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移栽樹木怎樣提高成活率高
這樣移復栽樹木,成活制率比較高:
1、選擇適宜的移栽時間:在秋季落葉後一周左右(11月中下旬),或春季發芽前半個月左右(魯南地區3月中旬),這兩個時期移栽樹木,成活率比較高。
2、移栽技術要點:提前挖好大樹穴;移栽樹木時,樹上要進行適度修剪(留枝量1/2-1/5左右——根據樹體大小),挖樹時根系盡量保留完整,保持合適的根冠比,可以提高移栽成活率;移栽立即澆透水,5-7天左右再澆第二水;以後每隔7-10天澆一次水,直到雨季來臨;移栽大樹,要設立支柱,防止傾斜。
『貳』 雪松移栽怎樣做成活率高
移植雪松應在春季葉芽剛要萌動時。此時根系幾乎處於休眠狀態,樹液流動緩慢,生理活動微弱,移植對雪松的影響較小。移植後,氣溫逐漸上升,根系由休眠狀態過渡到生長狀態,樹液流動加速,生理活動增強,新芽在移植之後萌動,新根在移植之後生長。
如移植過晚,移植過程干擾了雪松正在進行的各項生理活動,會造成失水、落葉、干枝、樹皮外流松汁等現象,不利於成活。
雪松為喜陽樹種,雖有一定的耐陰能力,但最好有充足的光熱,否則生長不良。因此移植雪松以背風向陽處為最佳,例如在一些建築物的陽面種植。此處陽光充足,無風,溫度較高,對雪松的生長和今後安全越冬非常有利。如需在建築物的陰面種植,應避開陰影區,至少頂端要避開陰影區,以保證頂端充足的光照。雪松耐旱能力較強,忌積水,所以移植雪松應選擇排水較暢的地方,或移植在人工營造的高凸地面。
選擇生長旺盛、健壯、無病蟲害、樹形美觀的植株,在樹乾的陽面做好標記,以防移植時陰陽錯位。起球一定要小心,盡量少傷根。雪松為淺根系樹種,4米高的雪鬆起60厘米的土球即可。土球完整無損是移植成功的關鍵,起球後要立即用草繩密扎,樹冠稍做收攏,以便運輸。
樹冠不折不損,運輸最好用密封的車廂。
一方面防止水分散失,另一方面防止沿途風吹摔打,使枝葉受到機械損傷,造成落地折枝。以4米高的雪松、土球60直徑厘米為例,樹穴以長1.5米,寬1.5米,深1.3米為宜。挖好後向內填30厘米的爐渣做滲水層,在爐渣上面鋪一層草苫,以免上半部的土壤因澆水而使泥土流入爐渣縫隙。草苫上用沙壤土、表層園土、爐渣按2∶1∶1的比例混合均勻,再摻些腐熟的有機肥料或者采法特菌劑調理土壤,可改變雪松移植地周圍鹽鹼的小環境,有利於根系生長。
將該土填入樹穴,夯實至地面55厘米。之後將沙壤土、表層園土、爐渣按2∶1∶1的比例混合均勻填入樹穴,夯實至距地面45厘米。
將雪松輕輕地放入樹穴內,如使用吊車注意不要擦傷樹皮,轉動方向,使其陽面向南。將草繩切斷、抽出,保證雪松生出新根後直接與土壤接觸。在土球周圍填入混合土,踏實,這樣斷根處不會直接與肥土接觸,不易產生爛根。
然後再填入混合土,因土球直徑60厘米,種植後,土球高出地面15厘米,用混合土培成土堆,踏實。
用三根木棍將雪松主幹緊緊系住,下端深埋入土,做到風大樹干不搖,雨大樹干不倒。
第一次澆水一定要圍大坑,澆透水,可將溶解的10克生根劑隨水澆入樹穴,以促生新根。20天之後再澆一次水即可。
因移植時土球高出地面15厘米,以土球為中心圍成一個土堆,直至樹穴周圍,便於排水。
如春天風大最好搭建風障。移植之後半個月之內要堅持給樹體噴霧,每天3至4次,但地面不能積水,以保證樹體對水分的需要,以後根據天氣情況噴霧次數酌情遞減。
雪松有一定的耐寒能力,但新移植的雪松一定要防寒1至2年。入冬後,搭建牢固的防風屏障,在南面向陽處留一開口,接受陽光照射。另外,在地面上覆蓋一層稻草,以防根部受凍。只要每一個環節都嚴格按要求做,成活率是很高的。
『叄』 機械化育苗的主要優點是什麼存在哪些問題
機械化育苗的主要優點如下:
(1)節約能源 機械化育苗採取了專業化生產,集中育苗和集中供暖,避免了分散育苗造成的能源浪費。
(2)節約勞力 由於播種、噴水、噴肥實現了機械化,可以節省勞動力。傳統育苗每人只能管理25000株苗,機械化育苗每人可管理7萬~8萬株苗。由於採用育苗盤,重量輕,便於遠距離運輸。傳統育苗每個育苗土塊重0.8~1千克,而機械化育苗每株只有35~50克重,僅為前者的1/20。
(3)節省育苗面積 傳統育苗667米2地只能育5萬株苗,機械化育苗則可育25萬株以上。
(4)節約種子 機械化育苗可精量播種,每穴1粒,用種量只相當於常規育苗的1/5~1/10。番茄667米2地用種量只有10~20克。
(5)成活率高 機械化育苗移栽時不傷根,成活率高達100%,並且定植後緩苗時間短。
(6)提早成熟 機械化育苗雖然苗齡短,葉片比常規育苗少2~3片葉,但據試驗菜花32天苗齡比常規43天苗齡定植後生長快,成熟早。
機械化育苗在我國已開始發展,雖然應用面積不大,但已在生產上發揮了一定的作用。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是:設備利用率不高,生產者還沒有完全習慣採用機械化育成的苗;設備不配套,目前國內生產的育苗盤質量較差,使用壽命較短;機械化育苗所用的種子要求發芽率在90%以上,而目前國內種子加工質量仍不過關,發芽率較低,從而花費了補苗的勞力。
『肆』 為什麼幼齡樹比成年樹移栽的成活率要高請回答詳細一點,最好列出4到5個點。謝謝!
之所以,幼齡樹比抄成年樹移栽襲的成活率要高,原因是:
1、幼齡樹比成年樹的生長勢要強,抗逆性更好;
2、幼齡樹的根系比成年樹的根系小,移栽時根系相對比較完整(毛細根較多);
3、幼齡樹的樹冠比成年樹的樹冠要小得多,生長點要少,對於水分、養分的需求量少;
4、幼齡樹比成年樹的樹冠小,不容易被大風吹動,根系與土壤能夠密切接觸,生根更快;
5、移栽後,幼齡樹比成年樹的根冠比更協調,水分、養分供應更充足,所以成活率更高,生長勢更旺。
『伍』 為什麼移栽植物要帶一定的土壤
一些珍貴的和不易成活的花木移栽時帶上母土土球,就能大大提高移栽成活率是什麼道理?
一、保護根系少受損傷。根系是花木吸收水分和養分的主要器官。挖掘花木時母土土球外的根系大部被切斷或損傷,而土球范圍內的根系卻能被完整地保護下來。這部分根系的吸收供應功能,對維持植株生命的最起碼要求就有了一定程度的保障。
二、帶母土土球花木根系不裸露,免受風吹日曬失水萎蔫,根系從挖掘到定植始終保持鮮活狀態,恢復吸收功能快。據試驗,1年生側柏裸根苗在春季陽光下,曬半小時成活率為81.6%、1小時為67%、2小時為60%、4小時為3.1%。由此可見,保護苗木根系不受外界不利影響是何等重要。
三、帶母土土球可把與花木根系形成共生的菌根、土壤微生物、有益動物隨植株遷徙,利於花木移栽後的成活生長。
四、帶母土土球使花木異地栽植獲得一個過渡環境。未移栽之前,花木與原生地的土壤PH值、無機養分含量等土壤環境結成統一體。當把花木由原生地移到異地定植時,定植地的土壤環境不盡與原生地相同,甚至差異很大,花木對定植區新環境有一個馴化適應過程,母土土球為這個過程提供了過渡期的小環境,不至於因移植區與原生地環境相差懸殊,花木一下適應不了而導致移栽失敗。這一點對個體大的花木移栽尤為重要。
五、帶母土土球移栽花木,使花木在相對的時空內仍然保持著與在原生地相似的生存條件,把花木正常生長受到的影響減小到最低程度。這就是諺語說的「移栽花木不讓花木知道」。
六、帶母土土球移栽植株穩定性好。土球內根土密結抱成一團,形成一個穩固的球體。球體的重力作用牢牢把握著移栽植株不易受外力作用產生搖晃或傾斜倒伏,縮短移栽花木的緩苗期。
所以移栽花木帶母土土球比不帶土球移栽的成活率高、生理機能恢復快、受益早。
『陸』 修枝去葉為什麼有利於新種樹木成活或帶土移植為什麼有利於樹木成活
我也是初一的 答過這道題 應是:減少它的蒸騰作用.
『柒』 為了提高移栽植物的成活率,需要採取什麼措施為什麼
措施:
用一個改進澆水的方法:由下往上澆,由里往外澆,用塑料水管接上一節鐵管,插入新移植的花木土層深處澆水。
苗木栽種時不宜栽種過深,宜淺栽種高培土
生根劑的使用
原因(對應數字編號):
這樣就能徹底澆透,能有效的防治了花木底部乾枯。
易於根系快速生長,縮減了苗木的反活時間,能促使苗木快速生根 。
生根劑是目前苗木移栽中常用到的化學制劑,目的是為了讓移栽受損的苗木根系迅速恢復生長,也是保證苗木成活的關鍵。生根劑能促進植物快速生根,提升植物成活率的營養葯劑。
(7)為什麼機械移栽成活率高擴展閱讀:嫁接移植
嫁接,是植物的人工繁殖方法之一。即把一種植物的枝或芽,嫁接到另一種植物的莖或根上,使接在一起的兩個部分長成一個完整的植株。嫁接的方式分為枝接和芽接。嫁接是利用植物受傷後具有愈傷的機能來進行的。
原理:
嫁接也就是無性繁殖中的營養生殖的一種。嫁接時應當使接穗與砧木的形成層緊密結合,以確保接穗成活。接上去的枝或芽,叫做接穗;被接的植物體,叫做砧木或台木。接穗時一般選用具2到4個芽的苗,嫁接後成為植物體的上部或頂部,砧木嫁接後成為植物體的根系部分。
嫁接時,使兩個傷面的形成層靠近並扎緊在一起,結果因細胞增生,彼此癒合成為維管組織連接在一起的一個整體。這就是嫁接的原理。
擴展鏈接:網路-嫁接
『捌』 為什麼在陰天或傍晚移栽幼苗成活率高
陰天或傍晚溫度稍低,空氣濕度較大,蒸騰量小,有利於幼苗成活和緩苗。
『玖』 櫸樹什麼季節移栽成活率比較高謝謝很急
櫸樹以秋季樹木落葉後或春季萌芽前進行移栽較為適宜,而以 1-2 月份為最佳。因為在 這段時間內,樹液已停止流動,其生理活動相當微弱,移栽後體內的水分散失少,因 而成活率高。
『拾』 桃樹怎麼移栽成活率最高
大家都吃過桃子,但是種植是一門技術活,所以本期特傳授以下五點方法:
種植桃樹五個方法:
四、種植後適當施肥
每個坑中可以充分混合0.3千克生物有機肥料和土壤。填充後,可以用手將其提起,這有利於根鬆散並且不會太深。
五、種植後的適當時間澆水
如果最好在秋季播種,以濕土栽培,則可以將芽苗嚴格埋藏,有利於安全越冬,幼苗生長快,成活率高。春季播種後,連續澆水7〜10天,保持水分一次,第二次灌溉後立即用黑色塑料膜覆蓋,這可能會升高溫度,保護土壤水分,殺死草,促進根系生長並在6月進入乾旱多年的澇災時期,要防止雨水,過多的水分,過多的水分,以致根系生長不良和樹體脆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