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器材知识 > 什么是设备维护规程

什么是设备维护规程

发布时间:2021-12-18 03:15:23

『壹』 设备维护管理制度

设备维护管理制度

1.目的作用
为了科学地管理好公司的设备,使设备的维护管理工作有组织、有计划、有原则、有标准、有规程地进行,以达到设备的使用寿命长、综合效能高和适应生产发展需要的目的,特制定本制度。

2.管理职责
2.1
公司设备动力科负责对全公司范围内设备维护的归口管理和统一计划安排,要建立设备维护方面的各项制度和章程,协助和配合各部门强化责任意识,使设备的维护和保养能按照公司规范要求得到贯彻执行。

2.2
各设备使用部门主管人员要按照公司关于设备维护保养的方针、政策和本制度的规定要求,对本部门的设备管理进行细化,并在执行过程中从严要求,经常检查,加强考核。

3.设备维护基本原则
3.1 设备维护工作应贯彻“预防为主”的原则
应把设备故障消灭在萌芽状态,其主要任务是防止连接件松动和不正常的磨损,监督操作者按设备使用规程的规定正确使用设备,防止设备事故的发生,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和检修周期,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为生产提供最佳状态的生产设备。

3.2
坚持使用和维护相结合原则操作人员在设备日常维护工作中做到“三好”(管好、用好、维护好),“四会”(会使用、会保养、会检查、会排除故障)。

3.3 坚持合理规划科学维护的原则
设备维护工作重点,体现在提高维修工作质量、减少故障停机时间、提高设备作业率。要做到这些就必须做到合理规划,实现生产修理两不误,同时注意采用科学的维护方法,以达到效率的最大化。

4.设备维护的要点
4.1 操作工作实行设备维护保养负责制:
4.1.1 单机、独立(如起重行车、运输车辆、金属切削机床、锻压等)通用设备实行操作工人当班检查和维护保养负责制。
4.1.2 连续生产线上集体操作的设备,实行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区域当班检查和维护保养负责制。
4.1.3 无固定人员操作的公用设备,由设备所在部门设备主任指定专人维护保养负责制。
4.1.4 每台设备都要制订和悬挂维护保养责任牌,要写明维护保养者姓名。
4.2 维护保养责任者有下列职责:
4.2.1
严格按设备使用规程的规定,正确使用好自己操作的设备,不超负荷使用。开车前15分钟要仔细检查设备,连接螺栓松动,要及时紧固和检查按车间规定须维护检查的必检部位,然后空负荷试车,检查各控制开关是否失灵。发现问题和异常现象,要停车检查,自己能处理的马上处理,不能处理的,及时报告检修责任者,立即处理。

4.2.3 正确地按车间制订的润滑表规定,定期添加润滑油或润滑脂,定期换油,保持油路畅通。
4.2.4 操作工在本班下班前15分钟停机,将设备和工作场地擦拭和清扫干净,保持设备内外清洁,无油垢、无脏物,做到“漆见本色铁见光”。
4.2.5
认真执行设备交接班制度,主要设备每台都应有“交接班记录本”,每班人员应认真写清楚,交接双方要在“交接班记录本”上签字,设备在接班后发生问题由接班人负责。

4.3 专业维修工人,实行设备包修制:
4.3.1 班组包区域,个人包机组。
4.3.2 每个设备区域和每一台设备都要制订和悬挂维护检修责任牌。区域内要悬挂班组长责任牌,单机悬挂个人责任牌,填写检查维修责任者职责。

4.4 专业维修者有下列职责:
4.4.1 区域包修的责任班组,应按车间制定的区域设备检查点,分解落实到单机包修的个人,定时、定点进行巡回检查包修。
4.4,2 包机的个人应根据车间规定的每台设备检查点的检查情况详细填写记录,交车间设备组存档备查。
4.4.3 车间设备组应根据定时定点检查的记录,安排和落实该设备的预修计划,并报设备科备案,及时排除设备事故或设备故障。
5.设备的分类分级维护保养
5.1 金属切削机床、起重行车、锻压机械、运输车辆等通用设备,按一、二、三级维护保养责任制。
5.1.1
一级保养以操作者为主,维修工人配合,二班或三班工作制的设备每季度做一次一级保养。运输车辆则每行走2000公里进行一级保养,每次保养必须按保养的要求进行。

5.1.2
二级保养以维修工人为主,二班或三班工作制的设备一年做一次二级保养。运输车辆则每行走7000公里,进行二级保养,每次保养必须按保养的要求进行。运输车辆每行走45000-50000公里,进行三级保养,按运输车辆保养内容及要求进行。

5.1.3 连续生产线上的专用设备,推行点检、预修和厂休及节假日的维修责任制,根据点检的预修计划,进行定量维修。
5.3 设备的预防维护保养周期的确定,可根据设备的重要性和生产班次划分类别。
5.3.1 A类设备周期最短。
5.3.2 B类设备周期较长。
5.3.3 C类设备,不作定期规定。
5.4 车间设备主任组织分管的设备员,按类别确定好每一台设备的必检部位,定岗、定员,责任到人,并报设备科备案。
5.5
车间设备员将分管的每一台设备,编写生产工人日常维护检查表和专业维修工人巡回检查表(包括机组名称、必检部位名称、每点检查内容、检查标准、检查时间、检查总的编号)及检查记录或图表。

6.设备维护规程的编制
6.1
设备维护规程是设备维护工作惟一遵循的准则,是企业搞好设备维护工作的基础。企业所有生产工人、维修工人、生产、维护管理及指挥人员都必须认真贯彻执行。设备维护规程,根据生产发展、工艺改进及设备装置水平的不断提高,应相应修订和完善。

6.1.1 每种设备都应有维护规程。
6.1.2 新建和技术改造的机组或单台机设备在验收投产前,要编写好维护规程,经审核后,发到岗位个人。
6.2 设备维护规程,应包括如下内容:
6.2.1 设备的主要技术性能参数表。
6.2.2 简要的传动示意图、液压、动力、电气等原理图,便于掌握设备的工作原理。
6.2.3 润滑控制点管理图表,明确设备的润滑点及选用油脂牌号。
6.2.4 当班操作人员检查维护部位,维护人员巡回检查的周期、检查点,每点检查的标准。设备在运行中出现的常见故障排除方法。
6.2.5 设备运行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6.2.6 设备易损件更换周期和报废标准。
6.2.7 明确设备和设备区域的文明卫生要求。
6.3 设备维护规程的编制:
6.3.1 凡新建技术改造项目的成套机组、单台设备的维护规程由设备所在部门的设备技术组负责编写。
6.3.2 在用设备尚无设备维护规程,应逐台限期由设备所在部门负责编写。
6.3.3 生产工艺改变,设备参数变更,车间工艺组应在工艺改变前一个月通知设备组,及时对规程进行修订。
6.3.4 操作、维修人员在实践中,发现有不妥和失误之处及时向车间设备组反映,设备组应立即深人现场察看,进行修改。
6.3.5 凡新编制的维护规程,须经车间设备主任审核,送设备科备案。
6.3.6 凡修订后的维护规程,须经车间设备主任审核,送设备科备案。
7.设备维护规程的贯彻与执行
7.1 维护规程的贯彻与执行,是保证设备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安全运行的重要方法。因此,各级领导、操作、维修人员必须认真学习,贯彻与执行。

7.2 维护规程必须深人贯彻到操作、维修人员,并做到人手一册。
7.3 操作工人和专职维修工人,要相互提醒、相互监督,并严格按维护规程执行。
7.4 车间设备组要经常深人车间检查维护规程执行情况,发现不按规程执行,及时向车间设备主任汇报,严肃处理。
8.设备技术档案管理
8.1
设备技术档案是设备使用期间的物质运动(包括从设备的设计、选型、制造、安装、调试、使用、维修、更新改造、报废等全过程)的综合记载,为设备管理提供各个不同时期的原始根据。因此,车间和设备科都应贯彻执行,逐台建立设备技术档案。

8.2 凡在用的设备都必须建立技术档案。
8.2.1 按厂制定的“设备技术档案”逐项记载。
8.2.2 必须要有传动示意图、液压、动力、电气等原理图。
8.2.3 必须要有润滑五定图表。
8.2.4 必须要有点检表(包括点检内容、点检标准、点检时间、点检人员及处理结果)。
8.2.5 设备档案的内容要随问题的出现和解决而详细记载(包括问题出现的时间、部位、损坏程度、原因、处理结果、责任者等)。
8.2.6 档案记载的内容、文字要整齐清晰(用钢笔填写)。
8.3 凡在用的100千瓦及以上的大型电机、高压屏、高压开关、变压器、整流装置、电热设备等应独立建立专业档案。
8.4 凡在用的主要设备、应建立备件、易损件图册。
8.5
新设备到货后,设备库必须把随机带来的全部资料(包括图纸、说明书、装箱单等)交技术资料室复制两份,原资料归厂资料室,复制资料一份交设备科,一份交设备使用部门。
8.6
设备大、中修,必须将检修情况(包括检修时间、检修负责人、更换的零部件、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改进部分及图纸、调试、验收等原始记录)归档。
9.附件

希望上述资料对您有所帮助!

『贰』 设备维护保养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设备维护保养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四项:

1、清洁

设备内外整洁,各滑动面、丝杠、齿条、齿轮箱、油孔等处无油污,各部位不漏油、不漏气,设备周围的切屑、杂物、脏物要清扫干净;

2、整齐

工具、附件、工件产品要放置整齐,管道、线路要有条理;

3、润滑良好

按时加油或换油,不断油,无干摩现象,油压正常,油标明亮,油路畅通,油质符合要求,油枪、油杯、油毡清洁;

4、安全

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不超负荷使用设备,设备的安全防护装置齐全可靠,及时消除不安全因素。

做好设备维护保养的方法:

1、加强设备的日常保养工作,防止误保、漏保

保养工作须强制执行并应与企业的奖、罚制度挂钩,奖优罚劣,调动施工人员的积极性。切实搞好保养工作。保养工作应从源头抓起,防止以修代养。

2、加强设备的日常巡检工作

应安排专人进行设备点巡检,通过智能手持终端详细记录设备运行情况,包括设备日常运行情况、运行时间、保养次数等,以便分析、判断设备可能出现的故障,及时准确地消除故障隐患。

3、应加强对设备的管理和监控

设备管理人员应掌握情况,了解设备性能,根据设备性能的优劣和企业资源分配情况做出科学合理的维修计划,并对维修活动,采购活动进行管理和监控,避免不必要的资金浪费。

4、建立健全机械设备维修、保养制度

强调设备管理的作用,完善数据统计系统。对机械设备进、出情况,设备运行情况,性能指标及维修和保养情况均应详细登录在案,做到一机一册,有据可查。

『叁』 设备维护的四项基本原则是什么

1、设备清扫来。不仅是表面,而且自要将犄角旮旯清扫干净,让设备、工装的磨损、噪音、松动、变形、渗漏等缺陷暴露出来,及时排除。

2、设备润滑。应定时、定量、定质、及时对设备进行加油、加脂;少油、缺脂造成润滑不良,使设备运转不正常,部分零件过度磨损、温度过高造成硬度、耐磨性减低、甚至形成热疲劳和晶粒粗大的损坏。

3、设备紧固。包括对设备紧固螺栓、螺母,避免部件松动、振动、滑动、脱落而造成的故障;

4、设备堵漏。防止、堵塞设备的润滑油脂、压缩空气、蒸汽、水、冷却介质、冷气、热量泄漏。

(3)什么是设备维护规程扩展阅读

提高措施

1.制定设备使用程序;

2.加强按计划检修工作;

3.制定设备操作维护规程;

4.建立设备使用责任制;

5.建立设备的维护保养制度。

『肆』 怎么建立设备维护保养规程

设备维护保养制度
设备是生产力三要素之一,是进行社会生产的物质手段。设备管理的好坏,对企业产品的数量、质量和成本等经济技术指标,都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因此要严格按照设备的运转规律,抓好设备的正确使用,精心维护,科学维护,努力提高设备完好率。为此,特建立以下设备维护保养制度: 一、操作人员和维(检)修人员应以主人翁的态度,做到正确使用,精心维护,用严肃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维护好设备。坚持维护与检修并重,以维扩为主的原则。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实行设备包机制,确保在用设备台完好。 二、操作人员对所使用的设备,通过岗位练兵和学习技术,做到“四懂、三会”(懂结构、懂性能、懂用途;全使用、会维护保养、会排除故障),并享有“三项权利”,即:有权制止他人私自动用自已操作的设备;未采取防范措施或未经主客部门审批超负荷使用设备,有权停止使用,发现设备运转不正常,超期不检修,安全装置不符合规定应立即上报,如不立即处理和采取相应措施,有权停止使用。 三、操作人员,必须做好下列各项主要工作: (1)正确使用设备,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启动前认真准备,启动中反复检查,停车后妥善处理,运行中搞好调整,认真执行操作指标,不准超温、超压、超速、超负荷运行。 (2)精心维护、严格执行巡回检查制,运用“五字操作法”(听、擦、闻、看、比),手持“三件宝”(板手、听诊器、抹布)。定时按巡回检查路线,对设备进行仔细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排除隐患。搞好设备清洁、润滑、紧固、调整和防腐(即“十字作业法)。保持零件、附件及工具完整无缺。 (3)掌握设备故障的预防、判断和紧急处理措施,保持安全防护装置完整好用。 (4)设备计划运行,定期切换,配合检修人员搞好备设备的检修工作,使其经常保持完好状态,保证随时可以启动运行,对备用设备要定时盘车,搞好防冻、防凝等工作。 (5)认真填写设备运行记录、缺陷记录,以及操作日记。 (6)经常保持设备和环境清洁卫生,做到沟见底、轴见光、设备见本色、门窗玻璃净。 四、搞好设备润滑。严格执行石油化工设备润滑管理制度,坚持“五定“、”“三级过滤”(五定:定点、定时、定质、定量、定人;三级过滤:从领油大桶到岗位储油桶,岗位储油桶到油壶,油壶到加油点)。同时对润滑部位和油箱等定期进行清洗换油。 五、操作人员必须认真执行交接班制。 六、设备检修人员对所包修的设备,应按时进行巡回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配合操作人员搞好安全生产。 七、车间所有设备、管道等维护工作,必须有明确分工,并及时做好防冻、防凝、保温、保冷、防腐、堵漏等工作。

『伍』 设备维护保养的规程有哪些

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

仪器设备维护保养制度

一、操作人员和维(检)修人员应以主人翁的态度,做到正确使用,精心维护,用严肃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维护好设备。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实行设备包机制(各值日安全员管理好所负责区域内的仪器设备),确保在用设备完好无损。

二、操作人员应正确使用设备,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启动前认真准备,启动中反复检查,停机后妥善处理,运行中做好调整,认真执行操作规程与指标,不准超温、超压、超速、超负荷运行。通过操作练习和技术学习,做到懂结构、懂性能、懂用途;会使用、会维护保养、会排除故障。

三、操作人员在使用仪器设备时,应掌握设备故障的预防、判断和紧急处理措施,保持安全防护装置完整好用;使用完毕后,应切断工作电源,保持零件、附件及工具完整无缺;并认真填写设备运行记录、缺陷记录,以及操作日记。

四、操作人员必须认真执行交接班制。假如在仪器设备运行时有事离开,需委托其他实验工作人员代替看管,确保在仪器设备运行有故障或意外时,能及时采取补救行动,避免事故发生跟不必要的损失出现。

五、设备检修人员对所负责包修的设备,应按时进行巡回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配合操作人员搞好安全生产。

六、值日安全员应精心维护、严格执行巡回检查制,定期对设备进行仔细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排除隐患;如遇问题无法解决,应及时向部门主管人员汇报情况,并与设备采购厂家技术部门人员联系沟通后,处理解决相关问题。

七、设备计划运行,定期切换,值日安全员需配合检修人员搞好所负责区域内仪器设备的检修工作,使其经常保持完好状态,保证随时可以启动运行,对备用的仪器设备要定时搞好防冻、防凝等工作。

八、值日安全员应经常保持所负责区域内设备和环境清洁卫生,做到沟见底、轴见光、设备见本色、门窗玻璃净。

九、所有仪器设备、管道等维护工作,必须有明确分工(各值日安全员做好各自所负责区域内的维护工作),并及时做好防冻、防凝、保温、保冷、防腐、防堵漏等工作,例如精密天平内防止化学物质的腐蚀,冷冻干燥机真空泵防止油路堵塞,仪器设备表面防止油漆掉落生锈等情况。

十、仪器设备保养作业的实施和监督:

(1)仪器设备保养必须贯彻“养修并重,预防为主”的原则,做到定期保养、强制进行,正确处理使用、保养和修理的关系。搞好仪器设备清洁、润滑、调整、紧固、防腐,实行例行保养和定期保养制,严格按使用说明书规定的周期及检查保养项目进行。

(2)保养设备要保证质量,按规定项目和要求逐项进行,不得漏保或不保。保养项目、保养质量和保养中发现的问题应作好记录;保养人员和保养部门应做到自检、互检、专职检查和一次交接合格,不断总结保养经验,提高保养质量;资产管理部定期监督、检查各部门仪器设备情况,定期或不定期抽查保养质量,并进行奖优罚劣。

(3)例行保养是在机械运行的前后及过程中进行的清洁和检查,主要检查要害、易损零部件(如机械安全装置)的情况,冷却液、润滑剂、燃油量、仪表指示等。例行保养由操作人员自行完成,并认真填写《仪器设备保养记录》。

(4)一级保养:普遍进行清洁、紧固和润滑作业,并部分地进行调整作业,维护仪器设备完好状况。由使用部门组织安排,资产管理员检查,部门负责人监督。

(5)二级保养:包括一级保养的所有内容,以检查、调整为中心,保持仪器设备各总成、机构、零件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由使用部门组织安排,资产管理员检查,部门负责人监督。

(6)换季保养:主要内容是更换适用季节的润滑油、燃油,采取防冻措施,增加防冻设施等。由使用部门组织安排,资产管理员检查、监督。

(7)走合期保养:新仪器设备走合期结束后必须进行走合期保养,主要内容是清洗、紧固、调整及更换润滑油,由使用部门完成,资产管理员检查,部门负责人监督。

(8)转移保养:仪器设备转移环境前,应进行转移保养,作业内容可根据其技术状况进行保养,必要时可进行防腐。转移保养由仪器设备值日安全员安排实施,资产管理员检查,部门负责人监督。

(9)停放保养:停用及封存仪器设备应进行保养,主要是清洁、防腐、防潮等。库存设备由资产管理部委托保养,其余设备由使用部门保养。

(10)保养计划完成后要经过认真检查和验收,并编写有关资料,做到记录齐全、真实。

常用仪器设备维护保养时所特别注意的事项

一、大型仪器设备:万能试验机、热压机

(1)需经过学习培训后才能进行操作使用,并由专人进行维护和保养。所配的一系列夹具等部件需摆放合理,保持完好、不生锈、不损坏。

(2)操作前必须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将机器上面无关物品移走。

(3)应建立技术档案,各种资料应完整无缺。归档资料包括:订货申请单、合同、装箱单、说明书、技术资料等原始资料和验收安装调试、使用、操作规程、维修、检验、校正、变动、损环等记录。使用记录中应包括使用日期、使用单位名称、使用人姓名、测试样品名称、启闭时间、测试条件、使用情况等项目内容。

二、称量类仪器:电子天平

(1)天平应放置在远离震源、腐蚀性气体,温度、湿度合适的环境中。工作台应稳固可靠,避免阳光直射及空气扰动或单面受冷受热。天平罩内应放置变色硅胶,忌用酸性干燥剂。

(2)被称物体应放置天平秤盘中央,并不得超过天平最大称量。取放物体时应注意轻拿轻放。

(3)使用人员若发现天平失准或不正常时,应停止使用,及时校准或经检、修合格后方可使用。

三、精密类仪器:奥林巴斯显微镜

(1)镜头单独分开放置干燥剂器皿中,最好用棉花棒,纱布,柔软的刷子等比较柔软的东西来擦拭,注意不能用力擦,以防止损伤镀膜层。油镜当时就要清洗,特别是100X的油镜,处理不当的话,前片容易浸油或开胶。目镜可以自己拆下来清洗,16X目镜注意别装反了,前片凹面在上。物镜不要随便拆下。指针不要用头发来做,易弄脏镜头,厂家可配备一个指针。一般2个月最好能集中保养一次。

(2)透镜的清洁:清洁灰尘用用棉花棒,纱布,柔软的刷子等比较柔软的东西来,注意轻柔慢缓。有些较顽固的污迹如油迹,指纹等,可以用干净的软棉布,棉花棒镜头纸等蘸上无水酒精轻轻的擦去。如果是从油镜上擦去浸油,应用镜头纸,软棉布或纱布,蘸上二甲苯轻轻擦去。注意,不要用二甲苯清洗双目镜筒底部的入射透镜或目镜内的棱镜表面。因为纯酒精和二甲苯容易燃烧,在将电源开关打开或关闭时要特别当心不要引燃这些液体。防患于未然。

(3)油漆和塑料表面的清洁:反对使用有机溶剂(如酒精,乙醚,稀释剂等)来清洗仪器的油漆和塑料表面,建议使用硅布,还有更顽固的污迹可以使用软性的清洁剂来清洗。塑料表面只需要用软布蘸水就可以了清洗了。

(4)显微镜闲置的处理:当显微镜在放假等长时间不使用的情况下,应用塑料罩盖好,并储放在干燥的地方防尘防霉。同时建议将物镜和目镜保存在干燥器之类的容器中,并放些干燥剂。

四、高温高压类仪器:真空干燥箱

(1)电气绝缘完好,设备外壳必须有可靠的保护接地或保护接零,以确保使用安全。

(2)真空箱与真空泵之间最好跨过滤器,以防止潮湿体进入真空泵。

(3)真空泵应经常更换真空泵油。

(4)电热真空干燥箱长期不使用时,应将箱内的物品取出并擦拭干净,保持设备干燥。

(5)真空箱应经常保持清洁,箱门玻璃应用松软棉布擦拭,切忌用有反应的化学溶剂擦拭,以免发生化学反应和擦伤玻璃。

(6)如真空箱长期不用,应在电镀件上涂中性油脂或凡士林,以防腐蚀,并套上塑料薄膜防尘罩,防在干燥的室内,以免电器件受潮而影响使用。

『陆』 设备维护保养规则

一、设备的维护保养
通过擦拭、清扫、润滑、调整等一般方法对设备进行护理,以维持和保护设备的性能和技术状况,称为设备维护保养。设备维护保养的要求主要有四项:
(1) 清洁 设备内外整洁,各滑动面、丝杠、齿条、齿轮箱、油孔等处无油污,各部位不漏油、不漏气,设备周围的切屑、杂物、脏物要清扫干净;
(2) 整齐 工具、附件、工件(产品) 要放置整齐,管道、线路要有条理;
(3) 润滑良好 按时加油或换油,不断油,无干摩现象,油压正常,油标明亮,油路畅通,油质符合要求,油枪、油杯、油毡清洁;
(4) 安全 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不超负荷使用设备,设备的安全防护装置齐全可靠,及时消除不安全因素。
设备的维护保养内容一般包括日常维护、定期维护、定期检查和精度检查,设备润滑和冷却系统维护也是设备维护保养的一个重要内容。
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是设备维护的基础工作,必须做到制度化和规范化。对设备的定期维护保养工作要制定工作定额和物资消耗定额,并按定额进行考核,设备定期维护保养工作应纳入车间承包责任制的考核内容。设备定期检查是一种有计划的预防性检查,检查的手段除人的感官以外,还要有一定的检查工具和仪器,按定期检查卡执行,定期检查有人又称为定期点检。对机械设备还应进行精度检查,以确定设备实际精度的优劣程度。
设备维护应按维护规程进行。设备维护规程是对设备日常维护方面的要求和规定,坚持执行设备维护规程,可以延长设备使用寿命,保证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其主要内容应包括:
(1) 设备要达到整齐、清洁、坚固、润滑、防腐、安全等的作业内容、作业方法、使用的工器具及材料、达到的标准及注意事项;
(2) 日常检查维护及定期检查的部位、方法和标准;
(3) 检查和评定操作工人维护设备程度的内容和方法等。
二、设备的三级保养制
三级保养制度是我国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在总结前苏联计划预修制在我国实践的基础上,逐步完善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保养修理制,它体现了我国设备维修管理的重心由修理向保养的转变,反映了我国设备维修管理的进步和以预防为主的维修管理方针的更加明确。三级保养制内容包括: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一级保养和二级保养。三级保养制是以操作者为主对设备进行以保为主、保修并重的强制性维修制度。三级保养制是依靠群众、充分发挥群众的积极性,实行群管群修,专群结合,搞好设备维护保养的有效办法。
(一)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
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一般有日保养和周保养,又称日例保和周例保。
1.日例保
日例保由设备操作工人当班进行,认真做到班前四件事、班中五注意和班后四件事。
(1) 班前四件事 消化图样资料,检查交接班记录。擦拭设备,按规定润滑加油。检查手柄位置和手动运转部位是否正确、灵活,安全装置是否可靠。低速运转检查传动是否正常,润滑、冷却是否畅通。
(2) 班中五注意 注意运转声音,设备的温度、压力、液位、电气、液压、气压系统,仪表信号,安全保险是否正常。
(3) 班后四件事 关闭开关,所有手柄放到零位。清除铁屑、脏物,擦净设备导轨面和滑动面上的油污,并加油。清扫工作场地,整理附件、工具。填写交接班记录和运转台时记录,办理交接班手续。
2.周例保
周例保由设备操作工人在每周末进行,保养时间为:一般设备2h,精、大、稀设备4h。
(1) 外观 擦净设备导轨、各传动部位及外露部分,清扫工作场地。达到内外洁净无死角、无锈蚀,周围环境整洁。
(2) 操纵传动 检查各部位的技术状况,紧固松动部位,调整配合间隙。检查互锁、保险装置。达到传动声音正常、安全可靠。
(3) 液压润滑 清洗油线、防尘毡、滤油器,油箱添加油或换油。检查液压系统,达到油质清洁,油路畅通,无渗漏,无研伤。
(4) 电气系统 擦拭电动机、蛇皮管表面,检查绝缘、接地,达到完整、清洁、可靠。
(二)一级保养
一级保养是以操作工人为主,维修工人协助,按计划对设备局部拆卸和检查,清洗规定的部位,疏通油路、管道,更换或清洗油线、毛毡、滤油器,调整设备各部位的配合间隙,紧固设备的各个部位。一级保养所用时间为4-8h,一保完成后应做记录并注明尚未清除的缺陷,车间机械员组织验收。一保的范围应是企业全部在用设备,对重点设备应严格执行。一保的主要目的是减少设备磨损,消除隐患、延长设备使用寿命,为完成到下次一保期间的生产任务在设备方面提供保障。
(三) 二级保养
二级保养是以维修工人为主,操作工人参加来完成。二级保养列入设备的检修计划,对设备进行部分解体检查和修理,更换或修复磨损件,清洗、换油、检查修理电气部分,使设备的技术状况全面达到规定设备完好标准的要求。二级保养所用时间为7天左右。
二保完成后,维修工人应详细填写检修记录,由车间机械员和操作者验收,验收单交设备动力科存档。二保的主要目的是使设备达到完好标准,提高和巩固设备完好率,延长大修周期。
实行“三级保养制”,必须使操作工人对设备做到“三好”、“四会”、“四项要求” 并遵守“五项纪律”。三级保养制突出了维护保养在设备管理与计划检修工作中的地位,把对操作工人“三好”、“四会”的要求更加具体化,提高了操作工人维护设备的知识和技能。三级保养制突破了原苏联计划预修制的有关规定,改进了计划预修制中的一些缺点、更切合实际。在三级保养制的推行中还学习吸收了军队管理武器的一些做法,并强调了群管群修。三级保养制在我国企业取得了好的效果和经验,由于三级保养制的贯彻实施,有效地提高了企业设备的完好率,降低了设备事故率,延长了设备大修理周期、降低了设备大修理费用,取得了较好的技术经济效果。
三、精、大、稀设备的使用维护要求
(一) 四定工作
(1) 定使用人员。按定人定机制度,精、大、稀设备操作工人应选择本工种中责任心强、技术水平高和实践经验丰富者,并尽可能保持较长时间的相对稳定;
(2) 定检修人员。精、大、稀设备较多的企业,根据本企业条件,可组织精、大、稀设备专业维修或修理组,专门负责对精、大、稀设备的检查、精度调整、维护、修理;
(3) 定操作规程。精、大、稀设备应分机型逐台编制操作规程,加以显示并严格执行;
(4) 定备品配件。根据各种精、大、稀设备在企业生产中的作用及备件来源情况,确定储备定额,并优先解决。
(二) 精密设备使用维护要求
(1) 必须严格按说明书规定安装设备;
(2) 对环境有特殊要求的设备(恒温、恒湿、防震、防尘)企业应采取相应措施,确保设备精度性能:
(3) 设备在日常维护保养中,不许拆卸零部件,发现异常立即停车,不允许带病运转;
(4) 严格执行设备说明书规定的切削规范,只允许按直接用途进行零件精加工。加工余量应尽可能小。加工铸件时,毛坯面应预先喷砂或涂漆;
(5) 非工作时间应加护罩,长时间停歇,应定期进行擦拭,润滑、空运转;
(6) 附件和专用工具应有专用柜架搁置,保持清洁,防止研伤,不得外借。
四、动力设备的使用维护要求
动力设备是企业的关键设备,在运行中有高温、高压、易燃、有毒等危险因素,是保证安全生产的要害部位,为做到安全连续稳定供应生产上所需要的动能,对动力设备的使用维护应有特殊要求:
(1) 运行操作人员必须事先培训并经过考试合格;
(2) 必须有完整的技术资料、安全运行技术规程和运行记录;
(3) 运行人员在值班期间应随时进行巡回检查,不得随意离开工作岗位;
(4) 在运行过程中遇有不正常情况时,值班人员应根据操作规程紧急处理,并及时报告上级;
(5) 保证各种指示仪表和安全装置灵敏准确,定期校验。备用设备完整可靠;
(6) 动力设备不得带病运转,任何一处发生故障必须及时消除;
(7) 定期进行预防性试验和季节性检查;
(8) 经常对值班人员进行安全教育,严格执行安全保卫制度。
五、设备的区域维护
设备的区域维护又称维修工包机制。维修工人承担一定生产区域内的设备维修工作,与生产操作工人共同做好日常维护、巡回检查、定期维护、计划修理及故障排除等工作,并负责完成管区内的设备完好率、故障停机率等考核指标。区域维修责任制是加强设备维修为生产服务、调动维修工人积极性和使生产工人主动关心设备保养和维修工作的一种好形式。
设备专业维护主要组织形式是区域维护组。区域维护组全面负责生产区域的设备维护保养和应急修理工作,它的工作任务是:
(1) 负责本区域内设备的维护修理工作,确保完成设备完好率、故障停机率等指标;
(2) 认真执行设备定期点检和区域巡回检查制,指导和督促操作工人做好日常维护和定期维护工作;
(3) 在车间机械员指导下参加设备状况普查、精度检查、调整、治漏,开展故障分析和状态监测等工作。
区域维护组这种设备维护组织形式的优点是:在完成应急修理时有高度机动性,从而可使设备修理停歇时间最短,而且值班钳工在无人召请时,可以完成各项预防作业和参与计划修理。
设备维护区域划分应考虑生产设备分布、设备状况、技术复杂程度、生产需要和修理钳工的技术水平等因素。可以根据上述因素将车间设备划分成若干区域,也可以按设备类型划分区域维护组。流水生产线的设备应按线划分维护区域。
区域维护组要编制定期检查和精度检查计划,并规定出每班对设备进行常规检查时间。为了使这些工作不影响生产,设备的计划检查要安排在工厂的非工作日进行,而每班的常规检查要安排在生产工人的午休时间进行。
六、提高设备维护水平的措施
为提高设备维护水平应使维护工作基本做到三化,即规范化、工艺化、制度化。
规范化就是使维护内容统一,哪些部位该清洗、哪些零件该调整、哪些装置该检查,要根据各企业情况按客观规律加以统一考虑和规定。
工艺化就是根据不同设备制订各项维护工艺规程,按规程进行维护。
制度化就是根据不同设备不同工作条件,规定不同维护周期和维护时间,并严格执行。
对定期维护工作,要制定工时定额和物质消耗定额并要按定额进行考核。
设备维护工作应结合企业生产经济承包责任制进行考核。同时,企业还应发动群众开展专群结合的设备维护工作,进行自检、互检,开展设备大检查。

『柒』 设备维护规程

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

仪器设备维护保养制度

一、操作人员和维(检)修人员应以主人翁的态度,做到正确使用,精心维护,用严肃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维护好设备。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实行设备包机制(各值日安全员管理好所负责区域内的仪器设备),确保在用设备完好无损。

二、操作人员应正确使用设备,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启动前认真准备,启动中反复检查,停机后妥善处理,运行中做好调整,认真执行操作规程与指标,不准超温、超压、超速、超负荷运行。通过操作练习和技术学习,做到懂结构、懂性能、懂用途;会使用、会维护保养、会排除故障。

三、操作人员在使用仪器设备时,应掌握设备故障的预防、判断和紧急处理措施,保持安全防护装置完整好用;使用完毕后,应切断工作电源,保持零件、附件及工具完整无缺;并认真填写设备运行记录、缺陷记录,以及操作日记。

四、操作人员必须认真执行交接班制。假如在仪器设备运行时有事离开,需委托其他实验工作人员代替看管,确保在仪器设备运行有故障或意外时,能及时采取补救行动,避免事故发生跟不必要的损失出现。

五、设备检修人员对所负责包修的设备,应按时进行巡回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配合操作人员搞好安全生产。

六、值日安全员应精心维护、严格执行巡回检查制,定期对设备进行仔细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排除隐患;如遇问题无法解决,应及时向部门主管人员汇报情况,并与设备采购厂家技术部门人员联系沟通后,处理解决相关问题。

七、设备计划运行,定期切换,值日安全员需配合检修人员搞好所负责区域内仪器设备的检修工作,使其经常保持完好状态,保证随时可以启动运行,对备用的仪器设备要定时搞好防冻、防凝等工作。

八、值日安全员应经常保持所负责区域内设备和环境清洁卫生,做到沟见底、轴见光、设备见本色、门窗玻璃净。

九、所有仪器设备、管道等维护工作,必须有明确分工(各值日安全员做好各自所负责区域内的维护工作),并及时做好防冻、防凝、保温、保冷、防腐、防堵漏等工作,例如精密天平内防止化学物质的腐蚀,冷冻干燥机真空泵防止油路堵塞,仪器设备表面防止油漆掉落生锈等情况。

十、仪器设备保养作业的实施和监督:

(1)仪器设备保养必须贯彻“养修并重,预防为主”的原则,做到定期保养、强制进行,正确处理使用、保养和修理的关系。搞好仪器设备清洁、润滑、调整、紧固、防腐,实行例行保养和定期保养制,严格按使用说明书规定的周期及检查保养项目进行。

(2)保养设备要保证质量,按规定项目和要求逐项进行,不得漏保或不保。保养项目、保养质量和保养中发现的问题应作好记录;保养人员和保养部门应做到自检、互检、专职检查和一次交接合格,不断总结保养经验,提高保养质量;资产管理部定期监督、检查各部门仪器设备情况,定期或不定期抽查保养质量,并进行奖优罚劣。

(3)例行保养是在机械运行的前后及过程中进行的清洁和检查,主要检查要害、易损零部件(如机械安全装置)的情况,冷却液、润滑剂、燃油量、仪表指示等。例行保养由操作人员自行完成,并认真填写《仪器设备保养记录》。

(4)一级保养:普遍进行清洁、紧固和润滑作业,并部分地进行调整作业,维护仪器设备完好状况。由使用部门组织安排,资产管理员检查,部门负责人监督。

(5)二级保养:包括一级保养的所有内容,以检查、调整为中心,保持仪器设备各总成、机构、零件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由使用部门组织安排,资产管理员检查,部门负责人监督。

(6)换季保养:主要内容是更换适用季节的润滑油、燃油,采取防冻措施,增加防冻设施等。由使用部门组织安排,资产管理员检查、监督。

(7)走合期保养:新仪器设备走合期结束后必须进行走合期保养,主要内容是清洗、紧固、调整及更换润滑油,由使用部门完成,资产管理员检查,部门负责人监督。

(8)转移保养:仪器设备转移环境前,应进行转移保养,作业内容可根据其技术状况进行保养,必要时可进行防腐。转移保养由仪器设备值日安全员安排实施,资产管理员检查,部门负责人监督。

(9)停放保养:停用及封存仪器设备应进行保养,主要是清洁、防腐、防潮等。库存设备由资产管理部委托保养,其余设备由使用部门保养。

(10)保养计划完成后要经过认真检查和验收,并编写有关资料,做到记录齐全、真实。

常用仪器设备维护保养时所特别注意的事项

一、大型仪器设备:万能试验机、热压机

(1)需经过学习培训后才能进行操作使用,并由专人进行维护和保养。所配的一系列夹具等部件需摆放合理,保持完好、不生锈、不损坏。

(2)操作前必须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将机器上面无关物品移走。

(3)应建立技术档案,各种资料应完整无缺。归档资料包括:订货申请单、合同、装箱单、说明书、技术资料等原始资料和验收安装调试、使用、操作规程、维修、检验、校正、变动、损环等记录。使用记录中应包括使用日期、使用单位名称、使用人姓名、测试样品名称、启闭时间、测试条件、使用情况等项目内容。

二、称量类仪器:电子天平

(1)天平应放置在远离震源、腐蚀性气体,温度、湿度合适的环境中。工作台应稳固可靠,避免阳光直射及空气扰动或单面受冷受热。天平罩内应放置变色硅胶,忌用酸性干燥剂。

(2)被称物体应放置天平秤盘中央,并不得超过天平最大称量。取放物体时应注意轻拿轻放。

(3)使用人员若发现天平失准或不正常时,应停止使用,及时校准或经检、修合格后方可使用。

三、精密类仪器:奥林巴斯显微镜

(1)镜头单独分开放置干燥剂器皿中,最好用棉花棒,纱布,柔软的刷子等比较柔软的东西来擦拭,注意不能用力擦,以防止损伤镀膜层。油镜当时就要清洗,特别是100X的油镜,处理不当的话,前片容易浸油或开胶。目镜可以自己拆下来清洗,16X目镜注意别装反了,前片凹面在上。物镜不要随便拆下。指针不要用头发来做,易弄脏镜头,厂家可配备一个指针。一般2个月最好能集中保养一次。

(2)透镜的清洁:清洁灰尘用用棉花棒,纱布,柔软的刷子等比较柔软的东西来,注意轻柔慢缓。有些较顽固的污迹如油迹,指纹等,可以用干净的软棉布,棉花棒镜头纸等蘸上无水酒精轻轻的擦去。如果是从油镜上擦去浸油,应用镜头纸,软棉布或纱布,蘸上二甲苯轻轻擦去。注意,不要用二甲苯清洗双目镜筒底部的入射透镜或目镜内的棱镜表面。因为纯酒精和二甲苯容易燃烧,在将电源开关打开或关闭时要特别当心不要引燃这些液体。防患于未然。

(3)油漆和塑料表面的清洁:反对使用有机溶剂(如酒精,乙醚,稀释剂等)来清洗仪器的油漆和塑料表面,建议使用硅布,还有更顽固的污迹可以使用软性的清洁剂来清洗。塑料表面只需要用软布蘸水就可以了清洗了。

(4)显微镜闲置的处理:当显微镜在放假等长时间不使用的情况下,应用塑料罩盖好,并储放在干燥的地方防尘防霉。同时建议将物镜和目镜保存在干燥器之类的容器中,并放些干燥剂。

四、高温高压类仪器:真空干燥箱

(1)电气绝缘完好,设备外壳必须有可靠的保护接地或保护接零,以确保使用安全。

(2)真空箱与真空泵之间最好跨过滤器,以防止潮湿体进入真空泵。

(3)真空泵应经常更换真空泵油。

(4)电热真空干燥箱长期不使用时,应将箱内的物品取出并擦拭干净,保持设备干燥。

(5)真空箱应经常保持清洁,箱门玻璃应用松软棉布擦拭,切忌用有反应的化学溶剂擦拭,以免发生化学反应和擦伤玻璃。

(6)如真空箱长期不用,应在电镀件上涂中性油脂或凡士林,以防腐蚀,并套上塑料薄膜防尘罩,防在干燥的室内,以免电器件受潮而影响使用。

『捌』 求一份设备维护保养规程

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

仪器设备维护保养制度
一、操作人员和维(检)修人员应以主人翁的态度,做到正确使用,精心维护,用严肃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维护好设备。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实行设备包机制(各值日安全员管理好所负责区域内的仪器设备),确保在用设备完好无损。
二、操作人员应正确使用设备,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启动前认真准备,启动中反复检查,停机后妥善处理,运行中做好调整,认真执行操作规程与指标,不准超温、超压、超速、超负荷运行。通过操作练习和技术学习,做到懂结构、懂性能、懂用途;会使用、会维护保养、会排除故障。
三、操作人员在使用仪器设备时,应掌握设备故障的预防、判断和紧急处理措施,保持安全防护装置完整好用;使用完毕后,应切断工作电源,保持零件、附件及工具完整无缺;并认真填写设备运行记录、缺陷记录,以及操作日记。
四、操作人员必须认真执行交接班制。假如在仪器设备运行时有事离开,需委托其他实验工作人员代替看管,确保在仪器设备运行有故障或意外时,能及时采取补救行动,避免事故发生跟不必要的损失出现。
五、设备检修人员对所负责包修的设备,应按时进行巡回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配合操作人员搞好安全生产。
六、值日安全员应精心维护、严格执行巡回检查制,定期对设备进行仔细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排除隐患;如遇问题无法解决,应及时向部门主管人员汇报情况,并与设备采购厂家技术部门人员联系沟通后,处理解决相关问题。
七、设备计划运行,定期切换,值日安全员需配合检修人员搞好所负责区域内仪器设备的检修工作,使其经常保持完好状态,保证随时可以启动运行,对备用的仪器设备要定时搞好防冻、防凝等工作。
八、值日安全员应经常保持所负责区域内设备和环境清洁卫生,做到沟见底、轴见光、设备见本色、门窗玻璃净。
九、所有仪器设备、管道等维护工作,必须有明确分工(各值日安全员做好各自所负责区域内的维护工作),并及时做好防冻、防凝、保温、保冷、防腐、防堵漏等工作,例如精密天平内防止化学物质的腐蚀,冷冻干燥机真空泵防止油路堵塞,仪器设备表面防止油漆掉落生锈等情况。
十、仪器设备保养作业的实施和监督:
(1)仪器设备保养必须贯彻“养修并重,预防为主”的原则,做到定期保养、强制进行,正确处理使用、保养和修理的关系。搞好仪器设备清洁、润滑、调整、紧固、防腐,实行例行保养和定期保养制,严格按使用说明书规定的周期及检查保养项目进行。
(2)保养设备要保证质量,按规定项目和要求逐项进行,不得漏保或不保。保养项目、保养质量和保养中发现的问题应作好记录;保养人员和保养部门应做到自检、互检、专职检查和一次交接合格,不断总结保养经验,提高保养质量;资产管理部定期监督、检查各部门仪器设备情况,定期或不定期抽查保养质量,并进行奖优罚劣。
(3)例行保养是在机械运行的前后及过程中进行的清洁和检查,主要检查要害、易损零部件(如机械安全装置)的情况,冷却液、润滑剂、燃油量、仪表指示等。例行保养由操作人员自行完成,并认真填写《仪器设备保养记录》。
(4)一级保养:普遍进行清洁、紧固和润滑作业,并部分地进行调整作业,维护仪器设备完好状况。由使用部门组织安排,资产管理员检查,部门负责人监督。
(5)二级保养:包括一级保养的所有内容,以检查、调整为中心,保持仪器设备各总成、机构、零件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由使用部门组织安排,资产管理员检查,部门负责人监督。
(6)换季保养:主要内容是更换适用季节的润滑油、燃油,采取防冻措施,增加防冻设施等。由使用部门组织安排,资产管理员检查、监督。
(7)走合期保养:新仪器设备走合期结束后必须进行走合期保养,主要内容是清洗、紧固、调整及更换润滑油,由使用部门完成,资产管理员检查,部门负责人监督。
(8)转移保养:仪器设备转移环境前,应进行转移保养,作业内容可根据其技术状况进行保养,必要时可进行防腐。转移保养由仪器设备值日安全员安排实施,资产管理员检查,部门负责人监督。
(9)停放保养:停用及封存仪器设备应进行保养,主要是清洁、防腐、防潮等。库存设备由资产管理部委托保养,其余设备由使用部门保养。
(10)保养计划完成后要经过认真检查和验收,并编写有关资料,做到记录齐全、真实。

常用仪器设备维护保养时所特别注意的事项
一、大型仪器设备:万能试验机、热压机
(1)需经过学习培训后才能进行操作使用,并由专人进行维护和保养。所配的一系列夹具等部件需摆放合理,保持完好、不生锈、不损坏。
(2)操作前必须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将机器上面无关物品移走。
(3)应建立技术档案,各种资料应完整无缺。归档资料包括:订货申请单、合同、装箱单、说明书、技术资料等原始资料和验收安装调试、使用、操作规程、维修、检验、校正、变动、损环等记录。使用记录中应包括使用日期、使用单位名称、使用人姓名、测试样品名称、启闭时间、测试条件、使用情况等项目内容。
二、称量类仪器:电子天平
(1)天平应放置在远离震源、腐蚀性气体,温度、湿度合适的环境中。工作台应稳固可靠,避免阳光直射及空气扰动或单面受冷受热。天平罩内应放置变色硅胶,忌用酸性干燥剂。
(2)被称物体应放置天平秤盘中央,并不得超过天平最大称量。取放物体时应注意轻拿轻放。
(3)使用人员若发现天平失准或不正常时,应停止使用,及时校准或经检、修合格后方可使用。
三、精密类仪器:奥林巴斯显微镜
(1)镜头单独分开放置干燥剂器皿中,最好用棉花棒,纱布,柔软的刷子等比较柔软的东西来擦拭,注意不能用力擦,以防止损伤镀膜层。油镜当时就要清洗,特别是100X的油镜,处理不当的话,前片容易浸油或开胶。目镜可以自己拆下来清洗,16X目镜注意别装反了,前片凹面在上。物镜不要随便拆下。指针不要用头发来做,易弄脏镜头,厂家可配备一个指针。一般2个月最好能集中保养一次。
(2)透镜的清洁:清洁灰尘用用棉花棒,纱布,柔软的刷子等比较柔软的东西来,注意轻柔慢缓。有些较顽固的污迹如油迹,指纹等,可以用干净的软棉布,棉花棒镜头纸等蘸上无水酒精轻轻的擦去。如果是从油镜上擦去浸油,应用镜头纸,软棉布或纱布,蘸上二甲苯轻轻擦去。注意,不要用二甲苯清洗双目镜筒底部的入射透镜或目镜内的棱镜表面。因为纯酒精和二甲苯容易燃烧,在将电源开关打开或关闭时要特别当心不要引燃这些液体。防患于未然。
(3)油漆和塑料表面的清洁:反对使用有机溶剂(如酒精,乙醚,稀释剂等)来清洗仪器的油漆和塑料表面,建议使用硅布,还有更顽固的污迹可以使用软性的清洁剂来清洗。塑料表面只需要用软布蘸水就可以了清洗了。
(4)显微镜闲置的处理:当显微镜在放假等长时间不使用的情况下,应用塑料罩盖好,并储放在干燥的地方防尘防霉。同时建议将物镜和目镜保存在干燥器之类的容器中,并放些干燥剂。
四、高温高压类仪器:真空干燥箱
(1)电气绝缘完好,设备外壳必须有可靠的保护接地或保护接零,以确保使用安全。
(2)真空箱与真空泵之间最好跨过滤器,以防止潮湿体进入真空泵。
(3)真空泵应经常更换真空泵油。
(4)电热真空干燥箱长期不使用时,应将箱内的物品取出并擦拭干净,保持设备干燥。
(5)真空箱应经常保持清洁,箱门玻璃应用松软棉布擦拭,切忌用有反应的化学溶剂擦拭,以免发生化学反应和擦伤玻璃。
(6)如真空箱长期不用,应在电镀件上涂中性油脂或凡士林,以防腐蚀,并套上塑料薄膜防尘罩,防在干燥的室内,以免电器件受潮而影响使用。

『玖』 设备维护标准操作规程有哪些步骤

一、总则:
1、本设备维护检修规程适用范围
1.1设备结构简述.
1.2设备的主要构成部件.
1.3主要构成部件的规格及性能.
1.4本设备的主要技术参数.
二、设备完好标准
2.1 零部件齐全完好,质量符合要求.
2.2 设备运转正常,性能良好,达到预定能力.
2.3技术资料齐全、准确.
2.4设备及环境整洁,无跑、冒、滴、漏.
三、设备的维护
3.1日常维护.
3.2定期检查内容.
3.3常见故障及处理办法.
四、设备检修周期及检修内容:
4.1检修周期:分大修、中修、小修
4.2检修内容:
4.2.1小修内容
4.2.2中修内容
4.2.3大修内容
五、检修质量及检修标准
5.1检修方法简述
5.2检修质量标准
六、试车与 验收
6.1验收
6.2试车
七、检修安全注意事项
八、备品配件使用年限及报废标准

编写时根据以上项目内容逐项充实编写,基本上就全面了。

阅读全文

与什么是设备维护规程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空调制冷按钮怎么调 浏览:217
如何提升电仪设备的完好水平 浏览:256
牧原股份养殖需要什么设备 浏览:321
为什么空调开启后20分钟才制冷 浏览:298
钢结构的建筑源头是什么铸造的 浏览:636
机械革命z2air怎么调键盘背光 浏览:186
如何把神奇宝贝机械化 浏览:50
暗装水管总阀门怎么安装好看 浏览:860
机械键盘枪色什么意思 浏览:721
轴承3g3622是什么意思 浏览:304
轴承加热器温度比较慢什么原因 浏览:468
制冷量40000w多少钱 浏览:379
电解水实验装置图名称 浏览:222
如何正确选择轴承座测振位置 浏览:803
蝙蝠发出的超声波会怎么样 浏览:468
什么地方用制冷剂 浏览:887
奇瑞qq前轮轴承怎么坼 浏览:554
骨头炎症用什么仪器 浏览:589
江苏六点建筑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192
新奥拓仪表保养灯怎么消灭 浏览: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