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機械的分類都有哪些
機械指的是利用力學原理組成的各種裝置。機械的分類:
(1)動力機械將已有的機械能或其他非機械能轉換成可利用的機械能。動力機械包括風力機械、水力機械、熱力發動機(汽油機、柴油機、煤氣機、汽輪機)、電動機、氣動馬達、液壓馬達等。
(2)能量變換機械將機械能變換為某種非機械能或用機械能來做特定工作。能量變換機械包括發電機、熱泵、液壓泵、壓縮機等。
(3)工作機械利用人、畜或動力機械提供的機械能改變工作對象(原料、工件或工作介質)的物理狀態、性質、結構、形狀、位置等。
工作機械覆蓋了幾乎所有目前在各行各業使用的機械,其大類包括農業機械、林業機械、礦山機械、冶金機械、化工機械、紡織機械、運輸機械等及各種通用機械。農業機械包括農用動力機械、農田建設機械、土壤耕種機械、表土耕種機械、種植和施肥機械、植物保護機械、農田排灌機械、作物收獲機械、農產品加工機械等。林業機械包括營林機械、木材生產切割機械、林業起重輸送機械等。
礦山機械包括采礦機械(採掘機械、採煤機械、石油鑽采機械)、選礦機械(破碎機械、粉磨機械、篩分機械、分選機械、脫水機械)等。冶金機械包括煉鐵機械、煉鋼機械、軋鋼機械等。
化工機械包括物料輸送設備(流體輸送設備、氣體輸送設備)、固體輸送設備、換熱器及換熱塔設備等。紡織機械包括紡紗機械、織造機械、染整機械等。運輸機械包括普通車輛、越野車輛、工程車輛、農用車輛等。各種機械都是人工製造的實體組合,並進行機械能的轉換或機械能的利用。
根據機械內部組件之間是否有相對運動,可分為機器和設備。機器在其組成件之間有確定的相對運動和力的傳遞以及機械能的轉換和利用。設備其組成零部件之間沒有相對運動,也沒有機械能的轉換和利用,如蒸汽發生器、凝汽器、換熱器、反應塔、精餾塔、各種壓力容器等。
機械是現代社會進行生產和服務的五大要素(即人、資金、能量、材料和機械)之一,並且能量和材料的生產必須有機械的參與。經濟的發展得益於以相關自然科學為理論基礎,結合在生產實踐中積累的技術經驗,開發、設計、製造、安裝和使用的各種機械。據統計,發達國家60%~70%的財富來源於製造業生產的產品,而製造業的主要支柱正是機械。
❷ 金屬材料的機械性能包括哪些
常說的機械性能主要有:彈性、塑性、剛度、時效敏感性、強度、硬度回、沖擊韌性答、疲勞強度和斷裂韌性等。
彈性:金屬材料受外力作用時產生變形,當外力去掉後能恢復其原來形狀的性能。
塑性:金屬材料在外力作用下,產生永久變形而不致引起破壞的能力。
剛度:金屬材料在受力時抵抗彈性變形的能力。
強度:金屬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抵抗變形和斷裂的能力。
硬度:金屬材料抵抗更硬的物體壓入其內的能力。
沖擊韌性:金屬材料抵抗沖擊載荷作用下斷裂的能力。
疲勞強度:當金屬材料在無數次重復或交變載荷作用下而不致引起斷裂的最大應力。
斷裂韌性:用來反映材料抵抗裂紋失穩擴張能力的性能指標。
機械性能是金屬材料的常用指標的一個集合,是機械類產品設計中使用的重要材料性能指標。在一般用途機械產品中,機械零件都是在常溫、常壓和非強烈腐蝕性介質中使用的,因此一般不考慮特種使用狀態下的特殊要求。但是由於機械產品的用途千差萬別,在使用過程中各機械零件所承受得載荷情況也是各不相同,因此在產品設計中選用的具體材料力學性能指標略有差異。
❸ 外力、內力和應力
(一)外力和內力
力是物體間的相互作用,這種作用使物體的機械運動狀態發生改變。力是矢量,基本要素是大小、方向和作用點。在力的圖示中用帶箭頭的線段代表力:線段的長度按一定比例尺表示力的大小;線段一端的箭頭表示力的作用方向;線段的一個端點表示力的作用點。
對一個具體物體來說,力可以分為內力和外力。
外力:是指其他物體作用於所研究的物體上的力。外力又可以進一步分為面力和體力。①面力是指作用在物體表面上的力,如圍岩的壓力、流體壓力、風力及固體間接觸面的作用力。②體力是分布在物體內各質點上的力,如重力、電磁力等。
內力:是物體內質點間的相互作用力。內力又可分為固有內力和附加內力。①固有內力是指沒有外力作用時物體內質點間的相互作用力。正是固有內力使物體保持其形狀和特有的力學性質。②附加內力是在外力的作用下固有內力的改變數。顯然,附加內力引起物體變形。因此,固體力學中所說的內力就是指附加內力。
內力和外力是相對的,視研究尺度不同而有所不同。例如,地心引力對地殼而言是外力,但對整個地球而言則是內力。
在外力作用下,地質體內將產生內力。為確定地質體內某一截面上的內力,通常採用截面法。設一地質體在若干外力作用下處於平衡狀態(圖3-1),沿M-N截面將其分為A、B兩部分。取A部分為分離體。若使A部分保持平衡,截面M-N上必有連續分布的內力與A部分的外力構成平衡力系,這些作用於A部分M-N截面上的內力實際上是B部分對A部分的作用力,稱為M-N截面上的內力。
圖3-1 截面法示意圖
(二)應力
為確定內力在M-N截面上的分布,在截面M-N上O點附近取一微小面積ΔA(圖3-2),在面積ΔA上作用內力Δ,則:
構造地質學(第二版)
Pm稱為該面積上的平均應力。
圖3-2 應力示意圖
顯然,平均應力Pm並不能真正反映ΔP在ΔA上的真正分布狀態,其近似程度與ΔA的大小有關。為求得應力在O點附近的真正分布狀態,將ΔA取極限值,則:
構造地質學(第二版)
P稱為截面M-N上點O處的全應力。
根據力的分解法則,可將全應力P分解為垂直M-N截面的應力——正應力和平行M-N截面的應力——剪應力。通常正應力用σ表示,剪應力用τ表示。根據力的合成原理,則有:
P2=σ2+τ2 (3-3)
國際單位制中,應力單位為帕[斯卡](Pa)(1Pa=1N/m2)。
正應力可使岩石受到壓縮,稱壓應力,用正值表示(σ>0);也可以使岩石受到拉伸,稱張應力,用負值表示(σ<0)。在固體力學和部分構造地質學教科書中,正應力的符號規定與此相反。
剪應力有使物體發生剪切滑移的趨勢。使物體有順時針剪切滑動趨勢的剪應力為負值(τ<0),反之為正值(τ>0)。
❹ 機械波有些哪些基本的性質
A、據機抄械波在介質的襲傳播特點是波源的振動帶動相鄰質點做受迫振動,所以機械波的振幅等於波源的振幅,故A錯誤; B、機械波的傳播速度有介質決定,與波源的無關,故B正確; C、由於靜摩擦力的方向與物體相對運動趨勢的方向相反,並不是與運動的方向相反,故C錯誤; D、動摩擦因數取決於相互接觸的兩個物體的材料,還取決於接觸面的粗糙程度,而與接觸面積、運動速度,故D錯誤.故選:B.
❺ 貨物的物理機械性質和化學性質主要有哪些
物理性質是指熔點、密度、導熱和導性能等,機械性質是指力學性能,如強度、硬度、塑性和韌性等,化學性質一般是指抗氧化或耐腐蝕性能等。
❻ 機械知識——什麼是內力
在物體受到外力作用發生變形的同時,在其內部出現的一種抵抗變形的力,這種力就叫內力。
❼ 材料力學中根據構件的什麼來規定內力的正負號,謝謝!
造成構件沿軸線伸長為拉力,軸力圖為正。反之為壓力,為負。應力離開截面為正,反之為負。切應力相對截面上微小區域(靠近內部)產生順時針轉向力矩為正,反之為負。
❽ 幫我解答一下這道簡單高二的物理題
中學來物理中關於「機械自能守恆定律」的成立條件的描述有局限性:局限在物體與地球、物體與彈簧或物體與地球和彈簧之間,如果出現如你題目所述的多物體的相互作用,則必須考慮內力的性質:保守力和非保守力。
如果內力只有保守力,如萬有引力、彈力等,則系統機械能守恆;
如果內力中有非保守力,如摩擦力,則需判斷非保守力是否做功,若非保守力做功,則系統機械能不守恆;若非保守力不做功,則機械能守恆。
一樓說到「電場力」是保守力,這沒錯,但有電場力做功時,機械能也是不守恆的,守恆的是系統的「動能、重力勢能、彈性勢能和電勢能」的總和
祝你愉快!
❾ 作用在機械繫統上的內力和外力個有哪些
機械能守恆指只在重力(或只在彈力)作用下物體的機械能在轉化過程中總能回量不變。
由於勢能答是物體由於相對於地球的位置而具有的能,所以勢能是物體和地球組成的整個系統所具有的能。則重力是這個系統內的力,所以外力就是指除物體和地球外的其它一切物體對系統內的兩個物體所施加的力。
所以如果有外力做功,則系統的機械能一定不守恆,即使外力做的總功的代數和為0也不能說是機械能守恆。
一個很簡單的例子:在不光滑水平面上,用力拉著物體勻速前進,考察物體的運動情況,我們發現在水平方向上,拉力做正功,但摩擦力做與正功大小相等的負功,所以拉力與摩擦力的合力做功為0,或者說拉力與摩擦力所做的總功為0。但這個運動中根本就沒有物體的動能與勢能的相互轉化,所以也就根本談不上機械能守恆。
在這個例子中,只有一個力是由重物和地球組成的系統所受的外力,這個外力就是起重機的拉力。所以重物在拉力的作用下,重力勢能增大而動能不變,總的機械能增大,不守恆了。
注意:這個例子中的重物受到的重力是系統的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