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機械知識 > 機械材料成品材料一般是什麼

機械材料成品材料一般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1-02-24 12:20:31

機械加工類企業常用的材料有哪些一般遇到的工件處理有哪些

一般的機械廠最常用的是Q235和45鋼,性價比高,一般要求都可以滿足!再好一點,用回40Rr的也比較多!這些都是答普遍使用的,如果有什麼特殊性能要求,這些就不行了!
熱處理也是根據你的零件性能要求安排的。種類很多,比如調質得到較好的綜合性能,淬火能得到較高的硬度,滲碳的效果是芯部韌性好但表面硬度高,滲氮獲得優良的表面性能,焊接件最後退火等等!就看你需要什麼樣的性能了!
若告訴我對零件的要求,或許我可以幫幫!
s45c是高級優質碳素結構鋼,碳鋼中很好的那種!

㈡ 什麼是機械工程材料

用於製造各類機械零件、構件的材料和在機械製造過程中所應用的工藝材料,就是機械工程材料。

人類最先利用的材料是自然材料:石頭、木頭、泥土、獸皮,發明火以後,可以使用陶器和瓷器,青銅是金屬材料的最早使用,煉鐵和煉鋼豐富和發展了機械材料,鋼鐵是機械材料的主要材料,提高鋼鐵等金屬材料的使用性能和加工性能是19世紀20世紀21世紀材料專家的主要研究內容,非金屬材料,如高分子材料和現代陶瓷是21世紀材料工作者的研究目標。

機械工程材料涉及面很廣,按屬性可分為金屬材料和非金屬材料兩大類。金屬材料包括黑色金屬和有色機械工程金屬。有色金屬用量雖只佔金屬材料的5%,但因具有良好的導熱性、導電性,以及優異的化學穩定性和高的比強度等,而在機械工程中佔有重要的地位。非金屬材料又可分為無機非金屬材料和有機高分子材料。前者除傳統的陶瓷、玻璃、水泥和耐火材料外,還包括氮化硅、碳化硅等新型材料以及碳素材料(見碳和石墨材料)等。後者除了天然有機材料如木材、橡膠等外,較重要的還有合成樹脂(見工程塑料)。此外,還有由兩種或多種不同材料組合而成的復合材料。這種材料由於復合效應,具有比單一材料優越的綜合性能,成為一類新型的工程材料。
機械工程材料也可按用途分類,如結構材料(結構鋼)。工模具材料(工具鋼)。耐蝕材料(不銹鋼)、耐熱材料(耐熱鋼)、耐磨材料(耐磨鋼)和減摩材料等。由於材料與工藝緊密聯系,也可結合工藝特點來進行分類,如鑄造合金材料、超塑性材料、粉末冶金材料等。粉末冶金可以製取用普通熔煉方法難以製取的特殊材料,也可直接製造各種精密機械零件,已發展成一類粉末冶金材料。

㈢ 機械行業材料35是什麼材料

你好!
hr(人力資源簡稱人事)是一個職業工種,是每一個行業都會有,只不過你說的「機械行業hr」就是從事機械行業的hr而已
我的回答你還滿意嗎~~

㈣ 機械工程材料包括什麼和什麼四部分

四分法:

  1. 將材料分為金屬材料

  2. 無機非金屬材料

  3. 有機材料

  4. 復合材料四大類。

㈤ 一般機械廠都用哪些材料!

軸類:Q235-A ;45; 40Gr
座類:HT200 ;QT500

㈥ 機械設備的主要原材料是什麼

生產產品用材料,也可以說,產品中含有的材料,都屬於原材料.包括輔助材料(密封圈之類的),要和生產設備\工具分開,生產設備不含在產品裡面,不知道明白了沒有!

㈦ 機械設備(自動化設備)組成零件是什麼材料,是鋼還是鐵還是其他

機械零件基本上是用鋼材,機架等一般用鑄鐵的比較多。理論上零件加工切削加回工即答可,但是現在應該是鍛造後再精加工,這樣的零件強度比切削加工的要好。
零件加工出來並不能成為成品,最為關鍵的是最後的熱處理程序。包括整個零件的熱處理和表面熱處理。
大多數機械零件都有國家標准,在設計時盡量選用標准零件,在市場上很容易找到,也不需要全部找工廠定製,非標零件定製價格一定不便宜的。當然如果是機器人之類,那一定要定製,而且材料也不是普通鋼材。
廠家應該找當地汽車工業較發達的地區,建議在上海找。

㈧ 機械零件的材料都有哪些選擇原則

機械零件是指組成機器的不可拆分的基本單元,如螺栓、螺釘、鍵、帶、齒輪、軸、彈簧、銷等。機械零件分為通用零件和專用零件。通用零件是指能在各種機器中廣泛使用的零件,專用零件是指只能在某一類特定的機器中使用的零件。
一、機械零件常用材料
機械零件的材料有金屬材料、非金屬材料和復合材料。
金屬材料分為黑色金屬材料和有色金屬材料。黑色金屬材料包括各種鋼、鑄鋼和鑄鐵,具有較好的力學性能(如強度、塑性、韌性等),價格相對便宜且容易獲得,而且能滿足多種性能和用途的要求。在各類黑色金屬中,由於合金鋼的性能優良,因而常常用來製造重要的零件。有色金屬材料包括銅合金、鋁合金、軸承合金等,具有密度小、導熱和導電性能好等優點,通常還可用於有減摩、耐磨及耐腐蝕要求的場合。
非金屬材料指塑料、橡膠、合成纖維等高分子材料及陶瓷等。高分子材料有許多優點,如原料豐富、密度小,在適當的溫度范圍內有很好的彈性,耐腐蝕性好等。其主要缺點是容易老化,其中不少材料阻燃性差,總體上講,耐熱性不好。陶瓷材料的主要特點是硬度極高、耐磨、耐腐蝕、熔點高、剛度大以及密度比鋼鐵小等。目前,陶瓷材料已應用於密封件、滾動軸承和切削刀具等結構中。其主要缺點是比較脆,斷裂韌度低,價格昂貴,加工工藝性差等。
復合材料是指用兩種或兩種以上具有明顯不同的物理和力學性能的材料經復合工藝處理而得到所需性能的一種新型材料。例如用玻璃、石墨(碳)、硼、塑料等非金屬材料可以復合成各種纖維增強復合材料。在普通碳素鋼板表面貼附塑料,可以獲得強度高而又耐腐蝕的塑料復合鋼板,主要優點是有較高的強度和彈性模量,而質量又特別小,但也有耐熱性差、導熱和導電性能較差的缺點。此外,復合材料的價格比較貴。所以目前復合材料主要用於航空、航天等高科技領域,在民用產品中,復合材料也有一些應用。
二、機械零件材料選擇原則
從各種各樣的材料中選擇出適用的材料,是一項受多方面因素所制約的工作。在以後的有關章節中,將分別介紹各種零件適用的材料和牌號。下面就金屬材料(主要是鋼鐵)的一般選用原則作一簡介。
選擇機械零件材料的原則是:所需材料應滿足零件的使用要求,有良好的工藝性和經濟性等。
1、使用要求
機械零件的使用要求表現為以下幾點:
(1)零件的工作狀況和受載情況,以及為避免相應的失效形式而提出的要求工作狀況是指零件所處的環境特點、工作溫度、摩擦和磨損的程度等。在濕熱環境或腐蝕介質中工作的零件,其材料應有良好的緩蝕和耐腐蝕的能力,例如選用不銹鋼、銅合金等。工作溫度對材料選擇的影響,一方面要考慮互相配合的兩零件的材料的線脹系數不能相差過大,以免在溫度變化時產生過大的熱應力或者使配合松動;另一方面也要考慮材料的力學性能隨溫度而改變的情況。在滑動摩擦下工作的零件,要提高其表面硬度,以增強耐磨性,應選擇適於進行表面處理的淬火鋼、滲碳鋼、氮化鋼等品種或選用減摩和耐磨性能好的材料。
受載情況是指載荷、應力的大小和性質。脆性材料原則上只適用於製造在靜載荷下工作的零件;在多少有些沖擊的情況下,應以塑性材料作為主要使用的材料;對於表面受較大接觸應力的零件,應選擇可以進行表面處理的材料,如表面硬化鋼;對於受變應力的零件,應選擇耐疲勞的材料;對於受沖擊載荷的零件,應選擇沖擊韌度較高的材料;對於尺寸取決於強度,且尺寸和質量又受限的零件,應選擇強度較高的材料;對於尺寸取決於剛度的零件,應選用彈性模量較大的材料。
金屬材料的性能一般可通過熱處理加以提高和改善,因此,要充分利用熱處理的手段來發揮材料的潛力。對於最常用的調質鋼,由於其回火溫度的不同,可得到力學性能不同的毛坯。回火溫度越高,材料的硬度和強度將越低,而塑性越好。所以在選擇材料的品種時。應同時規定其熱處理規范,並在圖樣上加以註明。
(2)對零件尺寸和質量的限制零件尺寸及質量的大小與材料的品種及毛坯製取方法有關。用鑄造材料製造毛坯時,一般可以不受尺寸及質量大小的限制;而用鍛造材料製造毛坯時,則需注意鍛壓機械及設備的生產能力。此外,零件尺寸和質量的大小還和材料的強重比有關,應盡可能選用強重比大的材料,以便減小零件的尺寸和質量。
(3)零件在整機或部件中的重要程度。
2、工藝要求
要考慮所用的材料從毛坯到成品都能方便地製造出來。例如,結構復雜、尺寸較大的零件難以鍛造,可以採用鑄造或焊接,其材料必須具有良好的鑄造性能或焊接性能。
根據所選的工藝,要考慮材料對該工藝的加工可能性。對於鑄造,要考慮材料的液態流動性、產生縮孔和偏析的可能性等;對於焊接,要考慮材料的焊接性和產生裂紋的傾向等;對於鍛造,要考慮材料的延伸性、熱脆性和變形能力等;對於需要熱處理的零件,要考慮材料的淬透性、淬火變形的傾向性等;對於需經切削加工的零件,要考慮材料的硬度、易切削性、冷作硬化程度和切削後能達到的表面粗糙度等。
3、經濟要求
(1)材料本身的相對價格在滿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應盡量選用價格低廉的材料。這一點對於大批量製造的零件尤其重要。
(2)材料的加工費用當零件質量不大而加工量很大時,加工費用在零件總成本中要佔很大比例。盡管鑄鐵比鋼板價廉,但對於某些單件或小批量生產的箱體類零件來說,採用鑄鐵反而比採用鋼板焊接的成本更高,因為後者可以省掉模具的製造費用。
(3)材料的利用率採用無屑或少切屑加工,如模鍛、精鑄、沖壓等,可以提高材料的利用率。
(4)局部品質原則在很多情況下,零件在其不同的部位上對材料有不同的要求。要想選用一種材料滿足不同的要求,事實上是不可能的,即使可能,價格也非常昂貴。這時,可根據局部品質原則,在不同的部位上採用不同的材料或採用不同的熱處理工藝,使各局部的要求分別得到滿足。例如蝸輪的輪齒必須具有優良的耐磨性和較高的抗膠合能力,其他部分只需具有一般的強度即可,故在鑄鐵輪芯外套用青銅齒圈,以滿足這些要求。又如滑動軸承只在其和軸頸接觸的表面處要求有減摩性,所以只需用減摩材料製成軸瓦,而不必把整個軸承都用減摩材料製造。
局部品質也可以用滲碳、表面淬火、表面噴鍍、表面輾壓等方法獲得。
(5)材料代用以節約貴重、稀有材料由於供應上的原因或經濟性的要求,可以對所選材料用其他材料代用。例如,當強度為主要要求時,可選用強度較高而價格較貴的材料,也可用強度較差而價廉的材料代替,而將結構尺寸適當加大;當耐磨或耐腐蝕為主要要求時,可以不選用耐磨性或防腐性好的材料而選用較差的材料進行各種表面硬化處理或防腐處理;對於稀有材料,也可以用普通材料代替,例如用鋁青銅代替錫青銅製造軸瓦。
(6)材料供應情況從簡化材料品種的供應和儲存出發,對於小批量生產的零件,應盡可能減少同一台機器上使用材料的品種和規格。

㈨ 機械類常用材料有那些代號分別又是怎樣的

鋼的分類
鋼的主要元素除鐵、碳外,還有硅、錳、硫、磷等。鋼的分類方法多種多樣,其主要方法有如下七種:
1、按品質分類 (1) 普通鋼(P≤0.045%,S≤0.050%) (2) 優質鋼(P、S均≤0.035%) (3) 高級優質鋼(P≤0.035%,S≤0.030%)
2、按化學成份分類 (1) 碳素鋼: a.低碳鋼(C≤0.25%);b.中碳鋼(C≤0.25~0.60%);c.高碳鋼(C≤0.60%)。 (2) 合金鋼: a.低合金鋼(合金元素總含量≤5%);b.中合金鋼(合金元素總含量>5~10%);c.高合金鋼(合金元素總含量>10%)。
3、按成形方法分類: (1) 鍛鋼;(2) 鑄鋼;(3) 熱軋鋼;(4) 冷拉鋼。
4、按金相組織分類 (1) 退火狀態的:a.亞共析鋼(鐵素體+珠光體);b.共析鋼(珠光體);c.過共析鋼(珠光體+滲碳體);d.萊氏體鋼(珠光體+滲碳體)。 (2) 正火狀態的:a.珠光體鋼;b.貝氏體鋼;c.馬氏體鋼;d.奧氏體鋼。 (3) 無相變或部分發生相變的。
5、按用途分類 (1) 建築及工程用鋼:a.普通碳素結構鋼;b.低合金結構鋼;c.鋼筋鋼。 (2) 結構鋼 a.機械製造用鋼:(a)調質結構鋼;(b)表面硬化結構鋼:包括滲碳鋼、滲氨鋼、表面淬火用鋼;(c)易切結構鋼;(d)冷塑性成形用鋼:包括冷沖壓用鋼、冷鐓用鋼。 b.彈簧鋼 c.軸承鋼 (3) 工具鋼:a.碳素工具鋼;b.合金工具鋼;c.高速工具鋼。 (4) 特殊性能鋼:a.不銹耐酸鋼;b.耐熱鋼:包括抗氧化鋼、熱強鋼、氣閥鋼;c.電熱合金鋼;d.耐磨鋼;e.低溫用鋼;f.電工用鋼。 (5) 專業用鋼——如橋梁用鋼、船舶用鋼、鍋爐用鋼、壓力容器用鋼、農機用鋼等。
6、綜合分類 (1)普通鋼 a.碳素結構鋼:b.低合金結構鋼 c.特定用途的普通結構鋼 (2)優質鋼(包括高級優質鋼) a.結構鋼:(a)優質碳素結構鋼;(b)合金結構鋼;(c)彈簧鋼;(d)易切鋼;(e)軸承鋼;(f)特定用途優質結構鋼。 b.工具鋼:(a)碳素工具鋼;(b)合金工具鋼;(c)高速工具鋼。 c.特殊性能鋼:(a)不銹耐酸鋼;(b)耐熱鋼;(c)高錳耐磨鋼。
7、按冶煉方法分類 (1) 按爐種分 a.轉爐鋼:(a)酸性轉爐鋼;(b)鹼性轉爐鋼。或 (a)底吹轉爐鋼;(b)側吹轉爐鋼;(c)支持吹轉爐鋼。 b. 電爐鋼:(a)電弧爐鋼;(b)電渣爐鋼;(c)感應爐鋼;(d)真空自耗爐鋼;(e)電子束爐鋼。 (2)按脫氧程度和澆注制度分 a.沸騰鋼;b.半鎮靜鋼;c.鎮靜鋼;d.特殊鎮靜鋼。
我國鋼號表示方法 一、我國鋼號表示方法概述 鋼的牌號簡稱鋼號,是對每一種具體鋼產品所取的名稱,是人們了解鋼的一種共同語言。我國的鋼號表示方法,根據國家標准《鋼鐵產品牌號表示方法》(GB/T221—2000)中規定,並於2000年11月1日開始實施。產品牌號的表示,一般採用採用漢語拼音字母、化學元素符號和阿拉伯數字相結合的方法表示。即: ①鋼號中化學元素採用國際化學符號表示,例如Si,Mn,Cr⋯⋯等。混合稀土元素用「RE」(或「Xt」) 表示。 ②產品名稱、用途、冶煉和澆注方法等,一般採用漢語拼音的縮寫字母表示, ③鋼中主要化學元素含量(%)採用阿拉伯數字表示。採用漢語拼音字母表示產品名稱、用途、特性和工藝方法時,一般從代表產品名稱的漢 語拼音中選取第一個字母。當和另一個產品所選用的字母重復時,可改用第二個字母或第三個字母,或同時選取兩個漢字中的第一個拼音字母。暫時沒有可採用的漢字及漢語拼音的,採用符號為英文字母。

㈩ 機械製造業用的主要原材料是什麼

機械製造業用的主要材料有鑄鐵。

按碳在鑄鐵中存在的狀態及形式的不同,可將鑄鐵分為:

白口鑄鐵:碳絕大部分以在滲碳體狀態存在,斷口亮白色,滲碳體硬而脆,機械中較少應用。

灰鑄鐵:石墨片狀存在

可鍛鑄鐵:團絮狀

球墨鑄鐵:圓球狀

蠕墨鑄鐵:蠕蟲狀

在相同基體組織情況下,其中以球墨鑄鐵的力學性能(強度、塑性、韌性)為最高,可鍛鑄鐵次之,蠕墨鑄鐵又次之,灰鑄鐵最差。但由於灰鑄鐵成本低廉,並具有鑄造性、可加工性、耐磨性及減震性均優良的特點,是工業中應用最廣泛的一種鑄鐵。

(10)機械材料成品材料一般是什麼擴展閱讀:

影響鑄鐵石墨化的因素

鑄鐵的組織取決於石墨化進行的程度,為了獲得所需要的組織,關鍵在於控制石墨化進行的程度。實踐證明,鑄鐵化學成分、鑄鐵結晶的冷卻速度及鐵水的過熱和靜置等諸多因素都影響石墨化和鑄鐵的顯微組織。

1、化學成分的影響

鑄鐵中常見的C,Si、Mn、P、S中,C,Si是強烈促進石墨化的元素,S是強烈阻礙石墨化的元素。實際上各元素對鑄鐵的石墨化能力的影響極為復雜。

其影響與各元素本身的含量以及是否與其它元素發生作用有關 ,如Ti、Zr、B、Ce、Mg等都阻礙石墨化,但若其含量極低(如B、Ce<0.01%,Ti<0.08%)時,它們又表現出有促進石墨化的作用。

2、冷卻速度的影響

一般來說,鑄件冷卻速度趨緩慢,就越有利於按照Fe-G穩定系狀態圖進行結晶與轉變,充分進行石墨化;反之則有利於按照 Fe-Fe3C亞穩定系狀態圖進行結晶與轉變,最終獲得 白口鐵。

尤其是在共析階段的石墨化,由於溫度較低,冷卻速度增大,原子擴散困難,所以通常情況下,共析階段的石墨化難以充分進行。

鑄鐵的冷卻速度是一個綜合的因素,它與澆注溫度、傳型材料的導熱能力以及鑄件的壁厚等因素有關。而且通常這些因素對兩個階段的影響基本相同。

提高澆注溫度能夠延緩鑄件的冷卻速度,這樣既促進了第一階段的石墨化,也促進了第二階段的石墨化。因此,提高澆注溫度在一定程度上能使石墨粉化 ,也可增加共析轉變。

3、鑄鐵的過熱和高溫靜置的影響

在一定溫度范圍內,提高鐵水的過熱溫度,延長高溫靜置的時間,都會導致鑄鐵中的石墨基體組織的細化,使鑄鐵強度提高。進一步提高過熱度,鑄鐵的成核能力下降,因而使石墨形態變差,甚至出現自由滲聯體,使強度反而下降,因而存在一個『臨界溫度』。

臨界溫度的高低,主要取決於鐵水的化學成分及鑄件的冷卻速度.一般認為普通灰鑄鐵的臨界溫度約在1500一1550℃左右,所以總希望出鐵溫度高些。

閱讀全文

與機械材料成品材料一般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路由器上有unknown連接是什麼設備 瀏覽:525
啟辰D50分離軸承多少錢 瀏覽:386
牙機雕刻機與電動工具 瀏覽:208
外匯期貨交易實驗裝置 瀏覽:791
設備投資怎麼算 瀏覽:95
好的攝影器材有哪些 瀏覽:463
溫州新五金製品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293
錦州五金機電城出租出售 瀏覽:417
卡爾蔡司公司有哪些醫學器材 瀏覽:261
重慶市機械鑿打岩石套什麼定額 瀏覽:557
閥門外面加個框是什麼意思 瀏覽:756
會議設備系統哪裡有 瀏覽:340
列印室需要哪些設備多少錢 瀏覽:577
通用型機床設備加工用於什麼 瀏覽:290
書畫工具箱套裝 瀏覽:772
燃燒固體需要哪些儀器 瀏覽:969
2213ktn1是什麼軸承 瀏覽:640
電腦固體硬碟怎麼加機械硬碟 瀏覽:197
崑山汽車門板超聲波焊接機怎麼樣 瀏覽:787
發說說怎麼隱藏設備 瀏覽: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