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機械制圖Ra什麼意思
Ra是用來反映表面微觀不平度高度特性的,後面都會標出具體數值,數值愈大,則表面越粗糙。在機械制圖中,用來表示Ra值的符號通常為帶柄的倒三角形,上面標有數值,這是表示通過加工的方法得到的,如果是一個對號裡面帶個圈,則表示不加工表面。
Ra,表面粗糙度的一種計量單位。屬於一維形貌參數。
表面幾何特徵採用形貌參數來描述。最常用的表面形貌參數是表面粗糙度,它取表面上某一個截面的外形輪廓曲線來表示。根據表示方法的不同可分為一維、二維和三維的形貌參數。
Ra稱為輪廓算術平均偏差或稱中心線平均值。它是輪廓上各點高度在測量長度范圍內的算術平均值。
(1)機械圖紙中Ry是什麼單位擴展閱讀:
一、表面粗糙度
表面粗糙度,是指加工表面具有的較小間距和微小峰谷不平度。其兩波峰或兩波谷之間的距離(波距)很小(在1mm以下),用肉眼是難以區別的,因此它屬於微觀幾何形狀誤差。表面粗糙度越小,則表面越光滑。表面粗糙度的大小,對機械零件的使用性能有很大的影響。
定義的主要參數是Ra或Rz、Ry,是國際間交流使用最廣泛的一個參數。但在粗糙度基本評定參數中,一般優先選用 Ra。
二、應用原則
1、工作表面比非工作表面的粗糙度數值小。
2、摩擦表面比不摩擦表面的粗糙度數值小。摩擦表面的摩擦速度越高,所受的單位壓力越大,則應越高;滾動磨擦表面比滑動磨擦表面要求粗糙度數值小。
3、對間隙配合,配合間隙越小,粗糙度數值應越小;對過盈配合,為保證連接強度的牢固可靠,載荷越大,要求粗糙度數值越小。一般情況間隙配合比過盈配合粗糙度數值要小。
4、配合表面的粗糙度應與其尺寸精度要求相當。配合性質相同時,零件尺寸越小,則應粗糙度數值越小;同一精度等級,小尺寸比大尺寸要粗糙度數值小,軸比孔要粗糙度數值小(特別是IT8~IT5的精度)。
5、受周期性載荷的表面及可能會發生應力集中的內圓角、凹稽處粗糙度數值應較小。
⑵ 機械制圖中圖紙上的各種符號代表什麼意思
機械制圖中各種符號的含義
1. 光潔度(25H8 的意思是孔的直徑范圍為 25.000--25.033 。
⑶ 機械加工圖上面的Ry5是什麼意思
Ra與Rz(還有Ry)都是標定表面粗糙度參數的符號,也都是國標中規定的。內只因其參數值容的評定方法與取樣長度不同,其參數值也不同,最常用的是Ra值。具體請參見《機械設計手冊》第一卷第四章(成大先編)。
RY5表示光潔度,你需要查下對應ra多少。RY標的比較少件。。可能我見得比較少,ra常見。
剛剛查了下 輪廓最大高度為RY,RY是在取樣長度L內,最大峰值和最低谷值之和,不知道你明不明白。。
⑷ 機械制圖形位公差單位是什麼
單位一般是毫米。
1.5這個值很大了。
圓圈M,代表最大實體要求,Max的意思。
後面A,代表測試基準位置。
⑸ 機械加工圖上的ry5是什麼意思
2×30°,你有一個1.5×20°的差異。 2可代表兩個才去一個倒角,倒角寬度也可以被表示為2MM。背後的意義是肯定的倒角表面的寬度1.5MM,兩個表面之間的倒角角度為20度。
⑹ 機械加工圖紙尺寸是採用什麼單位制
機械加工圖紙尺寸是採用毫米為單位的,即 mm 。
機械加工圖就是模具設計的設計圖。
設計步驟
1、對所設計模具之產品進行可行性分析,以電腦機箱為例,首先將各組件產品圖紙利用設計軟體進行組立分析,即我們工作中所說的套圖,確保在模具設計之前各產品圖紙的正確性,另一方面可以熟悉各組件在整個機箱中的重要性,以確定重點尺寸,這樣在模具設計中很有好處的,具體的套圖方法這里就不做詳細的介紹了。
2、在產品分析之後所要進行的工作,對產品進行分析採用什麼樣的模具結構,並對產品進行排工序,確定各工序沖工內容,並利用設計軟體進行產品展開,在產品展開時一般從後續工程向前展開,例如一產品需要量五個工序。
沖壓完成則在產品展開時從產品圖紙開始到四工程、三工程、二工程、一工程,並展開一個圖形後復制一份再進行前一工程的展開工作,即完成了五工程的產品展開工作,然後進行細致的工作,注意,這一步很重要,同時需特別細心。
這一步完成的好的話,在繪制模具圖中將節省很多時間,對每一工程所沖壓的內容確定好後,包括在成型模中,產品材料厚度的內外線保留,以確定凸凹模尺寸時使用,對於產品展開的方法在這里不再說明,將在產品展開方法中具體介紹。
3、備料,依產品展開圖進行備料,在圖紙中確定模板尺寸,包括各固定板、卸料板、凸凹模、鑲件等,注意直接在產品展開圖中進行備料,這樣對畫模具圖是有很大好處的,我所見到有很多模具設計人員直接對產品展開圖進行手工計算來備料。
這種方法效率太低,直接在圖紙上畫出模板規格尺寸,以組立圖的形式表述,一方面可以完成備料,另一方面在模具各配件的工作中省去很多工作,因為在繪制各組件的工作中只需在備料圖紙中加入定位、銷釘、導柱、螺絲孔即可。
4、在備料完成後即可全面進入模具圖的繪制,在備料圖紙中再制一份出來,進行各組件的繪制,如加入螺絲孔,導柱孔,定位孔等孔位,並且在沖孔模中各種孔需線切割的穿絲孔,在成型模中,上下模的成型間隙,一定不能忘記,所以這些工作完成後一個產品的模具圖差不多已完成了80%,另外在繪制模具圖的過程中需注意:
各工序,指製作,如鉗工劃線,線切割等到不同的加工工序都有完整製作好圖層,這樣對線切割及圖紙管理有很大的好處,如顏色的區分等,尺寸的標注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工作,同時也是一件最麻煩的工作,因為太浪費時間了。
5、在以上圖紙完成之後,其實還不能發行圖紙,還需對模具圖紙進行校對,將所有配件組立,對每一塊不同的模具板製作不同的圖層,並以同一基準如導柱孔等到進行模具組立分析,並將各工序產品展開圖套入組立圖中,確保各模板孔位一致以及折彎位置的上下模間隙配合是否正確。
(6)機械圖紙中Ry是什麼單位擴展閱讀
在工序圖下面最好標出製件編號、名稱、材料、材料收縮率、繪圖比例等。通常就把工序圖畫在模具總裝圖上。
A、繪制總裝結構圖
繪制總裝圖盡量採用1:1的比例,先由型腔開始繪制,主視圖與其它視圖同時畫出。
模具總裝圖應包括以下內容:
①模具成型部分結構
②澆注系統、排氣系統的結構形式。
③分型面及分模取件方式。
④外形結構及所有連接件,定位、導向件的位置。
⑤標注型腔高度尺寸(不強求,根據需要)及模具總體尺寸。
⑥輔助工具(取件卸模工具,校正工具等)。
⑦按順序將全部零件序號編出,並且填寫明細表。
⑧標注技術要求和使用說明。
B、模具總裝圖的技術要求內容:
①對於模具某些系統的性能要求。例如對頂出系統、滑塊抽芯結構的裝配要求。
②對模具裝配工藝的要求。例如模具裝配後分型面的貼合面的貼合間隙應不大於0.05mm模具上、 下面的平行度要求,並指出由裝配決定的尺寸和對該尺寸的要求。
③模具使用,裝拆方法。
④防氧化處理、模具編號、刻字、標記、油封、保管等要求。
⑤有關試模及檢驗方面的要求。
C、繪制全部零件圖
由模具總裝圖拆畫零件圖的順序應為:先內後外,先復雜後簡單,先成型零件,後結構零件。
①圖形要求:一定要按比例畫,允許放大或縮小。視圖選擇合理,投影正確,布置得當。為了使加工專利號易看懂、便於裝配,圖形盡可能與總裝圖一致,圖形要清晰。
②標注尺寸要求統一、集中、有序、完整。標注尺寸的順序為:先標主要零件尺寸和出模斜度,再標注配合尺寸,然後標注全部尺寸。在非主要零件圖上先標注配合尺寸,後標注全部尺寸。
③表面粗糙度。把應用最多的一種粗糙度標於圖紙右上角,如標注"其餘3.2。 "其它粗糙度符號在零件各表面分別標出。
④其它內容,例如零件名稱、模具圖號、材料牌號、熱處理和硬度要求,表面處理、圖形比例、自由尺寸的加工精度、技術說明等都要正確填寫。
D、校對、審圖、描圖、送曬
自我校對的內容是:
①模具及其零件與塑件圖紙的關系,模具及模具零件的材質、硬度、尺寸精度,結構等是否符合塑件圖紙的要求。
②塑料製件方面
塑料料流的流動、縮孔、熔接痕、裂口,脫模斜度等是否影響塑料製件的使用性能、尺寸精度、表面質量等方面的要求。圖案設計有無不足,加工是否簡單,成型材料的收縮率選用是否正確。
③成型設備方面
注射量、注射壓力、鎖模力夠不夠,模具的安裝、塑料製件的南芯、脫模有無問題,注射機的噴嘴與嘵口套是否正確地接觸。
④模具結構方面
a.分型面位置及精加工精度是否滿足需要,會不會發生溢料,開模後是否能保證塑料製件留在有頂出裝置的模具一邊。
b.脫模方式是否正確,推廣桿、推管的大小、位置、數量是否合適,推板會不會被型芯卡住,會不會造成擦傷成型零件。
c.模具溫度調節方面。加熱器的功率、數量;冷卻介質的流動線路位置、大小、數量是否合適。
d.處理塑料製件制側凹的方法,脫側凹的機構是否恰當,例如斜導柱抽芯機構中的滑塊與推桿是否相互干擾。
e.澆注、排氣系統的位置,大小是否恰當。
f.設計圖紙
g.裝配圖上各模具零件安置部位是否恰當,表示得是否清楚,有無遺漏
h.零件圖上的零件編號、名稱,製作數量、零件內制還是外購的,是標准件還是非標准件,零件配合處理精度、成型塑料製件高精度尺寸處的修正加工及餘量,模具零件的材料、熱處理、表面處理、表面精加工程度是否標記、敘述清楚。
⑤零件主要零件、成型零件工作尺寸及配合尺寸。尺寸數字應正確無誤,不要使生產者換算。
⑥檢查全部零件圖及總裝圖的視圖位置,投影是否正確,畫法是否符合制圖國標,有無遺漏尺寸。
⑦校核加工性能:(所有零件的幾何結構、視圖畫法、尺寸標等是否有利於加工)
⑧復算輔助工具的主要工作尺寸
專業校對原則上按設計者自我校對項目進行;但是要側重於結構原理、工藝性能及操作安全方面。描圖時要先消化圖形,按國標要求描繪,填寫全部尺寸及技術要求。描後自校並且簽字。把描好的底圖交設計者校對簽字,習慣做法是由工具製造單位有關技術人員審查,會簽、檢查製造工藝性,然後才可送曬。
⑨編寫製造工藝卡片
由工具製造單位技術人員編寫製造工藝卡片,並且為加工製造做好准備。在模具零件的製造過程中要加強檢驗,把檢驗的重點放在尺寸精度上。模具組裝完成後,由檢驗員根據模具檢驗表進行檢驗,主要的是檢驗模具零件的性能情況是否良好,只有這樣才能俚語模具的製造質量。
⑶試模及修模
雖然是在選定成型材料、成型設備時,在預想的工藝條件下進行模具設計,但是人們的認識往往是不完善的,因此必須在模具加工完成以後,進行試模試驗,看成型的製件質量如何。發現總是以後,進行排除錯誤性的修模。
塑件出現不良現象的種類居多,原因也很復雜,有模具方面的原因,也有工藝條件方面的原因,二者往往交只在一起。
在修模前,應當根據塑件出現的不良現象的實際情況,進行細致地分析研究,找出造成塑件缺陷的原因後提出補救方法。因為成型條件容易改變,所以一般的做法是先變更成型條件,當變更成型條件不能解決問題時,才考慮修理模具。
修理模具更應慎重,沒有十分把握不可輕舉妄動。其原因是一旦變更了模具條件,就不能再作大的改造和恢復原狀。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機械加工圖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模具設計
⑺ 機械圖紙中S和R是什麼意思,具體點
形狀誤差:直線度
平面度
圓度
圓柱度
線輪廓度
面輪廓度
位置誤差平行度回
傾斜度
垂直答度
同軸度
對稱度
位置度
圓跳動
全跳動
軸孔的極限公差配合
表面粗糙度[光潔度]
全在這了
自己買本書看看
,《互換性和測量技術》基本能把圖紙符號給搞清楚
⑻ 機械圖紙中的符號R是什麼意思
表示的是半徑。抄
其它尺寸標注襲:
1、標注直徑時,應在尺寸數字前加註符號「Φ」;
2、標注球面的直徑或半徑時,應在符號「Φ 」或「R」前再加註符號「S」;
3、對於螺釘、鉚釘的頭部,軸(包括螺桿)的端部以及手柄的端部等,在不致引起誤解的情況下可省略符號「S」;
4、標注弧長時,應在尺寸數字上方加註符號「⌒ 」;
5、標注參考尺寸時,應將尺寸數字加上圓括弧;
6、標注剖面為正方形結構的尺寸時,可在正方形邊長尺寸數字前加符號「□ 」或用B×B」注出;
7、標注板狀零件的厚度時,可在尺寸數字前加註符號「t 」。
(8)機械圖紙中Ry是什麼單位擴展閱讀:
國標規定,圖樣上標注的尺寸,除標高及總平面圖以米(m)為單位外,其餘一律以毫米(mm)為單位,圖上尺寸數字都不再注寫單位。本書文字和止插圖中的數字,如沒有特別註明單位的,也一律以毫米為單位。圖樣上的尺寸,應以所注尺寸數字為准,不得從圖上直接量取。
⑼ 檢具圖紙中的Rx Ry Rz是什麼意思
http://wenku..com/view/764f8be29b89680203d825d9.html
⑽ 機械制圖中Ra和Rz,Ry有什麼區別嗎
1:六邊形尺寸是特殊特性尺寸(比較重要的尺寸),有的公司用<H>,有的用(專B),QC……
2:S是球屬的意思,diameter是直徑
3:Rz和Ra是粗糙度的表示符號,咱們常用的是Ra1.6、3.2、6.4、12.5……
4:加橫線是球直徑的基本尺寸
5:W在這里意思不是很清楚,提供個參考:右邊W於8號尺寸都有個W,表示W尺寸是由提取導出要素的虛擬位置點(右側的球心)測出的數據,(左側希望能看到那個X的局部圖,才能斷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