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五金模具设计拉伸模具的间隙应该如何确定
在设计成品之前,前期准备工作已经很全面了,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必需的图纸、金型仕样书的内容等的确认:
在正式的金型设计之前,下列图纸或文件通常要具备:
① 部品图;②金型设计制作仕样书;③设计制作契约书;④其他
并且要对上述资料完全理解,不明确处要得到客户的确认。
2、把握图面的概要
部品图决定了金型设计的最终目的,必须透彻地理解。日本客户提供的部品图是按照JIS制图规定采用三角法绘制的,通常由以下部分构成:
正面图、平面图、侧面图、断面图、详细图、参考图、注记、公差一览、仕上记号一览、标题栏、其他
在视图过程中要注意以下方面:
①公差要求较严格处;②对金型构造有影响的部位;③现有图面无法理解的部分;④注记中特别突出的事项⑤特殊的材料和热处理要求;⑥部品壁厚较薄处(t<0.6mm)⑦部品壁厚较厚处;⑧外观上有无特别仕样要求⑨三维曲面部分;⑩设计者、日期、纳期、价格等
3、部品立体形状的理解
部品图是二维绘制的,要通过视图转换成设计者头脑中的三维形状,而手绘立体图对此很有帮助。准备好纸和铅笔。首先绘制出制品的大致外形轮廓,然后再根据自己对部品图的理解,绘制出部品各部位的断面图。
上述这些对将来分型面的确定、入子的分割非常重要。如果条件允许,使用粘土等辅助物来帮助理解会更好。
4、标题栏的检讨
部品图的标题栏一般注明了图面中的公差、部品的材料等一些内容,必须要认真研读。①部品名;②图名;③图番;④材质(包括收缩率);⑤仕样,指材质的详细仕样,如生产厂家、商品名、树脂代号;⑥尺度;⑦设计者;⑧变更栏;
5、注记部分的检讨
⑴.浇口种类、位置、数量.
如无特殊要求,则金型设计者在自行决定后需征得客户的同意。
⑵.入子分割线的要求.
由于入子分隔线会在制品表面形成接痕,影响外观,尤其对折叠部位有害,所以设计者应遵守部品图的规定。
五金模具是在工业生产中,用各种压力机和装在压力机上的专用工具,通过压力把金属材料制出所需形状的零件或制品,这种专用工具统称为五金模具。
模具设计
(1). 进行材料(产品材料,模具材料)方向的研讨。
(2). 凹凸模间隙大小。
(3). 导正销位置和数量充分。
(4). 是否考虑废料反弹,顺送模出料是否顺畅。
(5). 是否设计了监视器,废料反弹传感器。
(6). 定位板和浮升销选择适当。
(7). 螺栓(包括卸料螺栓)数量,大小,位置是否选择适当。
(8). 考虑冲裁力,选择冲床。
B. 冲压模具翻孔不到位咋办
如果是翻边高度不够,就将预冲孔减小。如果翻边的边不直,就考虑是否是凸模长度不足,如果不是就考虑是否间隙太大。如果这些都不是的话,再考虑一下翻边后顶出产品的力的大小和是否在顶出过程中有干涉
C. 翻孔模具边缘破裂开怎么办
楼主说的是产品翻孔以后开裂还是模具开裂了!
如果是产品开裂,那么一般性要知道翻孔产品的材质、料厚、翻孔的高度,一般翻孔开裂注意以下几点:
1、冲底孔毛刺是否过高
2、底孔和翻孔的直径是否同心
3、翻孔下模是否有弹顶
如果是料厚超过2mm,翻孔过高,那么就要采用拉深的方式进行成型了。
希望对你有用!
D. 关于不锈钢模具的一些问题
这是单纯的成本抄效益问题袭, 模具寿命和冲压件数直接与模具用料有关. 如果不是高速连续冲压就先不考虑整套模具用料全部更换, 仅针对模具冲头的材料来作加强是较为经济的, 而且可以有效改善冲压件孔的毛刺. 材料上建议冲头(冲子)用高速钢(HSS-SKH9.SKH51系列)或SKD-11, 11热处理后可达60-62HRC, 高速钢更硬可达64HRC以上, 钨钢冲头更好也更贵, 直接研磨成型就有90-93HRA硬度, 这些都是耐冲压耐磨耗的冲压模材. 只要选对材料, 那里作都是一样. 补充说明: 1.以SKD11作为冲压模具零件.配件主要模材在冲压工业已20年以上的成功运用实证, 在耐磨耐冲上有一定程度的效能, 放心, 大家都是这样用来作冲头及切口. 2. SKD11.钨钢特性抗磨耗.高硬度,是用於冲压模具的专用模材, 与其他钢料的特性相比较更适合作冲压模具及零件.
E. 冲压不锈钢的模具,间隙该怎么放
不锈钢的冲裁间隙可以按照软钢的间隙来计算。
F. 冲压不锈钢的模具,间隙该怎么放
不锈钢一般屈服强度较大,就是相对较硬。
间隙按普通板材放一可以,应适当大些。双面间隙按料厚12%取。
普通板材双面间隙按料厚10%取。
G. 冲压模具设计中,冲压工艺中需要翻孔。翻孔凸模尺寸(长度尺寸直径等等)该如何确定谢谢~!
坯料尺寸需要计算、也就是拉伸模的一种形式!翻孔需在中间冲孔,翻孔太深要做几次成型。具体的去查资料、计算会比较麻烦。
H. 冲压模具冲0.1厚的不锈钢的间隙怎么放
冲裁间隙值的确定,一般可查冲压模具公差及间隙表,也可按下列经验公式来计内算:
对于不锈钢容材质,料厚(T) 在,T≤0.5,或 0.5≤T≤3.0,工程模具和连续模具间隙一律取:(5%~7%)×T(料厚)。
冲0.1mm的不锈钢,模具间隙:(5%×0.1)=0.005mm至(7%×0.1)=0.007mm之间。
材质较硬,连续模具最大间隙可为:10%*T=10%×0.1=0.01mm
经验公式来计算法选择确定:
(1)硬材料:料厚T<1mm,冲裁间隙 C=(3%~5%)*T
材料厚T=1~3mm,冲裁间隙 C=(5%~8%)*T
材料厚T=3~5mm,冲裁间隙 C=(8%~10%)*T
材料厚T=3~8mm,冲裁间隙 C=(8%~13%)*T
(2)软材料:材料厚度T<1mm,冲裁间隙 c=(3%~4%)*T
材料厚度T=1~3mm,冲裁间隙 c=(5%~8%)*T
材料厚度T=3~5mm,冲裁间隙 c=(8%~10%)*T
I. 冷冲压模具翻孔高度不一致怎么办
1 检查翻孔与圆孔的同心度是否偏了,偏了就会造成一边厚一边薄,高度也不一样。 2 下模是否是穿孔的或孔太深,孔内加装浮升。
J. 冲不锈钢模具间隙
一般3MM不锈钢双边间隙30条(0.3mm)是最佳间隙。我就是做模具一行的。没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