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認識和了解
「我們搞文化遺產保護的人最怕聽到的兩個詞就是打造和開發……」這是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家委員會副主任烏丙安先生在中國藝術研究院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研究生班開班式上的一句坦言。如烏先生所述,博大精深的中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正面臨著來源於不當開發的巨大威脅。這樣的憂慮不僅來源於烏丙安先生,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副主任田青老師和著名博物館學專家蘇東海先生也都在不同的場合表現出了十分相似的擔憂。田青老師在其《傳統與現代化》主題學術講座中談到:「中國的現代化是在對傳統的極度憎惡中開始的,所以中國的現代化進程也是在對傳統嚴酷破壞的基礎上開始的。」蘇東海先生更是在城市文化研討會上明確指出:「城市的高速建設將會導致文化遺產的快速消失」。面對諸位先生前輩的擔憂和感嘆,作為一名文化遺產工作者,我們不得不十分謹慎的重新審視各種形式的「打造」、「開發」與文化遺產特別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之間的關系,我們也不禁要問一句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開發真的形成了一對不可調和的矛盾嗎?
一、不同角度的不同觀點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人類在歷史上創造並傳承至今的,具有重要歷史價值、藝術價值、科學價值、文化價值的具有知識性、技藝性和技能性的文化事項。比如民間文學、表演藝術、傳統節日、傳統儀式和生產生活知識等都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漫長的歷史給我們留下了豐富的遺產,面對這筆巨大的文化財富站在不同的角度往往會有不同的認識。
站在遺產工作者的角度上看: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先民族文化的傳承與延續,妥善的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對於客觀認識歷史、開展文化創新、保護文化多樣性、重建社會秩序都有著重要的意義。由於非物質文化遺產不具有實物形態,使其較之有形的文物(可移動文物和不可移動文物)在識別、保護方面都有一定的難度;同時又由於非物質文化遺產活態傳承的特性,也使其在歷史變革與時代沖擊時比有形文物更加脆弱,比有形文物更容易消逝。正是因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在保護上的這種困難性和其本身的這種脆弱性,對它的保護才顯得更加的急需和緊迫。
站在旅遊和經濟工作者的角度上看: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先民留給今人和後人的一份寶貴財富,其中蘊藏著豐富的文化價值和經濟價值。在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過程中,應當鼓勵各方對非物質遺產的活用,從民俗表演到旅遊開發,從工藝品銷售到文化創意發展,多手段全方位的開發非物質文化遺產中的文化價值和經濟價值使非物質文化遺產在弘揚傳統文化、振興民族藝術的同時也為開發人文旅遊景觀、刺激地方經濟發展發揮應有的作用。
二、開發破壞和保護桎梏
前文的兩種觀點看似有較大的分歧,但細細想來卻各有其合理之處。筆者認為站在一個客觀的角度上,以上兩種觀點都是正確的,保護遺產與開發遺產同樣都可以對遺產傳承發展起到促進作用。但是在實踐中基於不同的認識往往會引發不同的行動,對遺產、對社會、對國家都會產生不同的結果。不論是遺產工作者還是經濟工作者,面對祖先遺留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只要我們心態正常、方法得當,不論是保護行動還是開發行動都會是對遺產有利的活動,但如果不能端正心態或使用不正常的方法則往往會給珍貴的文化遺產造成一些不良影響有些甚至是不可消除的。
1、開發破壞損害遺產
開發活用非物質遺產本無可厚非,但是在最近我們卻總能聽到因為開發活用不當給遺產造成不良影響的例子。從民樂改良增加交響樂指揮,到邦子演員穿上歌劇演出服,我們不難發現由於開發者熱情過高,又不了解遺產的文化內涵,在開發的過程中盲目的追大求全,導致經過「開發」的文化遺產已經失去了應有的韻味。民間小戲像京劇大戲,民族音樂像西方交響樂。本來極具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正在快速的向主流文化和西方文化趨同,而文化趨同的過程往往正是文化遺產消失的過程。從雲南石林的天天「三月三」,到民俗村裡的隨意「拉郎配」,我們又發現一些開發者只看到了遺產之中的經濟價值,對於文化遺產背後的文化價值缺乏應有的重視,導致開發過後的文化遺產形式與內涵分離,文化遺產中蘊藏的風俗、信仰反而在文化遺產保護大潮中快速消失,如此一來經濟開發也就成了經濟糟蹋。
2、過度保護桎梏社會
經濟開發可能給遺產造成開發性的破壞,這一點也許不難理解。但是僅僅按照遺產保護的工作規范對遺產進行保護就完全利於遺產發展嗎?我想這個問題的答案也不盡然。文化遺產是一種活態的遺產,它需要由傳承人代代相傳,隨著時代的變遷,傳承人所生活的社會也不斷發展,遺產也會發生變化。如果遺產工作者僅是教條、機械的對遺產進行保護,不注意隨著社會發展改變保護手段,並且總是希望遺產處於一個歷史的時間點,與遺產有關的一切都一承不變,那麼這種保護就成為了一種過渡的保護。過渡的保護是不現實的,比如我們不能為了保護一個民族地區的民族習俗就讓當地的女孩子不去上學,比如我們不能為了保護船工號子就讓河流上的航運交通停止使用機械動力而恢復拉纖。像這樣的過渡保護往往會桎梏經濟甚至是社會的發展,並且也往往不會被社會所接受。
三、合理利用與傳承發展
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一種文化事項,它也要尊重事物的發展規律。不論是開發還是保護,只要違背了事物的發展規律,也總會變得不切合實際。《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強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意見》(國辦發[2005]18號)提出了「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方針,同時明確指出:「正確處理保護和利用的關系,緊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真實性和整體性,在有效保護的前提下合理利用,防止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誤解、歪曲和濫用。」「合理利用、傳承發展」這給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利用工作提出了一個基本方針,在這個大方針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開發之間的矛盾也似乎並非不可調和。適度的保護與合理的開發會相輔相成的促進文化遺產的傳承發展。但在適度保護與合理開發的過程中還有一些要點值得注意:
1、 不能將開發置於保護的對立面上
要走出保護與開發「非黑即白」的二元論怪圈,保護可以是為了開發而保護,開發也可以是為了保護而開發。不能盲目的將開發置於保護的對立面上,單純為了保護而禁止開發或為了開發而拒絕保護。開發者要有效利用保護者的工作成果,依照文化傳統進行傳承性的開發,而保護者則應當針對開發者的工作給出有效建議,以便開發工作在合理的范圍內進行。
2、 可以利用遺產開發當代文化產品但要與遺產加以區分
許多非物質文化遺產都來源於民間,來源於生活並非為表演和旅遊而設計,在需要進行商業演出和旅遊開發時就難免會對遺產的部分內容進行變更,比如為了增強視覺效果在民間戲劇中加入聲光電元素,為了增強音響效果在民間音樂中加入新式樂器的伴奏,為了提高製作效率在民間手工藝製作過程中加入現代工藝等等,經過這樣的變更原本非為商業演出和旅遊開發需要的文化遺產,就成為了一種既具有全新形式,又帶有遺產元素,適合商業演出和旅遊開發的當代文化創意產品。為了經濟開發需要而利用傳統文化遺產開發當代文化創意產品是應當給予支持的,因為它一方面帶動了經濟增長,另一方面也擴大了遺產的社會影響。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這種當代文化創意產品應當在推廣時與傳統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加以區分,讓當代創意產品的受眾對於其改動內容有明確的認識,防止對於遺產的誤解。
3、 要允許遺產的自然發展但不能人為干預其發展
如前所述,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一種活態的遺產,需要由傳承人代代相傳,隨著時代的變遷,隨著傳承人所生活的社會不斷發展,遺產也會隨著時代發生變化。比如在部分傳統的苗族村落,火把節中的火把早已被工業文明的手電筒所取代;又比如在部分原來生產力落後民族地區,隨著先進生產工具,人們已經在一些傳統手工藝使用原來沒有的電動工具。這些都是遺產的自然發展,是社會變革的必然結果。對此遺產工作者要持一種相對寬容的態度,不能過度的干預。但是文化遺產的自然發展也要尊重自然歸律,不能人為的「拔苗助長」加速其變化,防止「邦子演員穿上歌劇演出服」的鬧劇重演,防止對於遺產的歪曲。
4、 通過科學記錄的方式保護遺產的現狀並努力保護遺產的活態傳承
許多非物質文化遺產來源於生產力不發達的民族地區和農村,當今在這些地方正發生著快速的社會變革。在社會變革中人們思考的往往不是如何保護文化遺產,而是如何擺脫落後文化的束縛。當他們有朝一日過上他們盼望的「幸福生活」時,他們會發現他們的傳統文化已經消逝,一些與時代發展「不適應」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已經消亡。面對這種情況遺產工作者不可能人為的阻礙社會變革,讓遺產的傳承人選擇他們不願接受的生活。我們應該做的是積極的通過多媒體的科學記錄方式保護對於遺產記憶,通過收集與遺產有關的作品、工具保護遺產的現狀,並通過改善傳承人生活狀態努力保護遺產的活態傳承。盡可能真實的保持文化遺產的原貌,讓後人更加真切的了解遺產的全貌,防止以後可能發生的對於遺產的濫用。
看到今天在非物質文化遺產這一領域中保護與開發之間的辯駁,使我不禁想起城市建設與文物保護之間的矛盾,一面是具有悠久歷史又現實岌岌可危的文物建築,另一面是生活在近乎是危房的文物建築中渴望改變生活又經濟拮據的居民,面對這一對矛盾,因為我們的一些城市管理者沒有做出正確的選擇,一些文物建築永遠的離開了我們,一些曾經的文化名城正在變成與西方大都市面貌相仿的「水泥森林」。面對這一切,我想說我們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再也不能走文物保護、舊城保護的老路,要從開始就做好規劃。特別是我們這些遺產工作者更是不能愧對這份歷史的重託。
1949年解放軍解放北平之前,曾向古建專家梁思成先生求教,讓他在北京城地圖中劃出一些具有重要歷史價值的建築,人民解放軍會對把這些建築視為雷池禁區一樣絕不加以破壞,在戰爭中對這些建築的所在區域寧可增強傷亡,也要用步槍、用手榴彈去打,決不使用炮擊。58年後的今天,這個故事被人們傳為佳話。而我們今天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者正是要拿出58年前梁思成先生的氣度為我們國家文化建設標出重要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雷池禁區。而我們的領導幹部也應當拿出58年前人民解放軍的風骨,寧可花費更大的成本,也絕不破壞民族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愧對歷史,愧對祖先。
B. 博世角磨機生產廠家推薦
角磨機,也叫研磨機或者盤磨機,它是一種用來切割和打磨金屬、石材等的手提電動工具。一般小型的角磨機都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電動工具,木工、瓦工、電焊工都用的到。角磨機品牌有很多,今天我們要說的是博世角磨機。有很多消費者對博世角磨機的生產廠家有疑問,不知道到底誰家的才是正品。下面小編給大家推薦幾個博世角磨機生產廠家,大家參考一下。
1、成都華澳實業有限公司
成都華澳實業有限公司,成立於1996年10月,專業銷售手動工具、電動工具、管道工具、液壓工具、個人安全防護產品、清洗設備、檢驗檢測儀器、高空作業設備以及工業消耗品等進口MRO產品。
2、淄博市新光明工貿有限公司
淄博市新光明工貿有限公司成立於1999年,主要從事金屬材料、化工塑料、機械機電、五金工具、電力機具、電器儀表、吊索具、橡膠製品、勞保護品、土雜品等產品的經營和非標機具、備件的加工,是一家綜合性工貿企業。進貨渠道正規、廣泛,品種、規格齊全,為本地區最大的供應商。
3、山東宇虹通用設備有限公司
山東宇虹通用設備有限公司主營:東成電動工具、博世電動工具、韓國啟洋電動工具、牧田電動工具、北京雙高水鑽、上海金田鋸片、上海神龍清洗機、電鑽、切割機、拋光機、電錘、角磨機、手電筒鑽、沖擊鑽等。公司秉承「顧客至上,銳意進取」的經營理念,堅持「客戶第一」的原則為廣大客戶提供優質的服務。
4、深圳科洋機電設備有限公司
深圳科洋機電設備有限公司位於廣東省深圳平湖華南國際工業原料城(簡稱華南城)。是一家專業代理和銷售五金電動工具的企業,是經國家相關部門批准注冊的企業。主營日本牧田makita電動工具及牧科maktec,多馬DOLMAR,日立HITACHI,博世Bosch系列品牌電動工具的批發和銷售。
5、武漢鑫信合電子工具有限公司
武漢鑫信合電子工具有限公司位於中國湖北武漢關山大道創業街特1號401,公司與一冶鋼構,武橋,中建三局等大型公司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公司主打產品是磁力鑽,磁座鑽,空心鑽,有國產牧金,威力,慧豐,歐力加等品牌磁力鑽,台灣AirBoss磁力鑽,進口日東、歐霸、泛音等品牌磁力鑽,及牧田、博世、博大、虎嘯、銳奇、京盾、東成、科鵬等品牌電動工具與配件,誠信待人、合作共贏,是公司的宗旨。
以上內容就是小編今天為大家介紹的博世角磨機的5個生產廠家。博世角磨機產品質量過硬,在眾多角磨機品牌中獨樹一幟。只是現在很多電子產品都被一些不法分子胡亂貼上商標,當作正品售賣,這使得很多消費者花高價錢買來劣質產品。博世角磨機也有這種情況發生,因此消費者在選購的時候要找正規生產廠家和銷售網點進行購買,避免上當受騙。
C. 電動三輪車十大品牌排名
1.金彭 (電動三輪車十大品牌,專業從事三輪車/四輪車及部分特種車輛研發/製造/銷售於一體的現代化大型高科技民營企業,江蘇金彭車業有限公司 )。
(3)京盾電動工具擴展閱讀:
三輪車是一種自行車改造而成的交通工具,可以載人也可運貨,在20世紀30年代以後非常流行,隨後逐步取代了人力車的地位。
三輪車是人力車與自行車的一種結合體。三輪車可分為人力三輪車、電動三輪車、兒童三輪車和電瓶三輪車等。
D. 電動工具銷售,我現在代理的是江蘇國強廠的一個品牌.京盾,價格偏高,想再做個中端價位的品牌機,誰給幫忙推薦
你可以做 香港神邦的 我現在在做 質量還可以。。空間有我的聯系方式
E. 電動汽車啟示錄之如何正確使用電動汽車:駕駛電動汽車的9條軍規
大多數電動汽車的空調制熱使用電阻加熱器。這會使用很多能量而且效果很慢。座椅加熱和方向盤加熱消耗的能量相比之下很少,但效果很好。如果背部暖和,即使車內較冷,體感也是比較舒適的。如果開空調的話,最好也使用內循環模式,避免將車外冷空氣帶入車內增加能耗。
(3)將車輛停放在車庫,盡量不要停在室外
這些技巧可以延長電動汽車電池的使用壽命和利用效率,但我想說清楚,這些並不是一定要遵守的規則。消費者應該有自由去選擇如何使用他們的電動車,不管您如何充電和駕駛,廠商應該確保車輛電池在8年內表現良好。
許多廠商都有預防措施,確保電池不會過度充電,過度放電或過熱。但這些技巧依然可以幫助養成良好的電動汽車用車習慣。讓車輛的壽命和效率通過合理的使用方式達到最大化。
對於電動車,有車主調侃其為電動爹,讓電動爹回歸為普通的可信任的出行工具,需要廠家媒體,對電動汽車知識進行普及,而車主在購得電動汽車後,也要從各個方面了解電動汽車的特性,這樣才不會讓自己處於危險或者尷尬的境地。
而隨著電動汽車慢慢走出啟蒙培育期,電動汽車無論是電池技術還是製造工藝都在迅速提升。
從這個角度而言,對於購買電動汽車的朋友們而言,購買電動汽車的第一要務是關注安全性和品牌服務能力,價格相反要放在第三的位置。
以上是我們對於電動車主駕駛用車習慣的一個總結,希望每一位電動汽車車駕車的歸家春節之旅,平安,順利。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F. 鎮江如何保護和開發物質文化遺產
「我們搞文化遺產保護的人最怕聽到的兩個詞就是打造和開發……」這是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家委員會副主任烏丙安先生在中國藝術研究院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研究生班開班式上的一句坦言。如烏先生所述,博大精深的中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正面臨著來源於不當開發的巨大威脅。這樣的憂慮不僅來源於烏丙安先生,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副主任田青老師和著名博物館學專家蘇東海先生也都在不同的場合表現出了十分相似的擔憂。田青老師在其《傳統與現代化》主題學術講座中談到:「中國的現代化是在對傳統的極度憎惡中開始的,所以中國的現代化進程也是在對傳統嚴酷破壞的基礎上開始的。」蘇東海先生更是在城市文化研討會上明確指出:「城市的高速建設將會導致文化遺產的快速消失」。面對諸位先生前輩的擔憂和感嘆,作為一名文化遺產工作者,我們不得不十分謹慎的重新審視各種形式的「打造」、「開發」與文化遺產特別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之間的關系,我們也不禁要問一句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開發真的形成了一對不可調和的矛盾嗎? 一、不同角度的不同觀點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人類在歷史上創造並傳承至今的,具有重要歷史價值、藝術價值、科學價值、文化價值的具有知識性、技藝性和技能性的文化事項。比如民間文學、表演藝術、傳統節日、傳統儀式和生產生活知識等都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漫長的歷史給我們留下了豐富的遺產,面對這筆巨大的文化財富站在不同的角度往往會有不同的認識。 站在遺產工作者的角度上看: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先民族文化的傳承與延續,妥善的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對於客觀認識歷史、開展文化創新、保護文化多樣性、重建社會秩序都有著重要的意義。由於非物質文化遺產不具有實物形態,使其較之有形的文物(可移動文物和不可移動文物)在識別、保護方面都有一定的難度;同時又由於非物質文化遺產活態傳承的特性,也使其在歷史變革與時代沖擊時比有形文物更加脆弱,比有形文物更容易消逝。正是因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在保護上的這種困難性和其本身的這種脆弱性,對它的保護才顯得更加的急需和緊迫。 站在旅遊和經濟工作者的角度上看: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先民留給今人和後人的一份寶貴財富,其中蘊藏著豐富的文化價值和經濟價值。在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過程中,應當鼓勵各方對非物質遺產的活用,從民俗表演到旅遊開發,從工藝品銷售到文化創意發展,多手段全方位的開發非物質文化遺產中的文化價值和經濟價值使非物質文化遺產在弘揚傳統文化、振興民族藝術的同時也為開發人文旅遊景觀、刺激地方經濟發展發揮應有的作用。 二、開發破壞和保護桎梏 前文的兩種觀點看似有較大的分歧,但細細想來卻各有其合理之處。筆者認為站在一個客觀的角度上,以上兩種觀點都是正確的,保護遺產與開發遺產同樣都可以對遺產傳承發展起到促進作用。但是在實踐中基於不同的認識往往會引發不同的行動,對遺產、對社會、對國家都會產生不同的結果。不論是遺產工作者還是經濟工作者,面對祖先遺留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只要我們心態正常、方法得當,不論是保護行動還是開發行動都會是對遺產有利的活動,但如果不能端正心態或使用不正常的方法則往往會給珍貴的文化遺產造成一些不良影響有些甚至是不可消除的。 1、開發破壞損害遺產 開發活用非物質遺產本無可厚非,但是在最近我們卻總能聽到因為開發活用不當給遺產造成不良影響的例子。從民樂改良增加交響樂指揮,到邦子演員穿上歌劇演出服,我們不難發現由於開發者熱情過高,又不了解遺產的文化內涵,在開發的過程中盲目的追大求全,導致經過「開發」的文化遺產已經失去了應有的韻味。民間小戲像京劇大戲,民族音樂像西方交響樂。本來極具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正在快速的向主流文化和西方文化趨同,而文化趨同的過程往往正是文化遺產消失的過程。從雲南石林的天天「三月三」,到民俗村裡的隨意「拉郎配」,我們又發現一些開發者只看到了遺產之中的經濟價值,對於文化遺產背後的文化價值缺乏應有的重視,導致開發過後的文化遺產形式與內涵分離,文化遺產中蘊藏的風俗、信仰反而在文化遺產保護大潮中快速消失,如此一來經濟開發也就成了經濟糟蹋。 2、過度保護桎梏社會 經濟開發可能給遺產造成開發性的破壞,這一點也許不難理解。但是僅僅按照遺產保護的工作規范對遺產進行保護就完全利於遺產發展嗎?我想這個問題的答案也不盡然。文化遺產是一種活態的遺產,它需要由傳承人代代相傳,隨著時代的變遷,傳承人所生活的社會也不斷發展,遺產也會發生變化。如果遺產工作者僅是教條、機械的對遺產進行保護,不注意隨著社會發展改變保護手段,並且總是希望遺產處於一個歷史的時間點,與遺產有關的一切都一承不變,那麼這種保護就成為了一種過渡的保護。過渡的保護是不現實的,比如我們不能為了保護一個民族地區的民族習俗就讓當地的女孩子不去上學,比如我們不能為了保護船工號子就讓河流上的航運交通停止使用機械動力而恢復拉纖。像這樣的過渡保護往往會桎梏經濟甚至是社會的發展,並且也往往不會被社會所接受。 三、合理利用與傳承發展 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一種文化事項,它也要尊重事物的發展規律。不論是開發還是保護,只要違背了事物的發展規律,也總會變得不切合實際。《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強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意見》(國辦發[2005]18號)提出了「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方針,同時明確指出:「正確處理保護和利用的關系,緊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真實性和整體性,在有效保護的前提下合理利用,防止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誤解、歪曲和濫用。」「合理利用、傳承發展」這給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利用工作提出了一個基本方針,在這個大方針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開發之間的矛盾也似乎並非不可調和。適度的保護與合理的開發會相輔相成的促進文化遺產的傳承發展。但在適度保護與合理開發的過程中還有一些要點值得注意: 1、 不能將開發置於保護的對立面上 要走出保護與開發「非黑即白」的二元論怪圈,保護可以是為了開發而保護,開發也可以是為了保護而開發。不能盲目的將開發置於保護的對立面上,單純為了保護而禁止開發或為了開發而拒絕保護。開發者要有效利用保護者的工作成果,依照文化傳統進行傳承性的開發,而保護者則應當針對開發者的工作給出有效建議,以便開發工作在合理的范圍內進行。 2、 可以利用遺產開發當代文化產品但要與遺產加以區分 許多非物質文化遺產都來源於民間,來源於生活並非為表演和旅遊而設計,在需要進行商業演出和旅遊開發時就難免會對遺產的部分內容進行變更,比如為了增強視覺效果在民間戲劇中加入聲光電元素,為了增強音響效果在民間音樂中加入新式樂器的伴奏,為了提高製作效率在民間手工藝製作過程中加入現代工藝等等,經過這樣的變更原本非為商業演出和旅遊開發需要的文化遺產,就成為了一種既具有全新形式,又帶有遺產元素,適合商業演出和旅遊開發的當代文化創意產品。為了經濟開發需要而利用傳統文化遺產開發當代文化創意產品是應當給予支持的,因為它一方面帶動了經濟增長,另一方面也擴大了遺產的社會影響。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這種當代文化創意產品應當在推廣時與傳統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加以區分,讓當代創意產品的受眾對於其改動內容有明確的認識,防止對於遺產的誤解。 3、 要允許遺產的自然發展但不能人為干預其發展 如前所述,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一種活態的遺產,需要由傳承人代代相傳,隨著時代的變遷,隨著傳承人所生活的社會不斷發展,遺產也會隨著時代發生變化。比如在部分傳統的苗族村落,火把節中的火把早已被工業文明的手電筒所取代;又比如在部分原來生產力落後民族地區,隨著先進生產工具,人們已經在一些傳統手工藝使用原來沒有的電動工具。這些都是遺產的自然發展,是社會變革的必然結果。對此遺產工作者要持一種相對寬容的態度,不能過度的干預。但是文化遺產的自然發展也要尊重自然歸律,不能人為的「拔苗助長」加速其變化,防止「邦子演員穿上歌劇演出服」的鬧劇重演,防止對於遺產的歪曲。 4、 通過科學記錄的方式保護遺產的現狀並努力保護遺產的活態傳承 許多非物質文化遺產來源於生產力不發達的民族地區和農村,當今在這些地方正發生著快速的社會變革。在社會變革中人們思考的往往不是如何保護文化遺產,而是如何擺脫落後文化的束縛。當他們有朝一日過上他們盼望的「幸福生活」時,他們會發現他們的傳統文化已經消逝,一些與時代發展「不適應」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已經消亡。面對這種情況遺產工作者不可能人為的阻礙社會變革,讓遺產的傳承人選擇他們不願接受的生活。我們應該做的是積極的通過多媒體的科學記錄方式保護對於遺產記憶,通過收集與遺產有關的作品、工具保護遺產的現狀,並通過改善傳承人生活狀態努力保護遺產的活態傳承。盡可能真實的保持文化遺產的原貌,讓後人更加真切的了解遺產的全貌,防止以後可能發生的對於遺產的濫用。 看到今天在非物質文化遺產這一領域中保護與開發之間的辯駁,使我不禁想起城市建設與文物保護之間的矛盾,一面是具有悠久歷史又現實岌岌可危的文物建築,另一面是生活在近乎是危房的文物建築中渴望改變生活又經濟拮據的居民,面對這一對矛盾,因為我們的一些城市管理者沒有做出正確的選擇,一些文物建築永遠的離開了我們,一些曾經的文化名城正在變成與西方大都市面貌相仿的「水泥森林」。面對這一切,我想說我們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再也不能走文物保護、舊城保護的老路,要從開始就做好規劃。特別是我們這些遺產工作者更是不能愧對這份歷史的重託。 1949年解放軍解放北平之前,曾向古建專家梁思成先生求教,讓他在北京城地圖中劃出一些具有重要歷史價值的建築,人民解放軍會對把這些建築視為雷池禁區一樣絕不加以破壞,在戰爭中對這些建築的所在區域寧可增強傷亡,也要用步槍、用手榴彈去打,決不使用炮擊。58年後的今天,這個故事被人們傳為佳話。而我們今天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者正是要拿出58年前梁思成先生的氣度為我們國家文化建設標出重要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雷池禁區。而我們的領導幹部也應當拿出58年前人民解放軍的風骨,寧可花費更大的成本,也絕不破壞民族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愧對歷史,愧對祖先。作者:北京皇城藝術館 李晨
G. 中國防盜門十大名牌排名榜
中國防盜門十大品牌:
1、步陽防盜門(參考價格:1000-1600元)
步陽集團創立於1992年,經過十多年不斷發展,形成步陽門業、步陽車業、步陽置業、步陽汽車零部件、步陽物流為主的五大支柱產業。集團與浙江大學合作建立了產學研基地,作為發展集團核心技術的堅強後盾,步陽現已擁有涵蓋安全門、電動車行業的200多項專利,被浙江省科技廳授予「浙江省專利示範企業」稱號。其中,步陽門業產品多達15個系列262種款式,滿足了全國各地不同的建築風格需求。已連續多年產銷量全國領先。截止2006年,步陽集團作為安全門行業內第一家同時擁有「中國名牌產品」「中國馳名商標」「國家免檢產品」三大權威獎牌的企業。
2、盼盼防盜門(參考價格:1600-2300元)
盼盼安居股份有限公司是以生產安居產品為主業,以新型建築材料開發與製造為主導的股份制企業,總部座落在風光秀麗的海濱城市遼寧營口市。公司目前擁有20多家企業成員,員工6000多人、佔地100萬平方米、建築面積45萬平方米。 。先後開發生產盼盼牌防火門、鋼木門、卷簾門、戶內門、防護窗、全自動車庫門、散熱器、彩色鋼質夾層牆體板、鋼結構、隔音屏、不銹鋼廚具等10餘種,100多個系列新產品,獲得40多項國家專利。
3、王力防盜門(參考價格:1100-1600元)
中國王力集團擁有四個國家最高級的產品榮譽和商標稱號:2005年9月榮獲「中國名牌產品」榮譽,2006年王力商標又榮獲工商、司法雙認定的「中國馳名商標」稱號,同年12月又榮獲(門、鎖)貳項「國家免檢產品」榮譽;王力集團有限公司是「全國安全防範報警系統標委會實體防護設備分技術委員會」委員單位、「全國安全防範報警系統標准化技術委員會實體防護設備分技術委員會(SAC/TC100/SC1)」委員單位(全國同行僅有三家)、「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的直屬團體會員、中國質量檢驗協會會員、中國安防產品行業協會副理事長單位。
4、星月神防盜門(參考價格:1100-2300元)
成立於2001年的星月門業(浙江)有限公司,是中國星月集團旗下星月門業建立的三大門業製造基地之一,下屬子公司七家。公司總部坐落於有「中國五金之都」之譽--浙江省永康市,佔地約二百六十多畝,建築面積約十七萬平方米。星月門業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國家技術專利有60多項、產品設計專利達100多項,通過公安部安全防範檢驗60多項,建築質量檢驗70項。旗下「星月神」、「歐瑞」等多個品牌,先後獲得了「國家安全門質量免檢」、「浙江省名牌」、「浙江省著名商標」、「暢銷品牌」、「中國著名品牌」、「中國馳名商標」等殊榮。
5、群升防盜門(參考價格:1100-2100元)
群升門業是中國群升集團的下屬企業,是一家涉足房產配套建材製造、汽摩產品製造、房產投資、金融投資等領域的大型無區域集團公司。「群升」牌防盜安全門已連續2屆被評為「浙江名牌」,榮獲國家免檢產品,「群升」牌防盜安全門與木質工藝門被列為「國家康居示範工程選用部品與產品」,「群升牌」 防火門獲得防火門型式認可證書。「群升」牌防盜安全門、金屬進戶門、防火門及車庫門已成為享譽國內外的知名品牌。
6、美心防盜門(參考價格:1300-1800元)
重慶美心(集團)公司是一家以門業為主,投資涵蓋汽摩配件、新型環保建材、房地產開發等多個產業領域的綜合性企業。集團旗下的門業製造產品包括安全門、室內門、防火門、卷簾門、車庫門、防彈門等品種,是全國最大、總類最齊全的門類生產企業之一。連續多年被評為重慶市出口知名品牌企業。美心安全門被授予「中國名牌」稱號,美心商標被授予「中國馳名商標」。
7、春天防盜門(參考價格:1000-2700元)
浙江春天門業有限公司是中國春天集團的核心企業,春天集團以研發、製造、銷售各種高檔防盜門、防火門、真銅門、裝甲門、非標門、木門、木地板為主營業務並具備完善的售前售後服務體系,生產各種防盜門、防火門、真銅門、裝甲門、非標門、木門、木地板等,是一所大型現代化專業型企業。
8、萬嘉防盜門(參考價格:100-2700元)
中國萬嘉集團是一家集製造,投資、進出口貿易、房地產於一體的現代企業集團。製造業主導產品有防盜門、防火門、鋼木裝甲門、室內門、防盜鎖等安防產品,產銷量居全國同行前茅。
9、飛月防盜門(參考價格:2400-14000元)
飛月門業公司是一家專業生產中高檔卡門、鋼木工藝門、室內套裝門、生態門、實木門的大型現代化企業,集研發、生產、銷售、服務於一體,以品質、創新和信譽引領了市場潮流,開拓了門業新的一片天空。
10、亞斯王防盜門(參考價格:1090-2200元)
「亞斯王」是上海朗慶金屬門窗有限公司旗下品牌,是一家始終專注於高品質的藝術安全防盜門,精鋼鑄鋁板雕別墅門、高檔別墅門、鋼制進戶門,精品門中門系列的研發與生產的現代化企業。
防盜門是家居安全第一道門,對家裡成員的財產安全都起很大作用。以上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中國防盜門十大品牌排名及其價格內容,希望對大家選購防盜門有所幫助。
H. 工種的分類
職業分類,是指按一定的規則、標准及方法,按照職業的性質和特點,把一般特徵和本質特徵相同或相似的社會職業,分成並統一歸納到一定類別系統中去的過程。
《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把我國職業劃分為由大到小、由粗到細的四個層次:大類(8個)、中類(66個)、小類(413個)、細類(1838個)。細類為最小類別,亦即職業。8個大類分別是:
1、國家機關、黨群組織、企業、事業單位負責人,其中包括5個中類,16個小類,25個細類
黨群組織是政黨組織與群眾組織的合稱。政黨組織屬於政治集團的范疇,代表一定的階級、階層或政治集團,並為維護其利益而斗爭,由階級或階層的中堅分子、政治活動家和領袖人物組成,是一定階級進行階級斗爭和社會政治經濟活動的組織者和領導者。
2、專業技術人員,其中包括14個中類,115個小類,379個細類
專業技術人員,指依照國家人才法律法規,經過國家人事部門全國統考合格,並經國家主管部委注冊備案,頒發注冊執業證書,在企業或事業單位從事專業技術工作的技術人員及具有前述執業證書並從事專業技術管理工作,在1983年以前評定了專業技術職稱或在1984年以後考取了國家執行資格並具有專業技術執業證書的人員。
3、辦事人員和有關人員,其中包括4個中類,12個小類,45個細類
辦理某種業務或提供服務的地方,例如德意志學術交流中心駐京辦事處,國泰航空上海辦事處等。指在某地的一個組織團體,並不需要取得工商部門等的行政許可手續。經營項目和經營場所並不做固定要求,可靈活變化。如果稅務部門徵收稅收,也是按一般項目定額稅收或者個體戶進行徵收。
4、商業、服務業人員,其中包括8個中類,43個小類,147個細類
商業人員
商業機構中的全體工作人員。包括商業企業管理機構、商業企業經營機構和倉儲運輸機構中直接從事商品流轉活動的業務人小和從事與商品流轉盾動有關的行政管理人員,業務管俚人員、勤雜人員以及附屬不獨立核算的生產加工、修理、服務等單位的人員。
5、農、林、牧、漁、水利業生產人員,其中包括6個中類,30個小類,121個細類
商品經濟開始紮根農民的思想和行動之中,農村普遍存在僱傭和被僱傭關系。隨著產業分工和發展,一部分農村家庭開始經營小型「家庭農場」,產業由之前的以糧食生產為主轉向其他領域,如花卉、水果、經濟林木等種植業領域,城郊地區很多家庭作坊經濟體開始大量涌現,很多成為漁業、畜牧業「養殖戶」。
6、生產、運輸設備操作人員及有關人員,其中包括27個中類,195個小類,1119個細類
建築安裝工人是企業職工中的主體,可分為基本工人和輔助工人。基本工人如瓦工、抹灰工、木工、起重工、機械(施工)駕駛工、安裝工等,輔助工人即普工。附屬輔助生產工人包括構件生產、建材加工、機修和運輸等工人,他們以自己的生產勞動為建築安裝現場的施工活動服務。
7、軍人,其中包括1個中類,1個小類,1個細類
軍人,是對在國家軍隊中服役的軍職人員的稱呼,包括戰斗人員和非戰斗人員,類似古代的武士,騎士。其職責是保衛國家安全,保衛及守護國家邊境,政府政權穩定,社會安定,有時亦參與非戰斗性的包括救災等工作。
8、不便分類的其他從業人員,其中包括1個中類,1個小類,1個細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