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整理档案
文件档案还是人事档案。以文件档案为例,我一般整理为上级下发文件、单位带字号文件、单位无字号文件,中央的单位还有地方上报文件,重要的事件整理为专题卷宗。以上分类还要冠以年份,如2014年上级下发文件。每一个文件夹内,按照机关排序,同一机关以字号区别排序,同一机关同一字号按时间排序。做好以后,每页用铅笔写上页码,每个卷宗或文件夹上做好目录,标明页码。最后再做一个借阅文件登记表。人事档案比较严格,分为10大类。必须按照规则来,这个老人事干部肯定会教你,我暂时也记不清楚了。
❷ 工程档案整理的步骤
主要步骤为:系统排列和编目、局部调整、全过程整理。
在正常条件下,档案室接收文书部门和业务部门按照归档要求立好的案卷,档案馆接收各机关按照入馆要求整理移交的案卷。档案馆和档案室的整理任务,主要是检查案卷质量,制订馆(室)内分类排列方案,进行案卷和全宗的系统排列以及案卷目录的加工。
对已接收但不完全符合整理要求的案卷,进行必要的部分加工整理;对由于遭受损失、销毁与移出等各种原因致使整理体系发生重大变化的档案,进行新的系统化调整,对必须接收和征集的零散档案,进行包括整理工作全部内容的系统化和编目。
(2)如何整理铸造厂设备维修档案扩展阅读:
档案整理要求:
1、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鉴定、统计和提供利用的活动。包括:档案收集、档案整理、档案价值鉴定、档案保管、档案编目和档案检索、档案统计、档案编辑和研究(见档案文献编纂)、档案提供利用。
2、这 8项工作的划分只是相对稳定而不是绝对的,也有分为 6个环节的,也有分为基础工作和利用工作两大部分的。由于现代档案管理工作已成为复杂的系统,故也有按多层次进行划分的方法。
3、其第一层次分档案实体管理和档案信息开发两个子系统,各子系统又下分若干层次小系统。档案实体管理分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统计等工作环节。
4、档案信息开发又分信息加工和信息输出两部分,信息加工由编制目录、编辑文献汇编和编写参考资料构成,信息输出由提供阅览、复制、咨询、函调、外借以及出版、展览等多项服务活动构成。
❸ 特种设备的档案如何管理
特种设备档案管理:
1、特种设备档案记录
(1)特种设备日常使用状态记录(特种设备运行记录)。根据特种设备的类别分别印制特种设备日常使用状态记录,将设备的使用状态记录在案。
(2)特种设备维护保养记录(包括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保养记录)。根据特种设备类别分别印制特种设备维修保养记录,每次对设备维护保养做好记录。电梯的日常维护保养必须由有资质的单位负责,维护保养后,维护保养人员和用户应在保养单上签名,保养单至少一式二份,用户和维护保养单位各留一份存档,并且至少15日对电梯进行一次清洁、润滑、调整和检查。
(3)特种设备检查记录。根据特种设备类别分别印制特种设备定期自行检查记录(包括日检、月检、年检记录),每月至少进行一次自行检查,并记录在案。
(4)特种设备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印制特种设备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当特种设备出现运行故障和事故时,详细记录故障或事故出现的原因、解决方法等。
(5)定期检验整改记录。将每次定期检验主要存在问题及落实整改情况记录在案。
(6)锅炉房记录。锅炉房要设立6种记录:锅炉及附属设备的运行记录;交接班记录;水处理设备运行及水质化验记录;设备检修保养记录;单位主管领导和锅炉房管理人员检查记录;事故记录。
2、档案分类管理
(1)文件法规类。将特种设备的法律法规、文件统一存放。
(2)综合管理类。将特种设备安全责任制、管理制度、操作规程、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管理结构图、专职兼职安全管理员任命书、特种设备使用管理安全责任承诺书等统一存放。
(3)特种设备总台账类。使用账本或信息化管理系统对特种设备台账进行管理,账物相符,能方便索引到相应的档案信息。至少包括如下内容:设备分布情况,最好有本单位的特种设备分布图,特种设备台账,将本单位特种设备分类登记在册,包括:注册号、使用登记证号、电梯年审隋况、定期检验情况等;安全附件管理台账,将本单位特种设备安全附件分类登记在册,并标明安全附件安装所在的设备;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管理台账,将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及相关的管理人员的基本情况登记在册,并注明作业人员所操作的特种设备;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类,将每年的培训计划、培训情况、考核情况作业人员证或复印件等资料统一存放,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件应有使用单位的聘用记录并到质监局备案,证件在有效期内;应急救援类,将特种设备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演练计划、演练情况资料统一归档;技术档案类,以一台设备一个技术档案为原则(可用多个档案盒存放),将特种设备的设计文件、制造单位、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使用维护说明等文件,以及安装技术文件和资料、特种设备使用证、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表、定期检验报告、安全附件校验报告统一存放;特种设备相关记录类,特种设备记录每月归档整理一次,将设备日常使用状态记录、特种设备维护保养记录、特种设备检查记录、特种设备交接班记录、特种设备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统一存放。
❹ 如何建立工厂生产设备管理档案有哪位前辈了解并且愿意指点一二
查看客岁国度档案局颁布的企业档案标准 国标文件企业档案工作规范 里面有你要的办法;下面的连接可以下载查看。。。。 查看原帖>>
❺ 如何建立一个公司的设备档案
对设备进行规范化、标准化、专业化的管理,具体如下:
1.建立设备管理质量体系。设备管理是一项长期性,综合性的工作,对设备管理要引入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如建立机房管理制度,供、配电管理制度,设备维修制度等,对设备进行规范化、标准化管理操作并严格执行,做到责任到岗、任务到人,用科学化的管理来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
2.建立绩效考核机制。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建立设备管理考核,督查机制.制定设备管理考核标准,如设备上要有设备卡、设备台账,水泵阀门开启要灵活不得渗漏,设备房要保持清洁不得堆放杂物等,定期,不定期对各小区(大楼)的设备进行现场检查、考核,做到优胜劣汰,赏罚分明,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增强企业凝聚力和向心力。
3.建立设备档案。物业的设备结构复杂,管线纵横,对设备原始档案要进行归档,汇总、登记造册,对设备系统的资料如竣工图等进行保管,对系统中一些常出现问题的重点部位拍照并在资料中予以注释,为以后解决问题提供依据。如发电机等一些重大设备发生故障时需原生产厂家维修时,通过设备台账及时与生产厂家和联络人取得联系,为设备及时维修赢得宝贵时间。故对设备建立设备卡、设备台账、技术档案等,按照档案管理要求,实行专业化、科学化管理,使设备管理适应现代化管理需求,同时为设备的及时维修,确保设备的完好与使用安全提供科学依据。
4.结合现代信息手段,以上信息电子化,建立快速响应机制,并与消防中心进行互联,可以提高安全水平。
❻ 如何制作整理公司档案
制作整理公司档案,可以按以下方法:
1、了解公司档案情况,拟订整理方案 。应了解立档公司的情况。公司成立、撤销和变化的时间以及原因、职能、其隶属关系、其内部机构、负责人情况、文档工作情况、印章和标记,了解全宗的数量,所属年代或形成时间,主要内容、保管状况、完整程度、混杂情况、整理质量、提供利用时间。
2、区分档案全宗和分类情况
3、细分和组卷、草拟案卷标题
4、初步排列案卷顺序,检查分类是否合理,并进行适当调整。
5、全面审查修改完善标题。
6、固定排列位置、编制案卷目录以及文件的页号、页号、件号。
7、对某些破损的文件进行裱糊。案卷的排列以全宗为单位,按照不同的分类、载体或保管期限分别排列。排列方法要统一,不能随意变动。
❼ 设备档案如何管理
设备档案管理流程:
一、采购设备的档案管理
1、计划、选购阶段
(1) 用户申请,可行性方案论证报告;
(2) 购买仪器设备的审批文件;
(3) 协议、合同;
(4) 意向书、订购货通知单;
(5) 重要来往函件、电文;
(6) 谈判备忘录、附录、附件。
2、开箱验收阶段
(1) 装箱单、开箱验收单、出厂合格证书、出厂精度检验单;
(2) 图样、技术手册、使用维护手册、说明书、校验标准、随机备件图册;
(3) 开箱检验记录、商检及索赔文件;
(4) 运单、发票。
3、安装、调试阶段
(1) 安装调试计划;
(2) 安装基础图、电气接线图、安装工艺规程;
(3) 试车、试验记录、精度检查记录、安装验收单;
(4) 存在问题及处理意见;
(5) 安装调试技术总结报告、验收报告;
(6) 计算机和测量机还包括软件、硬件部分的文件材料;
(7) 培训材料。
4、运行及维护修理阶段
(1) 设备仪器移交使用单位的附件和随机工具清单;
(2) 设备仪器维护保养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3) 履历本、运行记录;
(4) 设备仪器保养情况记录;
(5) 设备仪器检查、普查记录;
(6) 设备仪器大、中修记录、总结、鉴定书;
(7) 大、中修精度检查记录及验收移交单;
(8) 设备仪器事故分析、记录及处理结果报告。
5、改造、更新阶段
(1) 合理化建议及处理结果;
(2) 设备仪器改造、改装、更新的报告与批复;
(3) 改进、改装过程中形成的图样、技术文件;
(4) 设备仪器报废技术鉴定书,请示及批复文件;
(5) 技术鉴定及成果申报奖励文件。
二、 自制设备的档案管理
1、方案论证及设计阶段
(1) 设备任务书、协议、合同;
(2) 调研报告、可行性方案论证报告;
(3) 有关问题的请示及批复;
(4) 计算文件、试验文件、图样
(5) 技术条件、技术说明书、设计技术总结。
2、制造加工阶段
(1) 工艺规程、工艺说明书;
(2) 重要的工艺装备图纸及说明书;
(3) 重要零、组件超差、代料单;
(4) 工艺总结。
3、安装调试及鉴定验收阶段
(1) 安装、调试计划
(2) 安装基础图,电气接线图、安装工艺规程;
(3) 试车、试验记录、精度检查记录、安装验收单;
(4) 存在问题及处理意见;
(5) 安装、调试技术总结报告、验收报告;
(6) 计算机和测量机还包括软件、硬件部分的文件材料;
(7) 培训材料;
(8) 技术鉴定及审批文件;
(9) 成果申报及奖励文件;
(10)使用维护说明书、操作规程。
4、运行及维护修理阶段
(1)设备仪器移交使用单位的附件和随机工具清单;
(2) 设备仪器维护保养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3) 运行记录;
(4)设备仪器保养情况记录;
(5) 设备仪器检查普查记录;
(6)设备仪器大、中修记录、总结、鉴定书;
(7) 大、中修精度检查记录及验收移交单;
(8)设备仪器事故分析、记录及处理结果报告。
5、改造及更新阶段
(1)合理化建议及处理结果;
(2) 设备仪器改造、改装、更新的报告与批复;
(3)改进、改装过程中形成的图样、技术文件;
(4) 设备仪器报废技术鉴定书、请示及批复文件;
(5)技术鉴定及成果申报奖励文件。
三、设备档案的管理和利用
1、 设备档案的管理,必须坚持集中统一思想管理的原则,确保设备档案完整、准确、系统和安全。所有设备档案由校档案室集中保管一套,其它交使用单位保管。对于只有一套的设备档案,一律交校档案室保管。使用单位可借阅或自行复印。
2、 各仪器、设备使用单位必须有一定的保管条件,配备档案橱柜,有专人负责,对于不具备以上条件的,设备档案仍由档案室保管。
3、 设备档案应进行科学系统的整理、分类、编目、建账。
4、 档案的借阅要履行一定的手续。校档案室保管的设备档案凭工作证借阅,秘密级以上的经该设备使用单位负责人同意后,办理借出登记手续后,方可借阅。一般情况下,借阅时间不得超过两周。借阅的档案,不得损坏、丢失,归还时交档案人员当面点清。
5、 使用单位保管的档案借阅时也应办理登记手续,以便管理。
6、 对于关键性和常用部分的档案应使用复印件,尽量不用原件,一般由使用单位复印。
7、 仪器、设备报废后,采购设备的档案也要鉴定销毁,自制设备的档案由校档案室长期保管。
❽ 如何做工厂的机械设备档案
一般的设备它在出厂前都有使用说明书(包括机械和电气),在机械部分就专有包含属AUTOCAD图纸,这个就要你找找公司以前主管设备的老人了,另外就是有些自制配件的图纸也要收集存档。做设备档案最好是分类做,例如每个类别的设备可分别归类,并注明设备型号、台数、主要技术参数、生产厂家名称、进厂时间、做何用途、安置车间等等。还有就是弄清楚那些设备是完好而且是正在运行的设备,那些要维修或正在维修,那些是报停或报废的设备,最好是在每个设备上挂牌(上面标出:完好设备、重点设备、正在维修、报停设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