,但是目前国内的超声波测距专用集成电路都是只有厘米级的测量精度。通过分析超声波测距误差产生的原因,提高测量时间差到微秒级,以及用LM92温度传感器进行声波传播速度的补偿后,我们设计的高精度超声波测距仪能达到毫米级的测量精度。
超声波测距误差分析
根据超声波测距公式L=C×T,可知测距的误差是由超声波的传播速度误差和测量距离传播的时间误差引起的。
时间误差
当要求测距误差小于1mm时,假设已知超声波速度C=344m/s (20℃室温),忽略声速的传播误差。测距误差s△t<(0.001/344) ≈0.000002907s 即2.907μs。
在超声波的传播速度是准确的前提下,测量距离的传播时间差值精度只要在达到微秒级,就能保证测距误差小于1mm的误差。使用的12MHz晶体作时钟基准的89C51单片机定时器能方便的计数到1μs的精度,因此系统采用89C51定时器能保证时间误差在1mm的测量范围内。
超声波传播速度误差
超声波的传播速度受空气的密度所影响,空气的密度越高则超声波的传播速度就越快,而空气的密度又与温度有着密切的关系,如表1所示。
已知超声波速度与温度的关系如下:
式中: r —气体定压热容与定容热容的比值,对空气为1.40,
R —气体普适常量,8.314kg·mol-1·K-1,
M—气体分子量,空气为28.8×10-3kg·mol-1,
T —绝对温度,273K+T℃。
近似公式为:C=C0+0.607×T℃
式中:C0为零度时的声波速度332m/s;
T为实际温度(℃)。
对于超声波测距精度要求达到1mm时,就必须把超声波传播的环境温度考虑进去。例如当温度0℃时超声波速度是332m/s, 30℃时是350m/s,温度变化引起的超声波速度变化为18m/s。若超声波在30℃的环境下以0℃的声速测量100m距离所引起的测量误差将达到5m,测量1m误差将达到5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