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不锈钢的定义是什么
不锈钢的定义:含铬量为12%以上的铁基合金称为不锈钢。
不锈钢最基本的特性:是它专在大气条件下的属耐锈性和在各种液体介质中有耐蚀性.
不锈钢的涵义
不锈钢是不锈钢和耐酸钢的总称。不锈钢是指耐大气、蒸汽和水等弱腐蚀介质的钢,而耐酸钢则是指耐酸、碱、盐等化学浸蚀性介质腐蚀的钢。
不锈钢与耐酸钢在合金化程度上有较大差异。不锈钢虽然具有不锈性,但并不一定耐酸;而耐酸钢一般则均具有不锈性。
在空气中或化学腐蚀介质中能够抵抗腐蚀的一种高合金钢,不锈钢是具有美观的表面和耐腐蚀性能好,不必经过镀色等表面处理,而发挥不锈钢所固有的表面性能,使用于多方面的钢铁的一种,通常称为不锈钢。
从金相学角度分析,因为不锈钢含有铬而使表面形成很薄的铬膜,这个膜隔离开与钢内侵入的氧气起耐腐蚀的作用。为了保持不锈钢所固有的耐腐蚀性,钢必须含有12%以上的铬。
⑵ 什么是不锈钢
用磁铁试
可以与磁铁的相吸的只能表示那是铁
不锈钢指耐空气、蒸汽、内水等弱
腐蚀介质容
和酸、碱、盐等
化学浸蚀
性介质腐蚀的钢,又称
不锈耐酸钢
。实际应用中,常将耐弱腐蚀介质腐蚀的钢称为不锈钢,而将耐化学介质腐蚀的钢称为耐酸钢。由于两者在化学成分上的差异,前者不一定耐化学介质腐蚀,而后者则一般均具有不锈性。不锈钢的耐蚀性取决于钢中所含的
合金元素
。不锈钢基本合金元素还有镍、钼、钛、铌、铜、氮等,以满足各种用途对不锈钢组织和性能的要求。
不锈钢的耐蚀性随含碳量的增加而降低,因此,大多数不锈钢的含碳量均较低,有些钢的wC(含碳量)甚至低于0.03%(如00Cr12)。不锈钢中的主要合金元素是Cr,只有当Cr含量达到一定值时,钢才有耐蚀性。因此,不锈钢一般wCr均在13%以上。不锈钢中还含有Ni、Ti、Mn、N、Nb等元素。
⑶ 什么是不锈钢不锈钢有什么特点不锈钢有哪些分类
不锈钢(Stainless
steel)按文体来讲,就是在stain(弄脏、脏)后面加了less(不),表示“不弄脏、不脏”的意识。铁生锈了,就是脏了。相对于铁,不锈钢到什么时候也不变脏(不生锈)。不锈钢的牌号是SUS,是由steel的S,specil
use
的U,stainless的S构成。
不锈钢按成分可分成3种。即:13铬不锈钢、18铬不锈钢、18-8不锈钢。数字分别代表钢的含铬量,而18-8表示铬的质量分数为18%、镍的质量分数为8%。可以说由前到后三个牌号不锈钢的特点为:便宜、一般、贵重。它们碳的质量分数极少,大概只有0.1%以下。
按其组织状态来说,13铬不锈钢是马氏体型、18铬不锈钢是铁素体型、18-8不锈钢是奥氏体型,而且越往后防锈能力越强。但按强度来说,马氏体型最高,其次是铁素体型,奥氏体型最弱。
以上是对不锈钢的很粗略的划分,外行很难区分它们。但有很简单的区分方法,13铬不锈钢和18铬不锈钢会被磁石吸引,而18-8不锈钢则不会。但是,不锈钢的种类增加到了粗略划分法无法适用的程度。例如,有可以淬硬的,有可以渗碳和渗氮的,有可以固溶处理的,有快速加工性的,有提高了耐蚀性、耐热性和可焊性的等等。为了对应这种各种各样的要求,一点一点地改变不锈钢的化学成分,制造了具有不同用途的不锈钢材料,这些数都数不清的材料很多都已实现标准化,详情请看JIS标准。在JIS里,现在已经按照美国标准用3位数(原标准为2位数)来表示不锈钢种类的特性。机械工厂内最常见的不锈钢是SUS304,但它的原牌号曾是SUS27。
不锈钢的用途很广,除了用它制造钣金制件之外,现在用棒材进行切削加工的零件也越来越多。不锈钢具有良好的塑性和韧性,但容易产生加工硬化现象。若把这种加工硬化误解成高硬度,从而减小切削时的背吃刀量和进给量,会造成始终在切削加工硬化的部分容易损伤争削刀具的刃部。但只要加大背吃刀量和进给量,不锈钢不难切削。
⑷ 不锈钢是什么
不锈钢(StainlessSteel)是不锈耐酸钢的简称,耐空气、蒸汽、水等弱腐蚀介质或具有不锈性的钢种称为不锈钢;而将耐化学腐蚀介质(酸、碱、盐等化学浸蚀)腐蚀的钢种称为耐酸钢。
由于两者在化学成分上的差异而使他们的耐蚀性不同,普通不锈钢一般不耐化学介质腐蚀,而耐酸钢则一般均具有不锈性。“不锈钢”一词不仅仅是单纯指一种不锈钢,而是表示一百多种工业不锈钢,所开发的每种不锈钢都在其特定的应用领域具有良好的性能。成功的关键首先是要弄清用途,然后再确定正确的钢种。和建筑构造应用领域有关的钢种通常只有六种。它们都含有17~22%的铬,较好的钢种还含有镍。添加钼可进一步改善大气腐蚀性,特别是耐含氯化物大气的腐蚀。
不锈钢指耐空气、蒸汽、水等弱腐蚀介质和酸、碱、盐等化学浸蚀性介质腐蚀的钢,又称不锈耐酸钢。实际应用中,常将耐弱腐蚀介质腐蚀的钢称为不锈钢,而将耐化学介质腐蚀的钢称为耐酸钢。由于两者在化学成分上的差异,前者不一定耐化学介质腐蚀,而后者则一般均具有不锈性。不锈钢的耐蚀性取决于钢中所含的合金元素。
不锈钢的历史起源:
不锈钢的发明和使用,要追溯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英国科学家亨利·布雷尔利受英国政府军部兵工厂委托,研究武器的改进工作。那时,士兵用的步枪枪膛极易磨损,布雷尔利想发明一种不易磨损的合金钢。
布雷尔利发明的不锈钢于1916年取得英国专利权并开始大量生产,至此,从垃圾堆中偶然发现的不锈钢便风靡全球,亨利·布雷尔利也被誉为“不锈钢之父”。第一次世界大战时,英国在战场上的枪支,总是因枪膛磨损不能使用而运回后方。军工生产部门命令布雷尔利研制高强度耐磨合金钢,专门研究解决枪膛的磨损问题。布雷尔利和其助手搜集了国内外生产的各种型号的钢材,各种不同性质的合金钢,在各种不同性质的机械上进行性能实验,然后选择出较为适用的钢材制成枪枝。一天,他们实验了一种含大量铬的国产合金钢,经耐磨实验后,查明这种合金并不耐磨,说明这不能制造枪支,于是,他们记录下实验结果,往墙角一扔了事。几个月后的一天,一位助手拿着一块锃光瓦亮的钢材兴冲冲跑来对布雷尔利说:“先生,这是我在清理仓库时发现的毛拉先生送来的合金钢,您是否实验一下,看它到底有什么特殊作用!”“好!”布雷尔利看着光亮耀眼的钢材,高兴地说。
实验结果证明:它是一块不怕酸、碱、盐的不锈钢。这种不锈钢是德国的毛拉在1912年发明的,然而,毛拉却并不知道这种不锈钢有什么用途。
布雷尔利心里盘算道:“这种不耐磨却耐腐蚀的钢材,不能制枪枝,是否可以做餐具呢?”他说干就干,动手制作了不锈钢的水果刀、叉、勺、果盘及折叠刀等。
⑸ 不锈钢是一种什么样的材料
不锈钢是一种耐腐蚀、耐高温的合金,属于合金金属材料。当亮度接近镜子时,触感强烈且寒冷。它是一种相对前卫的装饰材料,具有优异的耐腐蚀性、成型性、相容性和强韧性。用于重工业、轻工业、日用品工业、建筑装饰等行业。
它不容易生锈,因为不锈钢除了铁之外还含有铬、镍、铝和硅。在钢中添加铬和其他元素后,钢的结构可以更加均匀,从而改变钢的性能,使其难以侵入腐蚀性物质。此外,一层氧化物保护膜附着在不锈钢表面,这自然很难生锈。
拓展资料:主要特征
①焊接性
不同的产品用途对焊接性能有不同的要求。一类餐具一般不要求焊接性能,甚至包括一些锅类企业。然而,大多数产品需要具有良好焊接性能的原材料。
②耐腐蚀性
大多数不锈钢产品要求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一些外商也对产品进行耐腐蚀性试验:用氯化钠水溶液加热至沸腾,一段时间后倒出溶液,清洗干燥,并称量重量损失,以确定腐蚀程度(注:抛光产品时,由于砂布或砂纸中的铁成分,测试时表面会出现锈斑) 当钢中铬含量的原子百分比不小于12.5%时,钢的电极电位会突然从负电位变为正电位,从而防止电化学腐蚀。
③抛光性能
在当今社会,不锈钢产品一般在生产过程中进行抛光,只有少数产品,如热水器和饮水机内衬,不需要抛光。因此,要求原材料具有良好的抛光性能。
④耐热性 耐热性是指不锈钢在高温下仍能保持其优异的物理机械性能。
影响抛光性能的主要因素如下:
① 原材料表面缺陷,如划痕、麻点、过度酸洗等。
② 原材料质量问题。如果硬度太低,不易抛光,并且硬度太低,拉深时表面容易出现桔皮,。
③ 对于拉深后的产品,变形较大的区域表面会出现小黑点和起皱,从而影响BQ性能。
⑹ 什么是不锈钢
耐空气、蒸汽、水等弱腐蚀介质和酸、碱、盐等化学浸蚀性介质腐蚀的钢。又称不锈耐酸钢。实际应用中,常将耐弱腐蚀介质腐蚀的钢称为不锈钢,而将耐化学介质腐蚀的钢称为耐酸钢。由于两者在化学成分上的差异,前者不一定耐化学介质腐蚀,而后者则一般均具有不锈性。不锈钢的耐蚀性取决于钢中所含的合金元素。铬是使不锈钢获得耐蚀性的基本元素,当钢中含铬量达到12%左右时,铬与腐蚀介质中的氧作用,在钢表面形成一层很薄的氧化膜(
自钝化膜),可阻止钢的基体进一步腐蚀。除铬外,常用的合金元素还有镍、钼、钛、铌、铜、氮等,以满足各种用途对不锈钢组织和性能的要求。
不锈钢通常按基体组织分为:
1、铁素体不锈钢。含铬12%~30%。其耐蚀性、韧性和可焊性随含铬量的增加而提高
,
耐氯化物应力腐蚀性能优于其他种类不锈钢。
2、奥氏体不锈钢。含铬大于18%,还含有
8%左右的镍及少量钼、钛、氮等元素。综合性能好,可耐多种介质腐蚀。
3、奥氏体
-
铁素体双相不锈钢。兼有奥氏体和铁素体不锈钢的优点,并具有超塑性。
4、马氏体不锈钢。强度高,但塑性和可焊性较差。
5、沉淀硬化型不锈钢。具有有很好的成形性能和良好的焊接性,可作为超高强度的材料在核工业、航空和航天工业中应用。
按成分可分为Cr系(SUS400)、Cr-Ni系(SUS300)、Cr-Mn-Ni(SUS200)及析出硬化系(SUS600)。
⑺ 什么是不锈钢
不锈钢板是指耐大气、蒸汽和水等弱介质腐蚀的钢板,远航不锈钢在抗锈这方 面 质量好,纯度高,持久防腐。
⑻ 不锈钢是什么材质
不锈钢是一种防腐和耐高温的合金,它不容易生锈,这与它的组成有很大的关系。不锈钢的成分中除了铁以外,还有铬、镍、铝、硅等。钢加入铬等元素后,就能使钢的结构更均匀,从而改变钢的性能,这样腐蚀物入侵就变得困难,再加上不锈钢表面又附着一层氧化物保护膜,就像给钢铁穿上一件盔甲一样,自然就不容易生锈了。
最先认识到不锈钢具有抗腐蚀性能的是德国的两位科学家蒙纳茨和博尔斯特。蒙纳茨于1911年在德国获得了生产不锈钢的专利。然而说到不锈钢真正的发明者,蒙纳茨似乎比不上英国的冶金学家亨利·布雷尔利。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布雷尔利受英国政府军部兵工厂委托,研究武器的改进工作。那时,战争需要大量的枪支,但是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士兵们用的步枪膛极易磨损,而且容易生锈。于是,布雷尔利想发明一种不易磨损和生锈的合金钢。后来,他往钢中加入各种各样的元素,做了若干试验。但多次的试验都未获得理想的效果。有一次,他把铬掺入到炼钢的原料里,新材料出来后,外表亮闪闪,十分吸引人。他高兴地把这种钢制成了枪管。可惜,这种钢质地太脆了,在第一次射击试验中,它就“粉身碎骨”了。
布雷尔利在锈蚀的废铁堆中发现,大部分废铁都锈蚀了,只有几块掺入铬的钢管碎片仍然亮晶晶的。这一发现使布雷尔利十分惊喜,他急忙拾回这些“宝贝”详细研究。
亨利·布雷尔利经试验分析发现,这些铬钢任凭日晒雨淋也不易生铸,又不像一般钢铁一样“怕”酸碱。由于铬钢太脆、太贵,不能造枪管,于是布雷尔利把这种不生锈的钢介绍给了一家餐具厂,生产出各种不锈钢刀、叉等,使不锈钢顿时轰动了欧洲。1916年,布雷尔利取得不锈钢的专利,人们也尊称他为“不锈钢之父”。
后来,许多发明家也都做出过重要贡献。法国科学家吉耶和波特万发明了耐高温、抗震的奥氏体不锈钢,用于食品工业领域。1911~1914年,美国的丹齐发明了不锈钢中的另一大类——铁素体不锈钢。现在,不锈钢已发展成为一个合金大家族,品种不下数百种。
⑼ 不锈钢是什么意思抽详细回答,不要复杂的。
不锈钢(Stainless Steel)是不锈耐酸钢的简称,耐空气、蒸汽、水等弱腐蚀介质或具有不锈性的钢回种称为不锈钢;答而将耐化学腐蚀介质(酸、碱、盐等化学浸蚀)腐蚀的钢种称为耐酸钢。
由于两者在化学成分上的差异而使他们的耐蚀性不同,普通不锈钢一般不耐化学介质腐蚀,而耐酸钢则一般均具有不锈性。“不锈钢”一词不仅仅是单纯指一种不锈钢,而是表示一百多种工业不锈钢,所开发的每种不锈钢都在其特定的应用领域具有良好的性能。成功的关键首先是要弄清用途,然后再确定正确的钢种。和建筑构造应用领域有关的钢种通常只有六种。它们都含有17~22%的铬,较好的钢种还含有镍。添加钼可进一步改善大气腐蚀性,特别是耐含氯化物大气的腐蚀。
不锈钢指耐空气、蒸汽、水等弱腐蚀介质和酸、碱、盐等化学浸蚀性介质腐蚀的钢,又称不锈耐酸钢。实际应用中,常将耐弱腐蚀介质腐蚀的钢称为不锈钢,而将耐化学介质腐蚀的钢称为耐酸钢。由于两者在化学成分上的差异,前者不一定耐化学介质腐蚀,而后者则一般均具有不锈性。不锈钢的耐蚀性取决于钢中所含的合金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