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养殖小龙虾大概成本是多少,温室养殖需要哪些设备
养小龙虾的成本和利润:
大致来说养的龙虾成本每公斤只有2元。如果家养,平均每公斤成本要达到3元。龙虾按规格卖,75克左右的一只卖3元,50克左右的1.5元,40克左右的1元,低于40克的留塘续养。“平均一只卖到了1.6元。
每亩年毛利为:3040斤×8元/斤 =24320元/亩
净利润=毛利24320 元-购种成本(120斤×48元)5760元=18560元/亩
每亩投放种虾120斤左右,每环滚动式的繁殖饲养方式,每年亩产量可达3000斤左右,一次性投放虾种 ,3-5年内不再购种投放,而且子系代不退化,不变异,亩产量长期保持不变。
现以每亩投放 120 斤种虾为基数概算,每亩年产仔的母虾只数为:
投放量 120斤/亩×20只/斤 =2400 只/亩
1140只/亩×200 只/次×2次/年 =456000 只/亩·年
种虾从产卵到长成幼虾过程中的成活率为8%至30% ,按最低8% 计算,则年产成虾总数为:
456000 只/年×8% =36480 只/亩·年
产卵2-3个月即可上市,每只成虾体重长到50克(约10只/斤),每亩年产总量为:36480 只/亩·年÷12只/斤=3040斤/亩·年
则每亩年毛利为:3040斤×8元/斤 =24320元/亩
净利润=毛利24320 元-购种成本(120斤×48元)5760元=18560元/亩
1、苗种:龙虾不存在“杂交品种”,目前自然苗丰富、价廉而人工苗还停留在实验室阶段,另外不要误信是经过驯化、互相残杀少的新品种而从外地高价购买龙虾种。
还有不少人认为只要第一年投入种龙虾后,通过自身不断繁殖,年年获取不错的收益,其实龙虾养殖投种第一年产量最高,以后逐年下降,由于龙虾生命周期为16~18个月,加上近亲繁殖、功能退化、抗病力下降,3年后产量会锐减甚至绝收。
2、水质:有些人认为龙虾在臭水沟也能很好的生长,其实并非好坏水都能养,清新水质才是龙虾养殖高产的关键,要求池中水草的覆盖面要在30~60%,水体透明度在30厘米左右,溶氧量>5毫克/升,应定期换水,每次换水1/3,高温季节水位保持在80厘米以上。
3、饲料:龙虾是杂食偏动物性饵料的生物,其生长是否良好取决于蛋白的摄取量,可以以新鲜小杂鱼、田螺为主,辅以植物饵料,也可投喂蛋白含量不低于32%的配合饲料。腐烂变质的动、植物饲料不宜投喂,因其利用率低、容易使水质变坏。
4、病害:有人认为“龙虾不会生病”,其实不然,在进行高密度养殖之后,各种环境因子都易引起龙虾发病。解决的办法主要以预防为主,定期使用药物。
在养殖过程中水体要定期消毒,若水体pH值<7,每隔15~20天,将生石灰按20克/立方的浓度化浆后均匀泼洒。一般池塘每隔15~20天用氯化物等消毒一次,每半个月左右在饲料中添加蜕壳促长素,连喂3天。
5、混养:很多人为了合理利用空间,提高养殖效益而认为龙虾可以和鱼类混养,其实龙虾绝不能和食肉或杂食性水产品混养。因为龙虾脱壳时最易被残食,且龙虾产仔时鲢鳙鱼都是它的天敌,故不主张混养。
6、管理:有些养殖户认为龙虾食性杂,随便喂喂即可,因此有人在精养的龙虾塘也不投饵料,造成龙虾互相残食,或者过量投喂动物内脏造成有机质发酵,水体发臭,产生有毒气体和缺氧,致使养殖失败。
7、产量:龙虾亩产量与放养密度、养殖环境、投饵量、病害防治等都有着密切的关系。龙虾生长快,一般养殖50~70天可出售,5~6月份是销售旺季,6月底后开始交配产卵、穴居,捕捞量急剧减少,因此那些龙虾养殖产量超千斤、效益上万的传言实在不可信。一般而言,每亩龙虾养殖产量约250~450斤,产值1500~2500元。
一、建造稻田养虾条件
选择水质良好、水量充足、周围没有污染源、保水能力较强、排灌方便、不受洪水淹没的田块进行稻田养虾,面积少则几亩,多则几十亩或上百亩都可。沿稻田田埂内侧四周要开挖养虾沟,沟宽1.5米,深1米,田块面积较大的,还要在田中间开挖田间沟,田间沟宽1米,深0. 5米,养虾沟和田间沟面积约占稻田总面积20%左右。
利用开挖养虾沟挖出的泥土加固加高田埂,平整田面,田埂加固时每加一层泥土都要进行夯实,防止下大暴风雨时使田埂倒塌。田埂面宽3米以上,田埂高1米。
进排水口要用铁丝网或栅栏围住,防止小龙虾外逃和敌害进入。进水渠道建在田埂上,排水口建在虾沟的最低处,按照高灌低排的格局,保证灌得进,排得出。在离田埂1米处,每隔3米打一处1.5米高的桩,用毛竹架设,在田埂边种瓜、豆、葫芦等,待藤蔓上架后,在炎热的夏季起到遮荫避暑的作用。
在养虾沟和田间里要移栽水草,如苦草、轮叶黑藻、金鱼藻等沉水性植物,水草覆盖面以30%为宜,且以零星、分散为好,这样有利于虾沟内水流畅通无阻塞。田四周用塑料薄膜、水泥板、石棉瓦或钙塑板建防逃墙,以防小龙虾逃逸。
『贰』 小龙虾抱卵虾生产方式的主要技术有哪些
1. 生产设施
小龙虾抱卵虾的生产主要依赖于以下三种设施:
- 利用闲置的鱼类仔源、虾类苗种繁殖设施,如产卵池、孵化池或苗种培育池。这些设施通常具备完善的进排水系统,注水至30厘米左右,放入水花生等附着物后,即可作为小龙虾抱卵虾的生产池。
- 在池塘中设置的网箱,投放水花生等附着物后,可作为成熟小龙虾的产卵场。
- 专门设计建造的小龙虾产卵装置,这种装置配备了微孔增氧和循环水处理设施。池内布置网箱,内设茶树枝、竹枝、水花生等附着物。池上覆盖塑料薄膜和遮阳网,具有强大的温度、光照、水质、溶氧、水流和水位控制能力,抱卵虾生产潜力大,可实现批量生产。
2. 环境因子调节
由于亲虾放养密度高,对环境因子的控制要求严格。若环境控制不当,亲虾暂养死亡率高,即使雌虾勉强产卵,其活力也不强,易导致受精卵无法顺利孵化,影响苗种生产。
- 水质:高密度放养亲虾的水泥池易水质恶化,需重视水质调节,及时清除残饵、死虾,增加换水或配备循环水处理装置。网箱也需要定期清理,防止水质恶化。
- 光照:小龙虾昼伏夜出,产卵在洞穴中进行。人工产卵设施需遮阳,以昏暗环境促进产卵。
- 水位和水流:水泥池水深控制在30-50厘米,水深太浅或太深均不适宜。非必要情况下不需流水,以避免干扰小龙虾产卵。
- 溶氧:高密度放养需保持充足溶氧。配备微孔增氧设施的,夜间应正常开启。否则,通过流水等方式增氧。
- 温度:最适产卵温度为15-25℃,低于15℃产卵减少。保持水温在适宜范围内,方法取决于设施条件。
3. 喂养
繁殖期小龙虾摄食量小,对食物种类有要求。要保持亲虾体能,每日傍晚按亲虾体重0.5%-1%投喂一次,以螺、蚌肉和杂鱼为主。清洗饲料以减少水质负担。
4. 日常管理
- 监测水质:定期检测氨氮或亚硝酸盐含量,保持理想水质,以保证产卵率。
- 调节环境因子:根据小龙虾产卵需求,调整光照、水温、水位、水流、溶氧等。
- 清理和巡查:清除死虾和剩饵,修复损坏设施,保证设备正常运行。
- 防鼠害:由于放养密度高,易受鼠害,需采取措施预防鼠害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