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機械硬碟測試4k的時候怎麼才0.3mb每秒簡直被SSD秒出宇宙外啊。。。然後問一下4k是什麼
這就是固態和機械的最重要的區別,4k影響載入速度,4k機械一般都是0.3-0.5m固態20-50m不等,這就是說為什麼固態比機械快100倍的原因4k影響軟體,游戲讀取載入的速度
② 機械硬碟4k讀取才0.5mb每秒正常嗎
正常的,4K讀寫正是機械硬碟最大的弱點。原因在於,4K文件都是小文件,需要大內量的尋道操容作,這正是機械硬碟最花時間的度操作。
簡單來說,4K隨機讀寫性能代表了硬碟的數據吞吐能力(單位為iops),與持續讀寫性能相對。更直觀的體驗就是,平時用硬碟拷貝少量完整大文件時寫入速度極快,但是拷貝很多瑣碎的文件時就會發現讀寫速度明顯降下來。4K性能就與瑣碎文件讀寫速度息息相關。
(2)機械硬碟4k速度多少正常擴展閱讀:
關於硬碟4K對齊早在傳統機械硬碟中就有被提及,而4K對齊跟硬碟分區有關。這種基礎的硬碟常識在機械硬碟和固態硬碟上都存在,並不只是針對SSD固態硬碟才有4K對齊一說,對齊可以說對所有存儲產品都是有影響的,比如U盤和SD存儲卡等。
其次就是固件更新,目前大廠商的更新服務已經做得十分到位了,通過網站直接下載或者在配套軟體中可以直接更新,簡單程度和軟體安裝沒有太大差距。
③ 為什麼機械硬碟4K對齊後反而覺得速度變慢了
4K對齊是抄針對固態硬碟來說襲的,也就是說機械硬碟沒不要4K對齊,就算你做了也沒什麼作用,體現不出來哪裡優勢。4K對齊相關聯的是一個叫做「高級格式化」的分區技術。「4K對齊」就是符合「4K扇區」定義格式化過的硬碟,並且按照「4K 扇區」的規則寫入數據。那麼如果有「4K 對齊」一說必然就有「4K 對不齊」。「4K」對不齊是因為在NTFS6.x 以前的規范中,數據的寫入點正好會介於在兩個4K 扇區的之間,也就是說即使是寫入最小量的數據,也會使用到兩個4K扇區,顯然這樣對寫入速度和讀取速度都會造成很大的影響。為此對於「4K不對齊」的情況來說,一定要修改成「4K 對齊」才行,否則對於固態硬碟來說,不但會極大的降低數據寫入和讀取速度,還會造成固態硬碟不必要的寫入次數。
④ 懂硬碟的幫我看看這硬碟讀取速度正常嗎為什麼4K的那麼低
這塊若是機械硬碟,性能還真不錯啦,正常啦。若是SSD硬碟,必為雜牌貨,測試結果太慘不忍睹啦。
⑤ 固態硬碟4k讀寫參數多少正常
4k讀寫是小文件性能,這個是日常應用中最最普遍的系統瓶頸。對機械硬碟來說,別的硬體再專高端,但開機為什屬么要等那麼多秒?游戲地圖載入為什麼還是那麼慢?網頁開多了為什麼一樣會卡?物理內存快撐滿時為什麼系統就慢得動不了?系統和很多軟體在後台更新的時候為什麼硬碟燈要狂閃那麼久,系統還一卡一卡的?但換成固態硬碟,這些都明顯好轉了。
考驗連續數據讀寫的場合是很少的,實際上日常中最容易碰到的就是以上這些小文件的大量讀寫,也包括硬碟的i/o性能(同時處理多個請求)。這方面固態硬碟都是遠遠勝過傳統硬碟的。換到更直觀的as
ssd
benchmark測試,4k這一項固態硬碟跑完只要一兩分鍾,但傳統硬碟就要幾個小時,差距不可謂不大。
⑥ 機械硬碟4k讀寫速度有多大
機械硬碟的4K小文件讀寫速度很低。
取決於具體的硬碟型號,具體讀寫速度有一定差異,但是專我沒記錯屬的話,大概應該是在每秒MB的級別。
原因在於,4K文件都是小文件,需要大量的尋道操作,這正是機械硬碟最花時間的操作,因而
⑦ 機械硬碟與固態硬碟讀寫速度是多少
1、機械硬碟讀復寫速度平均60---80M每秒。
2、固制態硬碟不同品牌型號之間,平均大約在150---300M每秒。
3、5400轉的筆記本硬碟:50-90MB每秒。
4、7200轉的台式機硬碟:90-190MB每秒。
5、固態硬碟的讀寫速度可以達到500MB/s。
(7)機械硬碟4k速度多少正常擴展閱讀:
機械硬碟和固態硬碟的區別:
1、防震抗摔性:機械硬碟都是磁碟型的,數據儲存在磁碟扇區里。而固態硬碟是使用快閃記憶體顆粒(即內存、MP3、U盤等存儲介質)製作而成,所以SSD固態硬碟內部不存在任何機械部件。
這樣即使在高速移動甚至伴隨翻轉傾斜的情況下也不會影響到正常使用,而且在發生碰撞和震盪時能夠將數據丟失的可能性降到最小。相較機械硬碟,固硬佔有絕對優勢。
2、數據存儲速度:從PConline評測室的評測數據來看,固態硬碟相對機械硬碟性能提升2倍多。
3、功耗:固態硬碟的功耗上也要低於機械硬碟。
⑧ 機械硬碟4k對齊後讀取速度大減
4k對齊主要是對固態硬碟來說的.以前機械硬碟根本就沒這說法.所以對性能影響很小.
⑨ 4k讀取速度,大神們給我看看我這個機械硬碟是否正常
好的不能再好了
⑩ 為什麼SSD測試的時候只有4K讀取速度特別慢呢
估計是接到SATA2.0介面上,也有可能你的電腦主板只支持SATA2.0,雖然硬碟是SATA3.0,但只能運行SATA2.0的速度上。
去掉RAPID加速,這個玩意是直接讀寫主機內存,和SSD無關,然後再跑測試就正常了。這個是三星專門為ASSSD測試軟體進行的優化,無任何實際用途。
而且4K單線程讀取是隨機獲取,既然必須是從磁碟中隨機且讀的是小文件,所以就任何加速方法都無效,4K單線程寫入也是RAPID加速將內容寫入主機內存中了。
(10)機械硬碟4k速度多少正常擴展閱讀
和其他所有的DIY硬體一樣,固態硬碟行業在發展的這幾年裡,也逐漸從魚龍混雜的混沌局面慢慢開始呈現品牌化的趨勢,出現了諸多聲名在外的大型固態硬碟存儲廠商。
在我們挑選固態硬碟的時候,不妨先看看這些在固態硬碟行業內部已經確立地位的大品牌的最新產品。目前,固態硬碟行業的品牌化十分明顯,特別是消費級存儲市場,有著許多大廠可供選擇。
主要的一線大廠有閃迪、東芝、三星、Intel等有著自己的晶圓廠和研發中心的國際化存儲品牌,它們在存儲行業數十年的研發經驗,以及自身在固態硬碟主要原料快閃記憶體顆粒上的生產優勢,讓這些大廠在固態硬碟行業發展初期就奠定了品牌優勢。
接下來,還有一些長期和東芝、Intel、三星等手握原廠晶圓的廠商進行深入合作的存儲廠商,由於能夠拿到一線原廠的快閃記憶體顆粒,以及多年在消費級存儲市場的開拓,讓這些廠商能夠保證相當的產品品質,和產品性能。這一類的主要品牌有台系的浦科特,影馳,威剛等主流廠商。
以上舉例的這些廠商,無論是在快閃記憶體顆粒的生產上,還是產品研發和品牌營造上,可以說是當下固態硬碟行業的佼佼者,購買它們旗下的固態硬碟產品,至少在品質上可以放心。
固態硬碟作為新近流行的DIY硬體,它的內部結構非常簡單,主要是由主控晶元、快閃記憶體顆粒以及緩存晶元所組成,並利用一塊PCB板作為載體,通過光電轉換的方式進行數據的讀取和寫入。
其中,最為核心、生產成本最高的內部控制項便是起到關鍵性存儲功能的快閃記憶體顆粒了。
所謂快閃記憶體,本質上是一種長壽命的非易失性(在斷電情況下仍能保持所存儲的數據信息)的存儲器,數據刪除不是以單個的位元組為單位而是以固定的區塊為單位。
正是快閃記憶體顆粒的非易失性,讓快閃記憶體顆粒成為了存儲行業新的介質,由此開創了一個以快閃記憶體顆粒為核心的新的存儲時代。
除了非易失性之外,快閃記憶體顆粒因其利用的是電子的寫入和讀取進行存儲,在性能上和穩定性上遠遠超過傳統機械硬碟利用機械手段進行存儲的老舊模式,成為了當下和未來最具價值的存儲產品。
在固態硬碟領域中,根據NAND快閃記憶體中電子單元密度的差異,又可以分為SLC(單層次存儲單元)、MLC(雙層存儲單元)以及TLC(三層存儲單元),此三種存儲單元在壽命以及造價上有著明顯的區別.
SLC(單層式存儲)單層電子結構,寫入數據時電壓變化區間小,壽命長,讀寫次數在10萬次以上,造價高,多用於企業級高端產品。
MLC(多層式存儲),使用高低電壓的而不同構建的雙層電子結構,壽命長,造價可接受,多用民用高端產品,讀寫次數在5000左右。
TLC(三層式存儲),是MLC快閃記憶體延伸,TLC達到3bit/cell。存儲密度最高,容量是MLC的1.5倍。 造價成本最低, 使命壽命低,讀寫次數在1000~2000左右,是當下主流廠商首選快閃記憶體顆粒。
當前,主流的所謂原廠快閃記憶體顆粒廠商有toshiba東芝、samsung三星、Intel英特爾、micron美光、skhynix海力士、sandisk閃迪等六家晶圓廠,它們及其下屬的子公司生產的快閃記憶體顆粒幾乎占據了全球市場的近九成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