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施工機械使用費如何計算
在計算施工機械使用費時,首先需要確定台班單價和台班消耗量。台班單價包括機械的折舊費、維護費、操作人員工資等。接著,根據實際工況調整台班單價,確保其與當前市場價格相符。例如,若定額中的材料單價為139.67元,考慮到市場漲幅,調整後的單價應為139.67元×(1+12.5%)=157.128元,通常會四捨五入為157.13元。同樣,人工費的計算基於工日單價和工日消耗量,工日單價包括人工工資、社會保險等費用。
機械費的計算公式為:機械費=∑台班消耗量×台班單價。這里,台班消耗量是指在特定施工項目中,機械設備的實際使用時間或次數。而台班單價則是指每台班的費用。
當實際工日單價、材料單價或台班單價與定額價格存在差異時,需要進行調價處理。比如,如果工日單價在定額中是100元,但當前市場價格上漲至112.5元,那麼在計算人工費時應使用112.5元作為單價。這種調整確保了費用的合理性和准確性。
在實際操作中,材料費的計算更為復雜,因為它不僅涉及單價,還需考慮材料消耗量。材料消耗量通常根據施工圖紙和實際施工情況進行估算。計算公式為:材料費=∑材料消耗量×材料單價。例如,如果某材料的單價調整後為157.13元,而消耗量為1000單位,則材料費為157.13元×1000=157130元。
綜上所述,施工機械使用費的計算涉及多個因素,包括工日單價、材料單價和台班單價的調整。通過精確計算和合理調整,可以確保施工成本的真實反映,從而提高項目的經濟效益。
『貳』 人工、材料、機械台班消耗量定額的定義和各自的怎麼確定
人工、材料、機械台班消耗量如何取定?
答:(一)人工工日消耗量:以勞動定額為基礎確定;以現場觀測定資料為基礎計算。
1.基本用工
基本用工指完成單位合格產品所必需消耗的技術工種用工。按技術工種相應勞動定額工時定額計算,以不同工種列出定額工日。基本用工包括:
(1)完成定額計量單位的主要用工;按綜合取定的工程量和相應勞動定額進行計算。
基本用工=∑(綜合取定的工程量X勞動定額)
(2)按勞動定額規定應增加計算的用工量;
(3)由於預算定額是以施工定額子旨綜合擴大的。
2、其他用工。包括超運距用工、輔助用工、人工幅度差。
(1)超運距用工。指預算定額的平均水平運距超過勞動定額規定水平運距部分。
超運距=預算定額取定運距—勞動定額已包括的運距
(2)輔助用工。指技術工種勞動定額內不包括而在預算定額內又必須考慮的用工。
輔助用工=∑(材料加工數量X相應的加工勞動定額)
(3)人工幅度差。指在勞動定額作業時間之外在預算定額應考慮的在正常施工條件下所發生的各種工時損失。內容如下:
①各工種間的工序搭接及交叉作業互相配合或影響所發生的停歇用工;
②施工機械在單位工程之間轉移及臨時水電線路移動所造成的停工;
③質量檢查和隱蔽工程驗收工作的影響;
④班組操作地點轉移用工;
⑤工序交接時對前一工序不可避免的修整用工;
⑥施工中不可避免的其他零星用工。
(二)材料消耗量的計算
材料消耗量完成單位合格產品所必須消耗的材料數,按用途劃分為以下4種:
①主要材料。②輔助材料。③周轉性材料。④其他材料。
材料消耗量計算方法主要有:
(1)凡有標准規格的材料,按規范要求計算定額計量單位耗用量。
(2)凡設計圖紙標注尺寸及下料要求的按設計圖紙尺寸計算材料凈用量。
(3)換演算法。
(4)測定法。包括試驗室試驗法和現場觀察法。
材料損耗量,指在正常施工條件下不可避免的材料損耗,如現場內材料運輸損耗及施工操作過程中的損耗等。
損耗量:材料損耗率= -×100%
凈用量:材料損耗量=材料凈用量×損耗率;材料消耗量=材料凈用量+損耗量
或材料消耗量=材料凈用量×(1+損耗率)
人工幅度差=(基本用工+輔助用工+超運距用工)×人工幅度差系數
(三)機械台班消耗量的計算。
1, 根據施工定額確定機械台班消耗量的計算
預算定額機械耗用台班=施工定額機械耗用台班×(1+機械幅度差系數)
2, 以現場測定資料為基礎確定機械台班消耗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