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老年人初發機械性腸梗塞最常見的病因是
病情分析: 機械性腸梗阻一般原因較多,常因腸粘連帶阻塞或糞團等異物回梗阻或內疝以及腸答扭轉套疊等等引起,可以當地醫院外科檢查明確,必要時需要手術治療
意見建議:建議禁食,必要時胃腸減壓,輸液治療補充水電解質等,肥皂水灌腸等,必要時普外科手術治療
⑵ 什麼是機械性腸梗阻
機械性腸梗阻是由於腸道內或腸道外器質性病變而引起腸管堵塞。病因可以是先天性發育畸形如腸閉鎖、腸狹窄、腸旋轉不良、環狀胰腺、疝氣嵌頓等。後天的原因有腸套疊,蛔蟲團堵塞、腸扭轉、腫瘤壓迫、炎症或手術後腸粘連等。 治療 西醫治療 ①非手術治療:解正水、電解質平衡紊亂和酸鹼失衡。 胃腸減壓:是治療腸梗阻的重要方法之一,通過胃腸減壓吸出胃腸道內的氣體和液體,可減輕腹脹、降低腸腔內壓力,減少細菌和毒素,有利於改善局部和全身的情況。 防治感染:抗生素的應用,對防治細菌感染有重要的意義。 ②手術治療:對各種類型的絞窄性腸梗阻、腫瘤及先天性畸形所致的腸梗阻,以及非手術治療無效的病人應行手術治療,具體手術方法應根據梗阻的病因、性質、部位及全身情況而定。 中醫治療 單驗方 生植物油:生豆油、香油或花生油,成人200-250ml,兒童80-150ml,口服或由胃管內注入。 (5)護理 禁食水,胃腸減壓以減輕腹脹。體位選半卧位,以減輕對膈肌的壓迫。嚴密觀察病情變化,若病情加重。應警惕絞窄性腸梗阻的發生,及時手術治療。 (6)預防 對粘連性腸梗阻在緩解期應注意飲食,勿進食較硬的食物,飲食以稀軟食為主。對蛔蟲性腸梗阻緩解後應行驅蟲治療,除葯物驅蟲外,還可用氧氣療法驅除腸道蛔蟲。飽食後勿作劇烈運動,以防止腸扭轉的發生。
⑶ 機械性腸梗阻發生時表現為陣發怕腹痛的原因是什麼
那種陣發性腹痛的表現,是由於陣發性腸蠕動的表現。
⑷ 腸梗阻的原因是什麼
建議您進行飲食調節,多飲水,多進食含纖維素多的食物,如芹菜、韭菜、香蕉等,也可以多飲蜂蜜水,以促進腸管蠕動,並保持良好的排便習慣,並且順時針按摩腹部,祝您健康!
?回答者:tianyuank你好,你的情況的話是這樣的,如果說你這個年紀經常 有便秘的話,那麼主要還是說因為你的腸道功能不好導致的,因此你在飲食上要非常注意的建議的話就是說你平時應該注意多吃點玉米以及芹菜等食物多喝水,多進行活動,這樣的話時間長了,那麼你的便秘就會自己好的,一定注意不要吃過多的麵食的,其他就沒有什麼了
腸梗阻是什麼原因回答者:姚新太機械性腸梗阻 常見的病因有: 腸外原因 (1)粘連與粘連帶壓迫 粘連可引起腸折疊扭轉而造成梗阻。先天性粘連帶較多見於小兒;腹部手術或腹內炎症產生的粘連是成人腸梗阻最常見的原因,但少數病例可無腹部手術及炎症史 (2)嵌頓性外疝或內疝 (3)腸扭轉常由於粘連所致 (4)腸外腫瘤或腹塊壓迫 腸管本身的原因 (1)先天性狹窄和閉孔畸形 (2)炎症腫瘤吻合手術及其他因素所致的狹窄。例如炎症性腸病腸結核放射性損傷腸腫瘤(尤其是結腸瘤)腸吻合等 (3)腸套疊在成人較少見,多因息肉或其他腸管病變引起 腸腔內原因 由於成團蛔蟲異物或糞塊等引起腸梗阻已不常見。巨大膽石通過膽囊或膽總管-指腸瘺管進入腸腔,產生膽石性腸梗阻的病例時有報道動力性腸梗阻 .麻痹性 腹部大手術後腹膜炎、腹部外傷、腹膜後出血、某些葯物肺炎、膿胸膿毒血症、低鉀血症、或其他全身性代謝紊亂均可並發麻痹性腸梗阻 .痙攣性 腸道炎症及神經系統功能紊亂均可引起腸管暫時性痙攣血管性腸梗阻 腸系膜動脈栓塞或血栓形成和腸系膜靜脈血栓形成為主要病因。 各種病因引起腸梗阻的頻率隨年代地區、民族醫療衛生條件等不同而有所不同。例如:年前嵌頓疝所致的機械性腸梗阻的發生率最高,隨著醫療水平的提高、預防性疝修補術得到普及,現已明顯減少。而粘連所致的腸梗阻的發生率明顯上升。
⑸ 腸梗阻是怎麼引起的
腸梗阻是指任何原因引起的腸道通過障礙,而導致腸道和全身的病理變化。腸梗阻是小兒時期比較常見的急腹症。
〔病 因〕 腸梗阻大致可分為機械性(器質性)和動力性(功能性)兩大類。
1.機械性腸梗阻是由於腸道內或腸道外器質性病變而引起腸管堵塞。病因可以是先天性發育畸形如腸閉鎖、腸狹窄、腸旋轉不良、環狀胰腺、疝氣嵌頓等。後天的原因有腸套疊,蛔蟲團堵塞、腸扭轉、腫瘤壓迫、炎症或手術後腸粘連等。
2.功能性腸梗阻是由於腸蠕動功能不良使腸內容物不能正常傳遞運送。常見於各種重症肺炎、敗血症、腸炎所致的中毒性腸麻痹或低血鉀引起的麻痹性腸梗阻。或是因腸道神經發育不正常引起的先天生巨結腸、幽門肥厚性梗阻等。
〔症 狀〕 除原發疾病的特有表現外,腸梗阻共同的表現是陣發性腹部絞痛,嘔吐腹脹和肛門不排氣排便。
1.陣發性腹痛常常突然發生,機械性腸梗阻絞痛劇烈。小兒腹壁薄,腹痛發作時腹部常可見到鼓起的腸型和蠕動波。麻痹性腸梗阻沒有絞痛,只有高度腹脹時可有持續脹痛,也見不到腸型,聽不到腸鳴音。
2.嘔吐,腹脹;如果梗阻部位高,嘔吐出現早而頻繁,吐出胃液和黃色膽汁,僅上腹脹或無腹脹。如梗阻部位低,則嘔吐出現晚,吐出糞汁樣液,且腹脹明顯,麻痹性腸梗早期大多不吐,晚期可吐出糞便樣物,腹脹明顯。
3.肛門不排便、不排氣是腸道完全梗阻的表現,但在梗阻早期,梗阻遠端腸道里存留的糞便和氣體仍可排出,不要誤認為沒有梗阻。腸絞窄時可以有血性液體排出。 除以上表現外,還有全身中毒症狀,比如嗜睡、蒼白、脫水等症狀,一般腸絞窄6-8小時就可發生腸環死,常伴中毒性休克,病情十分凶險。
〔治 療〕 X線腹部透視、照片、鋇灌腸可協助診斷治療: 機械性腸梗阻必須手術治療。功能性腸腸梗阻如先天巨結腸,幽門肥厚性梗阻也多須手術治療。感染中毒性腸麻痹或低鉀性腸麻痹除治療原發病外,腸梗阻主要採取保守治療,包括禁食,胃腸減壓,抗感染,靜脈輸液補充營養和水分,補充多種維生素。可配合中葯,針炎等治療。
腸梗阻預後取決於梗阻的原因和類型,並與診斷治療的早晚有密切相關。一般單純性腸梗阻,無合並全身嚴重中毒症狀者。手術預後較好,如已有腸壞死,則取決於壞死腸管長短。范圍。一般搶救及時效果較好。如腸子切除過多,則難以維持腸道正常功能,營養吸收障礙,預後較差。
體檢一般呈急性痛苦面容,早期生命體征一般變化不大。晚期可出現體溫升高、呼吸急促、血壓下降、脈搏增快等表現。
腹部體征可出現腸型、蠕動波、腹部有壓痛,出現絞窄後可有反跳痛及肌緊張。部分病人腹部可觸及包塊。絞窄性腸梗阻可出現腹水,叩診可聽到移動性濁音。聽診:機械性腸梗阻可出現腸鳴音亢進和氣過水音。絞窄性腸梗阻腸鳴音減弱或消失。
(3)理化檢查
血常規:血白細胞計數增高一般在10×1O9/L以上,絞窄性腸梗阻常在15×109/L以上,中性白細胞增加。
血清二氧化碳結合力測定:當出現代謝性酸中毒時,二氧化碳結合力可以降低。
血清電解質測定:可出現低鉀、低氯和低鈉血症。
⑹ 腸梗阻是什麼
腸梗阻是指任何原因引起的腸道通過障礙,而導致腸道和全身的病理變化。腸梗阻是小兒時期比較常見的急腹症。
〔病 因〕 腸梗阻大致可分為機械性(器質性)和動力性(功能性)兩大類。
1.機械性腸梗阻是由於腸道內或腸道外器質性病變而引起腸管堵塞。病因可以是先天性發育畸形如腸閉鎖、腸狹窄、腸旋轉不良、環狀胰腺、疝氣嵌頓等。後天的原因有腸套疊,蛔蟲團堵塞、腸扭轉、腫瘤壓迫、炎症或手術後腸粘連等。
2.功能性腸梗阻是由於腸蠕動功能不良使腸內容物不能正常傳遞運送。常見於各種重症肺炎、敗血症、腸炎所致的中毒性腸麻痹或低血鉀引起的麻痹性腸梗阻。或是因腸道神經發育不正常引起的先天生巨結腸、幽門肥厚性梗阻等。
〔症 狀〕 除原發疾病的特有表現外,腸梗阻共同的表現是陣發性腹部絞痛,嘔吐腹脹和肛門不排氣排便。
1.陣發性腹痛常常突然發生,機械性腸梗阻絞痛劇烈。小兒腹壁薄,腹痛發作時腹部常可見到鼓起的腸型和蠕動波。麻痹性腸梗阻沒有絞痛,只有高度腹脹時可有持續脹痛,也見不到腸型,聽不到腸鳴音。
2.嘔吐,腹脹;如果梗阻部位高,嘔吐出現早而頻繁,吐出胃液和黃色膽汁,僅上腹脹或無腹脹。如梗阻部位低,則嘔吐出現晚,吐出糞汁樣液,且腹脹明顯,麻痹性腸梗早期大多不吐,晚期可吐出糞便樣物,腹脹明顯。
3.肛門不排便、不排氣是腸道完全梗阻的表現,但在梗阻早期,梗阻遠端腸道里存留的糞便和氣體仍可排出,不要誤認為沒有梗阻。腸絞窄時可以有血性液體排出。 除以上表現外,還有全身中毒症狀,比如嗜睡、蒼白、脫水等症狀,一般腸絞窄6-8小時就可發生腸環死,常伴中毒性休克,病情十分凶險。
〔治 療〕 X線腹部透視、照片、鋇灌腸可協助診斷治療: 機械性腸梗阻必須手術治療。功能性腸腸梗阻如先天巨結腸,幽門肥厚性梗阻也多須手術治療。感染中毒性腸麻痹或低鉀性腸麻痹除治療原發病外,腸梗阻主要採取保守治療,包括禁食,胃腸減壓,抗感染,靜脈輸液補充營養和水分,補充多種維生素。可配合中葯,針炎等治療。
腸梗阻預後取決於梗阻的原因和類型,並與診斷治療的早晚有密切相關。一般單純性腸梗阻,無合並全身嚴重中毒症狀者。手術預後較好,如已有腸壞死,則取決於壞死腸管長短。范圍。一般搶救及時效果較好。如腸子切除過多,則難以維持腸道正常功能,營養吸收障礙,預後較差。
⑺ 腸梗阻是怎麼引起的
(一)發病原因
1.按腸梗阻的原因可分為3類
(1)機械性腸梗阻:常見病因有:
①腸內異物:腸石、寄生蟲、大的膽石及糞塊堵塞或嵌頓。
②腸道內息肉、新生物、良惡性腫瘤或淋巴瘤堵塞。
③腸套疊。
④腸先天性異常:包括先天性腸道內閉鎖、腸道有先天性的纖維幕或蹼形成、梅克爾憩室狹窄等。腸先天性異常一般較少見。
⑤腸道或腹膜炎症性病變:如腸結核、克羅恩病、結核性腹膜炎、放射性腸炎及NSAIDs等葯物導致的腸道炎性潰瘍所致的狹窄等。
⑥腸粘連:常因腹腔或盆腔手術後,或腹腔內慢性炎症性病變(如結核性腹膜炎、克羅恩病等)所致。手術後發生腸粘連以小腸粘連者為多。
⑦疝:如腹股溝斜疝、腹內疝,包括網膜囊內疝、股疝等發生嵌頓。
⑧腸扭轉:扭轉多見於腸系膜腫瘤或其基底部狹窄等原因所致。
⑨腸管外腫瘤等壓迫:如腹腔內、網膜、腸系膜的巨大腫瘤,腹膜後巨大腫瘤,胰腺假性囊腫等均可使腸管受壓,嚴重者發生腸梗阻。近年來腸管外壓迫所致的腸梗阻有增多的趨勢。
(2)運動障礙性腸梗阻:運動障礙性腸梗阻是因腸壁肌肉活動紊亂,導致腸內容物不能運行,而非腸腔內外有機械性因素引起腸梗阻,因此也稱為假性腸梗阻。其病因有:
①手術後麻痹性腸梗阻:常見於手術後。
②非手術麻痹性腸梗阻:常見於:
A.電解質紊亂(尤以血鉀、鈉、鎂異常多見)。
B.多種全身性或腹腔內炎症,如敗血症、腹腔內膿腫、重症胰腺炎及腎盂腎炎、肺炎等。
C.重金屬中毒。
D.尿毒症。
F.脊髓炎。
G.甲狀腺功能減退。
③由於腸平滑肌病變或肌間神經叢等病變導致腸肌肉活動障礙所致的腸梗阻。常稱為慢性假性腸梗阻,多見於下列病變:
A.腸平滑肌病變:如進行性系統性硬化症、結締組織病、澱粉樣變性、放射性損害及線粒體肌病等。患原發性家族性內臟性肌病者也常伴有慢性假性腸梗阻。
B.腸肌間神經叢病變:可見於:a.神經源性腸發育異常、孤立性腸道發育異常伴神經纖維瘤病,或伴多發性內分泌瘤及肌強直性營養不良等;b.多種隱性及顯性遺傳性疾病;c.散發性內臟神經性病變(包括非炎症性變性病及變性的炎性疾病,如美洲錐蟲病、巨細胞病毒感染等);d.腸神經或神經叢發育異常,如肌間神經叢成熟障礙(常伴有中樞神經發育異常及神經元異常)、全結腸神經節細胞缺乏症等。
C.神經元性疾病:可見於帕金森病、EB病毒感染後選擇性乙醯膽鹼功能不全及腦干腫瘤等。
D.代謝內分泌疾病:見於黏液性水腫、嗜鉻細胞瘤、甲狀旁腺功能減退、急性間歇性卟啉病等。
F.小腸憩室病:見於小腸憩室病伴類似進行性全身性肌硬化症、伴內臟神經元性疾病和神經細胞核內包涵體等。
G.葯物性因素:見於應用酚噻嗪類、三環類抗抑鬱葯物、可樂寧、阿片制劑、長春新鹼後及麻醉劑性腸綜合征(narcoticbowelsyndrome)。
⑦其他:繼發於硬化性腸系膜炎、脂肪瀉及脂質沉著症(lipidosis)。
(3)急性缺血性腸梗阻:系腸管的血供發生障礙所致。常可造成腸壁肌肉活動消失,如腸管血供不能恢復,則腸管極易發生壞死,尤其是經終末支供血的腸管。腸管血供發生障礙多見於各種原因所致的腸系膜動脈血栓形成或栓塞,以及腸系膜靜脈血栓形成等。
2.按腸管血供情況可分為2類
(1)單純性腸梗阻:僅表現腸內容物通過困難,而無腸管血液供應障礙。但單純性腸梗阻可演變為絞窄性腸梗阻。
(2)絞窄性腸梗阻:表現為腸內容物通過受阻,並伴有腸管血運障礙。
3.按梗阻的程度可分為2類
(1)完全性腸梗阻:腸內容物完全不能通過。
(2)不完全性腸梗阻:部分腸內容物仍可通過梗阻部,不完全性腸梗阻可演變為完全性腸梗阻。
4.按梗阻部位亦可分為3類
(1)高位性小腸梗阻:一般指發生於十二指腸及空腸的梗阻。
(2)低位性小腸梗阻:一般指發生於遠端回腸的梗阻。
(3)結腸性梗阻:一般好發於左半結腸,尤以乙狀結腸或乙狀結腸與直腸交界處好發。
5.按起病的緩急可分為2類
(1)急性腸梗阻:絞窄性腸梗阻一般都是急性腸梗阻,也是完全性的。
(2)慢性腸梗阻:慢性腸梗阻一般是不完全性的,不完全性腸梗阻一般也是單純性腸梗阻。慢性腸梗阻亦可演變為急性。
(二)發病機制
從單純性腸梗阻發展到腸壁絞窄、壞死、穿孔等,發生一系列病理生理改變,主要可分為以下3方面:
1.梗阻部位以上的腸管擴張與體液丟失梗阻近端腸管中充滿氣體與液體,使腸管擴張。急性腸梗阻時腸壁變薄;慢性梗阻往往因為腸蠕動亢進,腸壁肌層逐漸肥厚,腸管增粗。腸管內氣體來源有三:
(1)來自咽下的氣體(68%):動物實驗性腸梗阻,如將食管予以阻斷,則梗阻以上的腸管很少有積氣。臨床上藉助於胃管吸引,保持胃內空虛,則腸管很少積氣。
(2)來自消化過程中,食物被細菌分解所產生的氣體。
(3)來自血液彌散到腸腔中的氣體,特別是氮氣。後兩種來源佔全部氣體的32%。
Hibbard1976年報道狗的試驗性腸梗阻其腸腔內的氣體成分。
腸腔中的氣體,主要有N2、CO2、O2,均可通過黏膜滲入血液而達到平衡。N2的彌散作用甚微,故腸腔中以N2為主。甲烷(CH4)是細菌分解食物所產生。硫化氫(H2S)可以使胃腸減壓的橡皮管變為黑色.有人認為H2S是腸梗阻引起中毒的物質,但Hibbard1936年觀察到將600~800ml的H2S飽和溶液注入動物的閉襻內,未出現中毒症狀。
腸管中的液體一部分來自攝入的水分,但大部分是積存的消化液。正常人的消化道在24h內分泌8~10L的消化液,除100~200ml被排出人體外,大部分都回吸收到血液中,維持體液的動態平衡。腸道中消化液的電解質成分與血漿中的電解質成分相似(圖1),因此腸液的丟失就等於血漿的丟失。
低位梗阻時,嘔吐較少。由於腸管擴張,腸黏膜的吸收功能減退,雖有一些電解質被吸收,但實際水與電解質的丟失仍是較明顯的。高位梗阻時,由於嘔吐頻繁,以胃液、膽汁、胰液及空腸液為主。鈉離子的丟失較氯離子為多,因此酸中毒的機會較多。另外胃液及腸液中含有兩倍於血漿的鉀離子,因此也常伴有鉀離子的丟失。北醫一院400例中,低鈉者27.2%,低氯者18.5%,低鉀者9.8%,二氧化碳結合力低於22mmol/L者佔44.0%,高於29mmol/L佔1.6%。
Haden與Orr於1923~1924年曾描述輸入鹽水似乎可以緩沖腸道吸收的毒素。現已知生理鹽水能補充丟失的電解質,從而延長病人的生命。
當梗阻發展到絞窄時,可產生血液的丟失。當大部分腸管發生絞窄,開始時都不致使受累的腸段發生完全的血循環中斷。小腸扭轉時首先影響其靜脈迴流,導致腸管的充血與淤血。繼之小動脈痙攣,腸蠕動增加,進一步引起小血管破裂,血液流注黏膜下層及肌層,從而造成出血性梗死。此時血液滲入腸腔及腹膜腔內,故可產生血性腹水。直至絞窄的腸壓與動脈壓相等時,血液循環完全中斷,造成小血管內凝血。失血量多少,與絞窄的腸管長短成正比。
2.細菌的繁殖及毒素的吸收梗阻時一個重要的變化,是在梗阻以上的腸管里細菌過度繁殖,主要有大腸埃希桿菌及厭氧菌。細菌的繁殖可以增加手術的感染機會,尤以大腸梗阻為甚。此外,細菌所產生的毒素經血液循環與淋巴液吸收進入體內,也可經腸壁滲透到腹腔中被腹膜吸收,腹腔毒素的吸收發生在腸梗阻晚期。正常人的腸道中有大量的需氧菌及厭氧菌,腸梗阻後厭氧菌的繁殖加快,腸道中細菌的數量與分布同時發生改變,例如正常動物腸管中的類桿菌(bacteroides)通常位於大腸中,一旦梗阻發生。大量的類桿菌亦可出現於小腸。絞窄性腸梗阻時,由於腸管的出血有利於細菌的繁殖,使絞窄的腸管中有大量的細菌並產生大量的毒素,往往是造成死亡的原因。Barnett在動物實驗中,把絞窄性腸梗阻的腹腔滲液,注射到其他動物腹腔內,可使動物死亡。若把絞窄的腸襻置於不能滲透的塑料袋中,可使動物的病死率降低。Yull1962年發現人的絞窄性腸梗阻的腹腔積液中也有同樣的毒性物質。在絞窄剛開始,腸壁通過性尚無改變,細菌尚未滲透到腹腔時,病人的中毒症狀並不明顯。當絞窄腸段發生壞死,尤其是絞窄的腸段較長時,腸腔內的大腸埃希桿菌、鏈球菌等繁殖達到高峰,則其中毒症狀表現嚴重。一旦腸管破裂,則感染與休克更為嚴重,危及病人的生命。
3.腸管內壓的增高對腸管的影響腸管內壓力增高,壓力作用於腸壁,除使腸管膨脹外還影響腸黏膜的吸收作用,也使腸壁的血液循環發生障礙,引起腸壁壞死。正常小腸壓力是0.267~0.533kPa(2~4mmHg),梗阻以上的腸內壓可以升高到1.33kPa(10mmHg)以上。
單純低位小腸梗阻,由於梗阻以上的腸管較長,腸管內壓力則較低,小腸梗阻持續48~96h時,腸內壓一般在0.53~1.87kPa(4~14mmHg)。在腸蠕動高潮時,壓力可達2.67~4kPa(20~30mmHg)。當結腸遠端梗阻時,結腸內壓較高。因為60%的病人,其回盲瓣功能良好,使結腸成為一個閉襻,因而其內壓可高達2.45kPa(25cmH2O)。又因為盲腸腸壁較薄,而且又是壓力反作用的集中點。因此,在這種情況下盲腸很可能發生穿孔。
腸內壓的增加,引起腸管膨脹,同時也增加腸蠕動,發生腸絞痛。持久的腸內壓增高可造成腸肌肉的麻痹,腸蠕動減弱,腸鳴音減弱。
腸內壓的增高,將引起靜脈迴流的減慢。腸梗阻48~96h以後,可以觀察到正常時可以通透的水、葡萄糖、士的寧(番木鱉鹼,strychnine)有明顯吸收減退現象。相反,淋巴吸收有增強現象。實驗證明,甲紫注入梗阻的腸管中,可以看到腸系膜的淋巴結中有染料出現;注射到非梗阻的腸管中,相同時間內並無染料出現。這可能因為腸內容物的停滯,使靜脈壓升高,淋巴循環加速,促進了對此種染料的吸收。
此外,梗阻以上部位,腸壁靜脈迴流受阻,腸管水腫,分泌水、鈉、鉀增多。15cm一段小腸,可以分泌500ml液體。
腸內壓升高時間過久,則產生腸壁通透性改變。1935年Sperling和Wangensten用狗進行回腸閉襻腸梗阻實驗。發現腸內壓達到腸壁毛細血管內壓時,持續10h(壓力為2.0kPa,或15mmHg),腸壁的活力與通透性均無明顯改變,28h後則活力喪失,通透性增強。近來Deitch實驗發現,單純性腸梗阻6h,細菌可以達到腸系膜淋巴結,24h可達肝、脾及血流中。作者認為是由於細菌繁殖和腸黏膜屏障發生障礙所致。當腸管內壓再繼續升高,對腸側壁壓力等於或大於腸壁內動脈灌注壓時,腸壁便產生缺血。若此時梗阻不能得到緩解.便可產生腸壁的壞死和穿孔。腸腔內細菌毒素進入腹腔,產生如前所述的嚴重的感染中毒,進入腸梗阻病理的最危險狀態,常奪去病人的生命。
⑻ 為什麼會得機械性小腸梗阻
腸梗阻表面上看就是腸子堵住了!實際則很復雜!多說你未必能理解! 首先你要說明一下你的年齡,性別,腸梗阻的病因(比如做過腹部手術沒有,醫生應該告訴你是什麼原因引起的),還有你的檢查結果! 現在就你目前的描述簡單說一下: 1、腸梗阻為什麼會拉稀?腸梗阻的病人多伴有腸功能紊亂,會有很多液體滲出到腸,這是拉稀的原因! 2、腸梗阻什麼時候才叫通?如果是一處單純的梗阻,有連續2-3天大便就是通了,當然此時的腹痛應該消失!便型逐漸恢復!但很多病人不是一處梗阻,尤其長時間梗阻和多次發病的,這樣的病人梗阻位置高低不同,如果下面的先通,就會有稀便排除,但不表示病已經治癒,在治癒診斷說出之前一定要有腹部X檢查確定是不是還存在梗阻或者不全梗阻! 3、為什麼腸子會鼓包?如果你說的是腹部出現包塊,那是腸型,是機械性腸梗阻的常見症狀之一! 4、炎症問題?這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屬於人體的免疫反應!你口中的炎症恐怕自己也不知道是什麼意思!首先可以肯定的告訴你,炎症肯定存在,但覺不是一般人通常認為的細菌感染! 建議:立即禁食水,復查腹平片! 麻煩採納,謝謝!
⑼ 機械性腸梗阻的介紹
單純性機械性梗阻的血管或神經無損害。如果是完全性梗阻,則攝取的液體和食物,消化液及氣體大量積聚,近端腸管擴張,遠端腸段萎陷。粘膜的正常分泌和吸收功能受抑制,腸壁水腫和充血,嚴重的腸擴張為自身延續和進行性的,並加重腸蠕動和分泌紊亂,從而增加脫水,缺血,壞死,穿孔,腹膜炎和死亡的危險性。 在絞窄性腸梗阻中,腸梗塞常伴有疝,腸扭轉,腸套疊和血管阻塞。絞窄常首先發生靜脈阻塞,後者常伴發動脈阻塞,從而導致腸壁的急性缺血,發生腸水腫和壞死,引起壞疽和穿孔。
⑽ 機械性腸梗阻的定義
由機械性阻塞導致腸內容物通過完全受阻或嚴重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