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怎麼算挖土量和填土量啊跪求 啊。長X寬X高算出體積然後怎麼算挖出多少土,填多少土。求實例
不知道lz是指純粹的計算土方量還是說場地整平中的「高挖低填」方量版
如果是純粹計算土方量則挖出權土的方量要看合同的計價的方式是什麼,如果按斷面方計價,出土計算方量=斷面方量;如果按虛方(車方)計價,具體可以有很多種測量方法,如車數*每車方量,也可以用斷面方/鬆散系數,鬆散系數由雙方協定或採用估算值,不同的土類系數也不同。
斷面方量計算由原地面標高算起,可以採用軟體計算,如Cass軟體,也可以手工計算。 填方量計算方式同挖方量。
㈡ 人工回填土 和機械回填土 怎麼套定額
人工回填土套回填土定額,機械回填土壓路機填土碾壓子目定額。溝槽、基坑回填土體積以挖方體積減去設計室外地坪以下埋設物(包括基礎墊層、基礎等)體積計算。溝槽、基坑回填土工程量=挖土體積—室外地坪以下埋設的基礎、墊層等所佔的體積。
機械挖土方中需人工輔助開挖(包括切邊、修整底邊),人工挖土部分按批準的施工組織設計確定的厚度計算工程量,無施工組織設計的,人工挖土厚度按30cm計算。人工挖土部分套用人工挖一般土方相應項目且人工乘以系數1.50。
(2)人工填土和機械填土量怎麼算擴展閱讀:
當深厚填土作為地基土使用時,若採用換填處理,則工程造價高、工期長、換填質量難控制;若深厚填土場地周邊存在建(構)築物、管線等,採用換填方案時,會出現基坑邊坡的安全穩定問題;若換填深度內遇到地下水時,問題更多、難度更大。
因此,在充分調查了解填土特性的基礎上,提出針對性的合理利用和處理方案,就可將這種「無用」的廢棄填土場地變為有用之地,既可以節約土地資源,又可以保護周邊建(構)築物,並改善區域環境。
為了達到充分利用填土場地的目的,需在進行岩土工程勘察時,對於這些具有特殊性質的填土予以特別關注,進行有針對性的詳細勘測,方可為後期合理利用提供科學依據。近年來,筆者在進行填土場地岩土工程設計時。
發現很多工程勘察報告對填土的勘察缺少手段、成果不夠深度、難以滿足為充分利用填土而進行岩土工程設計的需要。可以認為,目前勘察人員在思想意識上仍然未能擺脫傳統的填土不可利用的思想,對填土場地的勘察往往簡單化。
㈢ 求填土挖方量的例題
土石方工程
(一)分人工土石方和機械土石方。
1.土石方工程——①熟悉定額項目,包括平整場地、挖土、回填土及運土及分項工程;②了解土壤、岩石類別,土壤的濕度和地下水位的標高。按工程地質勘察報告確定土壤類別。分別計算干土和濕土的工程量;③了解挖填運土、排水的施工方法;④確定挖填土的起點標高;⑤其他有關資料。
2.人工平整場地——室內場地土方地坪標高±300以內就地填挖找平(土層厚度不超過300mm)。
3.人工挖土方——根據土壤類別,施工方法等分別按:
①挖地槽(溝)——槽底寬度在3m內,槽長大於槽寬3倍的挖土量。
不放坡不支檔土板、放坡且留工作面、支擋土板且留工作面、由墊層上表面放坡。
②挖地坑——坑長小於坑寬3倍,坑底面積在20m2以內(不包括加寬工作面)。
矩形不放坡的——土方量=坑底長、寬、深。
矩形放坡的——土方量=坑底長、寬、深加工作面寬度,放坡系數和地坑四個角的一個角錐體積。
園形不放坡地坑
園形放坡地坑
③挖土方——槽底寬度在3m以上,或坑底面積在20 m2以上,或平整場地土層厚度在30cm以上,均為挖土方。
④人工挖孔樁——土方量按樁斷面積乘以設計樁孔中心線深度計算。
4.人工回填土
①基槽、基坑回填土——基槽(坑)=基槽(坑)-設計室外地坪以下回填土m3挖土m3建(構)築物埋置部分m3。
②室內回填土——室內回填(±m3)=主牆間(凈面積)×回填土(厚度)—各種溝道(所佔m3)
③運土方——定額中人工運土按200m運距,雙輪車運土按500m運距編制。
運土工程量=挖土總體積—回填土總體積。
若式中計算值為正值表示余土外運,為負值時表示取土回填。
(二)機械挖土方
1.根據土方施工機械種類、土壤類別、運輸距離的不同分別以m3計算。
☆推土機運距按挖方區重心至填方區重心的直線距離計算。
☆鏟運機按挖、卸重心區加轉向距離45m計算。
☆自卸汽車按挖、填重心區最短距離計算,考慮坡度系數。
2.在執行機械土方量定額時,應注意幾點:
①推、鏟的土層厚度平均小於300mm時,推台班用量乘以系數1.25鏟,乘以1.17。
②挖掘機在墊板作業,定額人工、機械乘以系數1.25,鋪墊板工、料、輔台班應按實。
③推、鏟未經壓實的堆積土時,按定額項目乘以系數0.73計算。
④採用機械挖掘土時,死角需人工開挖,因此其中10%的土方量按人工挖土、人工乘以系數2
㈣ 怎樣計算土方挖方量,回填土量及棄土量
土方挖方量,回填土量及棄土量的計算公式:
1、(寬+高X坡度系數)X 高 X 長=挖方量
2、挖方量-(挖方量-基礎體積)/ 最終可松系數=棄土
3、棄土 X 最終可松系數=最終棄土體積
4、最終棄土體積除以裝車量=車次數
具體根據所給題目得:
1、挖方工程量=40×(1.7+0.375)×1.5=124.5立方米
2、回填工程量=124.5-(1.4×0.5+0.7×1)×40×1.05=71.925立方米
3、棄土工程量=(124.5-70.925)1.35=72.326立方米
(4)人工填土和機械填土量怎麼算擴展閱讀:
回填土量計算方式需要注意:
1、槽底寬度在3米以內、且槽長大於槽寬3倍,以及坑底面積在20平方米以內(不包括加寬工作面)的挖土,按挖基槽、地坑列項計量,同一溝、坑、槽內的干濕土應分別列項計量。
2、在計算工程量時,必須熟悉施工圖紙上標注的各部位的尺寸和設備明細表列明的各種設備的數量,熟悉建築工程所在地區的預算定額及其各分部分項工程子目的名稱,了解工程量計算時所包含的工序內容和計量單位。
3、從施工方法來看,土石方工程分為人工施工和機械施工。一般工程量小、施工深度淺、運輸距離短的土石方工程,多採用人工施工;反之,就宜採用機械施工,以發揮機械效率,加快施工進度。
㈤ 回填土的工程量怎麼計算
土(石)方回填按設計圖示尺寸以體積計算。
(1)場地回填:回填面積乘以平均回填厚度。
(2)室內回填:主牆間凈面積乘以回填厚度。
(3)基礎回填:挖方體積減去設計室外地坪以下埋設的基礎體積(包括基礎墊層及其他構築物)。
(4)管溝回填:挖土體積減去墊層和直徑大於200的管溝體積。
不管是開挖還是回填都先看你的這個土方是什麼類型的,根據不同類型的土方選用不同的方法來計算,如果是大面積場地的開挖回填肯定是要用方格網或三角網,如果是狹長的帶狀土方工程挖填肯定是斷面法,你可以根據不同的類型來選擇相應功能的土方軟體。
(5)人工填土和機械填土量怎麼算擴展閱讀:
(1)溝槽、基坑回填土體積以挖方體積減去設計室外地坪以下埋設物(包括基礎墊層、基礎等)體積計算。
溝槽、基坑回填土工程量=挖土體積—室外地坪以下埋設的基礎、墊層等所佔的體積
(2)房心回填土,按主牆之間的面積乘以回填土厚度計算。房心回填土是指室外地坪以上至室內地面墊層之間的回填,也稱室內回填土。
房心回填土工程量=主牆之間的凈面積 * 回填土厚度
=(底層建築面積—主牆所佔面積)* 回填土厚度
=(S1-L中 * 外牆厚度-L內 * 內牆厚度) * 回填土厚度
式中 回填土厚度——設計室外地坪至室內地面墊層間的距離。
(3)管道的溝槽回填土體積按挖方體積減去管徑所佔體積計算。管徑在500mm以下的不扣除管道所佔體積;管徑超過500mm以上時,按下表規定扣除管道所佔體積。
回填方法
(1)人工填土方法
(2)機械填土方法一般有推土機填土;鏟運機填土;汽車填土三種。
(3)壓實方法一般有碾壓法、夯實法和振動壓實法以及利用運土工具壓實。對於大面積填土工程,多採用碾壓和利用運土工具壓實。較小面積的填土工程,則宜用夯實工具進行壓實。
施工方法
(1)毛石混凝土的厚度不宜小於400毫米。澆築時,應先鋪一層8~15厘米厚混凝土打底,再鋪上毛石,毛石插入混凝土約一半後,再灌混凝土,填滿所有空隙,再逐層鋪砌毛石和澆築混凝土,直至基礎頂面,保持毛石頂部有不少於10厘米厚的混凝土覆蓋層。所摻加毛石數量應控制不超過基礎體積的25%。如果是在鋼筋混凝土基礎內放置毛石,可以先用綁絲將毛石吊在鋼筋上再澆灌混凝土。
(2)毛石鋪放應均勻排列,使大面向下,小面向上,毛石間距一般不小於10厘米,離開模板或槽壁距離不小於15厘米。
(3)對於階梯形基礎,每一階高內應整分澆築層,並有二排毛石,每階表面要基本抹平;對於錐形基礎,應注意保持斜面坡度的正確與平整,毛石不露於混凝土表面。
工藝:
1、工藝流程:
基坑(槽)底地坪上清理 → 檢驗土質 → 分層鋪土、耙平 → 夯打密實 → 檢驗密實度 → 修整找平驗收
2、填土前應將基坑(槽)底或地坪上的垃圾等雜物清理干凈;肥槽回填前,必須清理到基礎底面標高,將回落的鬆散垃圾、砂漿、石子等雜物清除干凈。
3、檢驗回填土的質量有無雜物,粒徑是否符合規定,以及回填土的含水量是否在控制的范圍內;如含水量偏高,可採用翻鬆、晾曬或均勻摻入干土等措施;如遇回填上的含水量偏低,可採用預先灑水潤濕等措施。
4、回填土應分層鋪攤。每層鋪土厚度應根據土質、密實度要求和機具性能確定。一般蛙式打夯機每層鋪土厚度為200~250mrn;人工打夯不大於200mm。每層鋪攤後,隨之耙平。
5、回填上每層至少夯打三遍。打夯應一夯壓半夯,窮夯相接,行行相連,縱橫交叉。並且嚴禁採用水澆使土下沉的所謂「水夯」法。
6、深淺兩基坑(槽)相連時,應先填夯深基礎;填至淺基坑相同的標高時,再與淺基礎一起填夯。如必須分段填夯時,交接處應填成階梯形,梯形的高寬比一般為1∶2。上下層錯縫距離不小於1.0m。
7、基坑(槽)回填應在相對兩側或四周同時進行。基礎牆兩側標高不可相差太多,以免把牆擠歪;較長的管溝牆,應採用內部加支撐的措施,然後再在外側回填土方。
8、回填房心及管溝時,為防止管道中心線位移或損壞管道,應用人工先在管子兩側填土夯實;並應由管道兩側同時進行,直至管項0.5m以上時,在不損壞管道的情況下,方可採用蛙式打夯機夯實。在抹帶介面處,防腐絕緣層或電纜周圍,應回填細粒料。
9、回填土每層填土夯實後,應按規范規定進行環刀取樣,測出干土的質量密度;達到要求後,再進行上一層的鋪土。
10、修整找平:填土全部完成後,應進行表面拉線找平,凡超過標准高程的地方,及時依線鏟平;凡低於標准高程的地方,應補土夯實。
填土壓法
(一)碾壓法:碾壓法是利用機械滾輪的壓力壓實土壤,使之達到所需的密實度。碾壓機械有平碾及羊足碾等。
(二)夯實法:夯實法是利用夯錘自由下落的沖擊力來夯實土壤,土體孔隙被壓縮,土粒排列得更加緊密。人工夯實所用的工具有木夯、石夯等
(三)振動壓實法:振動壓實法是將振動壓實機放在土層表面,在壓實機振動作用下,土顆粒發生相對位移而達到緊密狀態。振動碾是一種震動和碾壓同時作用的高效能壓實機械,比一般平碾提高功效1~2倍,可節省動力30%
㈥ 機械填土人工夯實的回填土如何算造價
呵呵,其實,這個就是1項,你就套人工夯填就可以,注意,這個是指機械運輸距離在100米以內的 ,超過了,你還要計算挖土 運輸 機械進出場費,在計算人工夯填就可以了
㈦ 填土方量怎麼算
長寬高相乘就是立方。計算到位要統一,一般都是米做單位
㈧ 人工平整場地、填土夯實、原土夯實槽、坑的土方量應該怎麼算
定額上有折算系數,可以查一下
㈨ 夯填土,溝槽、地坑,機械怎麼計算工程量 請教!
首先看夯填的工程量,按定額可以套機械費用。
㈩ 基坑的挖土方和回填怎麼算啊
1、基槽開挖計算式:V=(下底面積+kh)*(長+寬)*2
2、基坑開挖計算式:也就也就是公式V=1/6×高×(底面面積+上口面積+4×中間面積)
V=H/6(F1+4F0+F2)
3、大開挖計算式: V=H/6(AB+(A+a)(B+b)+ab)
A上部短邊 B上部長邊 a下部短邊 b下部長邊
回填土=挖土的體積-墊層體積-基礎體積-牆體體積
(10)人工填土和機械填土量怎麼算擴展閱讀:
基坑分級
一級:重要工程或支護結構做主體結構的一部分,開挖深度大於10米,與臨近建築物、重要設施的距離在開挖深度以內的基坑,基坑范圍內有歷史文物、近代優秀建築、重要管線等需要嚴加保護的基坑。
二級:介於一級基坑、三級以外的基坑。
三級:開挖深度小於7米且周圍環境無特殊要求的基坑。
基坑屬於臨時性工程,其作用是提供一個空間,使基礎的砌築作業得以按照設計所指定的位置進行。基坑開挖工程量按基坑容積計算。一般來說,深基坑是指開挖深度大於等於5m的基坑。基坑開挖的計算公式如下:
1.不放坡不支擋土板:此時的基坑是一個長方體或者圓柱體。
(1)當為長方體時:挖基坑工程量 = (a+2c)(b+2c)h
(2)當為圓柱體時:挖基坑工程量 = π*r*r*h
2.放坡:此時的基坑是一個稜台或者圓台。
(1)當為稜台時:挖基坑工程量 = (a+2c+Kh)(b+2c+Kh)h+1/3 K*K*h*h*h
(2)當為圓台時:挖基坑工程量 = 1/3 πH(r*r+rR+R*R)
基坑回填分兩種方式進行,第一種形式為下部回填,由於鋼管支撐還未拆除,回填採用汽車運到基坑邊緣,將土倒入基坑,人工攤鋪,小型夯實機分層夯實;第二種形式為在拆除最上面一道支撐後,用推土機推土,人工配合機械分層對稱夯實。鋼管支撐隨回填高度隨填隨拆,注意保持圍護結構的穩定。
注意事項
一、填料標准:除淤泥、粉砂、雜土、有機質含量大於8%的腐植土、過濕土和大於20cm石塊外,其他均可回填。但結構的側、頂板必須採用粘土回填,厚度不小於1.0m。
二、頂板防水保護層和地下管線結構達到強度要求後,開始回填基坑。回填前,將基坑內排水、雜物清理干凈,符合回填的虛土壓實,並經隱檢合格後方可回填。
三、各類回填土使用前,分別取樣測定,確定填料含水量控制范圍、鋪土厚度和壓實度等參數。回填土為粘性土和砂質土時,在最佳含水量時填築,如含水量偏大應翻鬆、晾乾或加干土拌均;如含水量偏低,可灑水濕潤,並增加壓實遍數或使用重型壓實機械碾壓。回填料為碎石類土時,回填或碾壓前宜灑水濕潤。不同類土回填,按土類分層填鋪。
四、基坑回填分層、水平夯實;隧道結構兩側水平、對稱同時回填;基坑回填標高不一致時,從低處逐層填壓。基坑分段回填接茬處,已填土坡挖寬度不小於1m,高度不大於0.5m的台階。
五、基坑回填時機械或機具不得碰撞結構以及防水保護層。結構頂板50cm范圍內以及管線周圍採用人工使用小型機具夯填,夯與夯之間重疊不小於1/3夯底寬度。採用機械碾壓時,要薄填、慢行、先輕後重、反復碾壓,碾壓時搭接寬度不小於20cm。
六、基坑回填碾壓過程中,取樣檢查回填土密度。機械碾壓時,每層填土按基坑長度50m(且不大於1000㎡)取一組;人工夯實時,每層填土按基坑長25m(且不大於500㎡)取一組;取樣點不少於6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