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機械知識 > 心肌機械什麼意思

心肌機械什麼意思

發布時間:2021-02-23 17:36:49

❶ 心肌有什麼特點

由心肌細胞構成的一種肌肉組織。廣義的心肌細胞包括組成竇房結、房內束、房室交界部、房室束(即希斯束)和浦肯野纖維等的特殊分化了的心肌細胞,以及一般的心房肌和心室肌工作細胞。
心肌 - 結構特徵
在結構上具有以下幾個特徵:

1、心肌細胞為短柱狀,一般只有一個細胞核,而骨骼肌纖維是多核細胞。心肌細胞之間有閏盤結構。該處細胞膜凹凸相嵌,並特殊分化形成橋粒,彼此緊密連接,但心肌細胞之間並無原生質的連續。心肌組織過去曾被誤認為是合胞體,電子顯微鏡的研究發現心肌細胞間有明顯的隔膜,從而得到糾正。心肌的閏盤有利於細胞間的興奮傳遞。這一方面由於該處結構對電流的阻抗較低,興奮波易於通過;另方面又因該處呈間隙連接,內有15~20埃的嗜水小管,可允許鈣離子等離子通透轉運。因此,正常的心房肌或心室肌細胞雖然彼此分開,但幾乎同時興奮而作同步收縮,大大提高了心肌收縮的效能,功能上體現了合胞體的特性,故常有「功能合胞體」之稱。

2、心肌細胞的細胞核多位於細胞中部,形狀似橢圓或似長方形,其長軸與肌原纖維的方向一致。肌原纖維繞核而行,核的兩端富有肌漿,其中含有豐富的糖原顆粒和線粒體,以適應心肌持續性節律收縮活動的需要。從橫斷面來看,心肌細胞的直徑比骨骼肌小,前者約為15微米,而後者則為100微米左右。從縱斷面來看,心肌細胞的肌節長度也比骨骼肌的肌節為短。

3、在電子顯微鏡下觀察,也可看到心肌細胞的肌原纖維、橫小管、肌質網、線粒體、糖原、脂肪等超微結構。但是心肌細胞與骨骼肌有所不同:心肌細胞的肌原纖維粗細差別很大,介於0.2~2.3微米之間;同時,粗的肌原纖維與細的肌原纖維可相互移行,相鄰者又彼此接近以致分界不清。心肌細胞的橫小管位於Z線水平,多種哺乳動物均有縱軸向伸出,管徑約0.2微米。而骨骼肌的橫小管位於A-I帶交界處,無縱軸向伸出,管徑較大,約0.4微米。心肌細胞的肌質網叢狀居中間,側終池不多,與橫小管不廣泛相貼。總之,心肌細胞與骨骼肌細胞在形態和功能上均各有其特點。

心肌 - 電生理特性
心肌心肌細胞的結構特徵決定了心肌的生理特性。
1、自律性 動物的心臟在適宜的離子濃度、滲透壓、酸鹼度、溫濕度以及充分的氧氣和能源供應等條件下,即使除去所有的神經,甚至在離體條件下,它仍然能夠保持其固有的節律性收縮活動。即心肌本身具有自動節律性,簡稱自律性。絕大多數脊椎動物心肌的自律性是肌源性的,而不是神經源性的。雞胚在孵化後的第2天,尚無神經纖維長入,就已經出現自律性舒縮活動。心肌細胞經過組織培養過程而新生一代的心肌細胞也有自律性。這些都是有力的證據。但在無脊椎動物,如有些節肢動物,其心肌的自律性是神經源性的,如鱟就是一例。但鱟在胚胎發育階段,心搏自律性也是肌源性的,直到第28天神經發育完善以後,它的管狀心臟的自律性搏動才變成神經源性的;切斷神經後會使心搏停止。乙醯膽鹼可使成年鱟心的搏動加速,而在胚胎期的鱟心則對乙醯膽鹼無反應。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中的軟體動物、被囊動物的心搏自律性屬肌源性;環形動物、昆蟲綱動物的心搏多屬神經源性。蜜蜂、蝗蟲、蟋蟀、蟑螂的心搏都受外部神經和激素的調節,有些昆蟲如蠶的心似有幾個起搏點,因此常發生逆行性搏動。在生理情況下,哺乳動物心臟的起搏傳導傳統中,自律性最高的是竇房結起搏細胞,其起搏節律在整體情況下,因受神經的調節而保持於每分鍾70次左右(在成年人)的竇性心律水平。房室交界部和浦肯野纖維的自律性次之,分別為40~55次/分鍾及25~40次/分鍾;心房肌和心室肌無自律性。

2、興奮性及興奮時的電位變化 心肌細胞興奮時與骨骼肌和神經細胞一樣,會產生動作電位,其興奮性也經歷一系列的時相性變化。但心肌的動作電位又有其特點。以心室肌為例,它從去極化到復極化的全過程,可分為0、1、2、3、4共5個時相,0期為去極化過程,其餘4個期為復極化過程。心室肌的復極化過程很長,一般可達300~350毫秒。並在2 期出現電位停滯於零線附近緩慢復極化的平台,這是心室肌動作電位區別於骨骼肌的顯著特點。

心肌心肌細胞興奮時會產生動作電位,這種電位變化與骨骼肌、神經細胞的動作電位大致相似。都可以表現為靜息電位和興奮時的動作電位。心肌細胞膜主要由類脂質和蛋白質分子構成。靜息時膜表面任何兩點都是等電位的,但在膜內和膜外卻存在著明顯的電位差,用細胞內微電極記錄到的靜息電位約為90毫伏,膜外電位為正,膜內的為負。當心肌細胞受刺激而興奮時,興奮處膜電位發生反極化,即膜外電位暫時變負,膜內電位暫時變正,興奮後又可恢復原來的極化狀態,這叫再極化或復極化。心肌細胞動作電位與骨骼肌動作電位的主要區別是前者持續時間長,特別是再極化過程持續時間長,一般可達200~300毫秒,形成平台,心肌細胞動作電位的持續期大體相當心肌細胞的收縮期。動作電位最先出現的鋒電位可達+10到+30毫伏心肌動作電位的持續時程隨心率的變化而改變;心率越快動作電位的持續期相應縮短,一般動作電位的持續期約為兩次心搏間期的1/2。 心肌電生理心肌興奮後膜內電位恢復到 -55毫伏段以前這時間內,任何強大的刺激都不會再引起心肌興奮,這段時間叫絕對不應期,當膜內電位由-55毫伏恢復到-66毫伏左右時,如果第二個刺激足夠強的話,可引起膜的部分去極化,但不能傳播(局部興奮),即不能引起可傳播的動作電位,這段時間叫做有效不應期。從有效不應期之末到復極化基本完成 (膜內電位恢復到-80毫伏左右)的這段時間叫相對不應期,此時閾值以上的第二個刺激可引起動作電位。相對不應期之後有一段時間心肌細胞的興奮性超出正常水平,叫做超常期,此時閾下強度的刺激也能引起細胞的興奮,產生動作電位。可見心肌動作電位可以精確地反映其興奮的變化,持續的平台反映很長的不應期。心室肌特長的不應期有重要的生理學意義,它可以確保心搏有節律地工作而不受過多刺激的影響,不會像骨骼肌那樣產生強直收縮從而導致心臟泵血功能的停止。心房肌的絕對不應期短得多,僅僅150毫秒,從而常可產生較快的收縮頻率,出現心房搏動或心房顫動。心房的相對不應期和超常期均為30~40毫秒,但它的有效不應期較長,約200~250毫秒。這一特性有利於心臟進行長期不疲勞的舒縮活動,而不致於像骨骼肌那樣產生強直收縮而影響其射血功能。

心肌3、傳導性 心肌細胞具有傳導興奮的特性。正常心臟的節律起搏點是竇房結,它所產生的自動節律性興奮,可依次通過心臟的起搏傳導系統,而先後傳到心房肌和心室肌的工作細胞,使心房和心室依次產生節律性的收縮活動。心肌的興奮在竇房結內傳導的速度較慢,約0.05米/秒;房內束的傳導速度較快,為1.0~1.2米/秒;房室交界部的結區的傳導速度最慢,僅有0.02~0.05米/秒;房室束及其左右分枝的浦肯野纖維的傳導速度最快,分別為1.2~2.0及2.0~4.0米/秒。

心肌 - 機械生理特徵
心肌收縮收縮性是心肌的一種機械特性。
收縮性 心臟的節律性同步收縮活動是心肌的又一重要生理特性。首先,由於心肌有較長的有效不應期和自動節律性;同時,心房肌和心室肌又各自作為功能合胞體,幾乎是同時地產生整個心房或心室的同步性收縮,使心房或心室的內壓快速增高,推動其中的血液流動,從而實現血液循環的生理功能。總之,心房和心室肌肉的節律性、順序性、同步性收縮和舒張活動是心臟實現其泵血功能的基礎。

心肌的收縮性與自律性、興奮性、傳導性共同決定著心臟的活動。

1.正常情況下,竇房結的自律性最高,它自動產生的興奮依次激動心房肌、房室交界、房室束及其分支和心室肌,引起整個心臟興奮和收縮。由於竇房結是正常心臟興奮的發源地,又是統一整個心臟興奮和收縮節律的中心,故稱為心臟的正常起搏點。故由竇房結控制的心跳節律,稱為竇性節律。而正常情況下,竇房結以外的心臟自律組織因受竇房結興奮的控制,不表現其自律性,故稱為潛在起搏點。

竇房結對其它潛在起搏點的控製作用,一般是通過搶先佔領和超速抑制兩種方式實現的:

搶先佔領:由於竇房結的自律性最高,4期自動除極的速度最快,所以在潛在起搏點4期自動除極到達閾電位水平之前,竇房結傳導來的興奮已促使整個心臟興奮和收縮,故正常時潛在起博點自律性無法表現出來,在心臟內興奮傳導過程,它們僅起到傳導興奮的作用。

超速抑制:竇房結對於潛在起博點還可以產生一種直接的抑制,潛在起博點受到其自身固有自律性更高的節律性所激動時,其自身的節律性就受到抑制。這就是超速驅動抑制,簡稱超速抑制。這種抑制的程度與兩個起搏點之間自動興奮的頻率差呈平行關系,頻率差越大,抑制效應越強;頻率越小,抑制效應越弱。

2.影響自律性的因素4期自動除極是自律性形成的基礎。因此,自律性的高低取決於4期自動除極的速度和最大舒張電位和閾電位的差距。

心肌(1)4期自動除極的速度:如果4期自動除極速度快,從最大舒張電位到閡電位所需的時間縮短,單位時間內產生興奮的次數增多,自律性增高;反之,4期自動除極速度慢,從最大舒張電位到閾電位的時間延長,單位時間內產生興奮的次數減少,則自律性降低。

(2)最大舒張電位大小:最大舒張電位絕對值小,離閾電位近,自動除極達閾電位的的間縮短,自律性增高;反之,最大舒張電位絕對值大,離閾電位遠,自動除極達閾電位的的間延長,自律性降低。

(3)閾電位水平:閾電位水平下移(絕對值增大),與最大舒張電位的差距減小,自動除極達閾電位的時間縮短,自律性增高;反之閾電位水平上移(絕對值減小),與最大舒張電位的差距加大,自動除極達閾電位的時間延長,則自律性降低
心肌 - 病變
通常指病因不能明確的心肌疾病稱特發性心肌病,主要為擴張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限制型心肌病和致心律失常型心肌病。其中以擴張型心肌病和肥厚型心肌病較為常見。

❷ 心電機械分離是什麼意思啊拜託各位了 3Q

所謂電—機械分離即心抄電圖仍顯示有規律的代表心肌除極和復極過程的P-QRS-T波型,但心臟卻無有效的收縮,即未能完成足夠的機械功,這個結果也被稱為「能力的衰竭」。常表現為起搏點向下移位,即竇房結的起搏功能逐漸被心房所代替,以後又為房室交界區所代替接著出現室性心律,最終發生心室停搏。

❸ 心臟機械瓣膜為何容易出現卡瓣

現在的醫學這么發達,人造機械瓣膜,都更新了好幾代了,非常成熟,不會出卡瓣,我心臟主動脈關閉不全,我換的是人工機械瓣,到現在為止,都很好,主要要選好醫院

❹ 心電機械分離是什麼意思啊

通俗的說:就是心臟已經不工作了,心電圖上顯示的是心肌細胞的一些電活動,心臟已經沒有泵血功能了。也就是說可以宣布臨床死亡了。

❺ 什麼是心肌病

心肌病是一組異質性心肌疾病,由不同病因引起心臟機械和電活動的異常,表版現為心室不適當權的肥厚或擴張。嚴重心肌病會引起心血管性死亡或進展性心力衰竭。心肌病通常分為原發性心肌病和繼發性心肌病,其中原發性心肌病包括擴張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限制型心肌病、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和未定型心肌病。繼發性心肌病指心肌病是全身性疾病的一部分。

❻ 機械心臟的簡介

沒有心跳也能生存,這一奇跡近日在加拿大一心臟病患者身上呈現。在成功移植新型機械心臟手術後,這名現年65歲的男子成為首位在沒有脈搏的狀況下仍能生存的加拿大患者,該移植技術因此被世界醫學界譽為一項重大突破。
熱拉爾·郎之萬
沒有脈搏「活得很好」
加拿大麥基爾大學健康中心12月13日舉行新聞發布會,倫佐·切切里博士和納迪婭·詹內蒂博士共同宣布了這項醫學突破。健康中心發言人伊恩·波普爾說,接受機械心臟移植的患者名叫熱拉爾·郎之萬。幾個月前,郎之萬因心臟病發作導致心力衰竭,11月23日入院進行心臟手術。由於他患病後過度消瘦,血壓很低,體格狀況不佳,醫生們認為患者不適合接受心臟移植手術。因此,植入機械心臟成為拯救郎之萬生命的唯一辦法。
目前,郎之萬恢復狀況良好。「郎之萬對自己沒有脈搏的現狀可能多少感覺有點不踏實,」波普爾說,「不過事實證明,他現在活得很好。」
機械心臟壽命至少10年
這次手術成功,還要歸功於新型醫學裝置———機械心臟。它通過一個內置渦輪,將人體血液從左心室通過動力泵輸送到主動脈,之後憑借安裝在腹部的電源提供的動力,向身體各個部位不間斷供血。「持續不斷的血流不會產生脈動。」切切里說。
切切里還說,事實上,機械心臟內部的磁場,使得渦輪在懸浮的狀態下運轉,因而不會產生任何摩擦,也不會有任何零件磨損,這樣看來,動力泵應該有較長使用壽命。
據估計,這種名為「心臟伴侶」的機械心臟的使用壽命至少為10年,比其他同類產品壽命更長,與接受人類心臟移植的患者存活壽命相比,也毫不遜色。
有望替代心臟移植
包括郎之萬在內,加拿大共進行過4例機械心臟移植手術,其他3例均未成功。
據機械心臟製造商、美國Thoratec公司一名發言人介紹,歐洲和美國有約400名患者接受過機械心臟移植手術,但術後身體恢復狀況良好的,郎之萬還是第一例。
醫生們相信,機械心臟有望成為普通心臟移植手術的替代物,給心臟病患者提供新的治療途徑。

❼ 心肌電激動 是什麼意思

心臟是有電活動的,心肌細胞膜通過離子的內外移動產生電流,使細胞興奮,通過興奮-收縮偶聯機制,使心肌細胞收縮,進而心臟泵血。

❽ 機械心臟的原理

它通過一個內置渦輪,將人體血液從左心室通過動力泵輸送到主動脈,之後憑專借屬安裝在腹部的電源提供的動力,向身體各個部位不間斷供血,持續不斷的血流不會產生脈動。機械心臟內部的磁場,使得渦輪在懸浮的狀態下運轉,因而不會產生任何摩擦,也不會有任何零件磨損,這樣看來,動力泵應該有較長使用壽命。

閱讀全文

與心肌機械什麼意思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超聲波清洗器是什麼意思 瀏覽:800
百花工具箱 瀏覽:619
大神工具箱下載地址 瀏覽:277
魅工具箱主題破解版 瀏覽:428
一片兩片三片閥門有什麼區別 瀏覽:853
泰豐電動工具有限公司 瀏覽:200
自由落體實驗儀裝置 瀏覽:551
機械手抓力如何確定的 瀏覽:78
管道長度是否包含法蘭閥門 瀏覽:229
如何區分國產設備與進口設備 瀏覽:869
汽車軸承響怎麼更換 瀏覽:413
機床x軸非法電流迴路怎麼處理 瀏覽:722
起重機械安全裝置圖解 瀏覽:171
支付寶拉新怎麼破解設備限制 瀏覽:89
軸承怎麼炒 瀏覽:969
凌渡前輪軸承總成怎麼樣更換 瀏覽:95
什麼設備會用到鈑金 瀏覽:310
小區里自來水閥門壞了怎麼換 瀏覽:76
植保設備是什麼 瀏覽:938
鋼板中間怎麼安裝軸承 瀏覽:8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