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我们都知道的园林机械指链锯、割边机、修边机、绿篱机、割灌机、梳草机、高枝机、吸叶机、割草机、草坪修整机等用于园林绿化、园林建设、园林养护的机械设备。园林机械是一个统称,实际在此行业中主要用到的是下面几个机器种类:割草机,割灌机,绿篱机,油锯,挖坑机等。今天主要给大家介绍一下常用的这几种园林机械。
割草机(割灌机)
想必割草机是大家最熟悉不过的园林设备种类了,割草机又称割灌机、除草机、剪草机、草坪修剪机等。割草机是一种用于修剪草坪、植被等的机械工具,它是由刀盘、发动机、行走轮、行走机构、刀片、扶手、控制部分组成。刀盘装在行走轮上,刀盘上装有发动机,发动机的输出轴上装有刀片,刀片利用发动机的高速旋转在速度方面提高很多,节省了除草工人的作业时间,减少了大量的人力资源。所以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见园艺工人用割草机来修剪草坪,其实大面积园林的存在不仅能够使环境更加美好,同时也能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而割草机则恰恰承担着园林美化的责任,它可以称为是园林绿化过程中的“美化工程师”。
油锯(链锯)
油锯也称链锯,是以汽油机为动力的手提锯,主要用于伐木和造材,其工作原理是靠锯链上交错的L形刀片横向运动来进行剪切动作。链锯(油锯)一般分为机动链锯,非机动链锯等。它是一种用来采伐树木的园林机械,因为很多树木的枝蔓比较繁多,有时会导致园林中其他地面植被不能照射到足够的阳光,同时多余的枝蔓也会触碰到其他树木,影响美观,因此为了减掉多余枝蔓,油锯就派上用场了,而一般短导板的油锯用作间歇性树枝修剪,长导板油锯用来采伐树木。
绿篱机
绿篱机又称绿篱剪,适用于果树、茶叶修剪、公园、庭园、路旁树篱等园林绿化方面专业修剪。它是一种专门美化植被的园林机械,主要修剪对象有黄杨、冬青等树木和植物。根据植物修剪形状不同,绿篱机又有双韧和单韧之分,而单韧绿篱机主要修剪墙状的绿篱,双韧绿篱机主要修剪球状的绿篱,所以我们看到园林中各种形状美观的绿篱,其实都是出自绿篱机之手,它真可谓是园林机械设备中的艺术家。
地钻(挖坑机)
说到地钻可能大家首先想到的是在建筑建造等项目中的应用,其实它的用途可是非常广泛的,广泛应用于坡地、沙地、硬质土地的苗木园林绿化工程种植挖坑,起挖大树的外围出土;围栏埋桩挖穴;果树、林木施肥挖穴,园林绿化工程的中耕,除草等。动力强劲有力,外形美观,操作舒适,劳动强度低,适合各种地形,效率高,便于携带及野外田地作业。以树木栽种为例,大家都知道,在园林中,树木的栽种量是非常大的,如果单靠工人徒手挖坑,不仅工作效率低,而且也特别劳累,但是现在有了挖坑机情况就不同了,几个小时之内就可以完成原本几天的工作量,所以挖坑机也成为园林绿化过程中的最得力帮手,让人们从繁重的体力劳动解放出来。
各种各样的园林机械类型,让园林中的各种植物“各得其所”。使得园林中的花草树木定期进行修剪这项重要的工作变的轻松,园林对环境的改善和修饰作用发挥更好的效应。但值得注意的是我们使用时一定要按照安全操作规则使用,并对机械不断进行保养。
2. 森林采运机械设备有哪些
森林采运作业的专用机械设备(下简称机械)。包括采伐机械、集材机械、运材机械和贮木场作业机械等。采伐机械有伐木机械、打枝机械、造材机械、原木剥皮机械和木材削片机械等;集材机械有集材拖拉机、架空索道等;运材机械有陆路运输木材的运材汽车、森林铁路机车和水路运输木材的船舶等;贮木场机械有木材兜卸机、装车绞盘机、起重机、输送机、叉车、木材装载机、电动平车等。森林采运机械按作业特征可分为木材切削机械、运输机械和木材起重输送机械。按运行特征又可分为便携式、自行式和固定式。便携式机械实质上为专用机动工具;自行式机械一般由大型运输机械和工程机械改装而成,如各种集材拖拉机、运材汽车、林用装卸桥等;固定式机械为贮木场专用的大型设备,如各种木材剥皮机、木材削片机等。
沿革
森林采运机械的发展历史较久,中国远在公元4世纪就曾在河流、山谷之间利用架空索道运输薪材。1776年法国与葡萄牙之间的比利牛斯山区也曾用架空索道运输长材。但是森林采运机械的真正发展还是从19世纪末开始的。最初是引进农业机械,以后逐步改进与完善,最后形成各种林业专用机械。美国在1890年首次将制成以蒸汽机为动力的拖拉机用于集运木材;1883年首次使用绞盘机集材;在19世纪末还制成以蒸汽机为动力的原始动力锯。1914年德国制成第一台汽油动力链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出现了履带拖拉机,1920年美国便开始使用履带拖拉机集运木材。1922~1924年相继出现了由汽油机和柴油机驱动的绞盘机。1919~1925年在意大利普遍使用动力架空索道集运木材。1913年中国台湾在阿里山使用了美国制造的架空索道集材。1928年美国制成以汽油机为动力的集材机。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美国、苏联、日本相继使用蒸汽机车牵引森林铁路车辆运输木材。美国在1913年首次使用汽车运材。1947年苏联制成第一批专门用于集材的履带拖拉机,这标志着森林采运工业已进入生产各种专用机械的阶段。1954年苏联、瑞典、芬兰、挪威开始使用由一人操作的轻型油锯。同年在美国出现了移动式钢架杆架空索道集材装置。20世纪60年代美国开始研制以拖拉机为基础的多工序联合机,70年代相继出现了伐木—归堆机、伐木—集材机、打枝—造材机等多种型式和不同工序组合的自行式采伐机械,使森林采运作业进入了全盘机械化阶段。中国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使用进口的机械设备进行森林采伐作业,如1950年开始使用油锯造材、汽车运材,1953年开始使用绞盘机集材,1955年开始使用电锯伐木。与此同时,国产采运机械也发展很快,1950年开始生产绞盘机,1957年生产油锯,1956年使用国产汽车运材,1965年使用国产装卸桥进行木材装、卸、归楞作业。到80年代已先后制成各种单人操作的油锯、中频电锯、集材拖拉机、绞盘机、森铁蒸汽机车和森铁内燃机车等40余种森林采运机械。到80年代初,中国国有林区森林采运综合机械化程度已经达到90%左右。
发展趋势
由于森林采运工业的作业对象笨重,作业条件差,劳动强度大,生产场地分散,世界各国都十分注意森林采运的机械化问题。随着工业的发展,各种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不断被引进,到20世纪80年代中国已逐步形成一套完整的森林工业专用机械系统,实现了采运工业各工序的全盘机械化。森林采运机械的发展趋势有如下特点:①在森林采运各工序基本上实现机械化的基础上,传统的单工序专用机械,在性能上和制造质量上日益完善,操作者更加安全、舒适。例如20世纪80年代,油锯重量已经降低到6~8千克,振动和噪音已大大降低;运材汽车已成为主要运输工具,驾驶室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已大大改善;液压技术、电子技术已经引进到森林采运机械中来。②在改进传统机械的同时,采伐联合机在稳步发展。由于这种联合机能减少伐区的机械品种,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作业安全性,减轻工人劳动强度,到20世纪80年代已在工业发达国家的平原和缓坡林区中得到比较广泛的应用。但由于成本高,技术复杂,尚未在发展中国家得到推广。③贮木场作业在实现单工序机械化以后,人们正在努力实现工厂化生产,进一步提高全盘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④伐区资源的综合利用,已引起人们的重视。20世纪80年代科学家们正在研究林区生物量的利用以及森林采伐与生态平衡的关系。可以预计,有利于综合利用林区生物量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机械设备将得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