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本安型 增安型 隔爆型 区别 哪个用在更高场合
1、增安型防爆型式是一种对在正常运行条件下不会产生电弧、火花的电气设备采取一些附加措施以提高其安全程度,防止其内部和外部部件可能出现危险温度、电弧和火花的可能性的防爆型式。
2、本安型 本质安全源于按GB3836.1-2000标准生产,专供煤矿井下使用的防爆电器设备的分类。
3、爆型防爆型式是把设备可能点燃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部件全部封闭在一个外壳内,其外壳 能够承受通过外壳任何接合面或结构间隙,渗透到外壳内部的可燃性混合物在内部爆炸而不损坏,并且不会引起外部由一种、多种气体或蒸气形成的爆炸性环境的点燃。
B. 增安和本安有什么区别哪种型式防爆等级更高、更安全
按照国家规范:增安型只允许使用在2区或非危险区域,除用来安装正常情况下无火花产生版的权电器元件的增安箱和增安接线箱允许使用在1区外;
本安型则可以按照在0、1、2区或非危险区域,它是唯一允许安装在0区的防爆型式,其必须与关联设备(例如安全栅)构成合理本安系统才允许应用。
增安型的防爆原理:其实就是密封的原理,把内部与外部的危险气体隔开;
本安型的防爆原理:本安型是个复杂的系统,其安装在危险区域的电路都是本质安全的,即该部分电路的能量、电流和电压受到限制和保护,不会点燃危险区域的气体!
具体的使用,你可以参杂GB 3836.1-15,自己学习下
C. 防爆设备和本安设备的区别
按照国家规范:增安抄型只允许使用在2区或非危险区域,除用来安装正常情况下无火花产生的电器元件的增安箱和增安接线箱允许使用在1区外;
本安型则可以按照在0、1、2区或非危险区域,它是唯一允许安装在0区的防爆型式,其必须与关联设备(例如安全栅)构成合理本安系统才允许应用。
增安型的防爆原理:其实就是密封的原理,把内部与外部的危险气体隔开;
本安型的防爆原理:本安型是个复杂的系统,其安装在危险区域的电路都是本质安全的,即该部分电路的能量、电流和电压受到限制和保护,不会点燃危险区域的气体!
D. ExiaIIBT4 与ExiaIICT4两种防爆标准的区别是什么,我只知道这两种都是本安型的
1、最小点燃电流比抄不同:Ex ia IIB T4用于最小袭点燃电流比在0.45-0.8下的。Ex ia IIC T4用于最小点燃电流比在0.45以下的。
2、气体组别不同:Ex ia IIB T4的气体组别为乙烯,Ex iaIIC T4的气体组别为氢气。
(4)防爆等级本安型和增安型扩展阅读:
防爆分类:
分为三类
Ⅰ类:煤矿井下电气设备;
Ⅱ类:除煤矿、井下之外的所有其他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
Ⅱ类又可分为ⅡA、ⅡB、ⅡC类,标志ⅡB的设备可适用于ⅡA设备的使用条件;ⅡC可适用于ⅡA、ⅡB的使用条件。
Ⅲ类:除煤矿以外的爆炸性粉尘环境电气设备。
ⅢA类:可燃性飞絮;ⅢB类:非导电性粉尘;ⅢC类: 导电性粉尘。
最高表面温度:电气设备在规定范围内的最不利运行条件下工作时,可能引起周围爆炸性环境点燃的电气设备任何部件所达到的最高温度。最高表面温度应低于可燃温度。
例如:防爆传感器环境的爆炸性气体的点燃温度为100℃,那么传感器在最恶劣的工作状态下,其任何部件的最高表面温度应低于100℃。
E. 电机防爆等级的本安型
供电限制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将动力电与电子元件隔离。
2、采取措施杜绝外界干扰电内磁场通过继电或电容流输出端偶合至电子元件中。
3、限制传感电路的工作电源及电压
本安型电路可分为两类:ia及ib。Ib本安电路必须保证正常工作状态下以及系统中存在一起故障时,电路元件不发生燃爆。Ia本安电路则要求正常工作状况下及存在两起故障时,元器件不发生燃爆。
F. 什么是"增安型"防爆
"增安型防爆"是一种对在正常运行条件下不会产生电弧、火花的电气设备采取回一些附加措施以提高其答安全程度,防止其内部和外部部件可能出现危险温度、电弧和火花的可能性的防爆型式。它不包括在正常运行情况下产生火花或电弧的设备。
该类型设备主要用于2区危险场所,部分种类可以用于1区。例如具有合适保护装置的增安型 低压异步电动机、接线盒等
G. 仪表的防爆等级分为几类它们各有什么规定
对于化工生产来说,在某些场合存在爆炸的危险,因此在这些地点所用的仪表应符合相应的防爆规定。
1、防爆标记
防爆标记一般用EX表示,如是欧洲电工标准委员会(CENELEC)的标准,则为EEX。
2、防爆型式
我国国家标准规定防爆型式有8种,即隔爆型“d”增安型“e”,本安型“I”,正压型“p”,充油型“o”,充砂型“q”,无火花型“n”和特殊型“S”。
电动仪表中,主要采用隔爆型“d”和本安型“i”
隔爆又称耐压防爆,它把能点燃爆炸性混和物的部件封闭在一个外壳内,该外壳能承受内部爆炸性混合物的爆炸压力,并阻止向壳外的爆炸性混合物传爆即隔爆型仪表内部是可能发生爆炸的,所以,隔爆型仪表在没有完全切断电源之前,禁止随意打开表盖,否则可能引起爆炸。
本安型仪表通过限制电气参数使在正常或规定故障状态下产后的火花和能量,不能点燃周围的爆炸性气体混合物。
3、爆炸危险场所:
我国对爆炸场所危险分为二类:I类场所是易燃气体;II类场所为易燃灰尘。
I类场所又分为:
0区:爆炸性气体连续出现或长期存在。
1区:正常运行时可能产生爆炸性气体。
2区:正常时不可能产生或仅暂时存在爆炸性气体。
4、爆炸级别:
爆炸级别分法按两个标准:一是按最小点燃电流比;二是按最大试验安全间隙。
1)按最小点燃电流比,大多数工业国家把各种爆炸性混合物分为两大类,在非矿用的II类中,按最小点燃电流比(指该物质的点燃电流和甲烷点燃电流之比)分为三个爆炸级别,IIC级别最高,要求最小点燃电流比小于0.45,IIB次之0.45至0.8之间,IIA最低,大于0.8。
2)按最大试验安全间隙
由于变送器壳体内产生的火花,电弧及危险温度所引起的爆炸性是通过变送器各部件之间的接洽面间隙向壳体外部传爆的,间隙越小,越不容易向外传爆,同样,不同的爆炸性混合物对传爆间隙要求也是不一样的,我国划分标准如下:
IIC:最大试验安全间隙小于0.5mm
IIB:0.5-0.9mm
IIA:小于0.9mm
5、温度组别:
不同爆炸性气体的自燃温度不一样,我国根据爆炸性气体混合物自燃温度分为:
T1 450 < T T2 135 ~ 200
T2 300 ~ 450 T2 100 ~ 1350
T3 200 ~ 300 T2 85 ~ 100
H. 防爆电机 增安型 和隔爆型有什么区别哪个的要求更高
防爆电机是来统称,防爆的感念自很广,有很多型式,具体到电机主要是隔爆型或增安型,隔爆型电机在煤矿中用的场所很多,但增安型电机使用场所受到严格控制,主要用于进风大巷、中央变电所、井底车场等,而且必须和专用开关配合使用,否则不能保证安全。隔爆型和增安型都是防爆的一种型式,根据需要而定,不能说哪个要求更高
I. 中国的防爆等级标准
我国的防爆等级标准为"GB3836.1-2000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该标准将由下列防爆型式专用标准补充或修改。
GB 3836.2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2部分:隔爆型"d"
GB 3836.3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3部分:增安型"e"
GB 3836.4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4部分:本质安全型"i"
GB 3836.5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5部分:正压型"p"
GB 3836.6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6部分:充油型"O"
GB 3836.7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7部分:充砂型"q"
GB 3836.9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9部分:浇封型"m"
GB 7957 矿用安全帽灯
以上标准和本标准不适用于医用电气设备、发爆器、发爆器试验仪和点火电路试验仪
至于你所提到的"EX2DB4",本人实在是没见过类似你的标准,疑为你误抄了此型号或符号.
常见符号为"ExdⅠ/Ⅱ BT3"
"Ex"为通用符号,表示explosive(此条为个人理解)
"d"表示次防爆型式为"隔爆型d".
"Ⅰ"或"Ⅱ"表示电气设备分类,Ⅰ为煤矿用电气设备,Ⅱ为除煤矿外其它爆炸性气体环境用设备.其中,Ⅱ类隔爆型"d”和本质安全型"i”电气设备又分为ⅡA,ⅡB和ⅡC类.
"T3"表示温度组别.
具体分类及含义,详见"GB3836.1-2000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