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機械手錶怎麼晃動會有異響
機械表的工作原理是:
機械表內的擺錘,通過人手臂來回的動作,帶動他旋轉上發條,產生彈性形變,然後由機械設置,控制其彈性形變的恢復量,即秒針的走動。齒輪間的相互咬合,構成了時針和分針及秒針的相對位置,就可以顯示時間了。
手錶內部的零部件比較多,齒輪,彈簧,螺絲,軸........
如果感覺有異響,或者是手錶停轉了,很有可能就是零件松動、掉落了。
不用擔心,找個師傅裝一下就好了。
② 平時上班活動量不大,表老是停。想靠晃動給表上鏈,自動表要怎麼搖晃好上鏈,搖多久才能上滿鏈條
自動上鏈要看具體品牌的具體型號而定。以我家裡的幾個品牌來說吧,我自己琢磨了較長時間,給了一個通用的搖晃上鏈的數字,希望對你有幫助。百年靈3環計時超級海洋,動能儲存實際是48小時以上,是幾塊表中搖晃時上鏈齒輪最輕松的,但卻是上鏈效率最不理想的一個,我搖800下有時還是走不到48小時就停擺。然後到了百年靈B01機芯的飛魚,動能儲存實際是72小時以上。搖晃上鏈時感覺齒輪有滯塞感,但實際上鏈效率卻很高,搖滿800下,妥妥的走時達到72小時。接下來的芝柏和雅典,都帶「動能儲存」顯示。實際使用發現上鏈效率很高。芝柏的動能儲存是48小時,搖晃上鏈時同樣有較強的滯塞感,搖晃800下足夠48小時的走時。雅典的動能儲存是60小時,搖晃上鏈比較有精細的阻尼感,但還是不如百年靈超級海洋那般搖晃上鏈那麼輕松,搖晃800下足夠60小時用。尤其是雅典的那塊表,戴出去走個300~500米,通過正常的手臂甩動,基本能上鏈1/3至1/2。所以,品牌、型號不同,實際上鏈的效率也不一樣!而且感覺到,搖晃上鏈齒輪滯塞感很弱的,上鏈效率反而不高。反而是一些搖晃上鏈時齒輪滯塞感強的表,雖然搖晃起來齒輪不一定很「順滑」,但上鏈效率往往高!