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誰知道機械開挖與人工開挖有哪些配合原則
在開挖施工過程中人工開挖和機械開挖的配合問題一般要遵循以下幾條原則和方法:
1.對大型基坑土方,宜用機械開挖,基坑深在5m內,宜用反鏟挖土機在停機面一次開挖,深5m以上宜分層開挖或開溝道用正鏟挖土機下入基坑分層開挖,或設置鋼棧橋,下層土方用抓鬥挖土機在棧橋上開挖,基境內配以小型推土機堆集土。對面積很大、很深的設備基礎基坑或高層建築地下室深基坑,可採用多層同時開挖方法,土方用翻斗汽車運出。
2.為防止超挖和保持邊坡坡對積確,機械開挖至按近設計坑底標高或邊坡邊界,應預留80~50cm厚土層,用人工開挖和修坡。
3.人工挖土,一般採取分層分段均衡往下開挖,較深的坑(槽),每挖1m左右應檢查邊線和邊坡,隨時糾正偏差。
4.對有工藝要求,深入基岩面以下的基坑,應用邊線控制爆破方法松爆後再挖,但應控制不得震壞基岩面及邊坡。
5.如開挖的基坑(槽)深於鄰近建築基礎時,開挖應保持一定的距離和坡度,以免在施工時影響鄰近建築基礎的穩定。如不能滿足要求,應採取在坡腳設擋牆或支撐進行加固處理。
6.挖土時注意檢查基坑底是否有古墓,洞穴,暗溝或裂隙、斷層(對岩石地基)存在,如發現跡象,應及時匯報,並進行探查處理。
7.棄土應及時運出,如需要臨時堆土,或留作回填土,堆土坡角至坑邊距離應按挖坑深度,邊坡坡度和土的類別確定,乾燥密實土不小於3m,松軟土不小於5m。
8.基坑挖好後,應對坑底進行抄平,修整。如挖坑時有小部分超挖,可用素土、灰土或礫石回填夯實至與地基土基本相同的密實度。
2. 哪本規范里說的基坑開挖預留200人工清理
GB51004-2015第8.1.10條明確規定了,機械挖土時,坑底以上200mm~300mm范圍內的土方應採用人工修底的方式挖除;放坡開挖的基坑邊坡應採用人工修坡的方式。
3. 「土方開挖到距基地三十公分後,需人工挖土」這個規定出自哪本規范,請大神指點
土方與基坑工程施工手冊,下面是相關內容
基坑開挖應盡量防止對地基土的擾動。當用人工挖土,基坑挖好後不能立即進行下道工序時,應預留15~30cm一層土不挖,待下道工序開始再挖至設計標高。採用機械開挖基坑時,為避免破壞基底土,應在基底標高以上預留一層由人工挖掘修整。使用鏟運機、推土機時,保留土層厚度為15~20cm,使用正鏟、反鏟或拉鏟挖土時為20~30cm。
預算時在定額編制時也是這樣考慮的
4. 獨立基礎土方開挖方法
開挖方法:
(1)、挖土范圍
根據建築平面圖外邊線預留600mm寬作為施工操作工作面,根據土質情況和施工經驗,邊坡按1:0.5進行放坡。
(2)機械挖土
機械挖土為防止挖掘過程中擾動老土,坑底預留30cm左右用人工挖土清至設計標高。
(3)人工清理坑底
人工挖掘坑底300mm土之前,每隔1.0m打一個小木橛,在挖至接近褲檔坑底標高時,用塔尺及水準儀隨時以小木橛上口檢查坑底標高。由工長檢查坑邊尺寸,確定坑寬標准,據此修整槽幫,最後清除坑底浮土,修底鏟平。
(4)開挖過程中,隨時注意不超挖,深挖。若遇土質與地質勘察報告不符的及時通知地質勘查單位。
獨胡掘亂立基礎的簡單介紹:
獨立基礎是整個或局部結構物下的無筋或配筋基散虧礎。一般是指結構柱基,高煙囪,水塔基礎等的形式。
獨立基礎一常用斷面形式有踏步形、錐形、杯形。材料通常採用鋼筋混凝土、素混凝土等。當柱為現澆時,獨立基礎與柱子是整澆在一起的;當柱子為預制時,通常將基礎做成杯口形,然後將柱子插入,並用細石混凝土嵌固,此時稱為杯口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