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五金知識 > 平山縣電動工具

平山縣電動工具

發布時間:2021-02-11 15:54:01

㈠ 邗江區西湖鎮中心村溝圈組在不在改造范圍內

市名:揚州(英語:Yangzhou 俄語:Янчжоу)簡稱揚,古稱「廣陵」,別稱「維揚」。建城史可上溯至公元前年。

國家:中華人民共和國(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省份:江蘇省(Jiangsu Province)

區號:0514

時間:北京時間(中國標准時間)。UTC+8

郵編:225000

牌照:蘇K 蘇OK(警察和行政用車)

市花:芍葯、瓊花

市樹:銀杏、楊柳

市歌:《茉莉花》

特產:「富春」、「五亭」牌速凍包子、「三和四美」牌醬菜、牛皮糖

政府:市委書記王燕文,市長謝正義。駐地:江蘇省揚州市文昌西路8號。

人口:2008年底,揚州市戶籍總人口約460萬。

民族:漢族占總人口的99%以上,此外還有40多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總人口2萬多,佔全市總人口的0.6%。

面積: 全市總面積6634平方公里。市轄區總面積1028平方公里。

人口密度:693人/平方公里

[編輯本段]城市概況揚州是長江三角洲北翼中心城市之一,是國務院首批公布的歷史文化名城。揚州市地處江蘇省中部,東與泰州市交界,東北與鹽城市交界,西南與南京市、西與安徽省天長市接壤,南臨長江,與鎮江隔江相望,北與淮安市毗鄰。縱貫南北的京杭大運河與萬里長江在這里交匯,揚州在歷史上就是中國水陸交通樞紐、南北漕運的咽喉;而今日的揚州經過改革開放三十年的洗禮已經發展成為了一座生態、宜居的旅遊休閑城市,「三新」產業迅猛發展的工業強市。

揚州市現轄廣陵、維揚、邗江3個區和寶應1個縣,代管江都、儀征、高郵3個縣級市。全市總面積6634平方公里,人口約460萬(2008年底);其中市轄區總面積1028平方公里,建成區面積約120平方公里,市轄區總人口約120萬(2008年底)。

揚州工業綜合實力較強,在江蘇省內僅次於蘇州、無錫、南京、常州、南通,列第六位。揚州工業已形成以汽車船舶、石油化工、機械製造等三大產業為支柱,以「三新」產業為特色的發展格局。揚州農業發展同樣迅猛,揚州已成為了我國重要的商品糧生產基地。

揚州是中國著名的風景旅遊休閑城市。「煙花三月下揚州」,每年公歷4月18日至5月18日,揚州市都會舉行「煙花三月經貿旅遊節」,此時的揚州煙雨蒙蒙,瓊花盛開,花香撲鼻,是旅遊的黃金季節。瘦西湖、大明寺、個園、何園是揚州最著名的景點。

[編輯本段]城市榮譽聯合國人居獎城市

中國人居環境獎城市

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國家衛生城市

國家環境保護模範城市

國家信息化試點城市

[編輯本段]詩韻揚州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杜牧 《寄揚州韓綽判官》

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

杜牧 《遣懷》

落魄江湖載酒行,楚腰纖細掌中輕。

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

唐·徐凝《憶揚州》

蕭娘臉上難生淚,桃葉眉頭易得愁。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

[編輯本段]名稱由來揚州,古代有時作楊州(按:漢碑中楊字皆從「木」,從「手」系後人所改,王念孫有詳細考證),相當於現在的「省」。楊州的名稱最早見於《尚書·禹貢》:「淮海維揚州」。這是古人心目中的一個廣泛的地理概念,包括了今淮水以北、黃海、長江廣大地域內的江蘇、安徽、江西、浙江、福建等省。據唐代杜佑《通典》所載,在古揚州地域內,唐代設有三十九個郡府,一百九十六個縣。這個揚州雖然包容了今天的揚州地方,但和今天的揚州是不能混為一談的。

今天的揚州地區,春秋時稱「邗」(邗國為周代的方國之一,後被吳所滅)、秦、漢時稱「廣陵」、「江都」等、東晉、南朝置「南兗州」、北周時稱「吳州」。漢武帝時,在全國設十三刺史部,其中有揚州刺史部。這個刺史部管轄的范圍相當於今天的安徽淮水和江蘇長江以南及江西、浙江、福建三省;湖北英山黃梅、廣濟;河南固始、離城等地。東漢時治所在歷陽(今安徽和縣),末年遷至壽春(今安徽壽縣)、合肥(今安徽合肥市西北)。三國時魏、吳各置揚州,魏的治所在壽春,吳的治所在建業(今江蘇南京市)。西晉滅吳後,治所仍在建鄴(曾改名建業,後又改名建康,今南京)。隋開皇九年改吳州為揚州,但總管府仍設在丹陽(今南京)。唐高祖武德八年(625年),將揚州治所從丹陽移到江北,從此廣陵才享有揚州的專名。

[編輯本段]地理位置揚州,地處江蘇中部,長江北岸、江淮平原南端。現轄區域在東經119°01′至119°54′、北緯32°15′至33°25′之間。南部瀕臨長江,北與淮安、鹽城接壤,東和鹽城、泰州毗連,西與南京、淮安及安徽省天長市交界。

境內有長江岸線80.5公里,沿岸有儀征、江都、邗江2市1區;京杭大運河縱穿腹地,由北向南溝通白馬湖、寶應湖、高郵湖、邵伯湖4湖,匯入長江,全長143.3公里。

揚州城區位於長江與京杭運河交匯處,東經119°26′、北緯32°24′。

[編輯本段]氣候地形
揚州市屬於亞熱帶濕潤氣候區。氣候主要特點是:盛行風向隨季節有明顯的變化。冬季盛行乾冷的偏北風,以東北風和西北風居多;夏季多為從海洋吹來的濕熱的東南到東風,以東南風居多;春季多東南風;秋季多東北風。冬季偏長,4個多月;夏季次之,約3個月;春秋季較短,各為2個多月。

揚州地處江淮平原南端,受季風環流影響明顯,四季分明,氣候溫和,自然條件優越。年平均氣溫為14.8℃,與同緯度地區相比,冬冷夏熱較為突出。最冷月為1月,月平均氣溫1.8℃;最熱月為7月,月平均氣溫為27.5℃。全年無霜期平均220天;全年平均日照2140小時;全年平均降水量1020mm。

揚州市市轄區北部地形為丘陵,京杭運河以東和沿江地貌為長江三角洲漫灘沖積平原,地勢平坦。

[編輯本段]行政區劃揚州市現轄廣陵、維揚、邗江3個區和寶應1縣,代管江都、儀征、高郵3個縣級市。全市共有70個鎮、7個鄉和12個街道辦事處(另有2個揚州市人民政府設立並直管的虛擬街道辦事處)。全市總面積6634平方公里,市轄區面積1028平方公里,市轄區建成區面積約120平方公里(截止2008年底)。全市總人口約460萬,其中市轄區人口約120萬(截止2008年底)。

揚州市市轄區行政區劃:

揚州市廣陵區:東關街道、汶河街道、曲江街道、文峰街道、湯汪鄉、灣頭鎮,

揚州市維揚區:雙橋街道、梅嶺街道、甘泉街道、雙橋鄉、城北鄉、平山鄉、西湖鎮,

揚州市邗江區:邗上街道、蔣王街道、汊河街道、文匯街道、揚子津街道、瓜洲鎮、公道鎮、李典鎮、杭集鎮、頭橋鎮、沙頭鎮、槐泗鎮、方巷鎮、楊壽鎮、泰安鎮、楊廟鎮、施橋鎮、八里鎮。

注1:揚州市邗江區文匯街道、揚子津街道、施橋鎮、八里鎮實際由市經濟開發區代管。

注2:儀征市朴席鎮(不含沿江村及土橋村的沿江高等級公路以南區域)實際由市經濟開發區代管。

[編輯本段]經濟狀況剛剛過去的一年,標志著我國改革開放走過了30年。30年來,我市經濟實力顯著增強,開放開發突飛猛進,城市面貌日新月異,人民生活蒸蒸日上,揚州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與1978年相比,2008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財政收入、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增加109倍、130倍、54倍和86倍。

一、國民經濟保持增長

預計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580億元,增長14%左右。人均地區生產總值35400元。財政總收入266.2億元,其中一般預算收入104.8億元,分別增長24.6%和22.3%。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950億元,增長32.3%。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40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7380元,分別增長15.5%和12%。居民消費價格漲幅4.8%,低於全省平均水平。

工業加快集聚發展。規模以上工業實現產值3518億元、增加值900億元、利稅270億元,分別增長35.5%、17%和22.7%。石油化工、汽車船舶、機電裝備三大主導產業產值增長38%。「三新」產業產值213.7億元,增長38.4%。完成工業投資710億元,增長41.3%。實施億元以上項目300個,其中10億元以上項目31個。順大多晶硅、實友化工、誠德鋼管二期等重大項目建成投產。新增產值超10億元以上企業15家,其中50億元企業1家。寶勝集團營業收入超過百億元。新增中國馳名商標12個。全市萬元地區生產總值綜合能耗下降4%。建築業總產值1012億元,增長26%;獲魯班獎兩項。

服務業質態進一步優化。服務業增加值561億元,增長15.1%。揚州港口、石化和公鐵水等重點物流園區加快建設。實施《「數字揚州」2010行動計劃》,啟動無線寬頻等8個項目建設。江蘇信息服務產業基地(揚州)簽約入駐企業20家。信息服務業銷售收入55億元,增長19.6%。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23億元,增長24.9%。成交額億元以上市場48家,新增老字型大小連鎖店、加盟店130家。來揚境內外遊客1875萬人次,旅遊收入199億元,均增長20%以上。房地產業完成投資137.7億元,增長29.3%。金融機構年末存、貸款余額1551.9億元和889.4億元,分別增長23.8%和18.5%。市工藝美術集團獲「國家文化產業示範基地」稱號。6家服務業集聚區躋身省級行列。

農業生產穩步增長。全面落實各項惠農政策,發放「四項補貼」3.53億元。糧食總產269.4萬噸,連續第五年獲得豐收。畜禽、水產及蔬菜穩定增長。新增高效農業面積50.4萬畝、設施農業面積5.1萬畝,新建規模項目410個;高效農業園區達391個,進園企業(大戶)4923個。海峽兩岸(揚州)農業合作試驗區新引進項目50個。70家市級以上龍頭企業實現銷售161.6億元,增長21%。積極推進農產品標准化生產和質量檢測,新增「三品」品牌53個。水利、農業開發、糧食流通、供銷、農機、氣象等工作得到加強。

二、發展活力不斷增強

各項改革繼續深化。市直工業、商貿流通企業改革深入推進,12家企業改製取得積極進展。市政公用單位改革進一步深化。政府投資管理體制不斷完善,部門預算制度改革繼續推進。做好企業上市工作,3家企業申報材料已報證監會,1家通過審核;1家企業在境外上市。農村稅費、鄉鎮機構、縣鄉財政管理體制和義務教育體制改革步伐加快。新增農村「三大合作」經濟組織767個。政策性農業保險全面推開。邗江泰和、高郵匯通農村小額貸款有限公司掛牌營業。

科技創新能力明顯提升。制訂並實施推進科技創新型經濟發展的意見。全市獲批省級以上科技項目450項、高新技術產品240個。高新技術產業產值865.9億元,增長49.7%。分別在京滬陝舉辦「科技創新產業合作」推介會,簽訂科技合作項目80個。新增省級以上「一站兩中心」13家。首個國家光電產品檢測重點實驗室落戶我市。南京大學-揚州光電、化工研究院和揚州中科半導體照明研發中心加快建設,中科院揚州應用技術研究與轉化中心投入使用。啟動「百千萬人才強市雙行動計劃」,10名高層次人才獲得省專項資助。我市被列為國家知識產權試點城市。

雙資利用持續增長。開展多形式招商推介活動,成功舉辦「煙花三月」國際經貿旅遊節。強化跟蹤督查和配套服務,促進項目落地、投產達效。新批總投資1000萬美元以上項目122個。全年協議利用外資50.7億美元、注冊外資實際到賬17.2億美元,分別增長48.5%和50.7%。外貿出口45億美元,增長38%。外經營業額1.85億美元,增長23%。園區完成基礎設施投入69億元,「八區二園」主營收入佔全市工業比重達76%,同比提高4.5個百分點。民營企業注冊資本385億元,增長51.6%。新開工建設5000萬元以上項目358個,其中億元以上項目120個。新增中小企業擔保機構5家,注冊資本2.39億元。外事、僑務、台灣事務和區域協作等工作在擴大開放中發揮了積極作用。

[編輯本段]對外開放揚州是我國較早開展對外貿易和國際交往的城市之一。早在唐代,揚州就享有"商賈如織"、"富甲天下"的美譽,當時寓居海外的揚州經商者達5000多人,成為海上絲綢之路的著名港口。

新中國成立後,揚州的對外貿易有了新的發展。1958年揚州成立了揚州市對外貿易公司。1976年國家批准揚州為全國首批十大出口商品基地之一。特別是1978年以來,在"改革、開放"方針的指引下,揚州的對外貿易得到了迅速發展。2001年底,全市共有獲得國家外經貿部批准享有進出口經營權的外貿流通企業20家,自營生產企業179家,三資企業480家;直接從事對外貿易的各類人員5000多人。2001年全市各類外貿企業共完成進出口額123222萬美元,其中出口66377萬美元,進口56845萬美元,出口商品的品種由1978年的8大類245個,發展到現在的紡織、絲綢、輕工、工藝、五金、機械、設備、電子、化工、醫葯、糧油、土產、畜產、汽車及配件等門類較為齊全的14大類500多個品種,遠銷141個國家和地區。近年來,我市外貿大力優化出口產品結構,努力擴大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產品的出口規模,2001年,全市機電產品出口比重達34.9%,工業製成品的比重已由1978年的49%上升到95%。部分低中檔、單一化的品種也逐步向中高檔、系列化轉變,玩具、集裝箱、鞋類、罐頭、服裝、豬鬃及製品、工具、船舶、醫葯和化工中間體等在全省乃至全國佔有一定地位,深受客商青睞。

為適應WTO的各項運行規則,抓住新的外貿發展機遇,該市已相繼成立了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揚州支會、中國國際商會揚州商會、揚州市對外經貿企業協會及揚州市國際貨運代理協會,健全了揚州海關、進出口商品檢驗檢疫局、外匯管理局、海事局以及稅收、保險等專業涉外機構;所有專業銀行均開辦了國際結算業務;揚州港已被列為國家一類開放港口,可直接停靠萬噸級貨輪;揚溧高速、京滬高速的開通便捷了我市的外貿運輸和各類商務活動;即將建成的潤揚長江公路大橋和沿江高等級公路等將極大地改變該市的交通運輸狀況和投資環境,使我市的區位優勢得到進一步的加強。

近年來,該市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開發開放戰略,搶抓機遇,攻堅克難,外向型經濟保持了良好的發展勢頭。

2008年1-12月進出口情況通報

今年1-12月我市實現進出口617953萬美元,同比增長38.6%,增幅居全省第三位。其中累計出口456674萬美元,完成年度指標的117%,同比增長40.5%,增幅居全省第四位;累計進口161279萬美元,同比增長33.5%,增幅居全省第五位。

12月當月,我市實現進出口43880萬美元,同比增長12.6%,其中出口34427萬美元,同比增長18.6%;進口9452萬美元,同比下降5%。

全市外貿運行的主要特點是:

1、從出口企業結構看,內、外資企業累計出口額與增速基本相當,重點企業支撐作用明顯,但部分重點企業當月出口繼續回落。

1-12月, 內資企業出口231306萬美元,同比增長42.3%;外資企業出口225297萬美元,同比增長38.5%。兩者各占我市出口的半壁江山。

82家出口千萬美元以上企業累計出口額合計達308247萬美元,佔全市出口總額的67.5%,其中揚州大洋造船有限公司(22565萬美元,增長99.9%)、川奇光電科技(揚州)有限公司(22082萬美元,增長40.3%)、江蘇誠德鋼管股份有限公司(20026萬美元,增長78%)出口額位居我市出口前三位。

但重點企業的出口形勢不容樂觀,與去年同期相比,在出口前十五強企業中,有六家企業(川奇光電、潤揚物流裝備、順大光伏、同利冷藏、阿波羅蓄電池、金飛達電動工具)12月當月出口額出現負增長。

2、從出口產品結構看,機電產品和高新技術產品累計出口增幅雖保持相對較高水平,但當月出口繼續呈現下滑態勢。

1-12月,高新技術產品出口99728萬美元,佔全市出口的21.8%,同比增長53.5%,但當月出口下降19.8%;機電產品出口222199萬美元,佔全市出口的48.7%,同比增長40.4%,但當月出口下降2.2%。

高新與機電主要商品有:船舶出口29121萬美元,增長97.3%;液晶裝置及附件出口22522萬美元,增長14.3%;集裝箱出口17979萬美元,下降8.7%;太陽能光伏產品出口14881萬美元,增長6.2倍;蓄電池出口9675萬美元,增長60%;絕緣電線電纜出口8490萬美元,增長209.5%;機動車輛減震器與散熱器出口7498萬美元,增長12.6%等。

從當月出口看,除了船舶、太陽能光伏產品、絕緣電線電纜有所增長外,液晶裝置及附件、集裝箱、蓄電池、機動車輛減震器與散熱器等重點產品與去年同期比,均出現32%-76%的降幅。

3、從我市傳統特色產品看,基本能保持較為平穩增長。

傳統特色產品中紡織服裝累計出口48360萬美元,同比增長20%;牙刷累計出口14022萬美元,同比增長35.1%;玩具累計出口14596萬美元,同比增長10.6%;鞋帽累計出口20005萬美元,同比增長45.2%等。

值得注意的是,從12月當月數據看,與去年同期相比,除玩具出口出現17.1%的降幅外,上述產品均能實現增長,增幅分別為紡織服裝24.5%、牙刷37.3%、鞋帽81.2%。

4、從貿易方式看,一般貿易平穩增長,加工貿易當月出口繼續下降,外商投資設備進口增長較快。

出口方面:1-12月,我市一般貿易累計出口314665萬美元,同比增長45.5%,佔全市出口的68.9%;加工貿易累計出口138970萬美元,同比增長29.5%,佔全市出口的30.4%。但從12月當月看,加工貿易出口依舊維持下降勢頭,比去年同期下降6.4%。

進口方面:1-12月,我市一般貿易累計進口59164萬美元,同比增長13.4%,佔全市進口的36.7%;加工貿易累計進口76406萬美元,同比增長32.2%,佔全市進口的47.4%;外商投資企業投資進口設備23878萬美元,同比增長140.3%。

5、從出口市場結構看,對歐美出口回暖,其他重點出口市場依然低迷。

1-12月,我市對歐盟出口139664萬美元,同比增長50%;對美國出口100297萬美元,同比增長25%;兩者合計達239961萬美元,佔全市出口額的52.5%。值得注意的是,對歐、美當月出口增幅分別達到了41.6%與46.5%,出現回暖跡象。

重點市場還有:對東盟累計出口28134萬美元,同比增長30.4%;對香港累計出口25660萬美元,同比增長18.5%;對日本累計出口19472萬美元,同比下降0.3%等。

從12月當月數據看,與去年同期相比,對東盟、日本出口維持在較低增長水平,對香港、澳大利亞、韓國、俄羅斯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降。

6、從各縣(市、區)看,均完成年度出口目標。

儀征市出口33918萬美元,增長148.7%;高郵市出口26422萬美元,增長77.1%;江都市出口77388萬美元,增長74.4%;寶應縣出口26898萬美元,增長55%;邗江區出口98637萬美元,增長46.1%;廣陵區出口34265萬美元,增長45.8%;維揚區出口29551萬美元,增長29.7%。

[編輯本段]交通運輸交通現狀:

目前揚州的對外交通主要有公路、鐵路、水運等方式。京滬高速公路、寧通高速公路在揚州境內交匯,揚溧高速公路經潤揚長江公路大橋直通蘇南,揚州已實現環城貫通高速公路,此外,沿江高等級公路、安大公路、淮江公路、鹽金公路、儀揚公路等國省干線公路構築起400公里的「市域環路」。寧啟鐵路橫穿揚州境內,已開通揚州至北京、上海、武漢、西安、廣州等客貨運線路。京杭大運河與長江在揚州南部匯流,構成市域航道主骨,全市共有航道184條,鹽邵線、古運河、三陽河等縱貫南北,高東線、新通揚運河、儀揚河、鹽寶線等橫穿東西,構築了「三縱四橫」的內河主航道網。揚州港口布局為「一港三區」,主港區六圩港區是國家一類開放口岸,江都港區、儀征港區分列兩翼。

㈡ 改革開放以來交通工具的變化的感想

交通工具的變遷
人們通常安步當車,下地幹活、走親戚,基本上是步行,我的長輩有不少人到里外的束鹿縣城(今辛集市區),也往往步行。偶爾富裕些的家庭有一輛舊自行車。曹文軒在小說《草房子》中也寫到,在那個時代的農村小學,一位家境富裕的學生騎一輛自行車到學校,引得所有學生羨慕。
那時候主要用作運輸工具的馬拉大車,同時輔助發揮著交通工具的作用。生產隊的糧食收獲了,我大叔叔就很神氣地揮鞭打馬,趕著裝滿糧食的大車奔赴縣城的糧站。這中間就捎帶人們一段路,人們坐上馬車,很舒服,也神氣。
改革開放三四年後,人們的生活好一些了,村裡的自行車多起來,主要是舊自行車。我哥哥上高中那年,託人買了一輛環球自行車,需要車票,160元,嶄新的,貨真價實,我們都非常高興,視作寶貝。那時候農村女孩結婚,幾大件就包括自行車。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中後期,交通便利多了。我們都騎自行車上高中。農村的拖拉機也輔助地作為交通工具。摩托車進入了一些先富裕起來的或趕新潮的農民家庭。農村青年結婚流行的新幾大件,包括摩托車。1988年我第一次從辛集市坐火車到石家莊,感覺又平穩又快速。石家莊市區不僅有公交車,而且出現了計程車。那時候流行皇冠,那位女計程車司機很健談,給我見多識廣的印象。1989年我首次出省遠行,乘火車到大連上大學,在大連市區,不僅見到了公共汽車,還有有軌電車、無軌電車,那裡的交通真的很便利。
上個世紀90年代,我從大連乘客輪到天津,也很便利。在石家莊,自行車更加豐富多彩,我買過一輛800多元的阿美尼變速自行車。我當時在單位經銷摩托車,客戶中的很多都是農民。看來農民的日子也越來越好了。公交車越來越便利,線路延伸越來越長、越偏遠。連通城鄉的長途公交車,也越來越發展。在石家莊,打計程車也越來越方便,越來越便宜。我曾在江蘇境內做過一次長江輪渡,真的使天塹變成了通途。
進入新世紀以來,更不得了。一個是火車提速,尤其是動車組的開通,極大地縮短了人們的出行、在途時間,加快了生活節奏和工作效率。我去年從長春乘坐動車到北京,只用了6個小時,真是太方便了。火車還有一大便利就是卧鋪、軟座、空調列車越來越多,使得人們的出行舒適度越來越高。另一個是飛機日益進入人們的日常出行工具選擇,遠途的出行,或者是打折的機票,都很有吸引力。我坐過一次烏魯木齊飛北京的飛機,三個多小時就到了,安全、平穩、舒適,機票也有打折,服務也非常好。在城市,私家車、電動自行車已經越來越多地進入普通家庭,人們的工作單位離家遠所帶來的不便,已經越來越小,節假日全家開車在附近旅遊,也越來越成為風尚。城市的公交車密度越來越大,服務也越來越好,各種便利的、針對不同人群進行優惠的公交卡也受到廣泛歡迎。隨著人們日益富足,打計程車越來越普遍,節假日探親的人們甚至從大城市直接打計程車到邊遠的鄉村。我就見過一次從石家莊打車到易縣的,要將近400元的費,還有從石家莊到平山村裡的,要130元,我也有急事打過一次從石家莊到藁城賈市庄鎮的,150元。非常快捷和便利。在北京等大城市,地鐵成為一種便利的、經濟實惠的、運送旅客效率非常高的交通工具。京津城際列車的開通,也使得百里之遙變成了咫尺之隔的感覺。各地高速公路的建成與貫通,高標准國道的建設,都使得通行條件更加優越。人們的觀念也在變化和進步。很多人開始選擇和接受拼車出行的方式,既節約費用,又避免單調寂寞。
三十年來交通工具的變遷,我感覺改革開放這一基本國策發揮的作用是最根本的。改革激發了人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開放開闊了人們的視野,提高了人們的審美情趣和追求生活質量的意識。改革和開放共同豐富了市場供應,促進了科技進步,使國家和人們富裕了起來,選擇型消費、個性化消費得到實現。這樣才使得人們在出行方面,有更多的選擇空間、選擇權。
未來的交通工具會怎麼樣呢?直升飛機更多地服務於公務和家庭?或者還會有更多更加便利、安全、有趣的交通工具出現?有更多的涉及出行的優質、新奇服務方式出現?只要我們始終秉持和平發展、科學發展、構建和諧社會的理念,所有這些都是可以想像、憧憬

㈢ 平山割手指治鼻炎在哪裡

精盈洗抄鼻器
洗鼻器是一種用於清洗鼻腔的工具。它通常借用一定壓力(或吸如點邦氣囊式洗鼻器、或用重力如簡單瓶罐式、或用機械壓力如電動式)將生理鹽水送入鼻孔,流經鼻前庭(露在頭部外面的部分)、鼻竇、鼻道繞經鼻咽部,或從一側鼻孔排出,或從口部排出。通過以上路徑,藉助於生理鹽水自身的殺菌作用及水流的沖擊力,將鼻腔內已聚集的致病及污洉排出,從而使鼻腔恢復正常的生理環境,恢復鼻腔的自我排毒功能,達到保護鼻腔的目的。

㈣ 河北平山縣城哪一家賣這個嗯木工用的圓盤鋸

平山縣城五金商店都有賣的。它是電動工具商店。到那裡邊兒看著買一個。喜歡什麼樣的買什麼樣的工具大全。

㈤ 改革開放以來交通工具的變化的感想(100字左右)

交通工具的變遷
人們通常安步當車,下地幹活、走親戚,基本上是步行,我的長輩有不少人到25里外的束鹿縣城(今辛集市區),也往往步行。偶爾富裕些的家庭有一輛舊自行車。曹文軒在小說《草房子》中也寫到,在那個時代的農村小學,一位家境富裕的學生騎一輛自行車到學校,引得所有學生羨慕。
那時候主要用作運輸工具的馬拉大車,同時輔助發揮著交通工具的作用。生產隊的糧食收獲了,我大叔叔就很神氣地揮鞭打馬,趕著裝滿糧食的大車奔赴縣城的糧站。這中間就捎帶人們一段路,人們坐上馬車,很舒服,也神氣。
改革開放三四年後,人們的生活好一些了,村裡的自行車多起來,主要是舊自行車。我哥哥上高中那年,託人買了一輛環球自行車,需要車票,160元,嶄新的,貨真價實,我們都非常高興,視作寶貝。那時候農村女孩結婚,幾大件就包括自行車。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中後期,交通便利多了。我們都騎自行車上高中。農村的拖拉機也輔助地作為交通工具。摩托車進入了一些先富裕起來的或趕新潮的農民家庭。農村青年結婚流行的新幾大件,包括摩托車。1988年我第一次從辛集市坐火車到石家莊,感覺又平穩又快速。石家莊市區不僅有公交車,而且出現了計程車。那時候流行皇冠,那位女計程車司機很健談,給我見多識廣的印象。1989年我首次出省遠行,乘火車到大連上大學,在大連市區,不僅見到了公共汽車,還有有軌電車、無軌電車,那裡的交通真的很便利。
上個世紀90年代,我從大連乘客輪到天津,也很便利。在石家莊,自行車更加豐富多彩,我買過一輛800多元的阿美尼變速自行車。我當時在單位經銷摩托車,客戶中的很多都是農民。看來農民的日子也越來越好了。公交車越來越便利,線路延伸越來越長、越偏遠。連通城鄉的長途公交車,也越來越發展。在石家莊,打計程車也越來越方便,越來越便宜。我曾在江蘇境內做過一次長江輪渡,真的使天塹變成了通途。
進入新世紀以來,更不得了。一個是火車提速,尤其是動車組的開通,極大地縮短了人們的出行、在途時間,加快了生活節奏和工作效率。我去年從長春乘坐動車到北京,只用了6個小時,真是太方便了。火車還有一大便利就是卧鋪、軟座、空調列車越來越多,使得人們的出行舒適度越來越高。另一個是飛機日益進入人們的日常出行工具選擇,遠途的出行,或者是打折的機票,都很有吸引力。我坐過一次烏魯木齊飛北京的飛機,三個多小時就到了,安全、平穩、舒適,機票也有打折,服務也非常好。在城市,私家車、電動自行車已經越來越多地進入普通家庭,人們的工作單位離家遠所帶來的不便,已經越來越小,節假日全家開車在附近旅遊,也越來越成為風尚。城市的公交車密度越來越大,服務也越來越好,各種便利的、針對不同人群進行優惠的公交卡也受到廣泛歡迎。隨著人們日益富足,打計程車越來越普遍,節假日探親的人們甚至從大城市直接打計程車到邊遠的鄉村。我就見過一次從石家莊打車到易縣的,要將近400元的費,還有從石家莊到平山村裡的,要130元,我也有急事打過一次從石家莊到藁城賈市庄鎮的,150元。非常快捷和便利。在北京等大城市,地鐵成為一種便利的、經濟實惠的、運送旅客效率非常高的交通工具。京津城際列車的開通,也使得百里之遙變成了咫尺之隔的感覺。各地高速公路的建成與貫通,高標准國道的建設,都使得通行條件更加優越。人們的觀念也在變化和進步。很多人開始選擇和接受拼車出行的方式,既節約費用,又避免單調寂寞。
三十年來交通工具的變遷,我感覺改革開放這一基本國策發揮的作用是最根本的。改革激發了人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開放開闊了人們的視野,提高了人們的審美情趣和追求生活質量的意識。改革和開放共同豐富了市場供應,促進了科技進步,使國家和人們富裕了起來,選擇型消費、個性化消費得到實現。這樣才使得人們在出行方面,有更多的選擇空間、選擇權。
未來的交通工具會怎麼樣呢?直升飛機更多地服務於公務和家庭?或者還會有更多更加便利、安全、有趣的交通工具出現?有更多的涉及出行的優質、新奇服務方式出現?只要我們始終秉持和平發展、科學發展、構建和諧社會的理念,所有這些都是可以想像、憧憬

㈥ 石家莊思凱電力建設有限公司平山縣分公司怎麼樣

石家莊思凱電力建設有限公司平山縣分公司是2018-05-18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分公司(自然人獨資),注冊地址位於河北省石家莊市平山縣平山鎮康樂街56號。

石家莊思凱電力建設有限公司平山縣分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130131MA0A63L273,企業法人牛春亮,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石家莊思凱電力建設有限公司平山縣分公司的經營范圍是:承裝(修、試)電力設施業務:二級承裝類、二級承修類、二級承試;新能源技術開發、技術咨詢、技術轉讓、技術服務、技術推廣;合同能源管理,綜合節能和用能信息咨詢;電動汽車充換電設施建設、安裝;電力設備運行維護;電力工程施工總承包貳級;電子工程專業承包貳級;送變電工程專業承包貳級;輸變電設備網路管網調試維修、租賃服務;水電暖燃氣表計的查抄及相關咨詢;電費代繳業務;建築工程的施工;餐飲服務,房屋租賃,場地租賃;銷售電;充、換電設備銷售;計算機自動化設備、儀器儀表、通信設備器材(無線電發射裝置、衛星地面接收設施除外)、電器設備、電線電纜、五金電料、電力設備配件、化工產品(危險化學品除外)、電動工具、建築裝飾材料、鋼材、木材的批發零售,電力設備、充換電設備及電力器材的網上銷售及租賃;房屋維修,物業服務。(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

通過愛企查查看石家莊思凱電力建設有限公司平山縣分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閱讀全文

與平山縣電動工具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高層設備層在哪個位置 瀏覽:249
馬達軸承如何保持孔徑 瀏覽:285
威克士電動工具假的多嗎 瀏覽:580
櫃門五金件店鋪推薦 瀏覽:892
基於紅外感測器的智能燈控裝置設計 瀏覽:964
農業機械化後產能多少 瀏覽:147
導氣系統自動點火裝置 瀏覽:302
耳膜的模擬實驗裝置 瀏覽:561
工業上一般用什麼設備利用余熱 瀏覽:110
嬰兒吞食儀器有哪些 瀏覽:177
中天五金製品 瀏覽:258
燃氣閥門在衛生間 瀏覽:144
什麼儀器可以加壓 瀏覽:202
實驗室甲醛蒸餾裝置 瀏覽:16
機床制動器離合器為什麼要互鎖 瀏覽:356
鑄造機器人有什麼用 瀏覽:191
防誤裝置應與主設備同時設計 瀏覽:537
機械設備廠總經理工資多少 瀏覽:870
廢品機械師怎麼讓車不翻 瀏覽:888
gps工具箱為什麼搜不到衛星 瀏覽: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