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器材知识 > 常见的虚拟化网络设备有哪些

常见的虚拟化网络设备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1-12-15 03:34:02

A. 请问网络虚拟化都有哪些产品优劣都是什么谢谢~

金币 套装 宝石
有的是给别人看的 有的是自己用的

B. 有哪些常用的虚拟化软件

vmware workstatoin、oracle virtualbox、hyper-v、linux kvm、xen

C. 常见的虚拟机软件有哪几种

VirtualBox
VMware
Virtual PC
Xen
KVM

D. 虚拟化技术有哪些

    1. 各种虚拟化技术
      1. 服务器虚拟化
        1. 物理资源抽象成逻辑资源
        2. 一台服务器变成多台,相互独立的虚拟服务器
        3. 不局限物理的界限
        4. 让硬件变成动态管理的资源池
        5. 提高利用率,简化系统管理
      2. 桌面虚拟化
        1. 将计算机的终端系统进行虚拟化
        2. 达到桌面使用的安全性和灵活性
        3. 任何设备时间地方都能通过网络访问属于个人的桌面系统
        4. 并非本地操作系统提供的桌面
      3. 应用程序虚拟化
        1. 将应用程序与操作系统解耦
        2. 为应用程序提供了一个虚拟的环境(可执行文件+运行环境)
        3. 本质是把应用程序对底层的系统和硬件的依赖抽象出来,可以解决程序版本不兼容的问题
        4. 也在后台的数据中心里面
      4. 存储虚拟化
        1. 将异构的存储资源组成一个巨大的存储池
        2. 对于用户,透明化了底层的磁盘磁带,直接使用存储资源即可
        3. 管理变得方便,根据需要把存储资源分配给各个应用
      5. 网络虚拟化
        1. 一个物理网络支持多个逻辑网络
        2. 保留了网络设计中原有的层次结构、数据通道和所能提供的服务
        3. 使得最终用户的体验和独享物理网络一样
        4. 提高了网络资源的利用率
    2. 虚拟化技术的两种类型
      1. Type1:直接在物理硬件上运行,它控制硬件并管理虚拟机,又叫裸机虚拟机管理程序
        1. Linux KVM:开源的虚拟化平台,是为x86机器开发的基于内核的虚拟机,将Linux内核转变成虚拟机管理程序,因此虚拟机可以直接访问硬件,是一种全虚拟化的裸机虚拟化技术。
        2. Vmware ESXi:直接安装在底层物理硬件上的全虚拟化技术

E. 常见的虚拟化技术

虚拟化技术和分区(Partition)技术是紧密结合在一起,从60年代Unix诞生起,虚拟化技术和分区技术就开始了发展,并且经历了从“硬件分区”->“虚拟机”->“准虚拟机”->“虚拟操作系统”的发展历程。最早的分区技术诞生自人们想提升大型主机利用率需求。比如在金融、科学等领域,大型Unix服务器通 常价值数千万乃至上亿元,但是实际使用中多个部门却不能很好的共享其计算能力,常导致需要计算的部门无法获得计算能力,而不需要大量计算能力的部门占有了 过多的资源。这个时候分区技术出现了,它可以将一台大型服务器分割成若干分区,分别提供给生产部门、测试部门、研发部门以及其他部门。
几种常见的虚拟化技术代表产品如下:
类型
代表产品
硬件分区
IBM/HP等大型机硬件分区技术
虚拟机 (Virtual Machine Monitor)
EMC VMware Mircosoft Virtual PC/Server Parallels
准虚拟机 (Para-Virtualization)
Xen Project
虚拟操作系统 (OS Virtualization)
SWsoft Virtuozzo/OpenVZ Project Sun Solaris Container
HP vSE FreeBSD Jail
Linux Vserver
硬件分区技术
硬件资源被划分成数个分区,每个分区享有独立的CPU、内存,并安装独立的操作系统。在一台服务器上,存在有多个系统实例,同时启动了多个操作系统。这种分区方法的主要缺点是缺乏很好的灵活性,不能对资源做出有效调配。随着技术的进步,现在对于资源划分的颗粒已经远远提升,例如在IBM AIX系统上,对CPU资源的划分颗粒可以达到0.1个CPU。这种分区方式,在目前的金融领域,比如在银行信息中心得到了广泛采用。

虚拟机技术
在虚拟机技术(Virtual Machine Monitor)中,不再对底层的硬件资源进行划分,而是部署一个统一的Host系统。在Host系统上,加装了Virtual Machine Monitor,虚拟层作为应用级别的软件而存在,不涉及操作系统内核。虚拟层会给每个虚拟机模拟一套独立的硬件设备,包含CPU、内存、主板、显卡、网卡等硬件资源,在其上安装所谓的Guest操作系统。最终用户的应用程序,运行在Guest操作系统中。

这种虚拟机运行的方式有一定的优点,比如能在一个节点上安装多个不同类型的操作系统;但缺点也非常明显,虚拟硬件设备要消耗资源,大量代码需要被翻译执 行,造成了性能的损耗,使其更合适用于实验室等特殊环境。其代表产品有EMC旗下的VMware系列、微软旗下的Virtual PC/Server系列等。

准虚拟机技术
为了改善虚拟机技术(Virtual Machine Monitor)的性能,一种新的准虚拟化技术(Para-Virtualizion)技术诞生了。这种虚拟技术以Xen为代表,其特点是修改操作系统的 内核,加入一个Xen Hypervisor层。它允许安装在同一硬件设备上的多个系统可以同时启动,由Xen Hypervisor来进行资源调配。

在这种虚拟环境下,依然需要模拟硬件设备,安装Guest操作系统,并且还需要修改操作系统的内核。Xen相对于传统的Virtual Machine Monitor,性能稍有提高,但并不十分显著。为了进一步提高性能,Intel和AMD分别开发了VT和Pacifica虚拟技术,将虚拟指令加入到了 CPU中。使用了CPU支持的硬件虚拟技术,将不再需要修改操作系统内核,而是由CPU指令集进行相应的转换操作。

操作系统虚拟化技术
最新的虚拟化技术已经发展到了操作系统虚拟化,以SWsoft的Virtuozzo/OpenVZ和Sun基 于Solaris平台的Container技术为代表,其中Virtuozzo是商业解决方案,而OpenVZ是以Virtuozzo为基础的开源项目。 他们的特点是一个单一的节点运行着唯一的操作系统实例。通过在这个系统上加装虚拟化平台,可以将系统划分成多个独立隔离的容器,每个容器是一个虚拟的操作 系统,被称为虚拟环境(即VE,Virtual Environment),也被称为虚拟专用服务器(即VPS,Virtual Private Server)。

在操作系统虚拟化技术中,每个节点上只有唯一的系统内核,不虚拟任何硬件设备。此外,多个虚拟环境以模板的方式共享一个文件系统,性能得以大幅度提升。在生产环境中,一台服务器可根据环境需要,运行一个VE/VPS,或者运行上百个VE/VPS。所以,操作系统虚拟化技术是面向生产环境、商业运行环境的技术。
表:常见虚拟化技术对比
从最早的硬件分区到现阶段的虚拟机和虚拟操作系统,虚拟化技术已经发展了好几代,不同的技术路线也带来了不同的优劣势。选择什么样的技术和产品,用户还是应该结合自身的预算和应用实践来决策。(本文作者系SWsoft中国首席工程师)

F. 网络虚拟化的常见网络虚拟化形式

基于网络的虚拟化方法是在网络设备之间实现存储虚拟化功能,具体有下面几种方式:
1. 基于互联设备的虚拟化
基于互联设备的方法如果是对称的,那么控制信息和数据走在同一条通道上;如果是不对称的,控制信息和数据走在不同的路径上。在对称的方式下,互联设备可能成为瓶颈,但是多重设备管理和负载平衡机制可以减缓瓶颈的矛盾。同时,多重设备管理环境中,当一个设备发生故障时,也比较容易支持服务器实现故障接替。但是,这将产生多个SAN孤岛,因为一个设备仅控制与它所连接的存储系统。非对称式虚拟存储比对称式更具有可扩展性,因为数据和控制信息的路径是分离的。
基于互联设备的虚拟化方法能够在专用服务器上运行,使用标准操作系统,例如Windows、Sun Solaris、Linux或供应商提供的操作系统。这种方法运行在标准操作系统中,具有基于主机方法的诸多优势--易使用、设备便宜。许多基于设备的虚拟化提供商也提供附加的功能模块来改善系统的整体性能,能够获得比标准操作系统更好的性能和更完善的功能,但需要更高的硬件成本。
但是,基于设备的方法也继承了基于主机虚拟化方法的一些缺陷,因为它仍然需要一个运行在主机上的代理软件或基于主机的适配器,任何主机的故障或不适当的主机配置都可能导致访问到不被保护的数据。同时,在异构操作系统间的互操作性仍然是一个问题。
2. 基于路由器的虚拟化
基于路由器的方法是在路由器固件上实现存储虚拟化功能。供应商通常也提供运行在主机上的附加软件来进一步增强存储管理能力。在此方法中,路由器被放置于每个主机到存储网络的数据通道中,用来截取网络中任何一个从主机到存储系统的命令。

G. 主流虚拟化技术有哪些 详解五大虚拟化主流技术

要了解详情,请加我的号,或照片上有我的照片,我们私聊。可以免费试用的哦!!!!!!!!!自从虚拟化提出以后,至今虚拟化技术分类有很多,方法也有很多,下面来一起了解下什么是虚拟化技术,及分类和方法。当今发达国家在设计、制造、加工技术等方面已经达到相当自动化的水平,其产品设计普遍采用CAD、CAM、CAE和计算机仿真等手段,企业管理也已采用了科学的规范化的管理方法和手段,目前其主要从制造系统自动化方面寻找出路,为此提出了一系列新的制造系统,如敏捷制造、并行工程、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等。近些年,从虚拟机的大量部署到成功案例逐渐涌现,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开始关注虚拟化技术给优化IT基础架构,推动业务创新带来的启发,希望将其与业务相结合,找到掌握新技术、革新先进制造系统和先进制造模式的方法。虚拟化目前应用于制造业信息化主要体现在IT整合和节约成本,在其他方面很少,而实际上由于虚拟化技术的特点,其应用价值可以在远程公、虚拟制造、工业控制等制造业相关领域都能得到体现。本文主要对虚拟化技术及其在制造业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提出虚拟化在制造业的应用框架,为相关人员提供该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方面的介绍。1虚拟化技术虚拟化是指为运行的程序或软件营造它所需要的执行环境,在采用虚拟化技术后,程序或软件的运行不再独享底层的物理计算资源,它只是运行在一个完全相同的物理计算资源中,而底层的影响可能与之前所运行的计算机结构完全不同。虚拟化的主要目的是对IT基础设施和资源管理方式的简化。虚拟化的消费者可以是最终用户、应用程序、操作系统、访问资源或与资源交互相关的其他服务。由于虚拟化能降低消费者与资源之间的耦合程度,消费者不再依赖于资源的特定实现,因此在对消费者的管理工作影响最小的基础上,可以通过手工、半自动、或者服务级协定(SLA)等来实现对资源的管理。1.1虚拟化的分类从虚拟化的目的来看,虚拟化技术主要分为以下几个大类:(1)平台虚拟化(PlatformVirtualization),它是针对计算机和操作系统的虚拟化,又分成服务器虚拟化和桌面虚拟化。服务器虚拟化是一种通过区分资源的优先次序,并将服务器资源分配给最需要它们的工作负载的虚拟化模式,它通过减少为单个工作负载峰值而储备的资源来简化管理和提高效率。桌面虚拟化是为提高人对计算机的操控力,降低计算机使用的复杂性,为用户提供更加方便适用的使用环境的一种虚拟化模式。平台虚拟化主要通过CPU虚拟化、内存虚拟化和I/O接口虚拟化来实现。(2)资源虚拟化(ResourceVirtualization),针对特定的计算资源进行的虚拟化,例如,存储虚拟化、网络资源虚拟化等。存储虚拟化是指把操作系统有机地分布于若干内外存储器,两者结合成为虚拟存储器。网络资源虚拟化最典型的是网格计算,网格计算通过使用虚拟化技术来管理网络上的数据,并在逻辑上将其作为一个系统呈现给消费者,它动态地提供了符合用户和应用程序需求的资源,同时还将提供对基础设施的共享和访问的简化。当前,有些研究人员提出利用软件代理技术来实现计算网络空间资源的虚拟化,如Gaia,NetChaser[21],SpatialAgent。(3)应用程序虚拟化(ApplicationVirtualization),它包括仿真、模拟、解释技术等。Java虚拟机是典型的在应用层进行虚拟化。基于应用层的虚拟化技术,通过保存用户的个性化计算环境的配置信息,可以实现在任意计算机上重现用户的个性化计算环境。服务虚拟化是近年研究的一个热点,服务虚拟化可以使业务用户能按需快速构建应用的需求,通过服务聚合,可屏蔽服务资源使用的复杂性,使用户更易于直接将业务需求映射到虚拟化的服务资源。现代软件体系结构及其配置的复杂性阻碍了软件开发生命周期,通过在应用层建立虚拟化的模型,可以提供最佳开发测试和运行环境。(4)表示层虚拟化。在应用上与应用程序虚拟化类似,所不同的是表示层虚拟化中的应用程序运行在服务器上,客户机只显示应用程序的UI界面和用户操作。表示层虚拟化软件主要有微软的Windows远程桌面(包括终端服务)、和SymantecPcAnywhere等。1.2虚拟化的方法通常所说的虚拟化主要是指平台虚拟化,它通过控制程序隐藏计算平台的实际物理特性,为用户提供抽象的、统一的、模拟的计算环境。通常虚拟化可以通过指令级虚拟化和系统级虚拟化来实现。1.2.1指令级虚拟化方法在指令集层次上实现虚拟化,即将某个硬件平台上的二进制代码转换为另一个平台上的二进制代码,实现不同指令集间的兼容,也被称作“二进制翻译”。二进制翻译是通过仿真来实现的,即在一个具有某种接口和功能的系统上实现另一种与之具有不同接口和功能的系统。二进制翻译的软件方式,它可以有3种方式实现:解释执行、静态翻译、动态翻译。近年来,最新的二进制翻译系统的研究主要在运行时编译、自适应优化方面,由于动态翻译和执行过程的时间开销主要包括四部分:即磁盘访问开销、存储访问开销、翻译和优化开销、目标代码的执行开销,所以要提高二进制翻译系统的效率主要应减少后3个方面的开销。目前典型的二进制翻译系统主要有Daisy/BOA、Crusoe、Aeries、IA-32EL、Dynamo动态优化系统和JIT编译技术等。1.2.2系统级虚拟化方法系统虚拟化是在一台物理机上虚拟出多个虚拟机。从系统架构看,虚拟机监控器(VMM)是整个虚拟机系统的核心,它承担了资源的调度、分配和管理,保证多个虚拟机能够相互隔离的同时运行多个客户操作系统。系统级虚拟化要通过CPU虚拟化、内存虚拟化和I/O虚拟化实现。(1)CPU虚拟化CPU虚拟化为每个虚拟机提供一个或多个虚拟CPU,多个虚拟CPU分时复用物理CPU,任意时刻一个物理CPU只能被一个虚拟CPU使用。VMM必须为各虚拟CPU合理分配时间片并维护所有虚拟CPU的状态,当一个虚拟CPU的时间片用完需要切换时,要保存当前虚拟CPU的状态,将被调度的虚拟CPU的状态载入物理CPU。X86的CPU虚拟化方法主要有:二进制代码动态翻译(dynamicbinarytranslation)、半虚拟化(para-virtualization)和预虚拟化技术。为了弥补处理器的虚拟化缺陷,现有的虚拟机系统都采用硬件辅助虚拟化技术。CPU虚拟化需要解决的问题是:①虚拟CPU的正确运行,虚拟CPU正确运行的关键是保证虚拟机指令正确执行,各虚拟机之间不互相影响,即指令的执行结果不改变其他虚拟机的状态,目前主要是通过模拟执行和监控运行;②虚拟CPU的调度。虚拟CPU的调度是指由VMM决定当前哪一个虚拟CPU实际在物理CPU上运行,保证虚拟机之间的隔离性、虚拟CPU的性能、调度的公平。虚拟机环境的调度需求是要充分利用CPU资源、支持精确的CPU分配、性能隔离、考虑虚拟机之间的不对等、考虑虚拟机之间的依赖。常见的CPU调度算法有BVT、SEDF、CB等。(2)内存虚拟化VMM通常采用分块共享的思想来虚拟计算机的物理内存。VMM将机器的内存分配给各个虚拟机,并维护机器内存和虚拟机内存之间的映射关系,这些内存在虚拟机看来是一段从地址0开始的、连续的物理地址空间。在进行内存虚拟化后,内存地址将有机器地址、伪物理地址和虚拟地址三种地址。在X86的内存寻址机制中,VMM能够以页面为单位建立虚拟地址到机器地址的映射关系,并利用页面权限设置实现不同虚拟机间内存的隔离和保护。为了提高地址转换的性能,X86处理器中加入TLB,缓存已经转换过的虚拟地址,在每次虚拟地址空间切换时,硬件自动完成切块TLB。为了实现虚拟地址到物理地址的高效转换,通常采取复合映射的思想,通过MMU半虚拟化和影子页表来实现页表的虚拟化。虚拟机监控器的数据不能被虚拟机访问,因此需要一种隔离机制,这种隔离机制主要通过修改客户操作系统或段保护来实现。内存虚拟化的优化机制,包括按需取页、虚拟存储、内存共享等。(3)I/O虚拟化由于I/O设备具有异构性强,内部状态不易控制等特点,VMM系统针对I/O设备虚拟化有全虚拟化、半虚拟化、软件模拟和直接I/O访问等设计思路。近年来,的学者将I/O虚拟化的研究放在共享的网络设备虚拟化研究,提出将IOVM结构映射到多核心服务器平台。I/O设备除了增加吞吐量和固有的并行数据流、联系串行特性以及基于分组的协议外,还应该考虑到传统的PCI兼容的PCIExpress的硬件,建立相应的总线适配器,以弥补象单一主机无专门的驱动程序时的需要。有些研究人员专注于外存储虚拟化的研究,提出让存储虚拟化系统上的SCSI目标模拟器运行在SAN上,存储动态的目标主机的物理信息,并使用映射表方法来修改SCSI命令地址,使用位图的技术来管理可用空间等思想。存储虚拟化系统应提供诸如逻辑卷大小、各种功能、数据镜像和快照,并兼容集群主机和多个操作系统。由于外存储虚拟化能全面提升存储区域网络的服务质量,而带外虚拟化与带内虚拟化相比具有性能高和扩展性好等优点,通过运用按序操作、Redo日志以及日志完整性鉴别,设计基于关系模型的磁盘上虚拟化元数据组织方式,可以形成一致持久的带外虚拟化系统。1.3虚拟化的管理虚拟化的管理主要指多虚拟机系统的管理,多虚拟机系统是指在对多计算系统资源抽象表示的基础上,按照自己的资源配置构建虚拟计算系统,其主要包括虚拟机的动态迁移技术和虚拟机的管理技术。(1)虚拟机之间的迁移将虚拟化作为一种手段管理现有的资源和加强其在网络计算的利用率,通过构建分布式可重构的虚拟机,必要时在物理服务器运行时迁移服务。通过移动代理技术、分布式虚拟机等提高资源利用率和服务可用性,通过寻找服务最优的策略在可重构和分布式虚拟机上迁移。为了将虚拟机运行的操作系统与应用程序从一个物理结点迁移到另外一个运行结点,同时保持客户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不受干扰,有些研究者提出以数据为中心的可迁移的虚拟运行环境,使得用户操作环境实现异地迁移、无缝重构;也有研究人员提出程序执行环境的动态按需配置机制。在跨物理服务器迁移虚拟机,进行自动化的虚拟服务器的管理,必须考虑高层次的服务质量要求和资源管理成本。有些研究人员提出了通过管理程序控制的方法,以支持移动IP的实时迁移虚拟机在网络上,使虚拟机实时迁移其分布计算资源,从而改善迁移性能,降低网络恢复延迟,提供高可靠性和容错。有些研究机构通过设计一个通用的硬件抽象层,实现多个虚拟机的移植,具有高效率执行环境中的移动设备。虚拟机的迁移步骤一般有启动迁移、内存迁移、冻结虚拟机、虚拟机恢复执行。(2)虚拟机的管理对于多虚拟机来说,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是减少用户对动态的和复杂的物理设备的管理和维护,通过软件和工具来实现任务管理。当前典型的多虚拟机服务器管理软件是VirtualInfrastructure,它通过VirtualCenter管理服务器的虚拟机池,通过VMotion完成虚拟机的迁移,通过VMFS管理多虚拟机文件系统。其次,Parallax是针对Xen的多虚拟机管理器,它通过采用消除写共享,增强客户端的缓存等方式并利用模板映像来建立整个系统;同时使用快照(snapshot)以及写时复制(-on-write)机制来实现块级共享,并使用副本来保证可用性。虚拟机监控器直接控制parallax使用的物理盘,它们运行物理设备驱动器,并给虚拟磁盘镜像VDI的本地虚拟机提供一个普通的块接口。2虚拟化在制造业信息化中的应用2.1虚拟化在制造业信息化中的应用框架当今制造业正朝着精密化、自动化、柔性化、集成化、网络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在这种趋势下,诞生了许多先进制造技术和先进制造模式。这些先进制造技术和先进制造模式要求现有的IT基础设施能提供更高的计算服务水平,因此在制造业信息化中,需要建立以虚拟化为导向的资源分配体系结构,提供客户驱动的服务管理和计算风险管理,维持以服务水平协议(SLA)为导向的资源分配体系。虚拟化在制造业信息化中主要用于集中IT管理、应用整合、工业控制、虚拟制造等。处在最底层的是制造业企业的虚拟计算资源池(VirtualCluster),它由多台物理服务器(PhysicsMachine)形成,各物理服务器上运行着虚拟化软件(VMM),虚拟化软件上运行着完成各种任务需求的虚拟机,虚拟计算资源池的虚拟化管理软件(VMS)为IT环境提供集中化、操作自动化、资源优化的功能,可以快速部署向导和虚拟机模板。虚拟计算资源池中的虚拟机将不同类型的客户操作系统(GuestOS)和运行其上的数据层、服务层应用程序(App)封装在一起,形成一个企业协同设计制造的完整系统,为表示层的用户提供多种形态的数据处理和显示功能。在图1的框架中,虚拟计算资源池的动态资源调度(DRS)模块可以跨越物理机不间断地监控资源利用率,并根据反映业务需要和不断变化的优先级的预定规则,在多个虚拟机之间分配可用资源。在制造业信息化中,集中IT管理、应用整合、工业控制、虚拟制造等多种应用需求都将以各种服务的形式被封装到了虚拟机中,例如制造任务协同服务、资源管理服务、信息访问服务、WWW服务、工业控制服务、应用系统集成服务、数据管理服务、高效能计算服务、工具集服务等;同时支撑所有应用需求的数据库也被封装到了虚拟机中,例如企业模型数据库、制造资源数据库、产品模型数据库、专业知识数据库、用户信息数据库等。虚拟化特有的优点使它能确保所有虚拟机中的关键业务连续可靠地运行。2.2虚拟化在制造业信息化应用框架中的作用虚拟化在制造业信息化中的应用主要有:

H. 请问虚拟现实系统常用设备都有什么

‍‍

虚拟现实技术划分四桌面虚拟现实桌面虚拟现实利用个人计算机和低级工作站进行仿真,将计算机的屏幕作为用户观察虚拟境界的一个窗口。通过各种输入设备实现与虚拟现实世界的充分交互,这些外部设备包括鼠标,追踪球,力矩球等。它要求参与者使用输入设备,通过计算机屏幕观察360度范围内的虚拟境界,并操纵其中的物体,但这时参与者缺少完全的沉浸,因为它仍然会受到周围现实环境的干扰。桌面虚拟现实最大特点是缺乏真实的现实体验,但是成本也相对较低,因而,应用比较广泛。常见桌面虚拟现实技术有:基于静态图像的虚拟现实QuickTime VR、虚拟现实造型语言VRML、桌面三维虚拟现实、MUD等。

沉浸的虚拟现实 高级虚拟现实系统提供完全沉浸的体验,使用户有一种置身于虚拟境界之中的感觉。它利用头盔式显示器或其它设备,把参与者的视觉、听觉和其它感觉封闭起来,并提供一个新的、虚拟的感觉空间,并利用位置跟踪器、数据手套、其它手控输入设备、声音等使得参与者产生一种身临其境、全心投入和沉浸其中的感觉。常见的沉浸式系统有:基于头盔式显示器的系统、投影式虚拟现实系统、远程存在系统。增强现实性的虚拟现实 增强现实性的虚拟现实不仅是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来模拟现实世界、仿真现实世界,而且要利用它来增强参与者对真实环境的感受,也就是增强现实中无法感知或不方便的感受。典型的实例是战机飞行员的平视显示器,它可以将仪表读数和武器瞄准数据投射到安装在飞行员面前的穿透式屏幕上,它可以使飞行员不必低头读座舱中仪表的数据,从而可集中精力盯着敌人的飞机或导航偏差。分布式虚拟现实 如果多个用户通过计算机网络连接在一起,同时参加一个虚拟空间,共同体验虚拟经历,那虚拟现实则提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境界,这就是分布式虚拟现实系统。在分布式虚拟现实系统中,多个用户可通过网络对同一虚拟世界进行观察和操作,以达到协同工作的目的。目前最典型的分布式虚拟现实系统是SIMNET,SIMNET由坦克仿真器通过网络连接而成,用于部队的联合训练。通过SIMNET,位于德国的仿真器可以和位于美国的仿真器一样运行在同一个虚拟世界,参与同一场作战演习。

‍‍

I. 几种常见的计算机虚拟技术

而且支持在同一平台上运行各种不同内核,不同类型的操作系统,相当于一台真正的物理机器。其最大的缺点是由于要完全虚拟化硬件,执行效率偏低,实际应用中成本也比较昂贵。常见的技术平台有:Parallels Workstation,Parallels Desktop for Mac,VirtualBox,Virtual Iron,Oracle VM,Virtual PC,Virtual Server,Hyper-V,VMware Workstation,VMware Server (formerly GSX Server),QEMU,Adeos,Mac-on-Linux,Win4BSD,Win4Lin Pro,and Egenera vBlade technology。 半虚拟化技术(Paravirtualization) 半虚拟化技术可以选择性的对部分硬件进行一些必要的虚拟,是全虚拟和内核级虚拟的一种折中的方法,所以其的各方面的表现上基本也是介于两者之间。使用半虚拟化技术需要对Guest OS进行一些必要的修改,对能使其正常运行在虚拟平台上。常见的技术平台有:Xen,UML,TRANGO和KVM。 操作系统级虚拟化技术(Operating system-level virtualization) 这是一个基于操作系统级的虚拟技术,其Guest OS环境和物理机器的系统共享同一个系统内核,有点类似于将各个运行环境隔离。所以在上面只能运行相同内核的系统,并需要对Guest OS做一些必要的修改,被广泛应用于现在的VPS中。常见的技术平台有:Solaris Containers, OpenVZ, Linux-VServer, AIX Workload Partitions, Parallels Virtuozzo Containers和 iCore Virtual Accounts。 硬件辅助虚拟化技术(Hardware-assisted virtualization) 这也是常说的HVM,使用这种虚拟技术可以不需要对 Guest OS进行修改。目前集成了虚拟技术支持的硬件平台有:x86 (and x86_64)—AMD-V,Intel VT-x ,IOMMU ,Power Architecture,Virtage (Hitachi),UltraSPARC T1, T2 and T2+(Sun)。
而支持这些硬件平台的虚拟技术软件有:Linux KVM, VMware Workstation, VMware Fusion, Microsoft Virtual PC, Xen, Parallels Desktop for Mac, VirtualBox and Parallels Workstation。

J. 常见的虚拟化技术有哪些

1. KVM :
为完全虚拟化技术,依赖在操作系统上,需要在操作系统上运行,不能直接在物理机上运行,
这种虚拟化必须要求cpu支持虚拟化功能,即虚拟化模块内置在cpu中,因此kvm就不用将cup
和内存全部模拟出来,直接调用物理机cpu和内存只需对它们执行分配操作,使得虚拟机的性
能大大提升,其性能与物理机基本相当,kvm模块是内置在linux系统中的,是系统自带的,无
需再安装。
2.XEN:
半虚拟化,要求客户机系统的内核要知道自己是在虚拟化环境中运行,所以客户机系统架构要和
宿主机或物理机系统架构相同,即需要支持客户机系统内核的修改;支持内核修改的系统必然是
开源系统,而闭源系统就不支持内核修改,例如微软、苹果的操作系统都不开源,不支持xen半
虚拟化技术 ,这是XEN的一大缺陷,3.0版本之后也支持完全虚拟化。
3.KVM与XEN对比:
由于现在大多数CPU都内置虚拟化功能,所以基本都支持KVM虚拟化技术;而XEN虚拟化技术必
须得是开源的操作系统、需要修改客户机系统内核、要保持客户机系统架构和宿主机系统架构一致
,这是XEN的一大致命缺陷,避免不了逐渐被KVM替代,不过3.0版本之后XEN也支持完全虚拟化,
提高了兼容性,由于KVM的火热依然挡不住被KVM替代。
4.VMWARE:
虚拟化VNWARE-esxi 是一个独立的操作系统,直接运行在物理机上,不依赖操作系统,esxi 有自带
的服务端管理服务器,可创建虚拟机,上传镜像文件,此管理服务器不支持虚拟机的移动;但将
vsphere-server安装在window-server2008上可以实现远程服务端管理虚拟机,支持将虚拟机的移动到
另一台物理机上,同样支持虚拟机的创建和iso镜像文件的上传。
5.主流架构平台:
x86_64 arm amd
6.guest os (客户机):
宿主机或物理机上运行的虚拟机
7.KVM使用的主流模拟器QEMU:
模拟键盘、鼠标、显示屏等硬件设备
8.虚拟化使用条件:
vmware是收费的,KVM和XEN是免费的
9.虚拟化CUP指令集所属公司:
vmx是inter的,svm是AMD的,都是cup的一个虚拟指令集
10.虚拟化常用磁盘格式:
1)raw:指定多大空间就创建多大空间,相当于一个占用物理空间的文件,可以直接挂载使用,数据的保存在
磁道上是顺序保存,所以其性能是最好的,但占用的空间是最大的,不利于虚拟机的迁移,KVM和XEN默
认此磁盘格式。
2)qcow2:主流的虚拟化镜像格式,可以在镜像上做多个快照,数据的保存在磁道上是随机的,性能接近RAW磁盘
格式,磁盘占用更小的存储空间,磁盘占用物理空间的大小是随着存入磁盘的数据的增加而增大,虚拟机的迁移比
RAW格式更快捷。
3)vmdk:kvm和XEN等虚拟技术上用的不多,但在vmware-esxi上此镜像格式性能还是相当稳定,比较出色。

阅读全文

与常见的虚拟化网络设备有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烟台石油机械公司怎么样 浏览:106
输入装置的作用 浏览:393
硬盘初始化设备错误怎么回事 浏览:771
大品牌电动车用什么牌子的轴承 浏览:304
本田八代雅阁制冷液壶在什么位置 浏览:255
用户天然气阀门关闭了怎么办 浏览:201
海市香洲峰盈五金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浏览:871
广联达中立管阀门怎么识别 浏览:224
工程机械设备维修有哪些职位 浏览:521
识别不了usb设备怎么办 浏览:917
零下40度用什么制冷剂最好 浏览:23
阳曲豪德五金机电市场 浏览:937
做今日头条需要哪些设备 浏览:391
东莞市康成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浏览:959
等离子体仪器怎么冲不上电 浏览:954
串联暖气阀门调节 浏览:891
如何避免机械电器伤害 浏览:129
锐爽仪表怎么退公里数 浏览:674
镗缸设备多少钱 浏览:468
电力设施器材有哪些 浏览: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